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铮
(安阳县水务局,河南省 安阳市 455000)
安阳县境内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河流主要为过境漳河干流都里乡内,长约35 公里,根据观台站漳河干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7.9 亿立方米(1956-1984年系列资料),枯水季节2-6 立方米/秒。由于漳河干流为河南河北省界河及近年河道流量逐年衰减,根据海委《漳河治理规划》我县境内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为2060kw。
目前安阳县境内共有6 座小水电站,总装机2205kw,其中于2007年因水资源不足停用的3 座,总装机1150kw,位于洹河上游马家乡境内,分别为三联水电站,装机275kw,岭头水电站,装机275kw,赵河水电站,装机1040kw。2008年以来正在运行的3 座,总装机1055kw,分别为张各台水电站,装机900kw,东岭西水电站,装机650kw,许家滩水电站,装机55kw。2011年发电量400 万度,2012年发电量260 万度。
根据海委《漳河治理规划》,安阳县境内共规划7 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60kw,其中恢复小水电站三座,装机170kw,改建小水电站三座,装机1310kw,新建一座,装机580kw,现已建成实施,正常运行三座,装机1050kw。农村小水电的开发对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1 市场格局单一。安阳县没有独立的地方小水电电网,国家电力部门垄断经营。垄断经营的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导致小水电和电网之间严重不平等,成为全区小水电发展的“瓶颈”。当前,小水电上网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上网电价不统一,不同水电企业,上网电价不同,二是电费不能按时结算,电站上网的转接,使企业重复纳税。
3.2 手续多而繁杂。小水电开发项目需开发商到省、市、区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开发手续,水电开发的相关职能部门对水电开发投资缺乏协调管理、跟踪服务,投资者办理手续较难,委托中介机构编制的报告较多,加大了开发项目投资成本。如土地、林地、环保等手续需到省级或市级部门办理。
3.3 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水电开发既有盲目性,又有滞后性。盲目性主要表现在水电开发处于高潮时期,争先恐后的建设开发,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较多,诸如各项手续、上网问题、现有网络的输送能力等。滞后性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滞后,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平台。
3.4 产业自身的限制。小水电产业发展建设成本高,电站规模较小,多数是径流式电站,导致电量生产有限,生产成本偏高,如与大规模生产的常规能源竞价上网,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此外,小水电因季节因素导致水资源丰枯矛盾对电力输出影响大。
3.5 补偿问题处理难度大。小水电站建设只有妥善处理好涉及到的土地、林地、移民安置等相关问题,才能保证小水电站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土地征用、经济林木占用补偿等处理难度较大。
3.6 缺乏机制的管理权。安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水电开发投资渠道单一,国家先后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建设开发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在当时对发展小水电站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小水电站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县级政府对电站的生产、运行、上网、营销没有实质的控制权,对电力行业的运作管理机制作用不大。如供电部门实施的“无电工程”,在线路改造中,只改照明电,不改动力电,若要改动力电每户农户要交1000 元的改造费,线路改造后,收费由电力部门负责,债务由乡、村负责。
3.7 安全生产监管难度大。水电产业开发的相关手续由省、市、区的相关部门审批,开发地的党委、政府对开发商在开发水电过程中没有实质的管理权限,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按照安全生产工作属地管理原则,当地党委、政府对开发商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中矛盾多、意见大,难以管理。
小水电属于非碳清洁能源,既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小水电,把水力资源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不仅对于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1 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小水电站研究开发,做好项目规划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水电产业发展环境,对可开发的水电资源走市场化运作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夺标。
5.2 建立健全相应的联动机制,理顺小水电站管理体制,保障安全生产、地质灾害、生态环保等方面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优惠上网电价,系统效益收费,对消费者进行补贴以及灵活的融资机制等激励政策。
5.3 针对小水电站自身的弱点,加强小水电站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改善技术装备,促进新技术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提升市场竞争力。
5.4 建设水电项目要明确相关部门人员专人负责业务办理;涉及征占用农民土地问题,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解决。
5.5 加强水电项目的监管,从事小水电站建设单位应专业化,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因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有资质的单位准入,做到施工质量到位、监理技术到位、生态环保安全意识到位。
5.6 督促已批的水电产业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1]董福平 《浙江省农村小水电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2]童建栋 《小水电百年与农村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