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

2012-08-15 00:50吴大旬窦孟朔苏献启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民生生活建设

吴大旬,窦孟朔,苏献启

(1.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河北邢台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1)

民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通常而言,民生就是指人民的生计[1]。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民生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古代,人们重在以衣、食为主。在近代,特别是孙中山的 “民生主义”思想,强调衣、食、住、行并重,并与民权相联系。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中,人们更加注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人们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在内的民生。这里,我们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作一探讨,以观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发展。

一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根据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在打好基础的前十年 (1981—1990年),就是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并为后十年的经济振兴创造条件。为此,我国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济工作:(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二)逐步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三)集中资金加强重点建设;(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技术改造;(五)全面整顿和改组现有企业;(六)大力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技术攻关;(七)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以举世瞩目的较高速度持续稳定增长。仅 “六五”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都在10%左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人均近400元,每年平均递增达11%左右。像这样连续五年从生产、流通、消费到经济效益,持续全面、协调快速地向前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是没有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中也是不多见的。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仅 “六五”期间,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均工资收入,由1980年的762元增加到1985年的1176元,净增414元,平均年增长4.7%;农村人均收入由1980年的191元增加到1985年的400元,净增209元,平均年增长14%。城乡人民储蓄大幅度增加,1985年末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达1623亿元,比1980年末增长3倍[3]。到1990年,经过 “七五”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更好的改善,全国平均每个农民的纯收入达到567元,比1985年的400元增长4%,平均每年递增7%;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为1900亿元,比1985年增加545元,平均每年递增7%;职工实际平均工资达到1376元,比1985年增加243元,平均每年递增4%[4]。在五年内,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需要在城镇就业的3000万个劳动力基本上得到了就业。城乡居民的生活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不过,客观地看,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差异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针对这一实情,1986年以后,我国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具体措施如:增加扶贫投入;在集中连片的重点贫困地区安排大型开发项目;对贫困地区实行惠农政策;组织沿海发达省及直辖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省 (区)等。经过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扶贫支持,到1998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94年的8000万减少到4200万。之后,按照中央扶贫开发的目标和要求,每年又减少1000万。至2000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当然,这是相对于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前期,由于存在工作上的失误等因素,还有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未能得到切实解决。我们深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解决。

二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一词,源自我国早期文化典籍《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战国时期,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也提到 “小康”,它描绘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先沿用了这一传统概念,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 “小康之家”,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后来,邓小平多次对 “小康”社会加以描述:“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5]这个 “小康”,主要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因而我们可以称之为 “总体小康”,即从总体上计算平均达到小康水平。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四)重视统筹生产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五)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增长。通过努力,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根据国内经济发展依然带有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特征,中央进而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我国着重采取了以下措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政府转型;加快有效投入与扩大消费并重;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整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根据国家统计局等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2000年,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进入了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具体表现在:

第一,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5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3元。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比1957年增长了25.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比1957年增长了29.8倍[6]。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加。1952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8.6亿元,2000年猛增至64332亿元,增长了7400多倍;人均储蓄存款由1.5元猛增到5082元[7]。

第二,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1952年,人均年消费水平为76元。到2000年,人均年消费水平为3415元,剔除价格因素,实际提高了6倍多。在消费结构方面基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穿等生活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于吃、穿的开支占全部生活费支出的比重分别由解放初期的80%和90%下降为2000年的49.2%和54.9%[8]。

第三,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0.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6.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4.8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16.7平方米[9]。城市煤气、液化气普及率由1957年的1.5%提高到2000年的84.2%。居民住房的质量、配套性能及家庭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普级程度普遍得到了提高。

这表明,当代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2000年11月《中国小康进程综合报告》分析统计,在这一阶段,我国还有12.34%的人口离小康水平有较大差距。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0],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2002年11月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蕴含了多项具体的指标体系,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人民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城镇化率超过50%;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11]。根据党的十六大规划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 效益的基础上,力争202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依据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时代精神,符合我国的基本情况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007年10月,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增强综合国力,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值得指出的是,在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首次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这个建设过程中,中央强调要重点抓好如下诸方面的工作:(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可见,党的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指向较广,包含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以及住房保障、物价、文化服务等,其共同特点都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12]。这种民生的具体指向,进一步明确并丰富了民生的时代内涵。为此,党和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推动特色民生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如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以此作为事关民生、事关全局的大事紧抓不放,不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以及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0亿元,比2008年增长66.7%[13]。为保持就业形势稳定,目前我国正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发挥劳动者与市场及政府促进就业的合力、加强和改善就业公共服务等措施,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又如社会保障,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制度,既是社会的 “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已逐步建立,各项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根据党的十七大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部署,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2020年实现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14]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乎国运,惠及全民,造福当代,泽被子孙。

在重点解决上述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同时,党中央还将科技、人口、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公民政治参与等逐步纳入民生视野,使之得到切实改善。可以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多方面提出了民生经济、民生社会、民生文化、民生政治、民生生态、民生政府等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民生范畴进一步拓展,民生理论也不断丰富。

2010年,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对民生目标更是提出了全面要求,“十二五”规划堪称我国首部 “民生规划”。其中提出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等五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核心就是加强特色民生建设。直到今天,中央一直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继续推出强力措施,这充分显示出中央改善民生的决心。

综上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中,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人们不仅解决了一般性的衣、食、住、行问题,而且正努力追求较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及社会政治生活,民生内容更加丰富,民生建设不断扩展。如今,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主线,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有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协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中,民生必将得到全面改善,民生水平及质量必将得到切实提升,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幸福的目标。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116.

[2][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1-162.

[3][4]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室.为胜利实现“七五”计划而奋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106、219.

[6][7][8][9]袁秉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55.

[10]耿志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1.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问答编写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0-41.

[12]唐 晋.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民生[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3.

[13][14]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7).

猜你喜欢
民生生活建设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