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开创中国储能应用新局面—专访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宇博士

2012-08-15 00:54李湘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张宇液流储能

作为全球全钒液流电池领域的领先企业,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科储能”)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和环保的能源。经过多年的创新研究和示范项目的成功实践,融科储能在大型风电/光伏电站、智能微电网、电动汽车充电站、孤岛、绿色建筑、通讯等关键领域已形成了领先优势,成为全球储能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当然也是中国储能产业最有价值储能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之一。最近,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宇博士在接受中国储能网专访时表示:“先进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在改变能源格局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全钒液流电池将开创中国储能应用的新局面。”

储能应用的杰出推动者

当前,以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开发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力、能源、材料等产业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产业,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太阳能和风能。由于其自身发电具有不连续性和预测性差等特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基于此背景,作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钒电池便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它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预测精度、发电电能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并网比例的同时,也可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储能单元,在用户端和发电端之间建立稳定的能量流,实现电网的经济化和高可靠运行。在用户端,工业领域安装钒电池可起到谷电峰用和备用电源的作用;在电网末端或无电网地域,钒电池配套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构成独立的供电系统,实现电力供应。因此,钒电池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应用模式也呈现多样化。

“近十年来,钒电池迅速发展,在典型应用领域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案例。”张宇说,“我们融科储能也一直致力于此,目前,已有多套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在多个应用领域开始并网运行。”

融科储能成立于2008年,是全球钒液流电池领域的创新倡导者和应用领导者。几年来一直以尖端的技术水平、规模化的生产制造力为全球用户提供多方位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技术服务,其产业化技术已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为新能源、电力、建筑、通讯等多领域提供了储能解决方案,实施了多项示范工程。截至目前,融科储能的业务足迹已遍布全国,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示了其在中国新能源开拓领域的卓越表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张宇表示,“融科储能高度重视每一个市场,也关注每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方向。依托全球性的研发实力和示范工程,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因地制宜、卓有成效的储能解决方案。我们的集成储能系统可以应用于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也实现了移峰和备用容量等功能,从而巩固我们在储能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

领跑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技术创新

储能技术是我国新能源技术的核心力量,目前正处于最具活力的创新期,而钒电池作为众多储能技术的一种,其安全性、长寿命、大规模等优势也日趋彰显。早在2000年,融科储能就开始对钒电池进行专注的研究,从材料,单电池,一直发展到目前20kW级国内最大的单体电堆和5MW最大规模电池系统,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夯实了日后领跑全钒液硫电池技术的基础。

张宇表示,“当今,在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的大背景下,储能技术发展很快。近年来,政府、企业与市场各界广泛关注储能技术的发展,整个产业已逐步从技术研发迈向市场应用,储能目前处于产业化初期,应用示范阶段,是最需要支持的阶段。以融科储能为例,为了让客户更了解储能应用,了解我们的产品,融科储能已为不同客户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其中有的系统已连续运行上万次,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实际应用数据。”

作为全球全钒液流电池领域的领先企业,多年来,融科储能在扎实、坚持、创新、团队精神的指引下,不断推动储能领域的技术革新。十余年的风雨洗礼使得融科储能已经集合了国内外电化学、电力电子、机械等行业的大批领军人才,具备了钒电池材料、电堆、系统及整个储能方案的设计和生产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以高性能材料成就低成本储能的特色之路,形成了“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目标”的运营理念。与此同时,融科储能倡导“包容、融合、荣耀”的文化理念,执著打造国际储能领域的品牌,以融科之魂开启融科之光,创造了企业今日的辉煌。储能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融科储能的发展定能为储能领域乃至可再生能源的技术革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产业瓶颈:人才、成本、标准、政策

“人才是这个行业目前最为重要的因素,确切地说是储能行业的人才短缺。众所周知,储能领域需要的是掌握电力、电子、化工、机械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整个行业的上升又会吸引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张宇向记者坦言。

虽然钒电池在实现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网,平衡负载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可以为用户带来多重效益,但目前一次性的高成本投入[15000元/(kW·h)]对储能的目标客户而言,并不具吸引力,相反让其望而生畏,可以说目前的高价格是制约用户认同并使用储能技术的瓶颈。在美国能源部发布的中长期储能规划中,提出对于钒电池等能量型储能设备短期(5年内)成本目标是低于$250/(kW·h),最终目标是低于$150/(kW·h)。

“提高技术工艺水平是降低储能成本的重要途径。融科储能致力于此,在一代产品基础上研制出二代产品,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电池功率密度,降低电池系统成本,进而满足市场需求。”张宇如是说,“储能成本尚需进一步降低,这可通过规模化生产,完备产业链以及新材料突破予以实现。但目前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行业标准,融科储能已全面参与国际液流电池标准化工作—欧洲液流电池标准的制定。”

张宇表示,“目前需要的是整个行业共同进步,一个声音,引导社会资本和政府对储能行业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这不仅是我们作为一个钒电池企业的心声,也是整个行业的心声。”他同时指出,我国的储能行业还需要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在美国加州,储能项目的建设每瓦可获得最多2美元的补助,同时地方政府在税收和贷款利息方面予以支持。国内还可以参考太阳能和风电的补贴政策,为储能制定诸如储能电价、储能一次性补贴,金融行业可通过储能产业基金、无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储能项目的开展,实行多措并举,建立一批大型储能应用示范项目,推动我国储能技术的攻关,进而推进国家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编后语:

以储能技术为名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升级能在21世纪为人类创造多大的财富现在还很难评估,但从发达国家和主流储能技术供应商对它的态度和投入的资源来看,在储能技术上的表现已成为决定一个储能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在新时代竞争中的核心因素之一。

新形势下出现的很多创新机会与中国巨大的应用市场,将会使中国储能企业面临着更具跨越式的发展机会。因此,我们需要中国年轻的储能企业和科学家们以更多的勇气和更高的智慧,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在全球储能产业大发展的潮流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快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储能供应商。

猜你喜欢
张宇液流储能
Three-step self-calibrating generalized phase-shifting interferometry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lasma morphology of ablative pulsed plasma thruster with tongue-shaped and flared electrodes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美国PNNL研制出新型液流电池
H2-Fe3+/Fe2+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初步研究
我国—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提案获准通过
液流电池理论与技术——全钒液流电池的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