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华
“桥头堡”建设背景下云南酒店业发展的思考
黄金华
在推进“桥头堡”战略中,依托云南特色优势和旅游二次创业机遇,加快云南酒店业的发展,是促进云南旅游转型升级,推进云南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和云南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
桥头堡;酒店业发展;云南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我国陆上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突显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给云南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1]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说:建设“桥头堡”,就是要把云南打造成我国向西南开放的国际通道、产业基地、合作平台、交流窗口和生态屏障。”
酒店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它为旅游者在吃、住、行、娱、购、游等活动中提供服务和保障,现代化酒店是经济发展实力的象征和城市档次的标志。发展酒店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发展酒店业,能够促进观念转变、体制创新以及扩大开放和调整结构,直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并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的批准出台,云南在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特色和应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在云南,要全面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动力,就必须顺应国内外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满足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而加强酒店业的发展则是一个重要的窗口。
2005年至2010年的几年时间里,云南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50.28万人次,增加到了329.1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从6861万人次增加到1383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5.28亿美元增加到13.24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由430.14亿元增加到1006.83亿元。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星级住宿业644家,其中一星32家,二星277家,三星207家,四星97家,五星31家。全省524户限额以上(年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住宿业从业人员5.97万人,床位数12.45万个,营业收入56.74亿元,客房收入30.65亿元。[2]可见,旅游资源大省的云南,住宿业发展速度明显慢于旅游业发展。度假酒店的发展尤为滞后,不仅酒店数量十分有限,而且高端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要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把发展度假酒店作为促进度假旅游、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随着云南旅游进入二次创业时期,游客数逐年增加,如何更好地解决酒店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难以匹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从改革开放至今,云南酒店业发展的第一个春天可以说是“99世博会”,而那以后酒店业发展总体较为平淡,虽然“十一五”时期反映云南酒店业发展的主要统计指标呈现了较快的发展态势,但仍然不能适应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使云南该行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和投资不足,也导致了云南在发展高端度假酒店业过程中,呈现出大的太少、小的太多,在酒店经营管理上又存在投资主体单一,投资的市场化程度低,投资结构的配比不合理,管理上不了台阶和国际型品牌难以引进等问题。
云南旅游业进一步优化升级为度假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0年是世界旅游业连续第四个快速增长的年份,云南继续巩固了全国旅游业前列之一的地位,旅游行业加速增长的趋势明显。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休闲度假游将逐渐进入民众的生活,旅游饭店业发展空间不断延伸和拓展。
1.政策环境为高端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近年来,国际、国内星级酒店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民营高星级饭店大量出现,国际饭店集团的豪华饭店项目开始进军内陆腹地。在旺盛的酒店需求推动下,云南省政府已构建了大力支持并发展高端度假型酒店业的规划。大力推进高端酒店业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加快转型的信息给投资者带来了商机,到2012年,我省将通过自身建设和引进国际、国内品牌相结合,使高端度假酒店发展到30家,到2015年,则达到60家,高端酒店业建设将驶入高潮。[3]云南发展高端度假型酒店业,不仅解决了这一块与旅游业难以匹配的“瓶颈”问题,还在未来的旅游产业发展上,勾勒出旅游大省发展旅游由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并加快转型升级,向“全国旅游强省”推进的战略。
2.企业家信心指数的提升为全省酒店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10年6月,云南酒店业发展大会在云南丽江和府皇冠假日酒店召开后,酒店业内人士都欣喜地说:“酒店业的第二个春天来了。”他们的高兴来自于市场正在展示出向好的一面,当然更来自于相关政府领导对这一行业的重视。据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保明虎在介绍该行业发展情况时对记者坦言,该集团正抓住机遇进行资本扩张方面的战略规划,其中向高端酒店业发力已写进了规划建设进度表。云投集团正着手组建成立云南酒店投资公司,这个新公司成立后的3-5年内,将采用多种融资渠道,筹集100亿左右的资金,再通过独资或引资等合作方式,建设10-15家国际型知名品牌管理的高星级酒店和商务酒店。就在云投加紧高端酒店业扩张时,云南本土其他行业大腕也在谋划行动,除城建股份负责人李捷已引进雅高铂尔曼国际知名型酒店进行管理合作而在大势运作外,昆明佳华广场酒店董事长邹丽佳、昆明柏联集团董事长刘湘云等已纷纷表态,他们除准备在旅游业看好的州市和部分正成为热点的州市建设高端度假酒店外,还会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合作。[3]
3.旅游业发展中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度假休闲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投资建设高端度假型酒店具有资金需求大、投资回收期长、利润也高于普通型酒店,众多实力型投资商将把目光放在休闲型、高星级酒店上。同时普通型的度假酒店改造与建设也会随风而动,如昆明附近的县市和文山、昭通等正加紧旅游开发。近年来,经济型酒店快速发展。轻资产、高投资回报率、标准化、易于复制扩张等经济型连锁酒店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将是投资商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酒店品牌建设服务质量和综合管理能力方面,有一定核心竞争能力的国内经济型酒店和国际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将越来越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酒店需求将明显增长,国内二、三线乃至农村市场仍有广大的酒店发展空间,而大量存在、分布极广的低端无竞争力的旅游星级酒店也为优势酒店品牌的兼并、收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未来几年,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在推进“桥头堡”战略中云南经济型酒店和高端度假酒店的投资和发展将继续保持升温趋势。
1.加快酒店业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目前,我省酒店业发展仍不适应全省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度假酒店发展明显滞后。比如,云南与海南同是旅游资源大省,但度假酒店与海南相比差距较大,海南省仅三亚就拥有43个五星级的度假酒店和54家四星级标准的酒店,还有13个国际知名品牌集团的7个品牌的进驻。而云南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分别为31家和97家。所以,云南酒店业发展应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需要,以发展方便经济型酒店为基础,以发展商务观光型酒店为支撑,以发展高端度假酒店为重点,建设一批规划合理、定位准确、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的度假酒店。提升酒店业发展的水平,改善旅游产品质量,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全省服务业发展水平。
2.树立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立足云南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以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为契机,加强自身品牌建设,鼓励优势旅游企业重组扩张,通过兼并、合并、特许经营等方式组建酒店集团,加快培育本土酒店的自主品牌。依托本土品牌酒店,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行国际度假酒店建设和经营的投资方、管理方和规划设计方“三位一体”的通行招商模式。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加快推进旅游管理服务与国际标准和规范对接,实现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和旅游营销方式向国际化方向迈进。将立足本土品牌和引进知名品牌作为加快全省酒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形成国际品牌、国内品牌、本土品牌合理搭配的酒店品牌体系。
3.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在财政扶持政策和贷款贴息方面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酒店,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加大对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项目的信贷投入,鼓励担保机构对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项目提供担保服务。二是完善激励措施,在落实省规定的以奖代补等奖励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各市、县相应的促进酒店业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和规费优惠政策。三是在土地利用方面予以倾斜。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将高星级酒店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年度供地计划,保障旅游企业合理用地需求。
4.加大酒店业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酒店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由于云南缺少现代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标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大部分酒店服务理念落后,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的投入,对员工重使用轻培训,存在盲目追求住房率而忽视品质的培养等问题。开展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和全省的酒店服务技能大赛,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为酒店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立足云南、面向西南、服务全国的全国性工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云南对外开放的速度将不断加快。充分发挥我省连接东南亚、南亚,沟通泛珠三角、长江流域的地缘优势,将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拓展广阔的市场空间,将促进云南省酒店业国际化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全面推进我省酒店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黄丕义.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 繁荣发展民族文化[N].云南日报,2010-08-27.
[2]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1年云南统计年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8.
[3]张珂.云南重拳出击度假酒店业发展“软肋”[EB].http://ynjjrb.yunnan.cn/,2010 - 06 - 25,资料经整理加工.
Consideration of Hotel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Bridgehead Strategy
Huang Jinhua
In the course of carrying out the bridgehead strategy,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ourist industry and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tel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And i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boos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rough taking the advantages of tourist resources of Yunnan.
bridgehead;development of hotel industry;Yunnan province
F719
A
1672-6758(2012)04-0082-2
黄金华,经济师,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邮政编码:650051
Class No.:F71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