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平等性

2012-08-15 00:50:10沈萍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交流

沈萍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语用学研究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平等性

沈萍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同时兼顾目的语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但由于跨文化交际双方身份、地位、语言、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交际目的难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性表现在群体与群体间、群体与个体间、个体与个体间;影响因素有经济地位的不对等、权力差异等。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改善自身的文化修养,增加知识积累,同时还应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感知,进而确保交际的成功,成为语言和文化交际的友好使者。

跨文化交际;不平等性;语言帝国主义

当今社会,随着新兴科技革命的深入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呈现出新的特征,跨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语言、种族、民族、信仰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双方交际的不平等,进而影响信息传递和交际的成功。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在尊重和接纳异国文化的同时保留并传播本国文化值得我们深思。这里主要从定义、特征、起源和影响等角度入手,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平等性。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帮助学习者通过外语学习接受文化的差异性,以更加开明开放的态度对待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做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促进民族友好和文化交流。

一 文化交际的相关定义

拉里·A·萨姆瓦认为,交际是人类在相互交往中使用符号创造意义和反射意义的动态、系统的过程。语言学里的交际指人们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如手势、模拟、发声等进行交际,达到相互理解,传递信息的目的。交际受语言制约,信息交流总是在特定的地点发生。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语言和文化相互联系,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而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个体或群体努力所获得的一切的沉淀物,包括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动、态度、意义、等级制度、宗教、时间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制造物等。因此,跨文化交流也意味着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和传播。根据Larry.A.Samovar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指文化直觉和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实践中人们之间的交际,亦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跨文化交际的形式众多,具体说来包括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和同主流文化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等三种较为常见的跨文化交际形式。

Folb将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平等定义为:由于不同群体各自社会、文化、身份、心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一方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方居于从属地位的不均衡现象;Robert Phillipson首先提出语言帝国主义,认为语言和其他物质因素一样,也会由于权力、资源配置的不均而导致语言殖民现象;Folb认为权力是产生某种特定事件的能力或潜力,即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力。Samovar把跨文化能力定义为 “掌握一定的文化和交际的知识,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去,并且在心理上不惧怕,且主动、积极、愉快的接受挑战,对不同文化显出包容和欣赏的态度”。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语言能力。指较好地掌握母语和外语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和词汇。(2)知识结构。指常识性的知识。 (3)策略能力。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在各种交际场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技能应对和修复交流渠道。(4)使用能力。指适时地使用各种语言形式的能力。 (5)行为能力。指一个人运用外语与异域文化人交流时所表现出的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二 跨文化交际中不平等的现象

第一,群体与群体间的交际不平等。交际中的不平等现象由来已久,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更为常见。如在商务谈判中,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微软公司凭借其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的先进技术和专利,在全球计算机领域遥遥领先,借此攫取巨额利润,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作为世界工厂之一,印度的软件公司则依靠其巨大的劳动力为其生产提供所需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销售市场,一直居于从属地位,收益甚微。这也是跨国公司为何偏向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地区增设分公司的因素之一。

第二,群体与个体间的交际不平等。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如政府和个体民众间的关系。在双方交往中,政府常因其强大的行政资源优势,在交际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个体因其自身的局限,在交际过程中常常不能很好地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甚至导致许多纠纷,长此以往,积怨增多,官民纠纷多因此而引发。近年媒体报道由于城改拆迁,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恶性冲突即是最典型的事例。

第三,个体与个体间的交际不平等。由于社会地位、职业分工、家庭背景、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的差异,人际交往中往往掺杂其他利益因素,许多纠纷通常由此而引发,如常见的医患纠纷、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主雇关系等等。在这类型的交往中,拥有专业资源的医生和教师,拥有强大经济社会资源的雇主,在双方交际过程中,势必占据主导地位,而患者、学生以及雇员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个体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屡禁不止,受损后还碍于现实顾虑,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三 跨文化交际不平等的原因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外交流日益频繁,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但是,无论是在文化教育领域还是在政治经济领域,中西文化的交流都出现了逆差现象。大量反映西方文化、思想、理论、价值观等的文学作品迅速传入中国,而国人怀着一种崇拜的激情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甚至还曾出现过倡导将中国文化 “全盘西化”的错误观点。作为反映我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却鲜有能被充分介绍并传入西方主流社会的。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是因为经济地位的不对等。由于社会阶级、经济基础、收入分配的差异,人际间的交往会因各自物质财富,经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司马迁在 《史记·货殖列传》中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对此很好的注释。而俗语中 “人穷说话矮半截,中气短三分”亦充分说明经济实力的强弱与否在人际交往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权力差异。赛义德说知识赋予人们权力。而权力的过分集中必然容易导致知识文化的垄断。中国古语里 “势高则胆大”,魏晋时期官场中的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一定的社会体制下,因各自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权力的差异在交际中不平等的证明。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政治军事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西方文化也在世界文化中取得了话语霸权,成为强势文化,凌驾于弱势文化之上。而经济全球化也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征服,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推销其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有利平台。由此,文化交流的平等性遭到了颠覆,人们缺乏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对交流的互动概念认识不足,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上渐渐失去了话语权,中西文化交流失衡。

四 提高文化修养,加强文化交流

随着 “地球村”进程的日益推进,培养更多优秀跨文化交际人才已成为21世纪外语教育的必然宗旨之一。如何做到学以致用,在熟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又对异国文化有所了解,增强文化敏感性。

(一)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接触

与目的语文化直接接触可以增强对该文化的适应性。由于中西双方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带来了人们思想和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才能顺利交往,和谐相处。正如 Harris和Moran所说 “要将自己浸泡在目的语文化里,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就尽可能与目的语文化成员多交流,积极参与国际间、民间或学术团体的活动”。通过直观接触和现场观察,在交际过程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自觉调整自身的言行,做出得体的反应。此外,经常收听、收看目的语文化的媒体资讯不但对目的语习得有所帮助,而且还可以增进我们对异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入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

(二)进行中西文化对比

吕叔湘在谈到语言对比的必要性时说,“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文化亦是如此。对比的目的是为正确了解不同文化并保持平等交往。对比的重点是差异和冲突。通过对比,我们才可以实事求是地揭示隐含在交际行为中的可能引起的文化误解和冲突,求同存异,信息互通。英文原声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综合艺术形式,既能再现英语交际场景,语言生动活泼,饱含感情,富于变化,又能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又能动态的感受和观察目标语的文化,直观的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俗、行为和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个体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语言和文化互为依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外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能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风俗、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的通用语言,对我们借鉴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精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是极为有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采用注解法、比较法、专门讲解法、“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集思广益,自由发挥。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吸收目的语文化的精华,开阔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在跨文化交际中培养学生文化创造力

21世纪是创新人才的世纪,外语教学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教授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创造力也不容轻视。具体说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活动设计者和管理者的重任,鼓励学生参与、分析和解答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并创造性地用目的语来表达中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构架不同文化的交流桥梁,促进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真正做好语言和文化的友好使者。

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和文明。当下,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必将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大学英语教育应该成为实施中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熏陶民族精神,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同时,外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21世纪的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为世界各民族间语言文化的相互交融、互为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1]Folb,E.“Who’s Got the Room at the Top?Issues of Dominance and Nondominance,”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Samovar,L.A.amp;Porter,R.E.Eds.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Kramsch,C.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 Hai: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费孝通.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黄先进,贾燕梅.民族、群体中心主义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5):3.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G04

A

1674-3652(2012)05-0116-03

2012-03-28

沈 萍,女,湖北黄冈人,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语言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雪 豹]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交流
情景交际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外语学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