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解读文本 引导多元感悟

2012-08-15 00:45耿玉荣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音乐

耿玉荣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说文本可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和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行为,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不能通过讲解、灌输获得。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有所领悟,鼓励学生多元感悟文本。

一、以读为本,整体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从读书开始,多读才能理解文本内涵,领会文本情感。读,是感悟文本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最常用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多读书,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对整篇文本有整体的认识,全方位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在引导学生读书时应逐步深入,边读边思考问题,一次比一次深入文本,在读书中逐渐感悟文本的内涵、情感。

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一课,主要讲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情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我在教学时,并没有逐字逐句地讲读,而是以读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在学生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抓住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面包店老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然后把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感悟文本。之后我又问:“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对国旗的热爱?”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把有关句子在课文中找出来,细读、品味。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感受到的爱国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这里的“材”不仅指学生要学习的文本,还指学生本身。我们要重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他们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重点词句,感悟文中人物的美好品质。例如在教学《小珊迪》一课,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你认为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让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样,我们再来读读句子,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等等。学生体会到珊迪不仅难过在没有及时把钱还给先生,还难过在弟弟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从小珊迪“单衣薄破、脸青赤脚”体会到受尽饥饿寒冷;从“马车撞倒,轧了过去,腿断死了”体会到他遭遇多么悲惨;从“派弟弟还钱、临死挂念小利比”去体会学习小珊迪城实、善良、守信用的美好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在书中反复地体会。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正如苏轼的一句名言“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二、凭借想象,加深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的魅力只有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形象,才真正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把书写在课本上的文字转化成抑扬顿挫的声音。这个过程需要通过大胆的想象来帮助完成,充满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意图的领会,需要借助这个过程来实现;而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身心受到陶冶,亦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像,把枯燥的文字化为形象鲜活的画面,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产生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悟。如《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作者抓住秋天的雨的特点,赞美了秋天。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秋天的雨的喜爱与赞美。文中第三自然段出现了很多的好闻的气味,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三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然后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在学习第4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想象: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借助丰富的想象,语言文字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生动的表象,跨越了广袤的空间,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三、激活经验,引导感悟

小学语文课文中不乏语义丰富而又深刻的句段,其语义的领悟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凭据,以学生的人生体验为依托的。仅教师讲解,学生虽能得到理性的理解,却难以得到感性的领悟。只有把语言画面与学生生活画面结合起来,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使陌生的东西与学生亲近,依靠自我体验,语言情理才能化作学生的真切感悟。

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时,学生对老奶奶的“焦急”和“耐心”的矛盾心理不理解,有的甚至认为作者搞错了。于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那天,学校组织看电影,同学们早早地就来到了电影院,可时间到了还没开映,这时,你们的心情怎样?(焦急)然而大家还是安静地坐着,没有人离开,表现得怎样?(耐心)再紧接着问:“你们为什么既焦急又耐心呢,能理解课文中连用这两个词的含义吗?”心有灵犀一点通,因有相似的生活体验作基础,学生终于领悟:原来作者并没有错,这“焦急”与“耐心”,正是老奶奶“很想早点看到总理的灵车”和“一定要看到灵车,再看到一眼敬爱的周总理”心情的真实写照,表现了她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无比怀念。

又如学习二年级上册《一分钟》之前,请学生做以下的准备:读一篇课文,看看用了多长时间;体验一下一分钟内能做什么,如口算、写字、跳绳、跑步……

当然,如果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我们不去激活,生活积累就难以与文本语言发生联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根据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巧妙引导,适时点拨,以激活生活积累,唤起生活体验,使其成为语言解读的重要纽带。

四、运用音乐,促进感悟

语文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优美的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美,好的文章有音乐般的韵律美和旋律美,生动的课堂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和结构美。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对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与文章相契合的音乐,会使语言与音乐融为一体,发挥音乐在激发学生情感上的作用,促进对文本的感悟。如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在学习完全文,进行总结时播放歌曲《红旗飘飘》,使学生在感人的氛围中,深刻领悟文章的主旨,真正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讲《秋天的雨》一课时,我选择了《秋日的私语》,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播放,让学生想象并描述秋天的雨还藏着什么,使学生深深地感悟到了秋天的美丽,也感悟到了语言的美。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人物进行深层的对话,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许多的差异,他们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方式各异,知识经验千差万别,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对相同事物有不同的描述和说明,对同一情境有不同的感触和表现。学生与作者、文本、人物对话,思维碰撞,产生的心灵火花一定带有个性的体验。对于这些个性化的体验我们要多肯定、多尊重、多交流,让它发出更灿烂的光芒。感悟是心灵碰撞的火花,是情感交融的产物,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架起“感悟”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刘颖.感悟,阅读教学因你而美丽[J].试教通讯,2007,(3):30-31

[3]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DB/OL].http://www.zxxxk.net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