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常州天宁寺研究*

2012-08-15 00:53:25何振凯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天宁禅师常州

何振凯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民国时期常州天宁寺研究*

何振凯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常州天宁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自唐朝初年创立以来,历经1300多年依然香火相续。进入社会动荡的民国时期,天宁寺在沿革、僧人、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民国的时代特点。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就总体上而言,没有受到较大冲击,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平稳发展。僧才辈出,在宗教界有一定的影响;庙产兴旺,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实力。民众信仰,名家留墨,堪称繁荣,不啻为该时期江南丛林之典型。

民国;天宁寺;佛教

一、沿革

常州天宁寺,唐贞观、永徽 (627年—655年)年间,禅宗五世祖牛头宗始祖法融禅师开创;天复(901年—904年)年间,维亢上人感法融旧事,施舍利建寺曰“广福”;宋熙宁三年 (1070年)改名万寿崇宁寺;政和元年 (1111年)改为天宁寺。此后几经易名,几经战火,至明代修葺重建,复现胜景。时有寺田五百二十亩,宣德年间的兵部尚书徐问在《重修天宁寺记》中誉称其为“东南第一丛林”。[1]近代庄蕴宽作《冶开上人传》仍曰:“予以此文以证第一丛林”。[2]71至清代建殿造阁,各方护持,一时门庭震铄宇内。乾隆时寺田已有千亩,香火旺盛。乾隆六次南巡,三幸天宁,御书“龙城象教”,甚是辉煌![3]3

清朝灭亡后,天宁寺进入局势复杂的民国时期。在这一时期,虽然社会较为动荡,但总体上来说,天宁寺在各位方丈的带领下,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趋势,没有受到较大的冲击。这里首推冶开清车巢禅师之功。他于民国初年升座天宁寺方丈,1913年被推举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领导全国缁素。四处募化修建天宁殿宇,寺田也增至8000余亩,堪为鼎盛。此外,又募修常州文笔塔、政成桥、杭州灵隐寺等,并到上海玉佛寺创居士念佛会。一时缁素云集,法门称盛。1918年,北方水灾,创佛教慈悲会,集款累万,亲至灾区散放。1919年,佛教筹赈会会长庄蕴宽在北京发函求助冶开清车巢禅师筹款接济。后来他在《冶开上人传》中说道:“吾乡寺观为人耽视者,厥唯天宁。而上人随顺有方,卒保无事。”[2]711920年,冶开清车巢禅师开坛说戒,四众受戒弟子多达1500人,盛况空前,为清咸丰以来轰动江南佛教界的一大盛举。著名的圆瑛、应慈法师就是当时的受戒者,他们后来先后成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4]冶开禅师为临济四十一世,但以真实朴实之禅风,融会律宗、华严、净土,而被誉为“临济宗匠”、“近代禅宗大师”,为清末宗门四大尊宿之一。[3]60

冶开之后,慧轮密铨禅师、证莲密源禅师等方丈继续保持天宁寺稳中有升的发展的趋势,直到抗战爆发。1937年,战争硝烟日紧,时任方丈证莲密源禅师将许多刻经板转移至无锡祥符寺 (时为天宁寺下院)。10月27日,日军占领常州。次日上午入寺,但日军并未在天宁寺驻扎,旋即开赴南京,所以寺庙仍得幸免。抗战之后的解放战争,天宁寺得到相对平稳地过渡。

二、僧人

作为我国佛教禅宗的著名道场,“一郡梵刹之冠”的常州天宁寺涌现出许多高僧。他们或在此出家,或在此参学,或与天宁寺结下深厚法缘。除了先前提到的冶开清车巢禅师、慧轮密铨禅师、证莲密源禅师以外,比较著名的还有:

敏智印心禅师,20岁时至天宁寺参学,儒释贯通,造诣颇深。1935年任天宁佛学院教务主任,后荣升院长、天宁寺方丈。1949年退隐香港,后赴美弘法,任美国佛教协会会长。1978年在纽约创设世界佛教中心即观音寺。他一生致力于佛教教育事业,受益甚众。[3]68

寄禅敬安禅师,别号“八指头陀”。曾居常州天宁寺,与时任方丈青光清宗禅师结下般若之缘。1902年请为宁波天童寺住持,经数年经营,使其成为海内名刹。1912年于上海组织中国佛教总会,被推举为第一任会长。其后约集僧界代表赴南京、北京请愿,但未及即病逝于北京。[3]92

虚云性彻禅师,曾参学天宁寺,听青光清宗禅师讲《楞严经》,后与冶开禅师等修行三年,得益匪浅。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为现代中国禅宗代表人物。[3]100

恒海清华禅师,保定军官学校第二届毕业生,曾参加辛亥革命,官至旅长,后皈依佛门。1929—1936年被推为天宁寺西堂首座。抗日战争爆发后,动员僧众组织抗日游击队,在宜兴太华地区进行抗日活动。1938年在太湖马迹山遭日军袭击,壮烈牺牲。[3]176

月霞禅师,天宁寺冶开禅师法嗣,在创办僧学院、宣讲《楞严经》等方面造诣颇多。曾创办过江苏僧师范学堂及华严大学,培育僧才,对后世颇有影响应慈禅师,与月霞禅师同为冶开弟子,宣讲《大乘经论》誉满大江南北。继月霞后,开堂传戒,弟子遍及中外。解放后任中国佛教会名誉会长。[3]184

三、经济

(一)农业

同大部分寺庙一样,近代天宁寺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而在这过程中,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对寺庙本身也就是寺基的确定;其次就是农田土地的发展。

寺基是寺庙的立身之本。在纷乱的民国局势下,巩固寺基成为当务之急。慧轮密铨禅师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任天宁住持期间,为保寺基完整,将天宁寺已规划寺基范围 (东至洗米弄、西至通吴桥、南至运河、北至牛郎河)悉数列出名单字号亩分清单,1931年由时任武进县政府确认,共计寺基96.6019亩。[3]64在一些寺庙无法“独善其身”的背景下,天宁寺能够做到这一步,也可以反映出其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到了民国37年 (1948年),寺基不降反升,达到130亩7分4厘8毫。[2]5这大概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天宁寺的香火旺盛。

至于农田土地的发展,虽然从数量上来看基本呈下降趋势,但依然有相当规模。前文所言,清末民初,在冶开清车巢禅师的带领下,天宁寺厥冠东南,寺田达到了8000多亩,堪称鼎盛。以后虽未能再进一步,但千余亩的田产依然足以自给。

通过一些佛事活动接纳香火包括田产,是天宁寺发展的重要途径。1923年,常州人盛宣怀母亲庄氏在天宁寺做水陆道场,共用银4万之多,后将常熟赵园布施与天宁寺,称为“宁静莲社”。可见,由于天宁寺的巨大影响力,众多信徒都愿意将田产捐献于寺,这是天宁寺田产的重要来源。《武进天宁寺志》载有一篇《乔刘夫人施田说》,讲述了乔鹤侪遵其夫人遗言,捐赠田产的事情,摘录如下:

乔鹤侪夫人刘氏,勤修梵行,为缁素所敬仰……乔鹤侪书曰:“余妻告终矣,临逝之际,神明不乱,谓余曰‘我有千金,将以备凶荒之赈灾。今请施于常州天宁寺,俾置田以养众。’今不拂其意,以其资送寺,请置田焉。”[2]32

然而,与庞大田产相伴而生的,是对租佃的剥削,这就引发了一场著名的抗租斗争。1927年初,武进县部分乡区曾出现由共产党领导的东南各乡清算天宁寺浮收田租佃农委员会,坚持斗争达2年多,轰动常州城乡。[6]当时天宁寺田租较重,给佃户带来极大负担。1927年、1928年、1929年天宁寺钦峰和尚三次收租,都被当地农民打了回去。第三次规模最大,在中共领导下,300多名请愿农民,拿着写有“农民解放”、“清算天宁寺浮收田租”、“释放被捕农民”等口号的小纸旗,浩浩荡荡,直奔县城,沿途参加的农民达数百人。而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就是1929年初刚任江苏省委常委、农委书记的陈云。他亲身参加了这场斗争的全过程,直到天宁寺写下“不清算浮收,天宁寺决不下乡收租”的保证,才离开常州返回上海。[7]并在此后总结经验,于1929年底写下了《江苏农民运动》报告,系统阐述了他关于江苏农民运动的思想。[8]

(二)副业

近代的常州天宁寺,并不是完全闭门念佛的。在经营农田以外,它还兼营着一些副业,维持寺庙运作,扩大影响。

老常州大都对天宁寺的毛房药酒厂有印象。据《常州市志》记载,毛房药酒工场场址在寺东洗米弄内。1828年由天宁寺僧毛房和尚创办,故称“毛房药酒”。毛房和尚将其祖传“长生”、“骨痛”、“风湿”三种药酒秘方自制备用,布施信众。以其疗效显著、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笔者祖父曾经用过此药酒。1950年收归国营,称国营常州毛房药酒厂,1967年改成国营健民制药厂。[9]854笔者母亲在70年代初上初中时,曾经在学校组织下前往参加劳动。据她回忆,当时药厂并不大,味道也不好闻,但产量可观,每天都是一副忙碌的生产景象。在助人健康长寿方面,除了办药厂,解放前天宁寺曾开办过佛教医院。院址设在寺后塔院内,丁铭任院长,建国后停办。另据《常州市志》,当时的医院并不大,只有医生2、3人,床位4、5张。虽只类似当下校医院的规模。但对周边群众而言,这个家门口的医院却能解决一些小毛病,不失为一大方便。

而针对逝者,天宁寺还曾举办过火葬场,助人往生。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已经佚失,但现在天宁寺档案处负责人秦老为笔者做了简单的介绍。当时火葬场位于天宁寺后,规模不大,但由于民国时火葬的风俗还没有完全普及,前来火葬的人并不多,所以运行还是顺畅的。收费并不高,如果有余力的,还可以请寺僧举办法会,超度亡灵。大约在解放前后,火葬场停办。

四、文化

民国时期的天宁寺香火旺盛,发展平稳,与此相得益彰的就是其在文化上的表现。

(一)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僧才

天宁寺在经济上是有一定实力的,所以它经常参与公益事业,植树造林,修桥补路等。而在这些公益事业中,浓重的一笔应该是兴办学堂。

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冶开清车巢禅师“为念当地失学儿童甚多,曾就别院辟私塾一所,延师教导”[2]51911年,住持显宽改为天宁初级小学校。这是天宁寺在发展教育方面的一大善举,为周边贫苦儿童提供了上学的机会。作为一座寺庙做此工作,也算是竭尽其所能。然而遗憾的是,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常州,小学停办。[9]855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20年,住持显彻于小学中开办学戒堂,专教僧侣课程,定为三年毕业,[2]5这大概可算是天宁寺创办佛学院之始。1936年6月2日,太虚禅师至天宁寺学戒堂开示,宣讲人间佛教思想。到1940年,证莲密源禅师将学戒堂正式改为天宁佛学院,成为培养僧才的重要场所。《常州市志》记载,当时佛学院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共56间,为“回”字形二层四合大院,最多时招140人,[9]855在当时同类佛学院中也算是规模不小了。著名弟子有明开、敏智、戒德、佛声等,都是成名成家的优秀佛才。如敏智禅师为法相唯识学权威,名扬海外;戒德禅师精于佛教梵呗,全国翘楚。

(二)名声远播,吸引名家留墨

天宁寺作为“东南第一丛林”,在民国时期并没有受到多大冲击,反而稳中有升,受到多方亲睐。比如1948年3月,宋美龄偕蒋经国夫妇到达常州,至天宁寺礼佛,就足见其巨大的影响力。而这离不开天宁寺文化影响力的传播。

这里首先要提一下“天宁刻经处”。它作为天宁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国时期成就斐然。根据现有资料发现,清嘉庆年间已有天宁砖雕石刻佛经佛像拓印流传。到1947年濮一乘撰写《武进天宁寺志》时,统计出共刻有经书总计930余种。还可以从它3个流出方向来略窥其规模:一是1937年,住持证莲密源禅师将一部分天宁刻经处经板移运于天宁寺下院祥符寺保存,但仍未免战火荼毒;二是1956年应印度政府所请,上交国家387卷佛经,合计4043块刻板转赠印度,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三是今南京金陵刻经处藏有天宁刻板29640块。[9]855三者合计,大约4万余块刻板,足见其规模之大,成就之显。除了传播佛教文化,天宁刻经处也承担一些社会印刷事务,比如1934年雕版开印史学家屠寄所著的《蒙兀儿史记》。

名声远播,带来的是众多名家。如辛亥革命史上的著名人物程德全,1926年就是在天宁寺受戒,皈依佛法。而名家的到来,也留下了珍贵墨宝,促进了天宁寺进一步发展。1932年著名摄影家吴中行在天宁寺拍摄的照片《锦树双栖》,入选英国伦敦国际影展。当然,更多的表现是诗文。《武进天宁寺志》载有诗《题天宁寺壁》曰:“柳岸春随野水生,寺门东去越江平,如今满眼飞长箭,近水人家说避兵。”[2]3凸显了民国时期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天宁寺独善其身、超然于世的境界。

中国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寄禅敬安禅师,在其《八指头陀诗文集》,有诗《重过常州天宁寺怆然有感》曰:“毗陵城外古天宁,杖策重过涕自零。三老共藏多宝塔,故人惟剩两晨星。”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寄禅禅师对天宁寺及其高僧的一片厚意。[10]

而著名诗人徐志摩在其《志摩日记·西湖记》1923年10月4日载:“昨天与君劢、菊农等去常州,乘便游了天宁寺,大殿上有一、二百个和尚在礼忏。钟声、磬声、佛号声,合成一种宁静的和谐,使我感到异样的意境。走进大殿去,只闻着极浓馥的檀香,青色的氤氲,一直上腾到三世佛的面前,又是一种庄严而和蔼、静定的境界。”数日后,他写成《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摘录于下:“我听着了天宁寺的礼忏声!这是哪里来的神明?人间再没有这样的境界!……颂美呀,涅!赞美呀,涅!”[11]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常州天宁寺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的影响,经历工农运动、抗日战争等冲击,但总体上发展平稳,僧才出众,经济、文化繁荣,在宗教界、民间都有一定影响力,成为当时江南屈指可数的禅宗寺院,不愧享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美誉!

[1]钱焕根贺忠贤.常州名胜古迹[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17.

[2]濮一乘.武进天宁寺志·卷七·艺文 [M].中华大典编印会,1947.

[3]释松纯.常州天宁寺主持和名僧传略[Z].常州:天宁寺内部资料,2007.

[4]释松纯.常州天宁禅寺恢复开放25周年纪念特刊 [Z].常州:天宁寺内部资料,2005:6.

[5]江苏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第38辑 [M].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0:175-179、184.

[6]武进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武进县志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640.

[7]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人民革命斗争史略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93.

[8]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人生纪实 [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98-103.

[9]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州市志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寄 禅.八指头陀诗文集 [M].长沙:岳麓书社,1984:354.

[11]徐志摩.徐志摩诗全编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117.

A Study of Changzhou Tiann ing Templ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 Zhen—kai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0,China)

The Changzhou Tianning Temple is a famous Buddhist Temple.Found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Tang Dynasty,it enjoy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300 years.Together with Yangzhou Gaom in Temple,Zhenjiang Jinshan Temple,N ingbo Tiantong Temple,it is called“The Four Temples of Zen”.In the unrest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ianning Temple p 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every respect,namely history,monk,econom y,culture and so on.Experiencing some difficulties,on the w hole,it was not impacted seriously and developed steadily.It has great monks in large numbers and has certain effect on religion.The property grow s and it has certain influence in Changzhou.The public believes in it and celebrities create many calligraphy works and paintings about it.It has become the typical Temple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Republic of China;Tianning Temple;Buddhism

朱世龙)

B947

A

2095-042X(2012)02-0065-04

2011-02-01

何振凯 (1988—),男,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国史研究。

猜你喜欢
天宁禅师常州
胡天宁作品
大众文艺(2022年23期)2022-12-25 03:07:48
“侨汇天宁”,做好新时代“侨”文章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6:52
常州的早晨
小读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 13:19:36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08
馋嘴的格雷特
脸面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领导文萃(2017年15期)2017-08-22 21:40:43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读者(2017年10期)2017-04-26 18:31:06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
上座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