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敏 葛秋颖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41)
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试验区”),是安徽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应该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的指示精神,为推进自主创新、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安徽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8年10月17日,安徽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皖发[2008]17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皖发[2008]18号)两份文件,全面启动试验区建设。
自2008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合芜蚌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试验区工业投资的64.8%以上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54家,较试验区建立前增长了10倍。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利和发明专利授权量、新增高层次人才数、技术合同交易额等均占全省60%以上,多项指标大幅提升。2011年,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284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试验区建立前的14.4%上升到21.8%。试验区的骨干工业企业主要装备水平60%以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产品产值率近30%左右。在科技部最近公布的2011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结果中,安徽有54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其中合芜蚌试验区有29个,占全省54%;专利授权量达到20497件,比成立前增长了808%;名牌产品数达到236个,增长了252%;输出技术合同4822项,比上年增长13.5%;成交额56.93亿元,比上年增长34.25%,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87.5%;新增高层次人才6967名,较上年增长31%。如今,合芜蚌试验区已成为安徽创新发展的龙头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
合芜蚌实验区虽拥有奇瑞、星马等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数量极少。以专利拥有量来看,仅有0.6%的企业专利申请量超过百件,其中仅奇瑞汽车一家企业就申请了871件专利,占到了16%。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十分薄弱,全省93.5%的企业五年内的申请量低于10件,中小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龙头企业牵引力还不足、关联企业数量偏少,还未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总体来看,合芜蚌试验区内创新型企业增长速度较快,但在数量和实力上仍然十分薄弱。
合芜蚌试验区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势头不错且颇有亮点,但从整体上来说,比较分散,规模不大。由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成本高、高新技术产品价格高,这种“两头高”现象削弱了新兴技术产业的竞争力。目前,安徽地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一些技术和产品市场不成熟,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市场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后续发展。
高校注重理论研究,追求成果的学术性,对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科研选题没能兼顾产业化的可能。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科研对生产的支撑力不强,未能形成创新的强大合力。此外,合芜蚌试验区创新转移机制还不够顺畅,高水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十分紧缺。现有的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服务项目不全,不能较好满足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这直接导致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的许多研究成果进入市场慢,而另一方面企业由于信息通道的闭塞,又找不到合适的研发机构。
以R&D经费与GDP之比作为衡量科技竞争力的强度指标来说,2010年合芜蚌试验区的R&D经费与GDP之比达到了1.9%,高于全省的平均数0.98%,但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创新投入仍显不足,R&D投入占GDP的比例与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均高于2%的水平,与发达国家2.5%~3%的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企业投入角度看,国际上普遍认为,研发投入强度在1%以内的企业基本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在市场竞争中往往难以生存;研发投入强度在2%左右的企业则勉强维持发展;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所以合芜蚌试验区应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合蚌芜试验区建设中创新型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调,特别是高端人才缺口严重。2009年,安徽引进的人才中,博士只占1.4%,高级职称人才只占5.1%。同时,人员结构不合理,外向度低。企业从业人员中来自安徽省内的比例高达78.6%,来自省外的只占21.4%,其中国外人才仅有0.01%。以人才吸聚能力最优的合肥为例,合肥目前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1.8万人,不到合肥市总人口的2%,常住的外国人更是少之又少,人才国际化程度偏低,特别是高级信息、技术、金融管理人才等国际化人才更为紧缺。
创新环境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合芜蚌实验区的三个城市在交通运输、水电通讯等公共设施和产业基础、科教资源等这些创新的硬环境方面,与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相比,差距已不是很大,但是在创新的软环境方面,差距还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界的官本位现象、追求论文数量的现象等都影响到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二是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尚未真正形成,故意侵权以及冒充专利、假冒他人专利等违法行为仍屡见不鲜。三是企业创新意识不足。此外,合芜蚌试验区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应帮助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机制;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大力开展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和培育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创办高技术企业;加大对大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考核力度,强化“二次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加强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的公共研发机构建设;进一步为企业和创业投资者提供广阔的自主创新空间。
合芜蚌实验区应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放在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加大投资集聚,扩大规模优势;继续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培育节能环保以及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园区和基地;利用与泛长三角合作机会,积极迎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科技中介机构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大力发展创业服务、科技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组织网络化、管理企业化、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合芜蚌试验区建设应支持、鼓励企业与社会科研力量的合作,建立稳定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来集聚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创新活动中企业的主体作用,打破科研院所、高校管理体制与企业制度差别造成的体制障碍,完善产学研合作各方在成果分享、人员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建立有效的创新转移机制。试验区要重点推进企业与中科院、中科大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依托骨干企业实施科技专项计划,以解决制约优势产业、重大产品的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加快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短期效益的最大化与创新投入有着较大的冲突。因此,政府部门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在合芜蚌试验区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自主创新融资体系建设,突破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制约,积极研究、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办法,开发出适合创新型企业发展需要的信贷产品,同时加大创业板企业上市的数量,扩大非上市企业股份代办转让的试点范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吸引更多的民间、社会资金参与投资,支持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合蚌芜试验区应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壮大科研人才队伍。首先要创造条件引进人才。实验区应加强创新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改革创新人才的选拔制度,实施柔性的人才流动政策,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推进创新型人才集聚。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实验区应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式,政府、企业、社会等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还要强化在职培训,建立健全终身教育制度建设。最后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实验区应设立急需型高端人才引进基金,对高级人才实行优薪优聘,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合芜蚌试验区应加强创新环境的建设,营造最优的政策环境;继续加大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国家、省、市三级政策相衔接的创新政策体系;营造优质的政务环境,进一步下放政府管理权限,减少审批环节,形成法制化、高效率的行政审批制度;完善各种制度和法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击违法侵权行为,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除此之外,还要营造一种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1]赵海明:合芜蚌新创想[J].中国外资,2009(3).
[2]张会恒:催生综合配套改革的动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J].财贸研究,2010(2).
[3]张明俊:先试先行蓄势崛起—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分析和思考[J].安徽省统计局,2010(3).
[4]汪永安:王三运主持召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分析会[N].安徽日报,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