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长军,张 明,赖松家,周光斌,李金月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四川 雅安625014)
动物繁殖学是生物科学与畜牧生产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重点研究动物的生殖规律,通过人为控制动物部分或全部生殖过程,挖掘动物的繁殖潜能、大力提高动物繁殖生产效率; 对畜群数量增长和品质提高,加速畜禽品种改良和良种畜禽繁育群的快速建立等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由于动物繁殖生物技术在畜牧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掌握动物繁殖基本规律、繁殖生物技术的专家学者型人才,因而对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繁殖学的教学和实践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动物繁殖学科原是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自1997年国家调整学科结构将原有的动物繁殖学和动物遗传育种2 个二级学科合并成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1 个二级学科,使得动物繁殖学在资源分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处于不利的局面,极大阻碍了动物繁殖学科的发展以及在畜牧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1]。为了使动物繁殖学课程适应新世纪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和需要,国内各兄弟院校开展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包括改革动物繁殖学理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开展创新型实验教学、设计等,取得了极大的成效[2,3]。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探讨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有效实施动物繁殖学的理论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提出进一步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1.1.1 教材内容编排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动物繁殖学科的发展,我国老一辈的动物繁殖学家根据中国农业高等院校实际,编写了大量的动物繁殖学教材,如《家畜繁殖学》、《动物繁殖原理》、 《动物繁殖学》等[4,5],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动物繁殖生理、动物繁殖生物技术以及繁殖管理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动物繁殖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的急剧扩大,例如性别控制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 等,对动物繁殖学的教材编写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来讲,这些内容显得深奥、学生难以理解。如何将这些高深的理论和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是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主要面向基层,服务于三农,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动物繁殖学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对动物繁殖学教材编写、内容编排以及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动物繁殖学教材理论讲授内容过多,教材安排偏重于理论,部分章节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例如,在第一章动物生殖器官解剖结构中,解剖结构与后续的发情鉴定、人工授精、直肠检查等衔接尚不够合理。生殖激素单独成一章,各个生殖激素之间缺少直观的联系,与后续的发情、妊娠、分娩等过程中生殖激素的变化过程衔接不够,使得学生在学习时觉得空洞无味、生涩难懂。当然这与动物繁殖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新进或缺少实际生产经验的教师来讲,如果不能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之前后衔接合理,很容易造成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感觉动物繁殖学不好学,学不好。
1.1.2 理论教学组织安排及形式缺乏创新
当前,由于高等农业院校大多实行学分制,加上教学内容、学时数调整,很多课程学时数偏少,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感觉学时不够用,很多教学内容不敢广讲、深讲、精讲,动物繁殖学课程也不例外。动物繁殖学内容很多,涉及到动物生殖生理的各个方面。同时,众多动物繁殖生物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要让学生在短短的理论教学中掌握和理解这些繁殖生物技术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介绍加自学的办法进行,客观上造成学生对动物繁殖学的恐惧心理。此外,由于高校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不明确或混乱,也使得教师创新欲望受到限制,教学内容保守,教材教案多年不更新,知识陈旧老化,加之部分高校学科力量薄弱,无法将本学科先进的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融入所授课程,缺乏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动机和创新的动力,缺乏对于现实问题的兴趣及其解释能力。仅凭课本知识无法解释丰富的自然现象和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会导致学生陷入对所学知识的怀疑[6]。
在动物繁殖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将课本知识前后融会贯通,才能将动物繁殖理论结合生理现象、动物繁殖技术的原理讲透彻。而怎样将繁殖生理与生殖现象、繁殖技术原理等有机结合,是动物繁殖学教学的难点。如果只是孤立或者不能有条理地将前后的章节有机联系,只是按照课本内容按部就班进行,学生很难去深入理解动物繁殖学的理论本质,也不能将这些繁殖学理论合理运用于实践,造成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解决。例如,动物生殖器官解剖构造章节如果不能与后续的直肠检查、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有机联系,只是泛泛讲解生殖器官解剖结构的特点和功能,就不能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生殖器官解剖构造的重要性。生殖激素比较多,也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难记的地方,教师在讲授时要合理将生殖激素与动物发情、受精、妊娠、分娩等生理过程以及繁殖障碍相结合,结合生产实例,使学生能够合理正确运用生殖激素服务于畜牧生产实践。
1.1.3 教学方法单一
有研究表明,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更新不够,大学课堂沉闷,学生参与程度低,师生之间缺少互动[7]。当然,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不提问、不想提问、提不出问题现象严重,这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调乏味、照本宣科等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基本实现电化教学,教师大多采用幻灯片教案授课。一方面解放了板书书写的劳累,同时也增大了课堂授课的知识量,容易调动课堂气氛。然而,很多教师容易出现幻灯片教案长期不修订、不增加新的内容,讲授时“念”幻灯片,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较差。对动物繁殖学课程来讲,新兴的动物繁殖新技术日新月异,如果不及时更新授课的内容和讲授方式,学生就会感觉全是讲的老掉牙的东西,从而也扼杀了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力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授课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和畜牧生产实际,结合国际前沿的新技术、新进展,促发学生探究动物繁殖各个环节的欲望和兴趣。
实验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用之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实验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是加深学生所学理论,熟悉畜牧生产过程。了解畜牧生产操作规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改革,造成大批本科教学课程学时数大幅减少,实验实践减少,而且由于本科实验教学经费的普遍不足,一些花费较大的实验不得不减少或停开。同时,畜牧生产体制的改变、教学经费短缺等原因,也导致目前高等本科教学中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弱化。动物繁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验实践水平下降,直接导致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具体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 重基础、轻应用。很多高校实践教学内容偏少,甚至缺乏实践教学; 部分高等农业院校没有自己专门的实践实习基地,实习内容少、实践短,从而极大阻碍了动物繁殖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衔接。
1.2.1 实验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脱节
动物繁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动物繁殖理论的教学,需要在实验或实践中深入体验,在生产中体会动物繁殖学理论的实际意义。因此,动物繁殖学本科实验或实践课程应立足于畜牧生产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比如精液常温保存、低温保存和冷冻保存的原理和技术、发情鉴定、直肠检查、精液品质检测、同期发情技术、超数排卵技术、常见繁殖障碍的检测和治疗技术等,在生产上应用极其广泛,需要在动物繁殖学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尽量增加这些方面的内容。具备生产实习基地或农场的,应该积极开设实践实习课程,让学生实地考察、参与和应用动物繁殖的理论和技术,达到真正培养高级畜牧科技人才的目的。
1.2.2 实验实践教学手段和形式单一
丰富的实验实践教学手段是动物繁殖学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由于实验条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动物繁殖学的一些基础实验长期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效果不明显。比如在进行动物的生殖器官解剖学结构观察实验时,以往仅仅借助于一些有限的挂图、睾丸或卵巢切片及模型进行讲解,内容抽象,学生听起来也觉枯燥,也难于理解,更谈不上知识的拓展。再如在牛的发情鉴定、妊娠检查等环节,牛的直肠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实用的技术,往往部分高校没有实习农场或基地可用,讲解牛的直肠检查时仅靠图片或挂图讲解,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直肠检查这个技术的。
1.2.3 科研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动物繁殖学尽管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不管是繁殖理论还是繁殖生物技术,我国都一直处于跟踪与模仿世界先进水平的状态,缺乏原始创新。在某些繁殖生物技术领域我国处于世界先进甚至领先水平,而且对分子生物学运用于繁殖领域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由于缺少链接科学研究与畜牧生产的中间环节,如技术转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导致先进的繁殖生物技术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很多成果转化程度低,脱离生产实际。有的技术尽管曾得到大力的推广,但是由于众多的原因,现在却回到了原始的状态。如我校郑鸿培教授在1988~1990年主持的“猪低精量人工授精技术规范化研究”,建立了一整套精液采集、质量检查、稀释分装、输精规范化(输精仅10 mL,有效精子数不低于3 500万个) 等人工授精技术体系,在四川省80 多个县市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情期受胎率达80%以上,并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但是近年来,由于经费限制、缺乏专门的推广和应用型人才,该技术已经很少采用,而退回最初的大剂量人工授精的状态。
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自教育部启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以后,推动了高等学校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评教和教师教学科研评价制度不合理也是阻碍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教学、教学改革在教师评价中只有很小的作用,虽然各个高校都很重视教学,但在关键的时候,科研还是“硬指标”,重科研轻教学是各个高校普遍的现象。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性制度,调动教师参加本科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是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标准,这种政策导向或许能够大力推动本科教学改革[8]。
动物繁殖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实践性、应用性极强,加之动物繁殖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生产上急需实践操作能力强,又通晓动物繁殖的理论的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新形势下,动物繁殖学的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畜牧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
由于动物繁殖学实用性强,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把动物繁殖学的基本理论讲透,同时还要注重这些基本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 既要反映我国动物繁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要兼顾国际上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前景。由于教材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讲授动物繁殖学时,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及时更新现有的知识储备,将新的理论和技术引入课堂,这丰富课堂的内容,也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新领域的欲望,有利于具有创新性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也有助于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实验实践教学是丰富理论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在动物繁殖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在对传统的动物繁殖学实验如精液质量检测、超数排卵、配子发生过程等要涉及之外,还要加大一些探索性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实验的开展力度。比如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当前精液保存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理论指导的力度,对好的想法及时引导其深入,在这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环境中,学生能够真正变被动式、验证式的枯燥实验为探索未知科学知识。同时,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及时引入当前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传统与现在的结合会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
在动物繁殖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中,实验室的教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农场、基地或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才能真正检验动物繁殖学在畜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目前的人工授精技术、同期发情技术、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性别控制技术等,都在当前畜牧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动物繁殖学还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难题,好的实验室和科研成果由于缺乏应用性推广策略或推广人才,而得不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在动物繁殖学的教学体系中,适时向学生灌输科技转化、科技推广应用的思想,有利于培养一大批新型的推广性人才,使得动物繁殖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更快更好地在生产中得以实施、推广和应用。
[1]朱士恩.中国动物繁殖学科60 周年发展与展望[M].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6.
[2]陆凤花,动物繁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0: 34-36.
[3]刘耘,杨利国,张淑君,等.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 138-140.
[4]张忠诚.家畜繁殖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1.
[5]杨利国.动物繁殖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
[6]乔江艳,孙伟.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30(4) : 65-67.
[7]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障碍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141-143.
[8]姚允聪.高等农业院校教育资源配置及其优化途径[J].高等农业教1 育,2010,1: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