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珍
(山西吕梁学院 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来几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方言有467种.如今,你只要会讲普通话,就可以到处通行.因为借全国性的广播电视的推广,大家都已经听得懂、讲得出普通话.未来十年,国际网络将成为全国性的广播系统,已经流行的英语将演变成世界的普通话.所以说学习英语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给学生说明这些道理,他们就会把这种认识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再有,现代社会中,英语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如果我们不懂英语的话,将会寸步难行,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学生只有在深刻认识到学习英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情况下,才会树立起意志行动的自觉性和自制性,坚定目标,刻苦学习.
目的即人在行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目的越明确越深刻,则达到这个目的的毅力就越大,从而越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量来.
在日常学习中,要求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好高骛远的想法,认为在一些小事情上花费太多精力是不值得的,马马虎虎过去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殊不知在小事情上都不能克制自己的人,遇到大事情又怎能不马虎呢?所以要求学生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如,每天检查自己的英语课文是否全部理解,单词是否熟记于心,语法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习惯.坚持订好学习计划,包括学期、月、周及每天的安排,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去完成.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与动机呢?研究表明,教师的个性以及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与学生的动机密切相关.热情、开朗、活泼大方、充满自信的教师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专业知识过硬,学识渊博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外语基础以及学生的需求,才能采取适当的手段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生因年龄段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比如,儿童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青少年可塑性强,但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大.根据这些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制定相关的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和蔼可亲,面带微笑,细致入微,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从内心接受老师,近而喜欢这门课,由此便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达到良性循环,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相反,如果老师态度过于强硬,过于严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排斥感,从而远离这门功课.另外,要建立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大胆发言,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观点和意见,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改变以往只看成绩和态度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观点.要全面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1)尽可能多的使用直观教学手段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和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加深记忆.所以,教师要多采用学生喜欢的直观教学手段,可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简笔画、录音机、录像、音乐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引导他们边看,边听,边思考,边议论,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例如高中课本有一篇关于介绍《侏罗纪公园》的文章,在课前,我让学生主动去查阅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随后在课堂上为他们播放影片,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看电影,个个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影片的同时,他们还学会了一些重要单词和短语,比在课堂上“干巴巴”的教单词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达到长时记忆.大家都积极参与配合,认真学习,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尝到了学习的乐趣.
再如,讲解关于自然灾害的文章时,涉及到地震、台风、洪水、雷暴等,我首先会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去认识这些自然灾害,然后进行图片和单词连线搭配,学生会在做这个练习同时顺便记忆单词,之后鼓励学生自己收集关于自然灾害的词汇.今年台风较多,在课后,学生找出好多关于台风的名字,比如:“海葵”、“黑格比”、“鹦鹉”、“北冕”、“凤凰”、“海鸥”、“风神”、“浣熊”和即将到来的“蔷薇”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增加了词汇量,而且扩大了知识面.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我们可以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但必须保证小组整体水平相当,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二,任务分割,结果整合.我们可以把各个学习任务分割开来,分给各个小组单独去完成,然后结果汇总,有效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共享.三,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得分都要计入总分,为了小组的集体利益,即使差学生也会积极配合,努力提高,争取不拉后腿.例如,听写英语单词,看哪个小组的总成绩最高,小组成员会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兴趣.四,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可以轮流互换,轮流当组长,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充分利用,彼此协调.
(3)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把每节课中重点的单词和句型用学过的曲子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边说边记,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又能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熟练程度.
2)对于有故事情节的教学材料,可以按课本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也可以自编自演.如教打电话、购物、问路、去医院看病等知识时,让学生自制教具,利用现有的场所和物品,带表情地、活灵活现地表演.再如在学一篇《项链》的文章时,我就让学生根据课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来演这个故事,学生要想演好这个故事,就必须掌握好剧情,背会台词,这样既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其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型也得到了深刻的记忆.3)积极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竞赛形式要多样化.如速记比赛、翻译比赛,口头作文比赛、写作比赛等等.定期举办小组卡拉OK比赛,演讲比赛,语法知识比赛等等.每个学生都不甘心落后,为此他们会积极去准备,好生带动差生,差生也不甘心拉自己小组的后腿,于是掀起了一股股学习的浪潮.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至于对某一种方式产生排斥和厌倦感,要经常以一种新颖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4)加强交际活动
新大纲把“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能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就充分说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交际活动是英语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往往要设计一些活动来完成这一目标,达到学生开口讲英语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话题或情节,让学生先去讨论,学生在讨论时刺激了语言的开发,活跃了气氛,然后可以将讨论的结果讲述给大家.通过这种交际活动,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一般来说,每个班都会有一小部分学习差的学生,这部分差生常常会对老师心存疑惧,不敢发问,也有的学生是由于不懂的地方太多,不知道从何发问,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因此教师一定要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不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一下:
(1)利用学生的亲师心理,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老师要努力做到学识广博,举止文雅,勤奋工作,热爱学生.特别要消除差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了解差生的心灵,这样在差生心理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赢得差生的钦佩和爱戴,从而培养差生对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
(2)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引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巧妙地培养“领头雁”,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来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教师在课堂提问或布置作业时,应精心设计,体现不同层次,能使好、中、差学生都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差生获得心理的平衡,并经常尝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学习是多么享受.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变压力为动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好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