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利 □曲红乐 □宋俊科(许昌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近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完善提升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现代水利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规划引领、资金整合、机制创新、统筹推进”的要求,强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至2011年3月,完成了鄢陵县、许昌县、禹州市3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0-2011年的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1560.05万元,新打及维修机井2756眼,建成节水灌溉面积0.85万hm2,新增及改善有效灌溉面积0.47万hm2。
此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许昌市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做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春季全国农业生产会上,回良玉副总理在考察许昌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时说:“基地规划得很好,喷灌设施很齐全”。其主要做法:
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为依托,全力推进“最后一公里”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按照有防盗井台、有配套水泵、有地埋电缆、有智能控制系统、有节水灌溉工程、有管护主体的“六有标准”,搞好机井配套,大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成立乡镇水利站,组建和扶持各类抗旱服务队伍、农民自愿参与的用水户协会等管护组织,解决小型工程管护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至目前禹州、长葛、许昌、鄢陵、襄城五个县(市)的87个涉农乡(镇)全部新建和恢复了乡镇水利管理服务站,通过三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六个项目区的建设,已兴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1.17万hm2,组建各类农民用水户协会和抗旱服务组织129个。
根据县(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坚持把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统筹考虑,采取发展节水灌溉与保障粮食安全相结合,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发展现代化节水灌溉工程与传统节水灌溉工程相结合,规模化发展节水灌溉。在粮食主产区,主要发展投资较少的地埋低压硬塑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及移动式喷灌、软带微喷,在蔬菜、花卉区,主要发展固定式、半固定式喷灌和微灌技术及微机自动控制技术,建设科技含量高的节水工程。2010-2011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85万hm2,在许昌县陈曹、五女店、小召等乡,连片建成了0.67万hm2的高效节水示范园区。
市、县两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及时足额落实各项配套资金,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引导广大群众投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打捆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安排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国土、农机、电力、烟草等部门的涉水建设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县(市)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由发改、财政、纪检、审计、监察、水利等单位参加的协调会,采取议标、邀标等形式,简化程序,确定施工单位,缩短招投标时间,使项目及早开工,加快了工程进度,确保小型农田重点县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巡回监理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等制度。市、县水利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跟踪督导,严把工程质量关。同时,建立日汇报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情况,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级财政、监察、审计部门督促责任制的落实,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到位、安全。项目单位亲临工地检查指导,监理单位实行旁站监理,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根据年度任务计划和时间安排,对小农水重点县的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各县(市)项目进展情况定期进行排名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