河南煤化集团 永煤公司 车集矿 魏大庆
我国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海路及内河水运,其中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最主要的方式,我国已形成自北向南、从西向东的运煤铁路网,铁路运输已占全国煤炭总运输量的70%。2010中国铁路煤炭总运输量达到23.66亿t,增量超过1亿t,比2009年增长60%,其中电煤的运输量同比增长36%。随着我国煤炭运输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形成了东部沿海煤炭运输通道和长江、京杭大运河(山东-江苏段)运煤通道,为我国的煤炭运输提供了重要通道。
1.铁路运输改革措施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合同计划运输网络,铁路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和法律法规的实质要求。铁路运输部门提供劳动并获得合理的报酬由用户确定,并且要反映市场原则和合同的约束点,但是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合同履行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合同计划的不合理性。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完全依靠铁路本身调整,要靠用户和铁路部门的共同努力。
2.运输计划方面。目前煤炭运输普遍的大容量计划虽然有助于保证重要用户的需求,但铁路运输市场阻碍了这一计划的实施和研究。微观调查显示,大容量计划和小图小容量计划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某些企业在实际产能增长的同时调整了生产计划,但是其运输计划却并没有调整。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计划的调整并没有考虑到供求关系的变化,严重影响了了我国铁路运输计划的合理制订。
3.某些铁路运输公司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制订双重标准,但是在合同中又无法满足煤炭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要求,导致供需双方矛盾不断加剧,合同中的运输问题难以解决。在供需双方矛盾调整的过程中,对利益性质相同的运输用户,铁路运输公司往往没有进行严格调查,认定违反合同的永远是用户,供求双方的不是出于平等的地位。在交通安排或流量低于正常需求时,铁路部门往往无理由的取消运输计划,而对供需双方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这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1.以市场为导向,对进行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使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环节。充分发挥和促进铁路运输的资源优势,促进国家交通结构协调发展。同时,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市场需求。
2.严格关税管理。我国管辖的铁路货运系统实行银行收费,可以参考其他垄断服务行业的运输价格水平,利用银行收取运输的相关费用,实行网络化采集模式,煤炭企业间的网络调度。实行远程支付,既可以提高收费效率,减少收取款项所消耗的煤炭企业的成本;又可以有效地控制坏账存在的风险,利于实施预防监督,杜绝乱收费现象。要改变目前的铁路运输管理和经营理念、规范间的关系,要开拓新的运输资源,探索新的市场配置模式,实现铁路运输公司和煤炭企业的双赢。煤矿企业要以《合同法》为基础,全面调节煤炭运输工作,合理规范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履行合同的基础上,交通服务和货物流将逐步形成一个能够真实反映供求关系的合理模式。
3.缓解紧张的煤电油运输矛盾。明确重要材料和重要线路等使用铁路运输的优势,煤电油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电油运输出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从煤炭生产布局来看,要重点抓国家重点煤炭生产基地的煤炭运输。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来看,要抓住我国煤炭运输和过境的7个主要港口。中国东部、中部、南部都在加大煤电油运输的管理力度,要着眼于解决煤电油运输的现有问题。
4.排除贸易垄断经营的影响。运输垄断改革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线路运营商之间应完全分离,要实行铁路多元经营,严格执行《煤炭法》,禁止铁路运输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垄断经营,以保障公平的市场环境。
5.基于市场主体的平等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新的《合同法》对煤炭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调整有了明确的规范,对交通运输行业和托运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合理的说明。旧的法律法规已经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修改,出台更合理的法律法规,为更多的利益纠纷提供更为合理的制度保障。
我国目前的煤炭铁路运输已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的需要,铁路运输改革势在必行。铁路运输系统的改革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我国煤炭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