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2-08-15 00:43:24王苏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肌层符合率息肉

王苏娜

河南三门峡市直机关医院 三门峡 472000

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王苏娜

河南三门峡市直机关医院 三门峡 472000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9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分别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和内膜癌,其中71例接受手术治疗,18例接受诊断性刮宫。将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为94.4%(17/18),内膜增生的符合率为90.9%(10/ 11),内膜癌的符合率88.0%(22/25),黏膜下肌瘤的符合率为82.9%(29/35)。结论 根据子宫内膜病变的腹部超声图像特点,腹部超声检查能较准确测量内膜厚度、观察内膜形态、判断回声与肌层厚度的关系,宫腔内是否有团块及其性状。从而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

子宫内膜病变;腹部超声;病理诊断

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改变,成年女性的子宫内膜也发生相应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变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均为子宫内膜病变,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是妇科常见病之一[1]。2008-12—2011-12,我们对89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通过观察内膜形态,测量内膜厚度,判断超声回声与肌层厚度的关系,对子宫内膜病变的类型做出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9例,年龄25~69岁;绝经后妇女38例。均有性生活史,已婚76例,未婚13例。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紊乱,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治疗前均经腹部超声检查,分别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和内膜癌等子宫内膜病变。其中71例接受手术治疗,18例接受诊断性刮宫。治疗后送病理学检查。将治疗前后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2 方法(1)仪器:HDI-3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 MHz。(2)准备:患者充盈膀胱,取仰卧体位。(3)扫查项目:①子宫形态。②子宫内膜厚度。绝经前患者>15 mm、绝经后患者>6 mm为异常。③内膜回声,宫腔内是否有团块,其大小、形态、边界。④对可疑内膜癌的患者,着重观察内膜厚度、回声及病灶与肌层的关系,利用血液动力学指标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病。

2 结果

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4.4%(17/18),内膜增生的符合率为90.9%(10/11),内膜癌的符合率为88.0%(22/25),黏膜下肌瘤的符合率为82.9%(29/35)。超声检查将内膜息肉误诊为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增生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癌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2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4例。

3 讨论

同一种疾病可出现不同的超声声像图改变,不同疾病又可呈现相似的超声声像图表现[2]。虽然声像图相似,但又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联合多种检查方法诊断,以提高腹部超声检查的正确诊断率。

3.1 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本组资料显示,4种子宫内膜病变的腹部超声检查符合率均在90%左右。只有黏膜下肌瘤的符合率(82.9%)较低,这和血液学动力学有关系。

3.2 子宫内膜病变腹部超声影像学特点

3.2.1 子宫内膜息肉:在宫腔内病变中最为常见,多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50岁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癌变率为0.89%[3]。本组中内膜息肉在超声上呈现高回声边缘,体积较小,息肉直径9~22 mm,无包膜,伴有宫腔少量积液,强回声团与正常子宫内膜间界限清晰可辨。

3.2.2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多发生在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主要表现为有数月停经史。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不典型增生,可有30%的癌变率[4]。本组患者的声像图特点为内膜区增厚或不规则增厚,回声增高或回声不均匀,可见较多囊状回声,与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不宜区别。

3.2.3 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占子宫肌瘤的10% ~15%[5],肿瘤表面光滑、界清、无包膜。腹部超声可见团块回声形态呈类圆形,边界清楚。若回声团块较小,不易与内膜息肉辨别,可在月经过后子宫内膜较薄时重复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3.2.4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多见于55~56岁的妇女,由于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6]。腹部超声检查,可清楚显示子宫外形,内膜厚度及周围肌层的组织结构层次,为准确测定厚度变化和确定早期微笑内膜癌提供了基本条件。Kurjak等[7]认为,病灶内RI<0.40,提示为恶性病变,RI为0.4~0.5,提示为可疑病变,疑似病例时应及时进行病理学检查,以防误诊。

总之,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和准确等优点,对子宫各种内膜病变的诊断有指导性意义。根据子宫内膜病变的腹部超声图像特点,腹部超声检查能较准确测量内膜厚度、观察内膜形态、判断回声与肌层厚度的关系,宫腔内是否有团块及其性状,从而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但必须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才能提高其准确性。

[1]黄雪兰.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1 705-1 706.

[2]张丹.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基础[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8,5(5):708.

[3]徐子宁,张竹君.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6,3(5):318-319.

[4]张缙熙,简文豪.临床实用超声问答[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82.

[5]郑怀美.妇产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87.

[6]李玉林.病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65.

[7]Kurjak A,Zalud I.The characterization of uterine tumors by 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1991,1:50-52.

R711.74

A

1007-8991(2012)05-0054-02

(收稿 2012-04-18)

猜你喜欢
肌层符合率息肉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48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8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