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2012-08-15 00:43张艳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责任心责任感家庭

张艳华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论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张艳华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保障.然而,当今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的缺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探讨家庭教育的“错”,以及该如何正确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父母;孩子;责任心

早在1989年,联合国关注世界教育改革便提出“学会关心”,就是不仅要关心自己,还要关心自己的兄弟、父母、邻居、同胞和全世界的人,关心生命、关心生态,包括空气、污染.其核心也就是要求重视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然而,当今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的缺失,表现为︰重个人、轻社会;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需要的满足、轻精神境界的升华;重索取、轻奉献.在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认为自己“有责任心”的仅占45.9%.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导致孩子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 家庭被列在了首位.的确“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如此深远,我们几乎都可以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找到原生家庭的烙印”.②那么,父母对此又错在哪呢?又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本文对此主要从家庭方面进行剖析.

1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意义

责任心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其中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对我们生活的地球负责.可以说,对一切负责的责任心,是我们每一个人得以生活、生存的必需,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

首先,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③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④正是由于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人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对其他人进行伦理关怀,具备一颗责任心.“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心中有他人,并善于处理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问题就是责任心”.⑤可见,责任心是我们每个人个人生活、生存的需要.

其次,具备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的保障.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人格特征,是道德的一个体现.责任心也是一个人真诚与否的标志,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准.具备责任心的人,其言必行,其行必果;言行如一,表里如一,是人受到别人尊敬与信赖的基本条件.另外,人的道德自律、遵纪守法也靠着责任心,责任心是社会健康的营养液和净化液.“一个具备责任心的人,必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往往成为群体中的一种和谐的力量.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责任心,则谈不上道德水准,常常成为群体中的一种解构力量或者破坏性的、危险性的因素,甚至被他人视为不堪入伍的分子.”⑥可见,人自身的发展、社会的和谐,都来自明确地认真履行的责任.

第三,具备责任心也是成才的基础.进取精神、科学态度、创新能力是优秀人才的可贵品质,但是离开了责任心,这些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保持心态的平和,才能对周围的人持有接纳和包容的态度;同时,人际交往会因此变得顺畅,人的智慧才能被激发出来,自己的人生也会更加坚定.“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家庭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便会感到迷茫,而失去创造的动力,容易为其它的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而吸引,沉溺其中.”⑦任何聪明才智,只有建立在强烈责任心的基础上,才可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否则只能是徒有其表.为别人而活的责任心和为自己而活的自私心,其间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实在是不能相提并论.“若以纲与目来比喻,知识是目,责任心与其它素质是纲,只有在纲准备好的情况下,才能运用目,所谓‘纲举目张’.”⑧所以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才能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2 当今孩子责任心缺失的家庭原因

当今孩子责任心的缺失,和父母的错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表现有︰

2.1 重智轻德

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却几乎都会说一句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唯上大学才是人才”的人才观,“重智轻德”的教育观,让年幼无知的孩子失去了最佳的人格教育期,使许多孩子在“心理断乳期”、“人格成长危险期”中迷失了人生的航向,导致了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北京青年报》调查结果:父母们普遍忽视品德发展、人格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在对孩子的品德发展、知识教育、交往能力、身体健康、个性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时,父母们不约而同地把学习成绩排在第一位,比例达56%,道德品质排在第二位,占23%,孩子的个性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分别排在第四、五位,不足10%.有意对孩子进行社会性教育的父母不到三分之一,尤其在责任心和自制能力方面仅10%,耐挫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教育仅占9%和19%.“虽然我们在不断地教育孩子,自己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盛不衰,要为祖国而学,为人类进步而学,但由于没有用更现实、可能的目标与体会来鼓舞激励他们,这些长远的目标就显得空洞,缺乏实际意义”.⑨因为与社会的接触很少,使得孩子们在真空中被培养,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心就显得十分匮乏.

2.2 过度地呵护

父母们过去自己承受过的苦难,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使人们从情感上愿意为其子女奉献一切.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唯一性,又使父母对孩子的成败有“下赌注”的感觉.于是中国父母的观念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许多父母一味地娇惯溺爱孩子,将他们视为掌上明珠,捧为“小皇帝”、“小公主”,过多地照顾满足,过分地迁就保护.结果“使孩子形成以依赖性为前提的虚假的主体性,它潜移默化的苛求环境、苛求他人的过程中任性地扩张.这种不健康的人格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引导,就极易产生道德的失范行为”.⑩

“教育是爱的事业,可爱心既能造就未来,也能葬送未来.许多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地孕育着孩子悲剧的命运,正在用自己的奋斗摧毁自己的目标.”⑪我们的这种过度呵护,只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个身宽体胖的“胖墩儿”,却无法让身心“软骨”的他们成为一个能够真正承担社会责任的“巨人”,致使孩子普遍无情、无责任心,自我中心的倾向严重.

2.3 矛盾的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充满矛盾.许多父母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让孩子尊重父母,一边自己却不尽瞻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帮孩子打扫教室卫生,恨不得连劳动课都要替孩子上;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甚至破口漫骂……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这使得孩子的认识往往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局限与牵制,以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的社会,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⑫这使得孩子们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必需承担的责任.

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还存在一种逃避责任的倾向.比如,大家都熟知的一种场景,小孩从一边跑过来,撞到一个桌子,哭起来.中国的爸爸和妈妈就打这桌子,“宝宝不要哭,这桌子不好,妈妈打它,不要哭”.如果摔到地上,“小宝不要哭,爸爸打它,这个地板不乖,爸爸打这个地”.这也使得孩子们面对困难、遇到挫折时,总想逃避而无法积极承担责任.

3 对父母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几点建议

家庭教育尽管千头万绪,关键是责任心的培养.这就需要父母们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

3.1 德育要当先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智力上不足不一定阻碍人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误人一辈子.其实,“作为父母,养育孩子的最大愿望还是希望孩子首先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人,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和尊敬的人,再成为一个自我获得良好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⑬父母们应该认识到教育的核心其实是学会做人,把孩子的品德培养放在首要的地位.这就需要父母们把责任感的教育渗透在一时一事中、一言一行中︰

首先,教会孩子正确地为人处世,敢于承担责任.其中,父母们特别要注意对孩子所犯过失的处理.“孩子有过失的时候,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有可能使孩子刻骨铭心.”⑭作为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犯错了,应接受惩罚.可以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不是体罚,惩罚是教育惩戒.惩罚的核心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任”,⑮“惩罚的艺术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责任心”.⑯

其次,创造群体活动的空间,在合作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做父母的应该拿出一点时间,花一点力气,给孩子创造一个目前的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无法提供的群体活动空间,为孩子建立一个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家庭生活环境.作为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从合作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非仅仅满足个人的兴趣与虚荣.”⑰在与同伴们的共处中,孩子们的欢乐得以产生出来,孩子的胆量、独立意识、角色意识、纪律的约束力、责任意识也会在群体的娱乐中通过各种游戏规则建立起来.

3.2 藏起一半爱心

父母们应该藏起一半爱心,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试着去翱翔.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主张“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我们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为孩子“打理”一切事物.对此有两点建议:

首先,实行家务劳动承包制.孩子既是家庭中的享受者,也应该有一定的责任.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最好的做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所事事是一种不道德的最明显的表现,而劳动应该是每个孩子特有的素质和特有的兴趣爱好逐渐开始表现出来的时候起,就开始进行.”实行家务劳动承包制,父母和孩子在家务劳动中实行明确的分工,谁没干活就要得到相应的惩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从小养成孩子爱劳动的习惯,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只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他们尊重别人劳动成果,尊敬父母,并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需要.”通过劳动可以“教育孩子们家庭是一个运转的整体.需要每一个成员的投入才能构成愉快的生活.孩子在此事可以为家庭这个整体服务的,这是他的义务”.⑱同时这也意味着从小就把孩子视为了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会给孩子足够的重要感.而“当一个人被高度信任,并为之提供了必要条件时,这个人就可能表现出惊人的才华”,⑲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实干精神、服务精神和责任意识.

其次,不要让孩子拥有的东西来得太容易,剥夺了孩子奋斗的权利.有些父母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总想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但孩子却觉得这一切来得都很容易,对父母很难有感恩的心.这种过多地满足还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干,要求他主动实践,经受锻炼.古人曰︰“自古豪杰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陶渊明曰:“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林则徐曰:“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所以父母们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应该做一个淡薄的父母.

3.3 父母要言传身教

塞缪尔说:“现在根植于过去,今天根植于昨天,先祖的楷模和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而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又在构筑下一代生活的一切.每一代人都是以前无数代人文化影响和熏陶的结果.”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的成长健康与否,更是父母文化影响和熏陶的结果.孩子前进过程中最可能踩着的脚印,就是父母认为他们已经遮盖起来的那些脚印.就是说孩子不一定按照你说的去做,但一定会按照你所做的去做.所以父母要言传,但更重要的是身教.对此有两点建议︰

首先,重视父亲的影响.父亲是高山,高山的挺拔和坚强能够撑起孩子成长的脊梁.男性所具备的自立、勇敢、敢于承担责任等品质,对于孩子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所以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我国目前许多家庭中,由于传统家庭分工格局、观念和错误的教管方式,以及现代社会角色分工,导致父亲“淡出”家庭教育,这对子女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应引起父母的重视.

其次,父母要言行一致,敢于积极承担责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出了︰身教重于言教,唠叨说教不如去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以身示范.托尔斯泰尤其重视父亲的榜样作用,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自己能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所以,作为父母应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敢于担当.

注 释:

①孙云晓.教育从尊重开始[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62.

②王文.家庭爱与碍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③社会责任感.http://cache.baidu.com.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1965.201-202.

⑤⑥孙云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M].华语教育出版社,2007.99.

⑦⑧⑨(美)克劳蒂娅.美国人的家庭教育[M].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128,129,128.

⑩洪琼,刘宗琴.父母资格[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78.

⑪云晓.两种爱心 两种命运[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7.

⑫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http://cache.baidu.com.

⑬⑭孙云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M].华语教育出版社,2007.97,98.

⑮⑯孙云晓.教育从尊重开始[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64.

⑰⑱(美)克劳蒂娅.美国人的家庭教育[M].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262.

⑲孙云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M].同心出版社,2003.38.

〔1〕孙云晓.教育从尊重开始[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孙云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M].华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孙云晓.两种爱心 两种命运[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王文.家庭爱与碍[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1965.

〔6〕(美)克劳蒂娅.美国人的家庭教育[M].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

〔7〕洪琼,刘宗琴.父母资格[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8〕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http://cache.baidu.com.

〔9〕社会责任感.http://cache.baidu.com.

G40

A

1673-260X(2012)06-0262-04

猜你喜欢
责任心责任感家庭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家庭“煮”夫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恋练有词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寻找最美家庭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发展特点研究
乡镇高三学生责任心状况及与自尊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