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2012-08-15 00:54
财经理论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理论区域经济

蔡 武

(中山大学 岭南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般是指地理位置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目的,通过制定共同或协调的社会经济政策,实现成员国的产品甚至要素在本地区内自由流动的一个过程或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可分为从初级到高级的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同盟。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最具代表性。欧盟是第一个全面一体化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第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一体化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具有独特的协调方式。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加快国内一体化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早期形成

古典经济学和关税同盟理论。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就已详细探讨过某些优惠贸易条约对贸易活动的影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麦卡洛克先后论述过关税互惠条款对两国福利的影响,即两国间的关税互惠可以使两国都获利,也可能使两国都遭受损失,这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1950)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带来了不同的经济效应,即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前者是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后者主要指规模经济效应、竞争强化效应、投资扩大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等。贸易创造具有福利改善效应,贸易转移则具有福利恶化效应,关税同盟的总效应取决于两者的对比。米德(1955)提出了高效率成员体的贸易扩张效应,认为瓦伊纳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都是针对低效率成员体的,而对于高效率成员体是不适用的。约翰逊(1965)扩充了瓦伊纳的贸易创造效应,认为低效率成员体国内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会随着高效率成员体低价产品的大量进入而下降,消费者得到剩余,生产者福利会减少,贸易创造效应是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二者之和。利普赛(1960)通过商品的替代性分析了贸易转移不一定会减少福利。米德等(1955)建立了一个三产品一般均衡模型(3×3模型),加入商品之间的替代和互补性,对关税同盟问题进行了分析。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效应从一体化内部扩展到外部,认为关税同盟的建立也促进了非成员体生产效率的提高。

自由贸易区理论及对关税同盟理论的完善。英国学者罗布森(1980)在关税同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自由贸易区理论,认为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无法阻止的间接贸易偏转的存在,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相比在静态经济效益上是次优的。通过消除区内贸易壁垒来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是贸易自由区的基本形式[1]。科登(1972)对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规模经济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效率成员体在参与区域一体化以后,其低成本产品大量涌入一体化内部市场,导致贸易量增加带来的生产扩大会使得高效率成员体的边际生产成本递减。库珀、马塞尔(1965)用公共物品和公共偏好变量分析关税同盟,表明即使关税同盟是一个贸易创造性同盟,单边削减关税和自由贸易区都要优于建立关税同盟。芒德尔首先分析了贸易条件效应,认为若建立的关税同盟足以影响到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同盟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条件将会出现改进的趋势,自由贸易区贸易条件改进的程度将低于关税同盟。沃纳科特兄弟(1981)根据比较单边关税下降后,关税同盟是次优产物,证明了:如果在关税同盟成立之前,一个国家对伙伴国和非成员国都征收关税,单边关税削减并不优于关税同盟。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近期发展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研究。1980年代以来,规模经济概念已与许多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新模型联系在一起,着眼于研究产业内贸易问题,即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的相互作用或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行为特征。规模经济导致生产成本降低,专业化分工导致服务成本降低,竞争加剧导致市场分割程度降低,市场规模扩大导致商品品种增加等等。史密斯、维纳伯斯(1988)研究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市场分割对一体化成员贸易和福利的影响。克鲁格曼、布兰德(1983)的相互倾销模型认为,如果一体化降低或消除了市场分割所造成的价格歧视,那么会引起各成员国福利和整体福利两方面的增加。温斯特(1984)认为区域一体化在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的同时,也有利于成员国产品的差异化和市场垄断力量的增强,从而提高其竞争力。

对政策一体化理论的研究。Gatsios、Karp(1991)[2]建立关税同盟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关税同盟的最佳共同政策选择不仅取决于同盟与世界其它国家的策略行为,还取决于同盟内成员间关于对外政策制定权的选择。巴拉萨认为一体化内部各成员体的产业、货币、社会、财政和汇率政策的差异不利于成员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通过政策一体化可有效规避这种影响。罗布森认为政策一体化是一体化的最高阶段,一体化不仅要实现一体化内部政策的协调一致,还要实现政策措施的高度统一,以获得更大经济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部性问题即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若区域一体化改善了成员的福利,又不降低世界其它国家的福利,那么它与多边体制或全球贸易自由化是一致的。克鲁格曼(1993)[3]指出,世界区域性经济组织数目减少时,贸易转移会因共同对外关税上升而增强,区域一体化会导致世界福利下降,后来又证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初期,区域一体化使世界福利恶化,但是到了后期,大多数国家会参与区域经贸组织,降低整个世界的贸易保护程度,从而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达到世界福利最大化。

共同市场理论。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理论假设成员国之间要素不自由流动,而共同市场不仅实现了产品市场的一体化,而且要求实现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比关税同盟更高一个层次。斯巴克(1956)根据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了共同市场理论。林德特(1986)[4]首先分析了区域间劳动力自由流动对区域工资的影响。米德(1953)和伍德(1988)认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可使成员国国民收入提高,而资本伴随技术自由流动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西托夫斯基(1958)和德纽(1962)提出了“大市场理论”,研究消除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后成员国所获得的竞争效应,其核心,一是建立大市场以获得规模经济,实现经济利益;二是市场扩大使竞争激化,促成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5]。

其他理论。芒德尔(1961)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若某区域内要素能自由流动,就可采用共同货币或在区域内使用固定汇率或货币拥有无限可兑换性,组建最优货币联盟,通过要素自由流动调节需求转移造成的区域内某国国际收支失衡。日本学者小岛清考虑到比较优势可能导致产业向某国积聚以及长期成本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减,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通过在共同体内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后,两国各自生产一种不同的产品,导致市场扩大、产量增加和成本下降。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还有以缪尔达尔、普雷维什和辛格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中心—外围理论和激进主义的支配—依附理论、以鲍里斯·塞泽尔基为代表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和国家需要理论等等。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最新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区域主义理论对区域一体化的研究[6-7]。新经济地理学试图从对经济现象的地理集中研究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克鲁格曼(1995)[8]认为:当运输成本下降、规模经济上升时会产生产业集中,由于关税过高和汇兑的管制,欧洲国家之间的专业化程度低于美国各区域之间的专业化程度,但欧洲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会加强其产业的地方化和专业化。沃纳科特(1992)认为外国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两个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如果进口国贸易壁垒过高或者进出口国之间运输成本很大,将使得出口国生产者所得的与进口国消费者所付出的缺口过大,从而阻碍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克鲁格曼(1995)[8]认为,实行区域一体化以后,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产业并不一定会从生产成本较高的中心地区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外围国家,规模收益的原因可能使生产集中在成本较高但更为接近市场的地方更有效,一体化过程相反可能会阻碍外围地区产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国在与大国之间签订贸易协定时,作出了更大妥协或者额外支付,即“新区域主义”现象。威利和帕罗利指出:在自由贸易的意义被淡化后,各国在谈判和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时追求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小国为了签署某种优惠贸易安排而进入大国市场必须支付一定的保证金作为补偿,因为大国在与小国签订贸易协定后失去了向小国施加贸易损害的机会。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实证研究[9-10]。崔宗日(2001)[11]考察了十个东亚国家的商业周期同步性是否受到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说明了双边贸易依赖性的增加与商业周期有很大的同步性。马库森和维纳伯斯(1998,2000)认为,两国间贸易壁垒的降低会使相互间贸易增长,减少相互间水平直接投资而增加垂直型投资。汉森(1996,1998)[12]得出美国和墨西哥的经济一体化导致了美国重新部署两国边境区域的经济行为,经济一体化会产生美国边界城市经济活动的扩展。蒲加和维纳伯斯(1997)认为,在一个“中心—外围”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中,企业更偏好于聚集于中心地区国家。耶普尔(2003)[13]通过三国模型分析了企业投资的联合一体化策略,联合一体化在潜在的东道国间产生的互补性对投资决策很重要。当区际贸易成本很低时,容易形成北—南型的垂直一体化策略;很高时,为北—北型的水平一体化策略;处于中等水平,则为两者共存的联合一体化策略。阿特蒙德(2003)利用多国家中心—外围模型说明,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使各种国际直接投资和区际贸易同时增长。曼佐齐(2001)[14]等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一体化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福利效应,若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非成员国也能得到总量小于成员国的增长利益。20世纪70年代,肖分和威利通过CGE模型,把福利经济学引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研究中。辛明浩(2002)认为协商可以帮助各个国家对重要的贸易政策问题达成一致性意见。罗默(1990)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导致一个持久的世界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会驱动要素合理流转和配置,实现区域间要素价格的趋同,达到区域平衡发展,区际非均衡状态的发生只会是暂时的,如果长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竞争的条件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妨碍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市场机制要能够发挥这一功能的前提是必须满足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但关键在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并非使生产要素沿着它所预期的方向流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实中存在着区域经济的二元结构。

罗森斯坦·罗丹(1943)提出了“大推进理论”,主张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冲破发展的瓶颈,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纳克斯(1953)提出“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平衡增长可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扩大市场容量和形成投资驱动力。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均衡。索罗和斯旺(1956)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开放区域经济的假定,认为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会呈收敛趋势。赖宾斯坦(1957)提出“临界最小努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取得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平衡增长论主张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和补充推动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这和前苏联的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么不具备均衡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要么缺乏空间均衡增长所需的完善的市场机制,因此,均衡增长论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鲁(1950)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缪尔达尔(1957)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的“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市场力作用通常倾向于扩大区域差异,政府应该主动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缩小区际差别。赫希曼(1958)提出“核心—边缘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联系既有有利的“涓滴效应”,带动边缘区的发展,使区际差距缩小,也有不利的“极化效应”,使区际差距扩大。“极化效应”达到一定阶段后,虽然市场力量导致的“涓滴效应”有可能使区域不平等缩小,但主张政府干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外围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理论”进行了补充。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代表罗默认为,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技术将促使富裕地区保持或加快增长速度,从而导致区域发散。美国经济学家弗农(1966)首先提出“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论”。该理论主张根据主导产业所处阶段的不同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类型,主导产业部门处于创新或发展阶段则属于高梯度地区,反之则为低梯度地区。高低梯度地区之间存在产业推移现象。缪尔达尔后来将该理论从静态进一步提升到动态层次。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了“点轴开发理论”,是指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推移,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基于运输成本、聚集经济、规模经济、递增收益、外部性、人力资本、技术扩散等角度探讨了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提出了区域之间经济增长趋异或发散的观点。凯勒(2002)[15]指出,技术转移与扩散是决定区域收敛与发散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扩散的结果只能是技术梯度转移而并非区域间技术趋同。以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哈肯的“协同学”为代表的“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从多学科角度,以系统和整体的观念来揭示区域空间自组织现象和区域协调发展过程的规律。上述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而会扩大,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

(三)区域经济阶段发展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各国经济发展都会经历:原始未开化、畜牧、农业、农工业、农工商五个时期,在不同时期要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和费雪(1949)认为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即自给自足、乡村工业崛起、农业结构转换、工业化、服务业输出五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地区发展阶段理论”指出所有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都要经历传统社会、为起飞准备条件、起飞、趋于成熟、大规模消费、追求生活质量等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美国的威廉姆森(1965)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得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即在经济未发展的起点,区域经济的差异相当小;早期阶段,差异将会逐渐扩大;中期阶段,区域差异趋于稳定;成熟阶段时,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和发达地区投资报酬开始递减,区域间增长差异趋于缩小,即倾向于均衡增长。赫希曼的“依附理论”也认为区域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变化。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得曼(1966)将区域发展划分为:前工业、过渡、工业、后工业四个阶段。汤普森(1966)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旦一个工业区建立,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阶段,不同阶段的区域面临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美国经济学家阿朗索(1980)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即初期,增长是不平衡的;由于个别城市的快速增长,增长达到转折点,区域发展不平衡和集中趋势增强,经济一体化起步;随着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加强以及城市化加快,区域增长趋于平衡,经济达到高度一体化;成熟期时,增长放慢,区域差距趋于消失。上述区域阶段论实际上是经济起飞阶段不平衡增长和成熟期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平衡增长的统一,通过扩展效应和滞后效应互动实现。

(四)区域经济分工合作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分别从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的角度论述了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分工和贸易能够增进双方利益,强调劳动地域分工的重要性。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国家或地区间出现分工和贸易的原因在于地区间要素比例的不同和相对资源禀赋的不同。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迪克西特的“新贸易理论”认为条件相似地区的分工和贸易源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化形成的比较优势。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指出区域间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差异也会产生区域比较优势[16]。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赫特纳(1986)就提倡地理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研究。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1968)提出了“国际相互依赖理论”,认为相互依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对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双向的、相互的依存程度,经济技术的不均衡格局使各地区必须依赖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力量完成本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产业集群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由麦克尔·波特创立。该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由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其优势包括:降低信息和物流成本、促进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实现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缩小区域差距。乔尔·布列克和戴维·厄恩斯特的“竞争合作理论”认为,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有竞争优势消失,未来企业将日益以合作而非单纯的竞争为依据,把合作竞争视为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之一。“经济圈”理论则揭示了亚洲地区经济互补性较强和地理上接近的工业化国家(地区)和后进发展中国家之间成功展开的一种市场驱动、互补型的区域分工协作模式。“新功能主义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由厄恩斯特·哈斯及其学生提出并论证,是对欧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理论解释,揭示了发达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一种制度驱动、竞争型的贸易合作模式。上述理论表明区域之间加强经济技术分工与合作,可以有效地消除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达到协调发展。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已对资源、环境乃至人类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伤害,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问题,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以及代际资源利用方面的协调。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

(一)国家政策层面思想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专门谈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提出了“平衡布局”的思想,指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工业过去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即一方面要维护沿海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重点照顾内地,同时,提出建立独立的地区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后富、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思想,即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由于辛勤劳动先富起来,产生示范力量,带动其他地区和人的积极努力,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东部沿海地区要扩大对外开放,率先加快发展,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大局,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当沿海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反过来帮助内地发展,这是第二个大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日益拉大,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人,以“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为原则,发挥东西部地区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逐步缓解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江泽民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促使东西部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人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指出,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学术界代表性理论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异常活跃,学者们提出和进一步发展了很多有价值和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1.梯度推移理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由于地理位置、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经济基础的不同而形成的东、中、西三大经济技术梯度。我国的经济发展应根据不同梯度的比较优势,按照技术水平的高低,由东向西逐步推移,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2.反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认为,现实生产力水平梯度顺序并不一定决定先进技术和经济开发的顺序,而应根据区域潜在优势和现实需要来考虑。落后的低梯度地区只要政策措施得当,也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实行跨越式发展,然后向二级和一级梯度地区实行反推移。3.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依据倒U型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应该实施重点倾斜发展战略。重点开发沿海、沿江、沿河三大轴线地带,使之逐渐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增长轴。中西部应积极选取和培育有较大发展优势和潜力的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中心,以此为突破口,振兴中西部经济,然后把重点放在其他较低级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4.优区位开发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千差万别,发达地区中有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中也有发达地区即优区位。因此,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应该有选择地确定优区位。优区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镇集中的地区、交通便利和位置优越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众多的地区等。5.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他重点倾斜发展理论:东部地区重点论,中心开发理论(又称中部崛起论或“牛肚子理论”),战略重点西移论等;区域结合发展理论:东靠西移论,内联外挤论,“一、三线”结合论等;区域中性论:“三沿”战略,“四沿”战略,“三环”战略,H型战略,弓型战略等;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和沿江经济带以互补互动为中心协调发展战略等。

四、结论及启示

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与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导致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国际和国内两方面。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越来越体现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和大都市群在世界和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次区域经济发展也远不充分,随着新世纪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将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科学掌握和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代表性理论,对我国结合本国国情和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和联动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理论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其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得到极大的扩充,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和丰富的理论体系,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对地区以及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理论是伴随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实践的蓬勃发展而形成的,经济实践的历史有限性和地域有限性使得该理论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研究,以及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超越现有理论体系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方向。第一,理论研究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补充和完善。有必要在现代意义上整理并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大多是定性分析,远未达到定量化和规模化的程度,缺乏具体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须重新分析和强调其宏观经济效果,涉及到产业经济、战略经营、社会福利等更多的领域。第二,理论研究存在局限性。目前已相对成熟的理论更多地是从发达国家的角度进行假设,即实行的是完全市场经济理论,而更多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其参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目的、动机和模式都与发达国家不同。这些理论远远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模式选择研究的需要,还应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国内各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理论还不成熟,没有形成体系。大国内部各地区非关税壁垒或障碍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再加上各国社会制度、政治环境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国内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理论存在重大差别。国际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对国内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实践并不完全适用。国内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理论大多是借鉴国际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理论,从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形成机制、基本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发展,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研究方向,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还不够全面和具体,市场机制的建立、宏观政策的调控、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还处在探索阶段。国内不同地区间的区域合作关系应根据各区域区位因素、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策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模式。

[1]彼得·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戴炳然,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Gatsios K,Karp L.Delegation Games in Customs Union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2):391-397.

[3]Krugman.The Lessons of Massachusetts for EMU.In F.Torres& F.Giavazzi(ed.)Adjustment and Growthinthe European Monetary Un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托马斯·A·普格尔,彼得·H·林德特.国际经济学[M].李克宁,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梁双陆,程小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7,(1):40-46.

[6]陈军亚.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及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6):57-63.

[7]赵伟,程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溯源及最新进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6):58-62.

[8]Krugman P.Development,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J].Cambridge:MIT Press,1995.

[9]吴朝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10]刘志伟,王东峰,刘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2):3-5.

[11]Jong-II Choe.An Impac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rough Trade:on Business Cycles for10 East Asian Countrie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1,(12):569-586.

[12]Gordon H.Hanson.Economic Integration,Intraindustry Trade,and Frontier Region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941-949.

[13]Stephen Ross Yeaple.The Complex Integration Strategies of Multinationals and Cross Country Dependencies in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3,(60):293-314.

[14]Stefano Manzocchi,Gianmarero I.P.Ottaviano.Outsiders in Economic Entegration,the Ease of a Eransition Economy[J].Economics of Transiton Volume,2001,9(1):229-249.

[15]Wolfgang Keller.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ashville,2002,92(3):120:201-211.

[16]豆建民.区域经济理论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展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2-7.

猜你喜欢
理论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分割区域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