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学史》课题组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1月22日 第四届巴蜀青年文学奖在渝颁奖
1月22日下午,重庆文学院第四届巴蜀青年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重庆图书馆隆重举行。有9位年轻作家荣获4个奖项。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川,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余德庄、王雨、傅天琳,重庆文学院院长邓毅,重庆图书馆馆长助理王宁远等为获奖作家颁奖。重庆作家代表、重庆文学院一、二、三届创作员,“80、90后”作家、网络作家、文学爱好者共100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本届巴蜀青年文学奖共收到参评作品100余部 (篇),参评作品均实行隐名送评,评委会经过初选、初评和终评,陈小勇 (野海)长篇小说《桶子里的张九一》获巴蜀青年文学奖首奖;吴佳骏散文集《掌纹》、张黛芬 (阿黛)长篇纪实小说《摩梭密码》、李姗姗儿童小说《丘奥德》获巴蜀青年文学奖;宋桂兰 (白月)诗歌集《白色》、李浩白历史小说《天才权谋家司马懿》获巴蜀青年文学奖入选奖;杜雅熙长篇小说《错恋》、王唯州小说集《形象》、李军洋长篇小说《沉淀》获巴蜀青年文学奖新人奖。本届获奖者年龄最大35岁,最小19岁,新人奖获奖者均为 “90后”。
1月22日 鲁奖获得者傅天琳畅谈 “诗与人生”
由重庆文学院和重庆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傅天琳文学讲座在重庆图书馆举行。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傅天琳以 “诗与人生”为题,给重庆文学院创作员和青年作家及读者上了生动的一课。她以自己写诗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谈了怎样写诗,诗给她人生带来的惊喜和成功。她认为诗是人生,诗是生命,人对生命的参与就是一首诗。诗是诗人用血液流出来的文字,既清新又深刻,既严谨又朴素;写诗一定要深入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的诗,她完全不会写,写出来也没有生命和灵魂。其间,傅天琳还向重庆图书馆赠送了她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品《柠檬叶子》作为馆藏图书,重庆图书馆馆长助理王宁远向傅天琳颁发了图书收藏证书。
4月2日 “何其芳诗歌奖”正式设立
经重庆市作家协会申报,重庆市委宣传部批准,“何其芳诗歌奖”正式设立。“何其芳诗歌奖”由市作协主管,重庆宣传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庆诗歌学会主办,评选对象包括诗集、长诗、短诗 (组诗)三个门类,每两年评选一次。
4月18日 西南大学聘请知名作家为客座教授
4月18日,西南大学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丹增、胡平、吴义勤、东西四位知名作家及评论家受聘为西南大学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主持聘任仪式。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跃光和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致欢迎辞。西南大学校长王小佳亲自给四位作家颁发 “客座教授”聘书。四位作家表示,将尽自己的所能,为莘莘学子带来更多外界信息,同时认为自己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吴义勤说:“我会把自己当成西南大学教师中的一员,今后把学校工作与个人的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为西南大学的发展作贡献。”丹增、胡平、吴义勤、东西先后以“文学与传媒”、“当前文学创作”、“关于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从小说到影视剧的创作”分别为西南大学的学子作了为期三天的文学讲座。
4月8日 方棋长篇小说《最后的巫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4月8日,作家出版社、重庆市作家协会联合在京召开 “长篇小说《最后的巫歌》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主任胡平,《文艺报》社总编辑阎晶明,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重庆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陈川,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水舟等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小说以图腾为媒介,以三峡为背景,从历史记忆最坚深的地方开始,进行整体的时空比较和关照。通过对白虎神走下龛场的解密性阐释和虎族人命运的全景式叙写,再现人类的过往和发展,诗意并包含哲理。作者多年致力于以三峡谷地为背景的人类学写作和濒危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对三峡的神话与现实,地缘情况和文化传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是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学员,第六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重庆远古巫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4月 冬婴荣获《儿童文学》 “2010年全国十大魅力诗人”称号
冬婴的组诗《童年情韵》被评为 “全国十大魅力诗歌”,他同时荣获《儿童文学》 “2010年全国十大魅力诗人”称号。该奖项由《儿童文学》杂志社设置,今年是首届颁奖,由读者投票产生。冬婴曾在中学任教十余年,现供职于长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多年潜心创作,成果丰硕,在全国诗歌界和儿童文学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他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等发表诗歌800余首,出版诗集《低处的风声》、《课本外的蓝天》、《多年是流年》3部。其优秀作品收录于《中国最佳抒情诗》、《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当代诗库》等多种中国诗歌年度选。在儿童文学方面,冬婴的作品常年被《儿童文学选刊》转载,入选《儿童文学》年度作品精选、上海《少年文艺》五十年优秀作品选、北大版《新人文读本》等多种儿童文学选本及课本。
4月《摩围文丛》出版
由彭水中青年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丛书《摩围文丛》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摩围文丛》系彭水县建国以来首次推出的文学作品丛书,在彭水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套丛书分别为《摩围雪语》 (彭水中青年作家小说集)、《摩围心声》(彭水中青年女作家散文集)、《乌江枫》(诗词家卫洪格律诗作品集)、《郁水谣》(作家张远伦诗集),共计60余万字。《摩围雪语》收入10篇中短篇小说,分别出自张远伦、郭华、刘建容、蔡晓林、陈欣、李德胜6位作家之手,题材宽泛,手法多样。《摩围心声》是彭水第一本女性作者的散文集,收录了何丽宁、邓国琼、黄芳、罗远琼、郭华、郭华兰、陈欣、刘建容8位中青年女性作者的散文、随笔百余篇。《乌江枫》是彭水诗词家卫洪的诗词集,收录了卫洪诗词530首,包括咏物吟史、感怀言志、状景抒情、写人记事、亲情家趣、赠贺应景、调侃讽喻七个部分。《郁水谣》是彭水青年作家张远伦的新诗集,收录了张远伦近年创作的 “郁水谣”系列百余首,其中大部分在《诗刊》、《民族文学》、《红岩》等各类报刊发表。
5月9日 民族文学创作基地在彭水挂牌
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 “中国多民族作家看彭水”活动,5月9日-11日在最具代表“黔中文化”的彭水县举行。扎西达娃、王明凯、李霄明、陈川、王山、冉冉、张洪波、赵晏彪、金仁顺、李寒、谷禾、高若虹、何延华等多民族著名作家参加了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文学创作基地挂牌活动。这些多民族著名作家、名刊编辑深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采访交流,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风土民情,体会底蕴深厚的 “黔中文化”,助推 “黔中文化”这一文化品牌的打造,通过各种文学样式为彭水的发展呐喊助威,宣传推介彭水,创作文学精品,提升彭水美誉度和软实力。多民族作家一行十余人浏览了风光旖旎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苗寨、古城、乌江和阿依河,使多民族作家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有了深切的感受。
6月3日 重庆市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闭幕
7月 王明凯诗集《蚁行的温度》出版
王明凯诗集《蚁行的温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诗集由 “反刍乡村的味道”、“给青春画个逗号”、“把高原镶进肋骨”、“穿越城市的罅隙”四辑组成,作者用诗意的笔勾画出自己人生的四个阶段:童年的乡村、少年的学校、青年的军营、壮年的城市。张同吾、李小雨、蒋登科等认为王明凯的诗风质朴而灵动,时有精妙的比喻,时有对仗的句式,使形式美与内蕴美相统一。他的诗真挚自然,不事雕琢,语言朴素明快,在看似白描的随意之中,透出生活本真的诗情的哲理。
7月16日 胡宁作品座谈会在重庆北碚举行
7月16日,重庆市作家协会评论创作委员会、北碚区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了胡宁作品座谈会,专题对作家胡宁《历史忒不靠谱儿》等作品进行研讨。重庆市作协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西南大学教授、评论家蒋登科作主要评议,多名专家学者和20多位北碚区作协会员参加。座谈会由北碚区作协主席、诗人谭朝春主持。胡宁是近年来重庆市崭露头角的作家,从2005年在省级刊物发表中篇小说以来,已经出版反腐类长篇悬疑小说《玩火者》、长篇悬疑小说《地核钥匙》、《沙姆巴拉之谜》等。2011年7月出版历史类作品《历史忒不靠谱儿》第一季,并在当月冲至当当网新书热卖榜第二名,在北京的新华书店和各大网站的销售排名中,也都非常靠前。在创作和市场占有率上,都有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和突破。黄兴邦、蒋登科等作家、评论家一致认为,胡宁的作品文笔流畅蜿蜒,不失为佳作,流行语、网络语言的巧妙结合,不失为一种全新的突破,因此市场给予了肯定,这样的创作不失为新的路子,但是有流俗的危险,得进一步探讨和把握。
7月26日 中国文学界90后金佛山高峰论坛在南川举行
7月26日,“中国文学界90后金佛山高峰论坛暨第二届90后作家联谊会”在重庆市南川开幕。这次活动由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市南川区委宣传部主办。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川、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邓毅、原佛山市人大主任、知名作家韩英、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郑启谦等出席。本次联谊会的来渝作家,以90后和泛90后为主,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1岁。多数小作家都是第一次来渝,均没有家长陪同。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自成立至今,成员已经达180多人,出版图书占据国内市场的93%。本次高峰论坛设立金佛山为90后作家文学创作基地,与《课堂内外》杂志签署了合作协议。论坛持续到29日,期间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在南川区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金佛山采风、90后作家金佛山文学创作基地座谈、90后作家与南川官兵互动歌会、留守儿童结对等活动。第三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将于明年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
8月14日 张者《老风口》、歌兑《坼裂》入围茅奖20部正式提名作品
14日下午,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进行了第三轮投票,重庆市两位作家的作品成功入围本届茅奖20部正式提名作品,张者的《老风口》以38票排名17,歌兑的《坼裂》以35票位列第18名。《老风口》是迄今我国首次描写新疆建设兵团人的小说,张者历时5年、数易其稿写就。《坼裂》是首部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歌兑是我市的一名军旅作家,也是此次茅奖20强中惟一的军旅作家。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该方法具有相对比较新颖、精确度较高、重复性良好、分辨率相对较高的优点。荧光法具有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等优点,可以很好地将同分异构体分离,有利于检测目标物的准确定量。因此将两种检测方法结合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苯并芘检测的精度和准确率。在HPLC检测苯并芘的研究方面,李念念等[18]用HPLC对腊肉中的苯并芘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苯并芘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可达0.15μg/kg和0.5μg/kg。程威威等[19]用HPLC对芝麻油中的苯并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相比,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的精确度相对较高。
8月18日 吴景娅长篇小说《男根山》引起关注
重庆女作家吴景娅8月出版的的首部长篇小说《男根山》引起关注。8月中旬,《男根山》作为渝版图书的代表在国家级的2011年上海书展推出,8月18日在书展主宾大厅举办新书见面会,其成功超过意料。书中对中国西南部美丽而神秘的山川风物的描写深深吸引了挑剔的上海读者,签名售书的场面十分热烈而感人。这也为更多的重庆作家走向全国提供了一次良好的范例。同时《男根山》的出版也吸引了媒体与读者关注,上海的门户网站 “上海热线”以《诗意地写作,优雅的表达》对作者进行了专访。吴景娅为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散文创委会主任。作品通过一位女性的心灵成长史、一段被男性图腾缠绕的故事,反映出更广阔的时空里两性关系的冲突与寻求和谐的渴望。也反映出社会变革对两性关系的影响——制约或推动,以及两性冲突为人类命运走向带来的危机感,把人类最为重大的题材放在了具有史诗意味的时代背景下,去拷问人性灵魂深处的要害,以此观察人类善良的本质。《男根山》作为由著名评论家贺绍俊主编的 “月光之爱”中国当代女作家情爱书系的首推之作 (书系的其他女作家有铁凝、王安忆、赵玫、迟子建等),出版后得到了国内外一些评论家、学者的关注与高度评价,认为小说是以清晰和丰茂的文学状态、尤其是优美的语言对女性文学进行了一次全新突破,具有某种思想高度和哲学深度,有超现实主义的独特思辨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手法创新。作者对自古以来的男女神秘关系有着独特的探索与思考,这种思考与以往的女作家有所不同,带有21世纪女性的先锋和颠覆性,是一个女人对百年来女权运动最坦诚的反思。出版界人士认为,该书为2011年中国文字最美的情感小说之一,极具个性的锋厉与文学的绚烂。
8月29日 重庆女诗人萧敏应邀出席第31届美国世界诗人大会
美国东部时间8月29日-31日,第31届世界诗人大会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市召开,来自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位诗人参加了会议。世界诗人大会主席杨允达、本届大会执行主席玛丽安 (Mary Ann Lackovich)等出席会议并进行了主旨演讲。中国大陆诗人北塔、冰峰、萧敏、张小云、王研丁等16人出席了会议。重庆女诗人萧敏的诗歌《让生命照亮生命》获第31届世界诗人大会诗歌佳作优胜奖。世界诗人大会 (World Congresses of Poets)成立于 1969年,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国际诗歌组织,其注册地在美国,办公地在法国、西班牙和美国,会员来自全球65个国家,乃是全世界诗人集合交流诗歌及思想之会议。现任主席为旅法著名爱国华人杨允达博士,他也是美国世界艺术文化学院院长。原则上,世界诗人大会在美国世界艺术文化学院的赞助下,每年在各国召开一次。自1969年创办以来,已在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举办了30届世界诗人大会。
10月10日-16日 西南六省区市作协工作协作会在渝召开
10月10日-16日,来自中国作协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等省区作协领导及作家聚会重庆,研究文学政策、文学阵地、文学队伍的建设,以新的姿态、新的措施、新的要求,共谋文学事业的发展。11日上午,召开了西南六省区市作协工作协作座谈会,西南六省区市参会代表、重庆市作协领导及机关各部门、红岩文学杂志社、重庆文学院负责人等近30人出席会议,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樊伟及《文艺报》总编室主任徐忠志莅会指导。会议由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同志主持。会上,各省区市围绕作协工作展开交流与研讨。各地在文学政策建设、文学活动开展、文学队伍壮大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座谈会后,作家们赴渣滓洞、白公馆、磁器口、边城、赵世炎故居、酉阳桃花源、乌江画廊、武隆天生三桥、芙蓉洞等地进行采风,对重庆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10月20-22日 川渝诗人联谊会在渝举行
由四川省作协和重庆市作协共同举办的首届 “川渝诗人联谊年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川渝两地老中青三代共30余位诗人一路采风和研讨,共谋巴蜀诗坛发展新思路。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表示,川渝两地原本血脉相连,我们要合力共建巴蜀诗坛。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梁平说,四川虽然称得上是诗歌重镇,但作为文化概念上来说,依然包含重庆坚实的诗歌力量,这不是区域化可以分开的文化渊源。我们在梳理四川的诗歌成就时,重庆很多诗人都在其中;重庆编写的地方 “诗歌史”,也把四川很多诗人编写进去了。就文化而言,巴蜀诗坛具有诗学上的意义。巴蜀就是一家,无法分开也不能分开。我们要做的是资源共享、平台共享,合力打造巴蜀诗坛。参加此次活动的还包括重庆和四川两地的作家、诗人陈川、李钢、龚学敏、李自国、靳晓静等。四川的《星星》诗刊和重庆的《红岩》杂志将以此为互动,联手展示 “巴蜀诗坛”的阵容与实力,川渝两地作协还将每两年编辑出版一本《巴蜀诗坛》。诗会每年举办一次,明年将在成都召开,今后每年会有一个主题性的话题进行研讨。
11月2日 第四届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学奖揭晓
第四届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于11月2日上午进行终评投票,产生第四届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学奖3件获奖作品和2件提名作品。获第四届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学奖的作品有:苦金的中篇小说集《残树》、第代着冬的长篇小说《灵雀》、冬婴的诗集《课本外的蓝天》。张远伦的组诗《郁水谣》、维扬的散文集《往事都很美丽》获提名奖。本届评奖工作严格按照《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条例 (试行)》规定组织评选,全程在市委宣传部和市作协组成的监委会的监督下进行。
11月15日 第五届重庆市文学奖揭晓
第五届重庆市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于11月15日下午进行终评投票,产生第五届重庆市文学奖8件获奖作品和1件提名作品。莫怀戚的中篇小说《孪生中提琴》、张者的长篇小说《老风口》、歌兑的长篇小说《坼裂》、吴佳俊的散文集《院墙》、谭明的诗集《梦幻与钟声》、谭明、李珊珊的儿童文学作品《丘奥德》、曾维惠的儿童文学作品《稀奇古怪国》、渡边淳一《无影灯》的译者桑凤平获第五届重庆市文学奖,唐诗的诗集《幸福村庄》获提名奖。本届评奖严格按照《重庆市文学奖评奖条例》规定组织评选,全程在市委宣传部和市作协组成的监委会的监督下进行。
11月18日 第二届 “红岩文学奖”揭晓
为纪念《红岩》杂志创刊60周年,18日下午,第二届 “红岩文学奖”在渝揭晓。长篇小说奖:《山明水秀》,作者欧阳玉澄 (重庆);中篇小说奖:《柳絮》,作者胡学文 (河北);短篇小说奖:《古祠堂》,作者姜贻斌 (湖南);诗歌奖:《吴岩松的诗》,作者吴岩松(重庆);散文随笔奖:《始于1979: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作者:柏桦 (四川);报告文学奖:《战地日记》,作者陈远亮等消防战士 (重庆);理论评论奖:《中国新诗向何处去》,作者林贤治 (广东)。今年6月启动评选的 “红岩文学奖”,参评对象包括从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在《红岩》杂志刊发的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等7项,提交给评委的备选作品就有31件。“这是一个圆满的结果。”市作协主席陈川表示,在如今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下,作家关注当下,关注民生,创作水平稳步前进,尤其是上一届的空缺奖项由重庆本土作者荣获,让人欣喜。“这个奖评的产生,不仅对重庆的文学发展,对全国的文学发展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作为重庆市唯一一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文学刊物,《红岩》杂志今年恰好迎来创刊60周年。《红岩》的前身为1951年创刊的《西南文艺》,1956年更名为《红岩》文学月刊,不过后来由于中国作协重庆分会迁往成都,《红岩》停办。直到1979年4月,重庆文联才开始筹备《红岩》复刊,1985年改季刊为双月刊至今。
11月28日 重庆作家陆大献逝世
11月28日,重庆作家陆大献因突发疾病逝世。陆大献生于1948年,安徽桐城人。1992年毕业于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1969年参加工作。当过工人、教师,1983年调重庆市文联任创联部干部,2000年调重庆市作协,历任创联部主任、副主席,《重庆文学》杂志执行主编。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委员。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家园》、《酒乡》,长篇报告文学《三峡大移民》,电视连续剧《共和国之梦》等。中篇小说《飞雪》获四川省首届文学奖,《三峡大移民》获四川省 “五个一”工程奖,《家园》获重庆市首届文艺奖 (政府奖)。
12月6日 重庆土家族诗人冉庄逝世
12月6日,著名土家族诗人冉庄因突发疾病逝世。冉庄生于1938年,重庆酉阳人,土家族。196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唱高调的黑母鸡》、《泼水梦》、《沿着三峡走》、《山河恋》、《山海心曲》、《与云为伴》、《冉庄诗选》,散文集《冉庄散文集》、《洱海月》、《情之缘》,文论集《冉庄诗文论谈》、《冉庄文集》等10多部,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文艺报》、《当代》、《十月》、《诗刊》、《民族文学》、《红岩》、《萌芽》、《星星》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及文艺理论140余万字。其诗歌、散文及文艺理论选入多部选集。《冉庄诗选》获中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奖,其作品还获全国、重庆市及四川省文学奖、社会科研成果奖、少数民族文学奖等30余项奖。
12月7日 纪念长篇小说《红岩》出版50周年座谈会在渝举行
12月7日,重庆市作家协会联合市委宣传部隆重召开纪念《红岩》小说出版50周年座谈会,回顾这部英雄史诗的创作、出版与广泛影响,热议红岩精神与城市发展的时代变迁。重庆市有关领导,《红岩》小说作者之一杨益言,“11·27”大屠杀脱险志士郭德贤、孙重等近百人出席了座谈会。1961年12月,长篇小说《红岩》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并根据这些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书中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出江姐、许云峰、成岗、刘思扬、余新江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红岩》一经出版,就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并畅销至今,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目前,《红岩》小说已出版98次,发行逾1000万册,并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种文字,拥有众多异域读者和海外知音。
12月14日 巴南民工作者小说集首发式暨研讨会召开
12月14日,巴南区在区委宣传部会议室召开“巴南民工作者小说集首发式暨研讨会”,小说集《钱是怎么来的》、长篇小说《鸳鸯凼飞出的凤凰》作者和小说家、评论家近20人参加会议。巴南区文联主席戚万凯、巴南区图书馆副馆长张勇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巴南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主席刘凡君主持。巴南区文联主席戚万凯介绍了两本小说集编印由来。与会人员就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了认真研讨。木洞镇青年农民刘学兵 (笔名流冰)务工之余,先后在《短篇小说》、《芒种》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小说近60篇,其中《钱》获《四川日报》第十届副刊文学奖,《儿子》获首届 “爱我中华杯”经济文化大赛文学类三等奖,《钱是怎么来的》在《商界》发表后被《青年文摘》转载,反响强烈。鱼洞街道农民陈鸣禹,克服年老体弱、经济拮据等困难,务工之余长期坚持小说创作,著有《石天棒》、《阀匪混淆录》、《路》、《鸳鸯凼飞出的凤凰》等6部长篇小说。
12月19日 重庆市2011年重点文学作品扶持签约作品公布
2011年度重庆市重点文学作品扶持签约,经评审、初评、终评,产生了重点文学作品扶持报审名单。经市委宣传部部务会研究,审定4部作品为2011年度扶持签约作品:长篇小说《杨沧白》,作者显明,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灵雀》,作者第代着冬,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我寂寞的时候 菩萨也寂寞》,作者何大草,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诗歌《永不熄灭的红》,作者,王顺彬,重庆出版社出版。
12月23日《红岩》杂志纪念创刊60周年
12月23日上午,重庆市大型文学刊物《红岩》杂志创刊60周年座谈会隆重举行。重庆市主要领导题词祝贺。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发来贺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人民文学》、《十月》、《收获》、《当代》等著名文学期刊发来贺词、贺信。市内外作家代表和《红岩》杂志几代编辑近200人参加座谈会。《红岩》杂志的前身是《西南文艺》,创刊于1951年10月25日。1956年7月,《西南文艺》更名为《红岩》。《红岩》杂志累计出刊250期,刊发作品6500万字,先后发表过郭沫若等老一代著名作家、诗人的诗文作品,经典电影《芦笙恋歌》、《达吉和她的父亲》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就是由在《西南文艺》和《红岩》上发表的小说改编而成。改革开放以来,《红岩》更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家,推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座谈会上颁发了第一届、第二届红岩文学奖和《红岩》创刊60周年特别荣誉奖。《红岩》主编刘阳就杂志创刊及办刊情况作了介绍,表达了对创刊60周年的喜悦之情。著名作家彭荆风、高缨、黄济人、况浩文、李一清、蓝锡麟、余德庄等发言,追忆第一次在《红岩》上发表作品的情形,倾诉对《红岩》的真挚感情,提出对未来办刊的建议。张胜泽等《红岩》杂志老编辑讲述了自己与《红岩》一起成长的故事。
12月 李姗姗《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获2011年冰心儿童图书奖
一年一度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冰心奖揭晓,重庆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创作的 “豌豆胡萝卜书系”《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荣获2011年冰心儿童图书奖。《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2011年1月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围绕关键词语,把100多个小细节串联起来,生动有趣。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精练,注重通过童稚的语言,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小想法、小感动。把日常琐碎的小事物写得极富趣味,是一部以小见大、充满爱心,能触动读者最柔软的那一部分的作品。李姗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开始,陆续在《幼儿画报》、《东方娃娃》、《小青蛙报》、《亲子》、《启蒙》等幼儿刊物发表作品或专栏,出版有儿童小说《丘奥德》、0—3岁婴儿童话集12本,以及图画书《变变变》、《会飞的树》、《给黑暗中的小鬼》等。创办重庆市首个儿童公益读书俱乐部——“毛毛虫欢乐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