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丹
(武夷学院艺术系,福建武夷山 354300)
金剪情节系古城
——浦城民间剪纸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田 丹
(武夷学院艺术系,福建武夷山 354300)
浦城剪纸艺术是闽北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对浦城剪纸的历史源流、发展与现状、制作流程与艺术特色、著名剪纸艺人及其艺术风格进行系统论述,对于人们清晰地认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强化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具有重要意义。
浦城;民间剪纸;考察与研究
剪纸艺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上千年的辗转流传中,不仅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更深深渗透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中。其在闽北古镇浦城的发展也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古城历经的斗转星移、沧桑巨变深刻影响到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与传承。
追溯浦城剪纸的源流,尚无确切文字记载。普遍认可的说法是,西晋八王之乱后,北方剪纸随中原士族入浦定居传到浦城。《三山志》中有记载:“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这是中原地区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第一次大融合。秦朝末年,闽越首领无诸率军北上参加反秦行列和汉楚之争,在北方生活八年后深受北方文化影响,班师回闽时,也带回了中原的民俗文化,剪纸艺术自然包含其中。加之浦城自古地理位置优越,自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浦城的渔梁村就成为中原入闽路线即著名的“通京大道”的必经之地。唐宋以来,一直是福建物资、文化与中原流通的必经要道。[1]更重要的是,浦城人杰地灵、名贤辈出,古时就有“上相明邦”之美誉。历史上曾有八大宰相殿议国事,二十名尚书面待天颜。南宋迁都临安后,地处南宋王朝后花园的浦城,就有许多人在朝廷为官。在浦城人与临安的密切来往中,更加深了民俗艺术的互通互融。[2]独特的历史背景是剪纸艺术落户古城的必然,也成就了浦城剪纸南北共融的独特风貌。
宋代的浦城剪纸最为盛行。浦城人用剪纸进行祭祀、祈福、纳祥、驱鬼、辟邪,娱乐、美化生活。每逢元旦、立春、元宵、清明等节日,人们就会剪镂幡胜,相互赠贺。并出现了专司剪纸的“剪花嫂”和“剪花婆”,同时出现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观赏性剪纸。到了元代,在浦城农村,剪花嫂(婆)已是半职业化,各种精美的“花样”经她们相互交流而得以流传。从传承下来的许多纹样我们可以隐约看到人们创作、使用剪纸的情景和盛况。
明清时期,剪纸在浦城的应用更为广泛。人们在衣、食、住、行、乐等生活习俗中均有使用剪纸的习惯,剌绣花样是其中最主要的使用形式。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著名文学家梁章钜寓居浦城,大力提倡、推广剪纸艺术。在其所著的《归田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近日浦城有敬惜字纸之会,诚盛举也。惟各家尚有习而不察,竟等于不敬不惜,而不自知其非者。常见人家馈送食物,无论大盘小盒,其上必加红纸一块,或方或圆,必嵌空剪雕四字好语,如‘长命富贵’、‘诸事如意’之类。不知此纸本系无用之物,转瞬即蹂躏于童婢之手,再转瞬且弃于圊溷之区。其能于收物之顷,即将此纸随手捡归惜字篓中以待焚化者,盖百家不得一二人焉。一家如此,积家则多,一日如此,积日则多。其婚娶喜庆之家所用尤繁,则所作践之字尤多。今欲骤令各家不用此纸,其势有所不能。不得已,思一善法以变易之。窃以为各家用此之心,不过意取吉祥,别无他说。兹以吉祥之景代吉祥之字,有何二致?因杂取吉祥善事,剪做花样十六纸,分赠各家。务望照此剪雕,以待前此吉祥之字。”[3]由此可看出送礼时礼物上由红纸剪成的吉祥花样取代吉利字句的习俗是从清代浦城流传、发展到中国各省民间的,并且辐射到福建省内各地及广东、浙江、江苏、广西甚至湖北、山东等地。
民国期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受到一定冲击。浦城民间虽仍沿袭明清习俗,剪纸的使用亦有相当范围,但顶峰景像已不复存在,民间也鲜有新的花样出现。在解放后的数十年间,传统文化受到破坏、冲击,许多民俗活动被迫取消,剪纸的使用缺乏载体。
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当代流行文娱形式的影响,剪纸艺术更是处境濒危。大量传统经典花样流失、青年爱好者越来越少,艺人明显老龄化。改革开放后,浦城农村外出打工者较多,加之其他各种原因,学剪纸、用剪纸的习惯几近消亡。
就在这种宝贵的传统艺术形式即将悄然逝去的危急时刻,浦城县委、政府开始重视浦城民间剪纸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发展,将其作为全县主要文化项目来抓,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民间剪纸协会的成立、民间剪纸保护计划的制定、一系列的剪纸培训活动和展出活动的开展,终于渐渐恢复了浦城剪纸往日的生机。
浦城剪纸一直以来以剪为主,现代的产业化过程中才引进了刻。剪制是浦城剪纸坚守到现在的传统技法,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制作技巧。
剪制的流程共分四步。首先是用墨蜡拓印花样。就是用蜡油加上锅灰,制成墨皂,再将纸紧贴在谱样的背面,用墨皂来回摩擦图案。摩擦的这一面应是水平的,这样可以产生一个清晰的黑色轮廓。第二步,是将花样叠放在数张红纸上。所有纸张钻孔后用纸捻固定。第三步,是按花样的阴阳布局从里到外逐步剪出花样。最后一步就是拆开后逐张修剪完成。用剪刀剪纸比用刀刻难,没有足够的练习,线条会显得弯曲和粗糙。剪纸艺人使用剪子比用笔在纸上画还自如,行剪时经常把原稿上不尽人意之处加以修改,从而使承传的样子不断有所改进和创新。
在纸张使用上,现在浦城剪纸用的多是安徽的大红色半生熟的宣纸,这种宣纸不易褪色,双面红色,非常好用。过去也曾用过四川撒金的朱红色宣纸,但是会褪色,并容易受潮变形。后来有人针对这种状况琢磨出个办法,就是用重色做底,如深咖啡色或大红色做底来衬朱红色的剪纸图案,这样颜色越褪对比越强,剪纸越突出。
浦城剪纸的用途主要用来装点各色礼品,多是“食品花”。“食品花”就是在糕饼、糖果、酒坛、鱼肉等食品上装饰剪纸作品,题材与食品或食品喻义一致。这种“食品花”在浦城广泛使用,并影响到全国。小到一颗鸡蛋、大到猪马牛羊,只要是用作礼品,人们都会精心剪制出各种精美图案装饰,既令人赏心悦目,又寄托美好祝福。
浦城剪纸的艺术特点,有四个方面最为突出:第一,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以字组画。如福、禄、寿、喜字等较大的单字,在字的边线内,剪雕成各色纹样;另一种则在纹样内剪上吉祥语言,比如“鱼跃龙门”、“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第二,构图紧凑、独幅纹样居多,这和剪纸用于点缀和装饰喜庆年节之事的用品有关。作为实用的装饰艺术,人们根据所赠礼品的大小,剪雕成各种纹样,所以以适合纹样居多。大的用在橱柜箱盒、床上用品上,小的用在糖糕寿桃、鸡鸭鱼肉上。这些剪纸作品普遍构图紧凑,目的是,一方面更为实用,一方面也便于流传。第三,阴、阳剪并用,人物、动物头部以阴剪为主、身子以阳剪为主。如《麒麟送子》这幅剪纸麒麟形象生动,背着一个小孩急走,体现出人们盼得贵子的愿望。人物头部用阴剪手法、麒麟用阳剪手法,形成对比,相得益彰。第四,就是线条比较粗犷,少见纤细繁密。这与其在最初传入时深受北方剪纸风格的影响有关。[4]
浦城剪纸历经千年,将传统技法与古老的纹饰特点一直坚守到现在的确不容易。封建社会里剪纸艺术却被贬为雕虫小技而难入史册,更无人为剪纸艺人们书碑立传。历史上太多剪纸艺人的名字被无情地埋没。浦城明清时期的剪纸艺术家和艺人,我们知道的寥寥无几。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浦城县文化馆近些年开始收集整理健在的剪纸艺人档案,尤其重视其代表作品原件的保存,以免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
浦城代表性的在世艺人大多在40岁以上,她们的剪艺渐趋成熟,逐步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些艺人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人是家庭背景较好,知书达礼,文雅秀气。这类作者造型准确、逼真而且工细,以花鸟为主要内容。第二种人是性格开朗,眼明手快,干净利落。剪纸粗犷简洁、生动抽象、黑白分明、趣味性强;第三种人,内涵深刻,性格沉稳,识字不多但满腹故事,这部分作者是较为优秀的。她们的作品有力度、有趣味,含意深刻,十分耐看。作品中充满情趣、美感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健在的剪纸艺人中年龄最高的应该是临江镇的黄莲凤,今年已经90多多岁,15岁学习剪纸,至今已经近80个春秋。75岁的王新妹,年少时跟母亲学会剪纸,年轻时即成为当地的“剪花嫂”,常为乡村邻里帮忙剪纸花,积累了大量的传统花样。她本人尤其注意引进其他地方的优秀花样。只要在书报上或在外出参赛时看到,就及时记录下来。这位老人很会动脑筋,擅长创新。她的作品形象生动、技法成熟,有很高的构图技巧,布局也很新颖,能充分展现我们浦城古老剪纸的艺术魅力。她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并为省博物馆和省艺术馆收藏。勤劳的艺术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厚的艺术成果,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家庭的支持。她的女儿和儿媳妇在母亲的影响下,也爱上了这古老的传统艺术,目前已学会了基本的剪纸技能。
富岭的毛丽香,今年46岁,心灵手巧,尤其善于在民间交流中吸取艺术的营养。她能充分理解传统花样的内涵,准确的表达再现。不仅技法熟练,而且有着高涨的创作热情。她对生活观察细致,善于思考,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她的代表作品《放牛归来》、《喂鸡》多次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各级比赛,赢得很高的赞誉,是杰出的年轻一代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人。
妇女自然是民间剪纸队伍的骨干力量,但在浦城,也有很多男子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浦城电力公司的职工吴泽平,就是一位铁杆剪花迷。至今已经有30年的从艺生涯,从未间断。作品多次在省展中获奖。他的最大特点是题材上与时俱进。比如《迎回归》、《东方之珠》就是原始技法与现代题材的完美结合。
浦城剪纸是勤劳智慧的当地百姓在传承自己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极汲取中原文化营养而形成的既保留中原文明印迹、又融合吴越源流遗风,独具韵味的艺术形式。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是避免传统艺术的传承出现老龄化的趋势,为此全县中小学和各乡镇办班培训、组织比赛活动频繁,能工巧匠倍出,使我们看到了这份民族遗产传承发扬的希望。在浦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浦城剪纸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国家文化部命名浦城县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2009年,福建省政府将浦城剪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朵扎根闽北土地的民间艺术之花将在浦城乃至全省人民的精心呵护下尽情绽放、吐露芬芳。
[1]《梦笔浦城》编委会.梦笔浦城[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5).
[2]陈竟.中国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3]吴卫东.浦城民间剪纸[M].福建: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6).
[4][清]梁章钜.归田琐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8).
J528
A
1008-178X(2012) 05-0196-03
2012-01-12
田 丹(1977-),女,黑龙江安达人,武夷学院艺术系讲师,硕士,从事美术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