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亚萍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社会学理论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主体社工”理性实践培养模式
计亚萍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工作载体新的使命及单位制的解体,要求我国社会工作必须培育“主体社工”。与半行政体制下的“传统社工”相比,“主体社工”更具有自觉性、理智性和实践性的职业特征。“主体社工”应坚持“理性实践”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培养原则和培养途径方面坚持理性建构与实践积累相结合,培育学生主体精神与实践能力。
主体社工;理性实践;培养模式
专业社会工作源于工业化过程中的西方社会,20世纪20年代曾被引入中国,但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处于中断状态。20世纪80年代再度被引入我国,至今不足30年的时间,因此,社会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引进、学习、反思及本士化建设的初期阶段。由于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学科特色不尽符合中国特点,不能充分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基础的异质性决定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需求
19世纪,孕育了社会工作学科的西方国家都已建立了宪政制度,社会发育比较充分,“社会问题社会办”的机制已初步形成,这决定了西方社会工作从诞生之日起带有强烈的公众基础和民间色彩,社会工作者从诞生之日起就体现出了一定的主体性;而我国几千年“家国一体”的社会体制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的消失,“社会问题国家办”的社会治理结构客观上导致了中国的社会工作的政府依赖,社会工作者自始至终缺乏主体性。
西方社会在十九世纪中叶基本已确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长期浸淫孕育并决定了社会成员的个人主义行动逻辑,并培育了人的主体意识;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农业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客观上形塑了社会成员的集体主义行动逻辑,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消弥。受这种经济基础的影响,我国社会工作长期以来都在政府等官方或半官方的统一组织与领导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作为主体的社会工作并未产生。
西方社会重个体轻整体,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上,尊重个人价值,倡导个人主体意识;而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向重整体轻个体,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上,强调整体价值,要求个人意志无条件服从集体意志。这种文化基础也使得中国社会工作常常在整体原则下运作,社会工作者的主体性也往往消弥在组织的整体性之中。①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并在大部分情境下将人的整体观念作为品评人物的标准,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而放弃个性,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主体性缺失。
(二)市场经济体制呼唤社会工作主体性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部门中存在着一些半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载体,如民政、妇联、工会等部门。因为当时社会建设的重点是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因此,这些准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停留在调节人际关系、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为社会生产起到辅助作用的层面;这是由当时社会矛盾的特点、经济体制、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以及一元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圴呈现出明显而强烈的多元化趋势——社会生活更加复杂,人的需求更加丰富,传统的单一的社会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更多元、更丰富的社会工作模式需创造性地建立起来。这要求教育机构必须培养出更具自主创造能力的社会工作者。
(三)社会工作载体的新使命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主体性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者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减压阀”历史使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社会的建设基础不同,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也不同。
1.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与利益分配问题,从形式上看具有无差别性,特别是在物质利益方面整体上处于共同贫困的基础上,很难形成精神层面上的社会不平衡。这导致了对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的社会工作的需求的淡漠。
2.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位是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社会个体的生存问题往往是由单位去考虑和解决,不需要社会管理者从社会政策的视角去进行相应调整,作为需要单位救助的对象,单位成员也往往难以对社会生存整体发展构成威胁。②单位制下,人的主体性淹没在集体中,而市场体制呼唤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底层剥夺行为,尤其需要社会的能动介入。因此,传统的社会基础理所当然地难以造就出具有“主体社工”特色的专业人才。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办社会”的体制已日渐瓦解,许多公共事务需要社会政策解决,许多单位成员的麻烦也对社会构成威胁。这种情况,需要社会工作者主动介入,成为困难群体与社会中间的减压器。这也要求社会工作者具有主体性。
3.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风险往往由政府与个人之间的中间层面——单位来承担和解决。单位担当,不仅使个人逃避了自身所应当承担的那部分责任,而且消化了大部分社会风险。这种特殊的社会基础,消融了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群体的整体需求,严格意义上的社工专业人才也不会应运而生。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个人成为许多风险的直接承担者,政府缺位、单位瓦解常常让个人无法摆脱风险的威胁。这种特殊情况需要借助第三部门的力量来解决。因此,独立自主的社会工作者群体的产生成为时代的需要。
(四)多元社会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不同层级的主体性
1.工作理念方面:传统社工工作理念是助人——通过政策实施,改善福利,丰富业余生活,直接解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而随着单位社会的终结,社会管理模式已从集体管理向个体自我管理转变。社会工作理念应转变为助人自助。只有“主体社工”才能适应这一需求。
2.实施的救助目标与手段方面:计划经济社会下,传统社工的救助目标,一是解决物质生活困难,其手段为制定政策,集体解决;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改善业余生活,其手段为举办文体活动和生产竞赛。这种运作模式在分层单一、需求同一、精神共一的计划经济社会下有合理之处;但市场社会社会分层多样,利益群体分化,精神需求多元,某一单一政策并不能满足广大政策受众的多种需要,而文体活动更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多样精神需求。政策与政策受众之间,娱乐活动与精神需求之间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中介与载体。传统社工试图跨跃这一“区隔”直接解决问题往往事倍功半。
3.工作效果方面:传统社工管人色彩有余,而助人色彩不足。当代社会应更加以人为本,更具人文关怀,更加彰显助人自助理念。从这一角度说,就是更加体现主体性——体现自我主体性、案主主体性。
(一)“主体社工”的内涵
与传统社工相比,“主体社工”更具有自觉性、理智性和实践性,更具深度拓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能力,更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
我国社会工作主体性不足严重制约社会工作发展。中国社会在几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几十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规制下,国家包揽一切社会事务,成为主流意识相态与民间意识形态的普遍特征,也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社会行动的自主逻辑。社会自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站在独立立场上反思社会的理性意识与具体行动能力,都严重缺场。主体性不足在具体的社会工作中,明显体现为实施主体行政依赖严重,主体意识淡漠。作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发送体系,社会工作不仅是一种行政制度安排,更是一种社会性行为,社会主体性是其本质特征之一。但由于与西方社会基础、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不同,我国社会工作主体性明显不足:
1.社会工作者缺乏主体性。我国几千年“家国一体”的社会体制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的消弥,“社会问题国家办”的“集体无意识”传统型塑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政府依赖路径,社会工作者自始至终缺乏主体性。
2.社会工作的推展缺乏主体性。我国社会工作长期以来都在政府等官方或半官方的统一组织与领导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社会工作并未产生。
3.社会工作对象主体性缺失。作为助人自助的工作,社会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体认受助者的主体地位,维护受助者的尊严。而目前我国社会常常将社会工作视为“恩赐”行为,强调助人者的主体地位,否认受助者主体性。
现代社会则是多元化的、充满了异质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社会,传统的意识形态霸权地位必然地走向衰落。①意识形态霸权的衰落不仅是政治形态的变化,也是社会变迁的表征,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第三域的崛起,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服务与管理奠定了基础,并进行规约。这种社会变革,必然要求社会力量成为社会的真正主宰,第三部门成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资源主体。与此相应,传统的半行政化的社会工作者那种“体制中人”的角色已不符合社会力量作为社会主体的角色需求,其建基于科层体制中的自主精神缺席、行动机制僵化、效益评估形式化等问题不仅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社会需求,而且也背离社会工作本真,因此,必须代之以更具有主体精神、更具有责任意识、更能独立理智地从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建构的一线工作者。
(二)“主体社工”的特征
与传统社工相比,“主体社工”应具有三个特征——自觉性、理智性和实践性。
自觉性是意志的重要品质,在意志培养方面,增强行为的自觉性是关键。自觉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问题的自觉性,即发现与解决问题上更具自觉性。“主体社工”一定要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独立的头脑,这是他们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的关键。同时,自觉性往往和计划性息息相关,缺乏计划性,就容易导致行动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所以“主体社工”一定是具有突出的计划性的人。二是专业的自觉性,即能更自觉地运用专业理念、理论与方法解决问题。E.格林伍德1957年发表的《专业的属性》一文中指出,构成专业性的要素有五项:系统理论、专业权威、社会认可、伦理守则和专业文化(Greenwood,1957)。社会工作就是具有专业的理念、技术和方法的专业工作。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也必须遵循科学原则。如:基于证据的经验研究、严密的逻辑推理和遵循社会工作伦理的工作过程。作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仅仅依靠行政体制和手段、传统权威和基层工作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外借理论”和社会工作自身的理论,特别是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方法和若干必不可少的干预技术。三是角色的自觉性,即更主动自觉地充当社会与个人的中介,更自觉地扮演好“减压阀群体”的角色。社会工作是现代化的产物,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理性的力量越强,就越需要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社会工作的介入,以弥补效率、效益等理性追求带来的诸如社会极化、人际疏离、情感纽带断裂等社会裂痕,有效避免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中的“轮盘效应”。社会工作是社会的减压阀、润滑剂,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利益格局的调整期、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底层剥夺问题的解决还任重道远,各个层面面临的社会压力、不同群体间的矛盾还在相当范围内存在。社会工作作为第三域聚合社会资源,向社会弱势群体输送社会关爱与福利,是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我国社会建设方兴未艾,社会管理创新任重道远,社会工作将成为国家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服务的制度安排。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这种角色的自觉性。
理智性主要体现为反思性与创造性。反思性一方面指理论反思与提升能力,另一方面指实践反思与创新能力,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
实践性主要体现为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开展社会工作实务、解决案主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社会政策能力。随着社会政策时代的来临,借助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社会工作者应成为社会政策的发现、调整与实践者。①实践性是社会工作本质属性之一,也是社会工作职业问题取向与行动取向的本质要求。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由于起步晚,理论探讨多,服务实践少,这也是制约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主体社工”的能力要求
“主体社工”应具备不同层级的主体性:
1.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理念:传统社工工作理念是助人——通过政策行动和社会行动,改善福利,丰富业余生活,直接解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而随着单位社会的终结,社会管理模式已从集体管理向个体自我管理转变。“主体社工”作为案主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应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唯有如此,才能积极、自觉、主动地实施介入。这是“主体社工”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特征。
2.自主确立救助目标、创新工作方法的能力:计划经济社会下,传统社工工作模式单一,其救助目标,或是解决物质生活困难,或是加强思想教育,改善业余生活。这种运作模式在计划经济社会下有合理之处;但市场社会社会分层多样,利益群体日益分化,精神需求日益多元,任何单一政策都难以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多种需要。政策与政策受众之间,娱乐活动与精神需求之间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中介与载体。“主体社工”能针对不同案主的不同层次需求,自主选择与创新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解决案主的问题。
3.培育案主社会功能的能力。传统社会工作载体,如民政、妇联、工会等部门由于部门的科层性质、官本位社会文化等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管人色彩有余,而助人色彩不足。当代社会应更加以人为本,更具人文关怀,更加彰显助人自助理念。从这一角度说,社会工作者更应注意培育案主的主体性,这是帮助案主恢复社会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自觉地、理智地、创造性地开展社工活动的专业人才。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1)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善于总结并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追问;(3)具有强烈的实践意识,积极参与实践,解决现实问题。
(二)培养原则
在坚持“理论反思与追问,实践超越与提升”的总原则下,应坚持以下原则:②反思性是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情境进行的阅读、思考和行为调适,是社会工作者成长自己、服务案主必须的素质,也是社会工作者主体性的体现。
1.坚持贯彻本土化原则。“主体社工”的本土化就是:能更自觉、更自主、更富有创造性地从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出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出发,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不同的社会问题。
与传统社工本土化不同,“主体社工”本土化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与本土学科专业特色接轨,确保学科素养、专业方法与手段适应我国社会实际需要;(2)与本土社会文化接轨,确保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审视、理解社会的能力;(3)与本土社会建设接轨,确保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坚持生活实践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生活实践路径,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参与实践、回应实践的能力。
3.理性选择原则。这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理论理性,即对社会工作理论学习、反思与建构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实践理性,即介入实务、干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主体社工”理性实践培养主要途径
1.理论理性培养方面,需遵循以下三个路径:(1)常规理论教学,采用专题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当代社会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宜采用专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突出前沿性和有争议的理论,引导学生反思。《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课程则可采取问题教学法,提升学生关注现实、发现问题的自觉意识,并在长期的培养下逐渐养成学科问题意识,为成为自觉社工奠基;(2)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举办专业前沿问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理论整合与反思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理论知识框架。这种建构主义式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论反思能力具有非常突出的效果;(3)安排学生参与科研、撰写理论研究论文。
2.实践理性培养方面,主要包括常规实习和专项实践活动两个主要路径:
(1)常规实习一般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项。每项实习都有具体的实习指导书,目标突出实践性,组织加强实践感,评估注重实效,提升学生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2)专项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两个途径,一是组织学生社团,一是制度性推动志愿服务,如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结合实证撰写毕业论文等。
“主体社工”理性实践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学理素养,培养学生学科问题意识,指导学生社工实践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丰富了社会工作理论,而且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的一种成功尝试,填补了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本土化”培养模式在理性实践探索层面上的空白,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郭伟和,徐明心,陈涛.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从“证据为本”到反思性对话实践——基于“青红社工”案例的行动研究[J].思想战线,2012,(3).
[2]卫小将.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J].学习与实践,2012,(5).
[3]夏群.浅析社会工作的结构化过程[J].社会工作,2012,(4).
[4]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沈黎.台湾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与启示[J].南方论丛,2009,(2)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本土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计亚萍(1963—),女,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社会学和老年社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