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业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鲁迅笔下“启蒙者”形象的当代意义*
程 业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鲁迅对革命者的关注和思考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他笔下的启蒙者形象,既是身边无数革命者命运的高度提炼,也是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尽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后来者很少有人能够像鲁迅那样真诚深刻地剖析他人和自己的精神世界。现在我们探讨鲁迅笔下的“启蒙者”形象,既为了高度还原启蒙者的精神世界和心路历程,也为了讨论在历史困境中如何寻求一条有效的启蒙之路。
社会现状;知识分子弱点;人道主义;困局;手段;目的
由于受到外国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和冲击,近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批“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生在中国乡绅社会,又有出国留洋的教育背景,他们有独立的社会追求和人生理想,既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经历过西方文明的洗礼。通过国家间的对比,他们看到祖国的愚昧落后,他们做出种种努力,试图改变这个局面,却无法超越时代的局限,相反,时代却摧残着他们脆弱的生命和短暂的青春。在现代文学中,他们被称为“启蒙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那个时代“从呐喊到彷徨”,“醒了之后却无路可走”的一群人。
《狂人日记》、《长明灯》表现了革命启蒙的悲剧:这些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者,没有科学严谨的理论指导,也没有具体清晰的革命计划和目的,他们只是“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深刻体察者,他们自发地反抗,而被周围的人视为不值得理解与同情的疯子。例如《狂人日记》中的“我”,曾想说服“大哥”,但“大哥”并不能正确理解,《长明灯》中“疯子”的行为也不能被任何人理解。从这两篇小说的创作缘起来看,1918年到1919年“五四”之前,鲁迅对当时中国国民精神的麻木愚昧深感痛切,策划创办的《新生》杂志中途夭折,使得鲁迅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
1919年发表的《药》以华老栓一家为叙述重点,但夏瑜的命运是故事的暗线,作者表现了夏瑜为代表的革命启蒙者孤独的悲剧。文中芸芸众生的共同点,是对自身处境的无感与对革命的无知,即使是夏瑜的母亲,也不清楚儿子革命行为的意义。对比抗战文学中的革命者形象,尤其是母亲送孩子上战场的熟悉片段,我们发现这个时候的革命者和启蒙者是多么孤立无援。尽管鲁迅在篇末为革命者和启蒙者献上了花环——“分明有一圈红黑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但同时也说明:理解革命的不是相信乌鸦显灵的愚众,而是真正献上了花环的同路人。
革命者和启蒙者敏锐地发现社会缺陷,积极革命,但又脱离群众,或许那个时代的群众也无法理解他们。而且某种程度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正视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被启蒙者也在刻意回避和漠视自身无法超脱的痛苦和困境。鲁迅通过塑造这样的启蒙者形象,发出“忧愤深广”的呐喊,他迫切希望唤醒民众,改变中国贫困落后愚昧麻木的面貌。同时,鲁迅也看到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事实,但这种脱离是历史条件决定的,那个时代有机会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毕竟不多,立志于“启蒙”的革命者更少之又少。贫困落后的中国,普通民众很少接受现代教育,更少有机会接受思想启蒙。当时的中国乌烟瘴气民生艰困,豪强群氓遍布国家,中产阶级自身难保唯能以利是图,底层民众无能为力唯能漠然国事。没有民主参与的政治,唯有权贵豪强的狂欢,绝大多数中国民众只能困守自己的生活,或满足于追求自己的既得利益,或根本没有机会跳出来审视自身所处的时代,他们就像温水中的青蛙玻璃上的苍蝇,正如《风波》中描述的那样,“一潭绝望的死水”的社会现实,是革命者和启蒙者悲剧的历史根源。
醒了之后的启蒙者,或许在革命中牺牲,等待时间为他们献上花环,另外一些活下来的人,隐没在生活深处,彷徨四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彷徨者也有过振臂高呼的岁月,我甚至怀疑,这些彷徨者的原型,就是历史书中我们熟悉的人。曾经“无兄弟不五四”的激荡岁月忽然之间风流云散,一切恍若梦一场。革命者从血与火中走出来,他们的影子挥着手对我们说:这就是关于我们的故事,现在讲完了,散了吧。身影在月光底下分别,离散于不同的方向。他们背后是无边的阴影,无奈的命运,历史的轮回,人生的吊诡。
《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描写了知识分子启蒙的悲剧。吕纬甫从意气风发到消沉颓唐,他的人生轨迹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轰轰烈烈,中途突然停顿下来,社会似乎倒退进更大的黑暗中,没有人看得清前面的路,在没有火把的夜里,连自己的影子都看不到,前方是暗黑的雾林,隐隐散发出生命中白雪皑皑的凉意。于是,吕纬甫退了回来,谋一个教书的职位,“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点上”,面对现实生活的重压,“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魏连殳则不断陷入困境,在挣扎中绝望,找不到生存的意义,最终择选放弃这个世界。与吕纬甫不同,魏连殳是个充满悲情色彩的人物,他内心坚韧、思想深刻、行为决绝,甚至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
个人认为,没有人有资格谴责吕纬甫的“苟活于世”,大多数人都在现实面前低下了曾经高昂的头颅。经历了辛亥革命大时代的风暴,希望再次落空,怀疑和失意是当时年轻人的普遍心态,他们怀念自己的热血年华,但更多是对自己曾经执着参与的事业深深质疑。在这种质疑中,在日子、官场、世事的巨大同化力量中,他们随波逐流、亦步亦趋,渐渐也成为一个麻木偷生坐地分赃的官僚。没有良好的体制和制度保证,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变革,即使个人接受了先进思潮的启蒙,启蒙理想也不可能实现。
启蒙者自身已经无路可走,被启蒙者的路又在哪里?在《伤逝》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讲述了一个家庭从组成到解散的悲剧。此时,鲁迅已经认识到,启蒙的结果很可能不但没能救人反而害了人,正如他笔下的涓生为生计所困,抛弃妻子,子君因此死掉。鲁迅在这里揭示了启蒙者自身的问题,例如盲目冲动,怯懦自私等,所以跟随启蒙者走的人也没能找到自己的出路。《伤逝》这个故事并不是对子君或涓生的批判,换句话说,生活本是如此,“养油鸡饲阿随”并不意味着启蒙的失败和启蒙者的堕落,启蒙者也有自己的尘世生活,鲁迅只是借这个故事,清醒地指出了启蒙者未来的迷茫:启蒙最终该走向何方?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启蒙者和被启蒙者该何去何从?这个悲剧不可避免么?有人认为,是启蒙者的天真幼稚盲目冲动导致了这个悲剧,但我认为,这是时代留给每个年轻人进退两难的困局。《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的“我”,因为无力救人,所以不敢爱人。他的顾虑是:你有没有能力把你认为的弱者从这个状态拉出来,特别是当你把她拉出来后又不管了。这就是为什么他说“你再不要害别人”。郁达夫看到了知识分子和大众同命运,但是中间的鸿沟无法跨越,所以他放弃。鲁迅也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出走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他对启蒙者和被启蒙者未来出路的忧虑与思考,对启蒙者自身能力与前途的一种深刻的怀疑。
提到鲁迅笔下的启蒙者形象,不得不说的是《奔月》中的后羿,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英雄形象。从一定程度上说,孤独、幻灭、虚无等心理情绪,也是鲁迅在残酷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作为一个先驱,一个启蒙者和革命者对自己未来命运做出了最糟糕的预计和最深刻的体察,他甚至打破了对革命前途的一切幻想,直视时间尽头的黑暗与悲凉。
在《奔月》的片段中,后羿与嫦娥的生活场景和子君涓生的生活状态看起来有那么点类似,都是“启蒙者”被琐碎无奈的生活现实压弯了腰,“我的箭法真是太巧妙了,竟射得遍地精光。那是谁料到只剩下乌鸦做菜……”,英雄一遇到生活现实中的吃饭问题,便气短无力,但是后羿与涓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后羿对嫦娥说:“想起来,真不知道将来怎么过日子,我呢,倒不要紧,只要将那道士送给我的金丹吃下去就会飞升。但是我第一先得替你打算”。《奔月》不仅仅是一个无私与背叛的故事,更是一出英雄末路的预言。同样的还有茅盾的《创造》,茅盾说他写这小说,爱情只是个外衣,他的主旨是为了自己辩护,“革命一旦发动就无法阻挡”,发动者反而会被抛弃。小说里的君实,他教了别人,别人革命把他抛弃掉。所以用知识分子和大众的关系来体会就会发现,你把人家叫醒,人家最后却把你抛弃。
“被利用与被抛弃”真的是启蒙者不可逃脱的命运么?鲁迅要求启蒙者结合大众,但是他又对大众表示怀疑,于是,鲁迅最终似乎选择了一种“永不妥协的清醒”,于“天上看见深渊”,做一个打破幻想的纯粹的革命者和启蒙者。
那个时代的启蒙者已经逐渐认识到,“启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能承受么?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启蒙者“涓生”,更关系到成千上万的被启蒙者“子君”。启蒙者必须明确启蒙的目的和方向。生命只有一次,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启蒙者才是负责的启蒙者。有人将启蒙与革命失败归结于知识分子的幼稚病和软弱性,个人认为不能一概而论。理想化和不坚定性的确是一些启蒙者的弱点,但是,知识分子的启蒙与变革必定不同于纯粹的军事革命与农民起义,这涉及到革命目的和革命手段的问题,尤其是对革命手段的选择,知识分子有更多更长远的顾虑,比如主张渐进式改革等等,但是人道主义当然会在不择手段面前节节败退。理想化不是错,问题是当时积重难返的中国,已经无法给启蒙者足够的时间去实现他们的理想了。例如刘晓波在《启蒙的悲剧》中提出更深层次的启蒙问题,例如私有制与“公有制”,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性等等。刘晓波认为“中国的改革必须是整体性的,离开了整体的变革,任何局部的修修补补都无济于事”。
回到本文的开篇,回到1918年鲁迅在绍兴会馆抄古碑的日子,老朋友钱玄同正在办《新青年》杂志,希望鲁迅为他们做点文章,这便重新唤起了鲁迅的希望。鲁迅说:“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确实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或许今天鲁迅和他的启蒙者从教材中被删除了,但在某个时期,他们确实深深地影响过许多人,在未知的未来,或许有一天又重放光芒。有时候,事物的价值很难说清,启蒙者的命运同样难测。时间在追杀每一个人,人生沧海一粟,渺小到站在暗巷中看不清历史的拐点,也不知道某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将会发生,如果究极到个体存在的意义,恐怕历史深处的青铜大门之后,是黑暗中睁开的眼睛,是伸手不见五指的虚无。不要说在那个年代,即使是今天,也没有人敢为“启蒙”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就像没有人可以解释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世界的存在又是因为什么,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人生中,人到底该做些什么……这些“终极”问题似乎是“启蒙”的价值关键,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是“启蒙”方向和意义的源头,人类试图做出种种解释,但是一直没有答案。启蒙者也是普通人,或许是个沉默走路的思想者,与你擦肩而过,面目模糊。中国这么大,历史渊源这么深,成功的整体变革必定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所以,在漫长的变革中,每一代启蒙者都要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和保持自省的觉悟,同时也要做好自我牺牲的准备。即使时而感到前路漫漫的寂寞,但是下一次依旧还会奋不顾身。
I210
A
1006-5342(2012)07-0040-02
201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