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荣 □国立杰(河南省水利宣传中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全社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快文化改革创新。水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兴水利、除水害、保护水资源及与此有关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则强调,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以水利实践为载体,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水文化。
“水之兴,利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民生福祉;水之患,事关黎民存殁、社稷安危、文明兴废。古之善为国者,必先治水;如今发达之邦,定兴水利。”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很重视水利,因此,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传承和发扬先进的水文化,对于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河南是全国唯一地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水利历史悠久,加之历史上曾有10多个封建王朝在洛阳、开封建都,黄河两岸曾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而河南水利史在全国水利史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河南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以河南为中心形成的中原水文化是中华文明不竭的活水源头。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一部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治水史。中国自有文明史以来,发生在中原地区的治水治国文明灿若星河,光耀千秋。因水而兴的河南,也被誉为“一部河南史大半部中国史”。
大禹治水的故事人所共知。四千余年前,黄河流域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整个中原地带沧海横流,洪水泛滥。居住在崇(今河南嵩山)的大禹临危受命,毅然决别新婚妻子,来到治水工地。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发明疏导治水新方法,划天下为九州,走遍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历经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将河水驯服,使人民在中原站稳脚跟,过上幸福富足生活。后人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禹通过治水,还使全国范围内形成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的大好局面。大禹治水过程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千古流芳。
按《史记》上司马迁的划分,春秋时期的齐国也属于中原地区。齐相管仲是史上第一个把治水与治国相提并论的。在他看来,治水不仅是水利活动,更是治国安邦的基石和基础。在他的治理下,齐国水利建设空前发达,直接导致了物产的极大丰富,导致了国家国力的空前提高,致使齐桓公很快“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春秋时期“天地人和、道法自然”的老子文化,也根植于中原大地。作为文明“轴心时代”诞生在河南鹿邑县的老子,以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颇具思辨色彩的第一部原创性哲学经典《道德经》,奠定了他在世界哲学、中国文化上的崇高历史地位。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的以水为象征的“道”、他的水性哲学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文化精神,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史上著名的西门豹治邺发生在河南的安阳,说的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西门豹在任邺令时的治水故事。西门豹的功绩,一是他破除“河伯娶妇”封建迷信,兴修水利,在漳河流域“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使邺曾经荒凉贫瘠的土地“成为膏腴”,更重要的是通过治邺,改变了一个地方的生存环境、社会面貌和文明程度,对这一地区乃至这一国家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营建王都。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城,邺城因此被誉为“中原文化之阶”。以“三曹”为首的邺下文人集团,还开创并繁荣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文学”,所有这一切都与西门豹治邺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战国后期的韩国(今河南新郑市)人郑国,为完成韩国最高层绝密“间谍”计划——“疲秦之计”,以水利专家身份“潜伏”到秦国并说服秦国兴修水利。雄才大略的赢政识破了韩国的阴谋后,毅然认可了郑国“渠成亦秦之利也,为秦建万世之功”的观点,重新让郑国带领秦人去将工程进行到底。“渠成而用”,“于是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郑国由间谍、敌人,变成了秦国功臣,他主持的这一工程被命名为郑国渠。而赢政,更是一扫六国,从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始皇帝。
曾任河南尹的北魏郦道元喜好游历,好学博闻,广览奇书。利用任职机会,足迹踏遍北方黄淮流域广大地区,留心勘察水道形势,溯本穷源,搜集资料,完成了举世无双的地理名著《水经注》。注文达四十卷30万字。由于郦氏身处半壁河山的北朝,足迹未到过南方,而在河南的经历较长,因而对山川的注述,更具有实践性。记述时间幅度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上下2000多年。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真可谓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百科全书。
其后发生在中原地区的治水治国及水文化故事数不胜数。汉是我国历史上水利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因此有了文景之治。曹魏因发展水利,先拥中原,后灭蜀、吴。唐朝李世民立法治水,有了贞观之治。宋朝定都开封,朝野争相为治水献计献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极为繁复,描绘的也只是围绕开封的漕运空前发展的冰山一角,生动反映出其时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达到鼎盛时期,京师开封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其特别一提的是,隋炀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成功开挖通济渠和永济渠,形成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南至余杭、北抵涿郡长达五千余里的隋代多枝形大运河系统,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隋炀帝为亡国之君,但他的历史贡献不容抹杀。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二首·其一》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京杭大运河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修筑成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沟通五大水系,南下直达杭州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在源远流长的治水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水为魂的水精神或水利精神,这种精神是水给人们的启示、感悟或体验,其实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也是人们在与水打交道的实践中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水利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水利行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精神旗帜。
经过艰难曲折的治水历程,古代中原傲然于世,中原水文化也世代延续,薪火相传。但水是一把双刃剑,自宋以后至民国的若干朝代里,河南连年遭受严重水患和连续不断战争破坏,逐渐沦至贫穷落后。因水利而发展起来的河南,又因水患,导致了中原文明的殒落。“中原因水而兴,亦受水难之困:资源不足、污染触目、浪费严重、危机潜伏。保护,刻不容缓;兴水,重任在肩。”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将水利提升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河南水利建设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国务院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又送来春风春雨,大力加强当代中原水文化建设,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迫在眉睫、任务紧迫。
紧紧抓住和用好水利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中心,自觉把水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原水文化建设,不仅为促进河南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环境,也是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贡献。
要实现从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到现代水利的跨越式发展,发挥水利事业整体功能,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应以水利现代化为目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水利发展新理念,建立起先进的理论思想新体系,更加重视软件的现代化、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在行业水文化管理上狠下硬功,大力提升河南水工程与水环境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走出一条具有中原水文化特色的水利发展道路。
河南拥有“一纵四横”(南水北调与四大流域水系)的“中原水网”,在整个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方面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色的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能够为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大力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做出应有贡献,从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以水利实践为平台,水文化建设还将在加强与晋陕鲁冀区域联动发展,密切与黄河金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江苏沿海、京津冀、关中-天水等区域的合作方面,进一步发挥连接东西南北的独特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河南是传统的文化大省,是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重振中原文明,水文化建设的使命重大。面对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需要,既要继续大力弘扬传承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三平”精神等中原文化的精髓,又要在新的水利实践中大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河南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水文化品牌,营造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和谐水利、文化水利、可持续水利的文化氛围,还必须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水文化产业发展、水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提高城市水文化内涵和品味等各个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把今天的中原打造成沃野千里、环境优美、人水相亲、文明发达的更加美丽精神家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原水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积极从中国传统水文化中汲取精华,又要及时吸收新鲜养分,充实时代元素,与时代进步同行,与水利发展同步。
一是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要将《纲要》列入全省水利系统党员干部和职工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认真领会精神实质,为抓好水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加紧研究制定《纲要》实施具体意见并抓好落实。适时开展全省水利系统水文化论坛,对落实《纲要》的情况及经验开展交流。
二是加大水文化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文化建设。要尽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水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各级水利部门首先要把水文化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水利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推进。加大力度宣传国情水情,通过水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政策法律意识等,积极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是加强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结合。一方面,水文化研究要围绕水利改革发展中心任务,不断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水文化建设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注重运用先进水文化指导水利发展与改革实践,大力提升新建水工程与水环境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打造水利建筑艺术精品,充分展现现代水利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
四是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潜在作用就是培育和塑造优秀的水利人才,必须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重视开发水利人的精神素质,确立水利人的主体地位,大力弘扬水利精神,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全省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宣传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经费,充实宣传队伍力量,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水利宣传网络。要有计划地组织宣传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调研考察和学习交流,并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水利宣传队伍。
五是加强水利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一要深入挖掘、整理、调查研究河南境内治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治水理念等,及时抢救中原水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献、资料、实物,编制出版中原治水文化资料,不断丰富中原水文化建设内容。二要采集整编水利文献与档案,实现网络共享,发挥科技价值。三要尽快进行水利遗产的资源调查,并建立水利遗产数据库,加强保护、利用、宣传和展示,充分发挥对公众的教育作用。
六是丰富水文化建设载体,不断强化水文化阵地建设。一要充分利用好各大中央媒体和河南省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河南水利的建设成就和中原水文化。二要抓紧编纂《河南水利300问》、《河南水文化》等系列水文化丛书,力争在水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教材等方面走在前列。三要定期开展作家、艺术家走河南看水利活动,力争创作更多反映中原水文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水文化艺术精品。四要响应《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根据河南省水利的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培育水文化产业的形成,大力推动全省水利系统自己的水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充分发挥河南文化大省、旅游大省优势,尝试走出一条水文化建设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发展的新路子,以黄河风景区、“河南十大最美湖”等一大批弥足珍贵的水利旅游资源为支撑,强力打造“文化之旅”、“水利之旅”,为河南“文化立省”战略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