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庆安
(江苏赣榆行政学校办公室,江苏连云港222100)
屈大均散文内涵探析*
卜庆安
(江苏赣榆行政学校办公室,江苏连云港222100)
屈大均是明清之交著名的遗民诗人、学者,他虽不以散文取胜,但其散文与同时代作品相比,无论质量与数量上都毫不逊色。屈大均的散文关注政治民生、注重学术论议、追怀故国、怀悼哀情、颂赞仁德忠孝、寄情言志,也有一些生活杂论。其散文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探到明遗民诗人的苦闷、抑郁与挣扎。
屈大均;散文;遗民诗人
宽泛而言,散文是与韵文、骈文等文体相对应的不押韵、不对偶的散行文章,屈大均计有散文370余篇。就文体形式而言分为记、序、传、行状、论、说、辩、碑、墓表、墓志铭、书后、跋、赞、颂、杂文、引、铭、哀辞、赋、书、启、杂著等22种,可谓体式繁丰,内涵深厚。
屈大均对国家的兴亡观点独到。如其在《长乐台遗址记》中论秦朝灭亡时言道:“当秦之亡,天下发难,实始南粤……秦之亡以粤人首难,元亡亦然。粤人亡元之功,如朱光卿、钟大明者,比韩福通为大。光卿姓朱,而钟名大明,其元曰赤符,皆皇朝将兴之先兆。”[1]31屈大均认为南粤为灭秦的始作俑者,同时还提出三点看法:一是百姓乱而国家将亡,二是肯定了徐福与尉佗为“陈胜式”人物,三是认为国家兴盛与衰亡总有一定迹象,特别是在民众中有不同程度的征兆。在屈大均看来,群众是国家稳定与否的根基,舍弃或忽略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富含民本思想。
在论及官吏、法与国之关系时,屈大均在《赠某巡简序》提出“自古至今,小官多者其世盛,大官多者其世衰”的主张,并进一步指出:“夫惟治天下者,于一乡之中,官之备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强调官之精干与以法治国的重要性。并深一步挖掘当时社会呈现臃肿乏力现状的原因:“守令之不足任也,而多设之监司,监司又不足任也,而重立之牧伯,积尊累重,以居乎其上,而下无与分其职。”在论及基层政权时,强调巡简职责的重要性:“巡简一官,兼三老、秩啬夫、游徼之职,主教化、争讼、奸非,使民从事孝弟力田而不敢为暴。”[1]87认为巡简与民为近,职务虽小但责任很重要。
屈大均主张儒家思想为国之正统观念。《先圣庙林记》是诗人用意较深的一篇文章,文中自始至终对素王、尼父孔子在中国文化史的地位及贡献深表敬意,认为孔子被称为“素王”“文宣王”“皆不如鲁哀公称尼父为尊。盖孔子犹天不可得而谥称曰尼父,则所以尊夫子至矣。”孔子在屈大均心目中崇高的地位可以想见,这表明屈大均受儒家正统教育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文中言“尼山有五峰相连,曰五老峰,夫子始生之夕,五老降庭,五老者,五星之精也,故峰名五老。中峰尼丘最高,其颠如玉屏而微窳其半,故孔子顶如反宇。”[2]295用山峰表征孔子的相貌确为牵强,但也足以说明孔子在屈大均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屈大均也富有一定军事战略思想,表明屈大均对国事衰亡的思索。《自代北入京记》写到土木、怀来、榆林、八达岭、居庸等处文字很细密,对险要描述详细:“岭,军都山也,有城曰北口,城下视居庸若井底,居庸以此岭为咽喉。守居庸当守北口,守北口当守八达岭,元人所以设万户军府于此,盖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斯岭最高,凭高以拒下,其险在我,失此不能守,斯无关矣。”[1]20极富军事眼光和战略思想,由此暗示出屈大均的游历并非简单走马观花的玩耍,而是有一定的军事目的。
屈大均也关注民生,有一些描写地方风情的文章。《自代北入京记》中诗人看到雁门人们“所食者苦菜、燕麦窝窝,所爨者沙蓬。贫妪以石灰御寒,有生长不识布者,慨叹久之”。[1]20对民众的生活苦辛深有感触。《宗周游记》有选择地描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如写初入潼关,“见陕人皆麻葛巾白袍,或不巾,但裹一白布,无有异色衣冠者。盖雍州居仲秋之位,色尚白,故以白为常服。遇庆贺,亦皆麻葛巾白衣以往,吊丧则加一白布于巾上云。”“丙午正月朔,在寺。寺外多斗鸡人,元日即斗鸡,陕俗也。”[1]4描写了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阐释了先秦诸子及佛禅等思想。《老子注序》开宗明义,屈大均认为所有先秦诸家中,老子是最精于学识的:“诸子中,莫精于老氏,其学盖得之于黄帝。”[1]38且认为老子的学问是远从于黄帝。《孟屈二子论》首论孟屈二子相同之处:一是所言皆称尧舜,二是皆精于《诗》、《书》、《春秋》和三经 (风雅颂)。次论屈孟同时而不相识,为国之不幸,若相识而相交必有功于社稷,即“使屈子如遇孟子,必将荐孟子于楚,孟子而用于楚,以仁义之道行之,安知不以楚王犹反手如所期于齐、梁也哉?”最后得出“古之圣贤,其得友之难如此”[1]120的结论。《参同契证易解序》文中开头言道:“吾尝读《参同契》,而知古神仙之学皆得之于《易》。《易》之道,广大精微,与天地相准。得其一端,可以出有入无而为神仙,况于吾儒得其大中至正者乎。”肯定了儒家经典《易》的至高地位。文末借对朋友而言,认为精研《易》可以“合天人而一之,贯佛老而通之。”“使仙家得子以为仙,何如吾儒得子以为儒乎?熟正孰偏,孰修孰短,子之知必能辩之。”[1]39对儒道两家论之短长优劣,从而肯定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博大地位。
对经典著作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屈大均主要论析《诗经》、《春秋》、《易经》、《礼》、《离骚》、《国语》、《书》等经典著述,一些观点主要散落在《春秋说》、《宗周游记》、《诗义序》、《洪范皇极大义序》等文章中。《春秋说》主要论述《春秋》的作者及功用:“《春秋》者,周之大典,乃周公之所制作。《传》称备物典策,以赐伯禽者,盖自伯禽至惠公,凡朝觐、会同、征伐之事皆载策书,所谓遵周公之典,以序事者也。”即周公所制,主要用来记载周朝的一些大事。并言“《春秋》为天子之史,非诸侯之史;为天下之史,非一国之史”。[1]122《诗义序》阐释诗义。屈大均言:“予尝为《诗义》一书,纯以《春秋》为言,以为今之世,非惟《诗》亡,而《春秋》亦亡。夫子之所通焉者,至是而大穷,其义遂不能行于天下。举世之所谓公卿大夫者,皆不可以王之风、王之正月,为天子所大书特书者与之言。”并言:“《诗》者,事父事君之具也。不知王之所以为王,则何以事其君父,将忠于其所不当忠,孝于其所不当孝,忠与孝至是而不得其正,徒为名教之罪人而已矣。”同时言诗之“’思无邪’者,其亦无邪于忠与孝,求其所当忠、所当孝者而忠孝之,斯《春秋》之所亟褒,以为臣子之典型者哉。”[1]37总之,屈大均通过诗义序意在明确诗的本意在“正”,当知“忠”与“孝”之缘由并实践之,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失去其原有的正义,反映了屈大均正统严谨的儒家思想观念。
阐释了诗人学者的学术源流。《陈文恭集序》用比较方式阐释了了陈白沙学术渊源及特点,认为陈白沙的学术本于濂溪,但又不同于濂溪的“主静”说,而有“致虚”[1]48之特点。《关中王子诗集序》首先评价了王子的诗歌特点:“大抵规矩子美,咳唾梦阳,其慷慨之气,重厚质直之资,不问而知为秦之风。”即王子学习杜甫,模拟李梦阳,慷慨质实,有秦地之风。其次评论秦地诗歌的特点:“以周之典则,汉之经术为本根,其音乃纯乎诸夏,既不流于浮靡,亦不过乎廉劲,一唱三叹,有风人温厚之旨,无西鄙杀伐之声,斯为笃于仁义,洽于和平。”认为学诗应“先秦而后楚”。[1]62
侧重阐释自己学术观点。《字说序》开篇提出:“字,心象也。心无象,以字画为象。象心而画,画外无心,心外无画。"阐释了字、心、象、画之间的密切关系,人若能神于心之所用即"能即画以见心,则可即心以论画。”文末结论言:“六书之源,一画之本,学者当求之于心。”[1]40强调诸端学问在于求心,只要心有所得,就不必外求。《广东文选自序》有很多关于编书的论述。如关于目的,屈大均言:“广东者,吾之乡也,不能述吾之乡,不可以述天下。文在于吾乡,斯在于天下矣。惟能述而后能有文,文之存亡在述者之明,而不徒在作者之圣。”[1]41从自己的为文实践,论述个人与天下、明与圣的关系,标明诗人著文应该具有高远的志向与宽广的胸襟。
考证文章。《孔子姓孔说》首先言孔子的姓氏由来,本姓子,自孔子父亲嘉改为子姓,并言“孔氏始兴于契,曰玄王;中兴于汤,曰天乙;终兴于孔子,而姓孔氏。”[2]385《季路称季说》言“子路在圣门齿最长,故五十以前称子路,五十以后称季路,乃称谓之尝,非仕季之义也。”又言“凡长则称称伯,次则称仲;周人必待五十而后称伯仲,此其制也。”[2]388有论有据。《屈沱记》记述家乡沙亭以屈命名的石坑涌,叙述其在灌溉农桑滋润土地中的重要作用,并考证了屈沱名的由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为遗民诗人,怀念故国是屈大均散文的重要主题之一。此主题可以《孝陵恭谒记》为代表,文章开头详述了明孝陵“东首龙盘之势,西首虎踞之形”的“紫青黄碧”的帝王之气后,言“旧有松数十万株,苍翠阴森,与岩石云林相蔽亏,皆六朝古物,今弥望无一存矣。”悲叹故国溢于言表。接着,详细记述了孝陵的布局和物什,间或加以“今皆亡矣”、“非旧制也”、“亦非旧制也”、“今亦亡矣”等今昔对比的感叹。文章最后写道:“黄土一丘,蒙茏荒草,谁复有过而吊之者。臣大均自至陪京,尝三谒孝陵,以及东陵,匍匐阶墀,与二三宫监相向而哭。松楸已尽,御气虚无,仿佛神灵其尤未远耶。有牧马蕃儿,方斫殿柱,柱上金龙鳞爪,半欲摧残。臣大均与以多钱,拜之而求其免。呜呼!尚忍言哉?亦尚忍而不言哉!”[1]1怀念故国又悲凉无奈,抒情融于记叙之中,虽为记游之文,却似一篇催人泪下的抒情散文。《卧蓼轩记》是一篇表现屈大均心志的力作。诗人效越王勾践以“其味甚辛”的蓼“以充寝处”,且言“以蓼为药石,匪惟卧之,又饮食之,即使无耻可雪,无仇可复,犹必与斯蓼相朝夕,况乎有所甚不能忘者于中也哉!”[1]36诗人用辛味的蓼时刻警醒自己,不可贪图安逸,虽然抗清复明的道路依然漫长,而且实现的希望很是渺茫,但拳拳爱国情怀昭然若现。《御琴记》是最能表现屈大均故国之思的作品,目睹一架崇祯帝“御玩”的“翔凤琴”,诗人“捧之流涕,仿佛天威咫尺,伏拜不能兴。”此处琴已不是简单的一器物,而是君王的化身、故国的象征。睹物思人,悲不能抑,至诚之思海涵地负。文末在听友人弹奏御琴时的情景,甚是凄楚:“正经奉御琴不敢弹,乃陈赐琴鼓一再行,叙写国破家亡之故变,声凄惨,林叶陡落,惊风飕飕。曲未终,听者皆泣下。”[2]300情调哀然,不忍卒读。
屈大均有大量的抒发对失去亲友、爱人的痛惜怀念之文。《先夫人袱葬记》是一篇怀念父母的深情之文,很是感人。描写先君之墓:“墓前正对一峰,甚小而锐,所谓小罗浮也。先君平生欲隐罗浮而未得,今者朱明四百君,日夕当前,仙灵相接,精爽不迷,其亦安于此乎。”平实的文字,流露出对父亲的深切追忆与怀念。忆念母亲去世时情景,诗人写道:“自先夫人见背,至今已三阅月,大均哭踊之余,伏念古者大夫士三月而葬,未逾时,故先期而葬。”悲痛哀然。下葬时,对棺椁的选用极其细致,流露出诗人的哀然追念之情:“松本纯阳,脂又其精华也,其香可辟虫蚁,其变化可成琥珀,内周之,脂液盛实,可历千年不腐坏。呜呼,痛哉!使土亲肤,庶几可以免夫。”人死不能复生,但愿尸身永存。当不能庐墓时写道:“先夫人之右留一穴,为大均生圹。他日者得正而,复归首丘,将葬发肤于是,以事吾父母。吾生不能事吾父母,将死以事之,岂非死之乐有过于生也哉!”[2]314失去母亲的哀然,不能庐墓相守的内疚,化为死后的侍奉誓言,亲情无限。
王华姜是屈大均的挚爱,诗人寄怀之文主要有《辛亥人日祭王华姜文》、《葬华姜文》、《以荔枝荐华姜文》、《哀华姜诗百首跋》四篇,为怀念一人作四篇文章惟对王华姜一人,足见王华姜在屈大均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哀华姜诗百首跋》中诗人首先言哀诗之多:“呜呼,吾之哀汝也!为五言古诗十三章,七言绝句一百章。自古悼亡之诗,虽潘岳、江淹、元稹,未有如此之多也!”接言夫妻之间的感情浓厚:“乃今奈何,天之不乐于为人日之百章,顾乐予为《哀华姜》之百章也。岂天不妒予之诗而妒予所赠诗之人耶。呜呼,天胡不妒予之诗而顾妒予所赠之人耶!”[1]173诗人悲伤失去志同道合的亲密爱人。《辛亥人日祭王华姜文》用骚体“兮”抒写哀痛之情。文中回忆了王华姜与自己相识、孝养、欢笑、勤劳等等细节后,用饱满深情的笔触写道:“悲岁序之易流兮,忽一年之参商。欲除服而不忍兮。尚缟素乎吾之衣裳。陈庶馔之芬馨兮,及扶荔之甘浆。子魂灵而未远兮,其窈窕而来享。何上天之梦梦兮,使佳人之早殇。此人日之痛毒兮,吾终身其结于中肠。”[1]218一唱三叹,百般柔肠,抒发了失去妻子的悲伤之情。
思念孩子的文章《哭稚女阿雁文》写道:“天之丧吾雁也,以为雁乃文士之女也。然天知雁为文士之女,独不知雁为忠臣之外孙、孝子之甥耶?”“吾之肝畅裂矣!哭华姜之泪未干,而哭雁之泪复续也。”“今而食不甘味,四顾寂然,欲仿佛雁喧呼之声,嬉戏之状,而不可得矣。”“中心崩碎,恨也如何?……痛哉!”[1]222文中反反复复用一些情感性的语句,表达失去孩子的悲恸感伤情怀。
屈大均还有对师友的怀念之文。如《死事先业师赠兵部尚书陈岩野先生哀辞》就是一篇极尽哀情之文,用骚体形式抒发对其业师的怀念,情韵悠长;《与龚柴丈书》借对羡慕友人的悠闲生活,表现诗人与友人真挚友谊。屈大均还有对孝女才女的追怀之作。如《郭不字哀辞有序》哀友人郭青霞之女郭不字;《婵媛堂碑》哀才女屈原之姊女。
赞扬忠于国家的忠臣烈士。《仲兄铁井先生墓表》言屈士煌忠愤报国,有捐躯报国之志:“仲兄尝恨不死于庚子以前,而死于壬寅以后,患难之君臣俱尽,破碎之山河胥亡。”[1]142感情激越。《黎太仆集序》提出“天下贤大夫之死国者类多文士,非文士只能死国也,其所以为文者,固有以异乎人也。是故天能丧其人,而不能丧其文,其文盖无物足以尚之。”[1]54认为文人死国之志异于常人,称赞黎太仆死节的忠烈,说明人的气节使文可以高古、永传。
赞扬有德识之士。《大别山禹庙碑》言大别山名的由来,“当洪水时,江汉混而为一,渺茫无际,而是山横亘其中,其脉自冢绵延荆山内方而来,形狭而长,若石城磅礴,以隔二水,故大禹名之为别欤。”[2]322称赞大禹的治水开拓之功。《七人之堂记》提出孔子所称七人为:“首仪封、次晨门、次荷蒉、次楚狂接与、次长沮、次桀溺、次丈人。”[1]32盛赞其高尚的品格并效慕。
赞扬仁孝之举。《马氏义垄碑》赞马三畏:“仁孝,葬其亲以及人之亲,聚敛魂魄,无贤与愚,皆以其亲之郁郁佳城以为归。”[1]135赞扬仁孝。《割股五孝子传》赞扬邓广生割肉救父,萧日挖肝救母,张三爱取肝救母。《报仇五孝子传》赞扬黄卿、李兼贵、宋元亨、萧铉、夏序功五人的报仇奉孝行为。
赞扬勇猛刚烈的行为。《侯王庙碑》记述任嚣的勇猛抗敌,对秦国边疆稳定的重要作用:“始皇所恃者,北有蒙恬,南有任嚣,二公不亡,则强胡劲越,不能为中国患也。”[2]335并以诗赞之。《大庙峡虞夫人碑》虞夫人之战斗勇猛刚烈,同时有军事眼光。用诗歌颂之: “锦袍玉貌勇无敌,巾帼之气何飞扬。”[2]337
赞扬贤德烈妇。《女官传》屈大均列屈氏美人、陈二妹、黄惟德、叶氏女、王氏女等入宫廷,普遍赞其美德淑秀才女等品质。如“王氏有文学,能诗。”叶氏“少有淑质,通《烈女传》、《女论语》。”陈氏“生而容貌端正,在乳不啼。”[1]105《孔氏四忠节传》记述孔家四人闻籍、闻诗、贞璞的贞烈不做辱没门风的行为,如贞璞“为贼所执,不屈死。”[2]344而《长山烈妇墓志铭》赞扬烈妇生殉夫,烈妇生曰“结发之妻,生则同室,死则同穴,人之道也。夫肉未寒而去之,去将安归?夫在穴中,妻乃在穴外,其可乎哉?”“遂入穴,枕夫尸,连接衣带,终不肯出。”[2]372此处须一分为二看待。
抒写人生哲理情趣。《游白仁岩记》略述游历,通过晋远公隐居于代州白仁岩一事,重在阐发其人生态度:“生人之乐,首朋友,次书,次乃山水。”[1]29屈大均走遍大江南北,广交朋友,著书立说,确为体现此人生态度。《登华记》是一篇优秀的记类散文,以时间与游历的路线为序,记述了沿途的华山的泉水、山峰等等情状,娓娓道来,神清气爽而灵动自然,使我们感受到诗人游览山河时的惬意与悠然闲适。开首部分写了华山泉水的灵动丰盈,感慨道:“故游华者,未见华之山,先观夫话之水,而已心旷神怡矣。”[2]304虽有夸张,但也不禁为诗人的神怡而陶醉神往,山水之娱情可见一斑。《浮湘记》是一篇优秀的湘江观岳的短小美文,文末“是行也,虽未登岳,然于湘得岳之情状,湘曲则岳亦曲,湘直则岳亦直,岳无正面也,亦视湘以为其正面而已矣。斯真天下山水之有情者哉!”[2]311山水相谐,情景相融,一派洒然闲适自足的和乐情怀。尤其以此湘岳之情状推想天下之山水之乐,以小见大,由近及远,体现诗人胸怀的宽广与博大,余味悠长。《橘香庵记》一简短小品文,但有深刻内涵,先引屈原喜橘之“外精明而洁白”似有道君子并为之颂,又效苏东坡于“橘中为亭,名曰楚颂”只行为,诗人自己也“欲为亭曰楚师。”并得出“一物之微,善体之亦足以为道”[2]321的至论,很有哲理,耐人寻味。在诗人眼中,物不论大小,只要善于体察善于感悟,总会有所得,此为屈大均记中较有哲理的精品之文。
言志性文章主要以铭类散文为主。《死庵铭》言所居为死庵后云:“天死我身,吾将生之。天生我心,吾将死之。欲生其身,须死其心。心生于死,身死于生。夫能如是,是之谓能生能死之至人。”[1]191诗人以能生能死的至人为最高目标。《镜铭》言“鉴尔容,毋宁鉴尔心。叶心静而圣,为万物之镜。镜乎,镜乎,其天之命,而人之性乎。”[1]193以心静高洁为人生准则,是最好的生活境界。
论卫生饮食。《饮食须知序》阐述养生之道在与饮食,即“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认为“饮食而不知其味,则以何以能节。知味者,何知其正,复知其反。知其正,则为养正之吉。”即饮食应知其味,有节制,方能健康的养生。如其所言“惟贞所以为节,惟节所以为贞,贞与节相为始终,而后其所养乃正。”[1]77贞、节相合,方为养生之正道。《笺补食物本草序》谈饮食之道,认为“于日用所需,鸟兽、草木、虫鱼之属,凡《诗》《骚》之所已言,或未及言,皆一一发明其利病,其亦欲人识其名而知其味,因以知夫知味之知欤。”[2]287饮食与知识修习密切相关。《易简单方集序》首倡:“今夫知本易而人故难之,能本简而人故繁之,非所以合乎乾坤之道也。”易简之法而人故意难繁的观念不符合天道,进而提出“用药如用兵,兵能易简则奇,奇则无所往而弗胜”[1]78之观点。
论情趣爱好。《紫阳易墨说》以易言朋友之墨道,得出“学之于天地之大器而不足,学之于万物之小器而有余。”[1]129以小见大。《琴说赠詹丈大生》言赏琴用神,不能以耳,“予不敢听之以耳,而以神。”[3]470以琴言生活修习之道。
[1]屈大均.屈大均全集·翁山文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屈大均.屈大均全集·翁山文钞[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屈大均.屈大均全集·翁山佚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A D iscuss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QU Da-jun’Proses
BU Q ing-an
(M aster’sOffice,Ganyu A dm inistration School,L ianyungang 222100.China)
Q u Dajun was a famousM ing loyalist poet,scholar,who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iography. A lthough Q u Dajun wasnotfamousforhis proses, compared w ith his contemporaries,his proseswere not inferior both in quality and quantity.In his proses,Q u Dajun’s payed great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elihood,academ ic discourse,nostalgic memories of his mother country,expresed his grief,praised virtue,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and so on.Q u Dajun’s proseswerem irrors of the times,from which we could see theM ing Dynasty poet’s anguish,depression and struggle.
Q u Dajun;prose;adherents poets
I26
A
2095-042X(2012)02-0075-05
2012-02-01
卜庆安 (1967—),男,江苏海东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朱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