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丽虹 夏星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武汉430068)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在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而提出,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被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作为媒介教育的先导,两位学者提出了“文化素养(cultureliteracy)”的概念。学术界将此看作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媒介功能认识的提高,先后有学者提出媒体“再现”,即通过对媒体内容和形式的了解,探究媒体背后的现实,从而培养受众的媒介批判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研究人员开始强调受众在面对媒介时“自身能力”的培养。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一次发表了传媒教育的定沟通义:“对现代传媒的沟通方式及表达方式进行专门研究、学习和教授的学科,在教学理论及实践中成为专门及自主的研究项目。
随着信息社会的日新月异,作为社会信息重要来源的大众传媒也以其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和普及。成千上万的影像与资讯以各种媒介为载体如同阳光、空气、水一样成为生活的要素,裹挟着不同意识形态的媒介信息正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价值判断,影响着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建设与养成。因此,理性地认识媒介和辨别媒介信息,领会媒介及其信息的影响力,积极利用媒介促进自身发展、进步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应对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历了近80年的发展。1997年,英国就有近2/3的学校开设媒介研究课程,现在许多学院和大学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在美国,有大约5000所中学开设了新闻传播学课程,选修的学生每年约有17.5万人;在德国,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是师范类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的经常性的讲演和宣传内容;作为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澳大利亚拥有一套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教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常规教育的国家。
总体来看,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由政府出面并给予财政和政策支持成立的;二是由私人、民间团体或宗教团体自主建立的。如美国旧金山的“媒介素养教育方略”、洛杉矶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心”、麦迪逊的“全国电子传媒协会”和阿什维尔的“媒介素养公民行动”等媒介素养组织,它们定期研讨媒介素养的问题;智利有“基督教会和传播行为研究中心”、“教育普及中心”和“文化、艺术表达与研究中心”等组织;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成立了“儿童与公民电视论坛”等民间组织,以筹办会议组织专题研究等形式大力倡导媒介素养教育。
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成为独立的一门必修课程,如澳大利亚的南威尔士1981年的“教育中的大众媒介”条例中,要求从幼儿园到12年级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必修课开设;二是作为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如英国将传媒素养知识纳入“英语语言文学”中;三是作为选修课,如法国的“影视媒介”通常是由校内外各种团体通过“课外讲座”的形式实现。
总体而言,在西方国家,媒介素养被认为是全体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重视从小开始培养,媒介素养教育已经纳入了国家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另外,各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由政府部门发起并联合相关机构成立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制定媒介素养教育规划,承担计划实施、教育普及、协调推广等主要工作,充分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包括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和文化资源等,促进媒介素养教育项目的推广和实施。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是刚刚起步,呈现出下列几个特征。
(1)有关媒介素养课题的研究时间短、成果少,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从1997年卜卫发表第一篇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论文以来,媒介素养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尚没有质的飞跃,依然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追溯和引用上,对我国大陆目前的现状也仅限于浮光掠影的描述。2004年10月,“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普遍不高,应当吸取国外经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虽然不少学者尝试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有针对性的观点,但总体看来,依然缺乏真正有建树、有创新的观点。此外,相比其他热门的新闻传播学课题而言,媒介素养课题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始终没有引起广泛、充分的重视。有关此课题的研究论文在一些权威和核心期刊上还非常少见,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每年平均不超过10篇,数量之少、成果之罕,令人感到遗憾和担忧。
(2)对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微乎其微。媒介素养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对不同知识背景、文化层次、年龄阶段的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他们的媒介素养状况关系到我国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他们的媒介素养问题本应受到更多更深刻的关注,但实际研究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的《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共收录传媒界、教育界各专家学者相关文章65篇,但是其中讨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仅7篇,因为调查数据的欠缺,使得学者们对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批判力度不够,也导致他们呼吁实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声音显得力度不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是描述性语言居多,缺乏细致入微的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媒介环境现状的分析。
(3)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缺乏有效实践,仅限于理论研究和介绍。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少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仅局限于在学术期刊或学术论坛中发表文章,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非常匮乏。与西方国家媒介素养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健全的学科相比,我国学校教育中还较少使用媒介素养教育来定义或设置课程,即使是有所涉及的诸如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普遍存在着所编制的课程跨学科研究不够,特别是吸收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太少,在课程目标上,偏重现代技术的技能掌握,忽视传媒素养的提升。在我国只有极少的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同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首次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同年10月1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2006年6月23日,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Fudan Media Literacy Research Center)正式成立。然而一般高校由于师资、技术、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却无法同步发展。目前高校中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高校有计划地开展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外,国内其他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寥寥无几。这方面,台湾政治大学媒介素养研究室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总体看来,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处于起始阶段,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发及评价研究的研究者及机构仍是少数,教育实践的贫乏直接导致相关教育理论的空缺。特别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将媒介素养作为传播学的重要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传播基础或原理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习资源、教育模式等的开发研究,才能对开发的内容进行评价研究,并最终完善我国独具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
总体而言,媒体素养教育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至今,经过近80年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融入了从小学至大学各个阶段的课程体系之中。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还处在理论摸索阶段。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还未引起社会广泛认知和充分肯定。当前在我国除上海、北京、广州等为数不多的高校相对有计划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外,其他高校实施该项工作的寥寥无几,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现阶段的国情条件下具有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其一,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拓宽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发挥高等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优势,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对于大学生来说,利用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性,系统地讲解和讨论媒介文本解读与分析的技巧,容易与周围同学形成共识,相互影响,以此达到有效利用大众媒介的作用。
其二,鉴于我国中小学是以高考为根本目标的升学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不堪负重,暂且不能沿袭发达国家将媒介素质教育列入中小学正规教育内容的模式,但大学教育体系相对宽松自由,可以作为启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和主阵地。在大学教育中首先导入基础的概论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从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公共选修课开始实验,逐步力争成为各大学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或基本素质课。另外,可依托大学现有的新闻传播类学科点,先以大学生群体为试点,然后展开对我国公民媒介接触行为及其媒介素养状况的大规模调研、编写符合国情的有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开设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机构和研讨会议、为社会培训媒介素养教育师资、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关媒介管理的政策咨询等等。
信息社会,媒介素养已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高校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符合学科发展及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至少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媒介的基本知识、发展历史、信息传播规律,使学生了解媒介传播信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阐述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媒介生存发展的各种社会性因素,让学生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多重意义;介绍媒介产品或媒介信息的生产制作过程及传播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具有使用、操控媒介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媒介进行有选择的参与和接触,培养学生对媒介进行有选择的参与和接触,培养学生利用媒介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对于媒介的价值认识和功能使用仍停留在低水平上。纵观世界范围内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不难看出媒介素养教育得以成功实施的前提保障之一是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国家的政策法规一方面能够加大学校的重视程度,引起学校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关注,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能够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引导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资源建设以及考核制度逐渐向系统化与标准化发展。
目前高校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时,遭遇的一个难题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除了新闻传播院校的教师外,一般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师基本都不是具有媒介素养专业背景的,面对如此现状,促进媒介素养类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对现有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的培训,媒介素养类教师应全面了解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现状,充分认识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科学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合理安排媒介素养课程的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评价的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应在师范院校尽快建立起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培养专业化的各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学科教师。双管齐下,加快媒介素养学科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与实施仅靠高等教育一个环节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媒介素养课程之所以实施效果不佳与义务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缺乏有密切关系。媒介素养作为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应该纳入公民教育体系中,从小培养公民媒介素养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阶段的媒介素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注:本文属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2012Z025)。 )
[1]高辛凡:浅论我国高校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2(3).
[2]王靖、陈卫东、刘卫春:媒介素养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12(1).
[3]陈晓慧、张哲、张博:高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状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6).
[4]吴鹏泽、杜世友: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2).
[5]于翠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环境和基本思路[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