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峰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报纸、书籍、期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大众传媒也将关注点放在精英的言论发表和探讨上,缺少普通民众的声音,因此,整个公共领域呈现的是一种精英话语优势的局面,造成公共领域主体结构的失衡。“社会的对话被管理起来了”,“公共领域变成了公众声望的陈列区——而不是举行公众批判性讨论的地方。”[1](P201)。同时,精英话语权往往会在社会上占据优势地位,普通民众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无法到电视节目或其他大众传媒中与精英进行对话和讨论,也没有一个公开的平台供其辩论、交流和对抗。整个话语空间呈现出一种精英主导的结构倾向,能反驳和批判精英话语的也只能是精英,讨论和交流都仅仅存在于精英阶层内部,普通民众仅仅是作为被动接受信息的观望者。因此,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无法摆脱社会精英话语主导的垄断地位。
然而,信息社会的来临,网络应用的不断推开,又开始见证了哈贝马斯的理想:网络给了公众一个平等的身份和一份自由的权利,网络公共领域逐渐接近哈贝马斯当初的理想规划。在网络公共领域,网民成为了网络公共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任何人都可以以低廉的成本发布、传播和接收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公共领域中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和看法等,充分保证草根群体的话语表达权利和话语主导权利,他们不仅可以对公共事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见解,而且还形成了与精英阶层的对话,吸引着精英的关注视线。互联网依托数字基础,不仅消解了传统的时空限制,而且也瓦解着传统社会的阶层等级制度,而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则分散了传统媒介的话语霸权,很好地克服精英主导、草根失声的局限。
公共舆论的形成是在理性沟通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过去发生在广场、沙龙和咖啡馆等场所中的政治论辩是建立在特定时空中的面对面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些传统的公共领域中,无论参与人数的多寡,无论讨论多么热烈,人们的发言必须交替进行,因为人们显然不能同时听取和分辨一个以上的人的言论。而大众传媒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则预先设置了自己的受众群体,同时也确定了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构成了媒体发布与受众接受的单向传输关系。因而,传统公共领域中公众的互动呈现明显的线性结构。
然而,网络公共领域则突破了这种线性沟通的限制。由于网络技术的交互式结构、信息传递的数字化、信息传播速度的快速化、信息复制的低成本等特点,网络公共领域的沟通形成了显著的网状的互动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个节点之间可以平等地交互通信,同时具有无数个信息源和无数个信息接收点,也不会因为某个信息的准确性高或者重要性强而被优先传递。
因此,在网络上,话题讨论总是伴随着民众的关注与回应,从开始的单一对话演变成为多对多的交叉互动。于是,整个讨论形成一个交错的互动网络,话题的发起者和参与讨论者都成为这个网络中的一个普通节点。在讨论的过程中,任何一个节点位置都有可能出现分叉而引起新的议题,产生新的辩论网络。
可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延伸,网络公共领域中的沟通、讨论、论辩等将更多地呈现出交错的网状结构,突破传统公共领域线性传播的局限,在更大范围内展开更加深入的激烈论辩。网民“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2]。网民对社会性事件持续不断的热议以及对事情真相的不断追求,充分保证了民意表达的深度。
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发展成就,充实了人们的经济基础;科教文卫领域的突飞猛进,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追求;互联网的普及,拓展了人们的视域空间。在这样一个社会体系中,人们的公平、平等、正义、权利、责任等意识日益彰显。人们不再被动地等待权力机关的赋予,开始主动表达和主张自己的权益;不再纯粹地依赖政府部门对社会管理的履责,开始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监督公权力的运作;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的“臣民”,开始成为社会中的自主公民。
互联网带来的话语权的向下移动和适度释放,鼓励了网民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网民对公共生活的关注,这些关注主要集中于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民族尊严受辱、政府执法不公、官员行为不检、弱者利益不保等。一旦话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领域,则更是能够引起民意的共鸣和情绪的发泄。
从网络民意产生影响的具体事件的类型和性质来看,网络民意主要集中于社会矛盾积聚、个人权益维护等领域,促使着新型公民的诞生与成长,引导着人们走出被动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地胸怀社会,放眼世界,不仅开始主动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权利,懂得捍卫公民合法权利,而且意识到一个公民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职责和使命,关注社会公权力的运行,主动践行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以个体权益表达为主导的网络民意,不断拓展网络民意关注的宽度,已然成为公民意识成长的一个“试金石”。
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脱节、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的不适应,带来了社会问题的结构性冲突,这些长期得不到及时解决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相关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密切相关,容易点燃民众的不满情绪。民众在正常沟通渠道不畅的状态下,只有依托公共事件,借助于大规模的舆论压力,才能触动既有的权威体制,引起政府等权力机关的重视和回应。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正好适应了民众的这一需要,成为民众情绪宣泄的空间。网络民意表达过程中的情绪宣泄集中体现为:
第一,持续不断的话题讨论,促成了网络民意的聚合力。涉及公平、公正、合理等方面的热点话题,总是能够引起民意的沸腾,极易在网络空间形成持续的关注和激烈讨论,在讨论中加强了网络民意的影响力的形成。
第二,热点事件的词汇流传,强化了网络民意的传播力。几乎每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在网络上的热烈讨论都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网络流行语。从“很好很强大”到“很黄很暴力”再到“很傻很天真”,从“打酱油”到“俯卧撑”再到“躲猫猫”,这些词语一旦脱离了具体的事件背景,恐怕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这些词语的流行,以戏剧化的效果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是网络民意的另类表达,成为网络民意传播的重要承载形式。
第三,跌宕起伏的故事叙述,拓展了网络民意的影响力。网络民意的形成和发展,都以一个具体的社会事件的发生为起点。而这一事件引起网民注意之初,通常是由一部分网民陈述社会现象,然后经由一部分网民就此展开质疑,从而引起专业网民的介入,相应的专家也开始论证与分析,最后成为社会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这些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以及相关词语的流行变成一个快速流传的故事,并以剧情和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吸引网民的高度关注,扩大了网络民意的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强势的社会舞台,“既是信息的发源地,也是民意的发泄场”[3](P48)。网络民意依托于互联网而产生和发展,其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个体与个体间点对点的传播,又有个体与群体间点对面的传播,还有群体与群体间广泛的交互影响。就目前来说,网络民意聚合的承载形式可以分为下述几种: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民意的私下表达渠道是十分有限的,主要依赖于面对面地口耳相传或者长距离的信件传递,受到了时空条件的诸多限制,当重大事件发生后,只能在身边小范围内进行信息传播和发表见解。小道消息、不实言论、牢骚怨言等传播的范围也一般都是可以确定的。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在私底下交流信息、传播价值提供了新的便捷手段,这主要是来自于电子邮件系统和即时通讯软件等在网络上的应用。电子邮件的随地收发、低成本传送、快捷的速度、自由穿越的能力,带来的是点对点沟通的便利性,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也可以传递图片、声音、视频等文件,成为网络民意发起和传递的一个重要渠道。即时通讯工具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在相对自由、相对广泛的范围内和他人交换意见,不仅方便网民在线交流,甚至可以满足网民之间对于某一问题开展深度讨论的需要,加快了信息流动的及时性。同时,网民还可以通过变更签名、更换头像等方式表明自己对某一公共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也可以通过转发网络传单的方式来实现网络民意的汇聚。
国内互联网第三方数据统计和分析机构万瑞数据调查显示,网民在浏览新闻时,不但关心新闻本身,更关注新闻背后的现象、线索,以及热点事件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换言之,网民不再满足于被动阅读新闻,他们想通过互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解别人的看法,以满足关注和参与的心理需求。[4]其中网络新闻跟帖就是增强互动性的一个重要内容。网站新闻跟帖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专人评论,是网民个人的意见表达和情感宣泄,真正有价值的意见表达也容易被海量的跟帖评论所淹没,这对于将公众意见整合成为民意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网络新闻跟帖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讨论提供了互动渠道,使民意表达更加丰富和多元。网站新闻跟帖起着聚集民情、反映民意、提高网络新闻监督力量的功能。
作为网络民意聚集和表达的途径之一,网络虚拟社区倍受关注,是网民表达意见、交流情感的主战场。自从1994年开通第一个BBS 站——曙光站以来,我国的BBS 的数量迅速增加,发展不断成熟。纵观我国的各类网络论坛,视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由政府下属的网络传媒机构主办的政治性站点,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等;第二类是由商业门户网站主办的附属讨论群,如网易论坛、搜狐论坛等,在这一类论坛上,网民可以自由选择话题,设立讨论区;第三类是专门的社区门户站,如天涯社区、猫扑网以及各类高校BBS 等。[5]中国新兴媒体市场的分析师塞奇·布里南(Sage Brennan)说:“随着博客及在线游戏的风靡,人们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BBS 网络才是中国互联网文化的活跃中心所在。出于各种原因,BBS 网络不断发展,而且越来越充满活力。多数网络公司、大学校园甚至许多个人都建有BBS 社区。”[6]
网络虚拟社区开辟了一个简单的互动沟通环境,其重要功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社会公共话题展开讨论,为网民们提供一个表达和辩论的平台,实现各种观点的正面交锋。它的公共性很强,个体性较弱。它进入的门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注册参与,参与者也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就可能赢得支持者。这种信息交换和民意表达的方式,有些类似于从前的公共集会,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同意见之间形成辩论,相同意见形成舆论合力,发挥着民意整合的功能。自2003年以来,网络虚拟社区的这种功能逐步在各项具体的事件中显示出来,大量的民众以不同的方式登录各大BBS 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展开了一场接一场的民间维权运动,形成了巨大的民意压力,推动公共事务的处理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博客(微博)尤其是精英博客(微博)是网络民意产生和发展的核心阵地。博客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BBS 的分享性和公共性特征结合在一起,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强、使用门槛低、议题集中、更新便捷等特点。网络博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其中,政治博客以个体对公共事件的预测、评论、曝光等方式嵌入政治生活,成为人们表达政治见解、反映公民意志、监督政治过程、影响公共决策的开放平台,成为网络民意的核心阵地。政治博客按照作者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由普通网民写的“草根”政治博客;由政府官员、政党领袖等写的政治精英博客;由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的一群人共写的群组政治博客,如“小丫跑两会”、“柴静两会观察”、“小撒探会”。[7]
正是网络博客的开放型、互动性、自由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渠道,不仅受到了民众的关注和喜爱,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官方机构和学者的认可。在博客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围绕焦点议题展开个性化的探讨,可以传播自己的价值理念,可以与志同道合者展开广泛的交流。如今微博的盛行正逐步取代博客在民意表达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意本身是散乱的、片断性的,不会自动有条理地汇集成具有说服力的公共话语,在很多时候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然而,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改善了人们权益表达的被动局面,突破权力与资本的干扰,而且为民意表达、传递、扩散、整合、汇集提供了优越的平台,并形成具有明显倾向的民意偏好。
网络是虚拟的,但是网民是真实的,民意是真切的。网络民意的形成的起点常常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具体事件。因此,网络民意表达的初始阶段,往往是因为某个具体事件当事人或利益相关人,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曝光,引起相关信息的扩散和大范围传播,以期引起公众舆论、新闻媒体和政府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因此,网络民意总是以特定的事件和话题为目标。
网络的新型传播机制,决定了网民可以在他人的网络话语表达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资源,并能够自由地发表评论。当网民的反应达到一定的强度后,个体的意见和情绪就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共鸣,汇聚形成民意偏好。实现这种传播效果的机制主要是:
第一,论坛热帖设置。大型论坛、BBS 上每天产生的帖子无数,管理人员为了吸引用户浏览,以点击率、跟帖量等为标准形成关注排行榜,将关注焦点通过置顶、加V 等方式予以凸显,从而推动某一具体事件成为热点,引起更多的网民点击浏览和评论,进一步增强了这一话题的影响力。
第二,新闻跟帖机制。尽管门户网站发表的新闻都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和把关的,但是对于网民读后感的发表则是较为宽松和随意的。在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跟帖数的多少标志着网民对此新闻的关注度。可以说,跟帖表明了网民对此新闻的态度和简单评价。而且在网民的不断跟帖中集聚着民众的偏好,体现网络民意的倾向。
第三,网民转帖行为。转帖是网民依据自己的价值偏好筛选各种信息进行再次传播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仅发生在个体网民之间,很多新闻网站、专业网站、社区论坛也会将可能引起公众兴趣的话题内容转载到自己的网站上,以增加网站的点击率。这种转帖行为,不仅带来了信息的低成本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关注信息内容,为民意的形成累积量的基础,为民意的聚集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论坛热帖设置、新闻跟帖机制、网民转帖行为,这三者看似个体的孤立行动,一旦在网络上得以聚集,孤掌便成为共鸣,个体便成为大众,一个个陌生人因为相同的话题而聚集成为一个自发团体,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或价值认同。
不是每一种话语都有资格被称为“民意”的。“网络民意”与“闲言碎语”的重大而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以特定的事件或话题为目标,是否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性,是否能够承载公共责任。民意在多大程度上被采纳、使用和整合到社会管理结构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意的群体范围和民意的影响范围。网络民意表达的互动认同,极大地促成了民意的蔓延。
第一,共同的话题引发陌生人之间的互动认同。网络民意虽聚集于网络,却散落在整个社会的每个角落,这些散落的民意之所以能够聚集,源自于人们对共同话题的讨论和认可。一定数量民众的认可是网络民意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即使有舆论领袖的精彩言论,也绝对不能形成民意。在网络空间里,互不相识的人能够就某个具体社会问题交换观点、互通信息,对公共问题产生共鸣,完全是因为对社会问题、社会价值、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认同。这种互动和认同一旦形成,就预示着网络民意的现实存在。这种在陌生人群中出现的意见聚集,标志着民意在民众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无法阻挡地形成一种蔓延态势。
第二,问题的现实性推动网络民意与现实民意的融合。网络民意之所以来势迅猛,是因为网络民意逐渐与现实民意相融合,并逐步走出虚拟空间,进入了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影响了现实中的政府管理和决策。其最典型的就是两会间网民与政治的互动。从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交流、2009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视频聊天,到2010年网民提案、网民投票等成为两会热点,网民热情的极度高涨带动了公众的互动讨论。人民网强国论坛推出的“强国E 两会”网络互动专区,集提案发表、投票联署、拍砖评论、互动调查等多功能于一身,成为网民关注两会、建言交流的一个场所,吸引着网民的积极参与,促进了网上民意与网下意见的再度融合。网上互动,网下行动,进一步加快了网络民意的蔓延,加深了网络民意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
网络民意吸引着传统媒体的注意力,引发传统媒体的讨论。对于网络热点事件,一些敏锐的大众传媒也因此而介入其中,根据网民的关注意向和网络留言的内容进行深度的采访和报道,很快形成网络媒体、网民评论与传统媒体的交互作用。一方面,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的深度报道,克服了网上言论的随意性和情绪性所带来的权威性不足的弊端,提升了事件真相的可信度,扩大了网络民意的影响力,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民意进入政府政策议程;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对不良现象的批评报道,经过互联网的放大效应,迅速凝聚成民意。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借力,形成了一波波声势浩大的民意表达,扩大了网络民意表达的效力,引发新闻舆论与网络民意的共振,强化公共舆论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舆论的监督、导向功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网络民意与新闻媒体的互动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影响后,又进一步提升了民众对网络的重视程度,更多的民众愿意通过网络来发表言论、主张权利。如此循环往复,进一步增强了网络民意的监督和引导作用,网络舆论对普通公民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成为社情民意的传递机制,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问题的迅速解决。
[1]Habermas Jurgen.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M].trans.T.Burger and F.Lawrence,Cambridge,MA:MIT Press,1989.
[2]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09-12-22)[2011-11-12].http://yq.people.com.cn/htmlArt/Art392.htm.
[3]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和监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周敏,范红芝.无跟帖,不新闻?——跟帖的价值与门户网站的品牌化运作[N/OL].(2009-06-19)[2011-12-11].http://media.ifeng.com/news/newmedia/web/200906/0619_4266_1210589_1.shtml.
[5]李永强.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Brennan,Sage.Wireless firms to cash in on new year,BBS still rules in the Net”[EB/OL].(2007-02-19)[2011-11-23].http://www.matketwatch.com.
[7]倪明胜.政治博客的现状、作用、困境及走向[N].济南日报,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