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几点思考

2012-08-15 00:47王俊荣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群众思想发展

王俊荣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及对中国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总结,也离不开邓小平旅法勤工俭学的磨砺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推动,是社会发展合力的结果,时代发展的产物。

1 基本条件

任何伟大思想理论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有其产生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都“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4.。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是实践主体在各种主客观条件作用下的综合反映。

1.1 文化渊源: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

邓小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部分。首先,邓小平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人民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在当今则是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决定力量。一定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其次,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实现了目的与手段的完整统一。传统民本思想“为民”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巩固和发展封建专制制度。邓小平要求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需求,实现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再次,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实现了如何“听于民”的问题,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虚伪性。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赋予人民以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享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切权利,通过各项政治制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真实性。

1.2 实践条件:旅法勤工俭学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推动

邓小平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过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兴衰荣辱。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一生不懈努力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旅法勤工俭学的经历实现了邓小平从一个由单纯质朴的爱国青年向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转变,这对于邓小平无产阶级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以及为解放全人类贡献毕生精力崇高理想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为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历史舞台。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一再要求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凡是能够保护人民利益的事,应努力赴之;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谨慎从事”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5.。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强调“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1.,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对“文革”中遭到错误打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的知识分子进行平反,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维护了人的尊严,解除了人的精神枷锁,保障了人的权利。从“三个有助于”到“三个有利于”命题的提出,深刻体现出邓小平对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关心,强调尊重群众,热爱人民。

1.3 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其根本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毛泽东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一生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共同富裕。在毛泽东看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革命实践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要求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在深刻把握毛泽东人本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容,突出了为人民谋福利的价值取向,恰当地引入了利益驱动机制,在继续强调精神作用的前提下,强调物质激励作用。这既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促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1.4 历史依据:对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教训的总结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列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想蓝图,在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前提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苏联先后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为斯大林模式所取代。政治上,高度集权,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经济上,降低对农业的投入,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思想文化上高度集中。家长制、一言堂现象突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候,选择了苏联模式。在实践中出现急躁冒进,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倾向,忽视个人正当利益,压抑了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彻底否定“两个凡是”,解除了人的精神枷锁,人们重新对社会主义制度燃起了新的希望,人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施展和尊重。

2 基本特征

2.1 人民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想着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一生的价值追求。第一,理论思维。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终动力,一切工作要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第二,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首先提出解决思想路线问题。经过艰辛地努力,最终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广大干部群众页从过去长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思想活跃。第三,决策部署。邓小平强调,必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第四,检验标准。邓小平将人民利益视为衡量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主要看是否从人民利益出发,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2.2 务实性。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们通过批判研究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弊端,并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未来社会做了科学的构想。但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马克思主观因素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只是大致的轮廓和发展的方向,具有前瞻性。

毛泽东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强调人民的主体性作用,主张团结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当家作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步入晚年的毛泽东在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的良好愿望下,希望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水平,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于是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五年超英赶美”等带有主观美好愿望的失误,严重偏离了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人本思想的基础上,摒弃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过于理想化的浪漫色彩,立足国情,将对人的思考贯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的始终。他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定不移地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部署,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3 时代性。邓小平针对“文革”造成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主法制破坏,人民基本生活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社会现实,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示,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论断,成功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的转移,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邓小平关于人民“富”起来与毛泽东关于人民“站”起来的目标相比,是同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邓小平也成功实现了从革命性向建设性的转变。

2.4 实践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指明了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但这些设想是一种高度的理论抽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可能完全依照理论上的论述,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成功。

毛泽东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革命新型道路。然而,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却逐渐偏离了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提出“15年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论断,超越了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脱离实际,最终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遭到损害。

邓小平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特别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社会主义消灭了压迫和剥削,实行人民当家作主,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制定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具有实践性,成为取信于民,寄爱于民,造福于民的实践哲学,成功地指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5 全面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和生产劳动的结果,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的具体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真实反映。只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才能创造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物质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社会财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实现毛泽东所设想的理想状态,宣扬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坚持“兼学别样”的发展思维,即要人们学工、学农、学军、亦工、亦农,能文能武,全面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苑囿之下,人的全面发展失去了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坚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经济上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政治上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文化上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 时代价值

3.1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及邓小平理论有着内在的联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其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以人为本的提出,正是对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其二,“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主张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和权利,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三,“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肯定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满足人的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3.2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提升人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为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更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创新社会管理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思想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社会管理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讲话中对社会管理的本质、内涵,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任务做了深刻而全面的阐释,他强调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既是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更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以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准则,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总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科学文化素质,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突出保障各项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新形势下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1、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回忆邓小平(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7]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8]龚育之、杨春贵.重读邓小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9]《胡乔木传》编写组.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樊瑞平、张乐岭.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1]裴传永.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2]郑必坚、龚育之等.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3]中共文献研究室.邓小平人生纪实(上中下)(平装)[M].北京:凤凰出版社,2009.

[14]高屹.历史选择了邓小平[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群众思想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