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衔接手段的英汉商务文献翻译

2012-08-15 00:45:22刘泽林张家福
关键词:商务手段语篇

刘泽林,张家福

(1.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安徽凤阳,233100;2.安徽省临淮中学英语教研室,安徽凤阳,233100)

基于衔接手段的英汉商务文献翻译

刘泽林1,张家福2

(1.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安徽凤阳,233100;2.安徽省临淮中学英语教研室,安徽凤阳,233100)

商务文献的翻译在国际经贸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研究的必要性也可见一斑。根据语篇衔接理论,衔接手段在语篇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衔接手段形成一定的语义关系,而所有的语义关系成为语篇的基础。语篇衔接主要有两种手段:语法衔接和词语衔接。结合语篇的衔接理论,将其应用于商务文献的翻译,能帮助译者对商务文献翻译的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

英汉翻译;商务文献;衔接手段

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夫妇于1976年提出了语篇衔接理论,此后又分别于1984和1985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魏在江博士等一些学者对此也进行了一番有益的探讨。根据该理论,衔接手段在语篇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衔接手段形成一定的语义关系,而所有的语义关系形成了语篇的基础。这些为对比英、汉语衔接手段在商务文献翻译中的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

语篇衔接主要有两种手段:语法衔接和词语衔接[1]。语法衔接包括照应、替代和省略;而词语衔接包括重复和搭配[2]。本文拟从语法衔接和词语衔接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语法衔接手段

(一)照应

照应用来指代在文本中某处得到详实说明的内容,它表示一种语义关系。Brown,G.and Yule,G.指出:照应的传统观点认为照应关系存在于文本与客观实物之间,以及不同文本表达之间的同指关系之中[3]。因此,英语商务文献中照应手段的运用很常见,如在英语商务文献中的代词,尤其第三人称代词诸如“the”,“this”,“that”,“these”,and“those”的运用非常普遍,而汉语商务文献却很少使用代词。

源文:Creditcardsenabletheirholdersto obtain goods and services on credit.They are issued by retail stores,banks,or credit card companies to approved clients. The bank or credit card company settles the client’s bills,invoicing him monthly and charging interest on any outstanding debts,their profit comes from the high rate of interest charged,the card-holder’s subscriptions,and the fees paid by some organization that accept cards.

译文:信用卡能使持卡人通过赊账的方式购买商品、得到服务。信用卡经零售商店、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发放给经过认可的客户。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结清客户的帐单,按月给客户开列其消费清单,并收取欠款的利息。这些金融机构的利润来自所收取的高额利息、持卡人致富的认购费以及接受信用卡消费的单位缴纳的代理费。

通过对比以上源译文可看出:源文的“they”译成“信用卡”而不是“它们”,最后一句的“their(the bank or credit card company)译成了“这些金融机构的”而非“它们的”。这样处理,使译文连贯、易于理解。

(二)替代

从语法和修辞方面来看,替代是避免过多重复、连接上下文的一个重要手段。简而言之,替代就是一个词语代替另一个词语,表明一种语法关系。一般来说,有三种替代: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从句替代。英汉语中都有替代现象,然而,比起汉语来,英语的替代现象更多。尤其汉语中动词替代现象很少见,偏爱运用重复手段。因此,在商务文献翻译中,需要适当地关注这方面差异。

源文:Both your government and mine heavily involve ourselv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We do so directly in some cases,and through our various agencies in other cases.

译文:贵国政府与我国政府都大量参与国际贸易,两国政府有时是直接参与,有时则通过我们的各种机构参与。

在源文中,为了避免重复,使用“we”来代替“your government and mine”。在翻译时为了使译文连贯,译者把“we”译成“两国政府”。

源文:Venture capitalists generally do not run companies;managements do.Thus,the success of any venture capitalinvestmentis dependent,in large part,on the strength of the related management team.

译文:风险资本家一般不管理公司,是管理人员来管理公司。因而,任何风险资本要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相关管理班子的实力。

在源文中,第二个“do”用来代替“run companies”,但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替代部分需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尽管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意思明确,汉语读者也能读到一个与源文相对等的通顺、自然的译文。

(三)省略

另一种促使文本连贯的衔接手段是省略。“省略可以理解为一种没有使用替代词代替被替代词的替代(作者译)”[4]78。通过运用省略,文本将会简洁,信息得到强调,同时,也会更连贯。一般来说,对源文省略的适当调整会使翻译更加有效。例如:

源文:We should think more of customer needs than(we think)of our own convenience.

译文:我们应该多想到客户的需要,少想到自己的便利。

又如:

源文:With our business strategy,no competitor,however powerful(he is),can cope with us.

译文:以我们的经营策略,不管多么强大的竞争对手都对付不了我们。

根据De Beaugrande and Dressler的观点,省略现象不太好理解,因为绝大多数的语言研究关注于所谓的“well-formed sentences”[5]。在英语中,主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而从句不能。例如:

He’s good at his job.Knows what he’s doing.(acceptable)

He’s good at his job because knows what doing.(unacceptable)

在有些情况下,源语言使用者,把特定语言表达方式视作简洁而不是省略。如:

He laughed his approval.(He approved it with a smile)

He drank himself to death.(He killed himself through excessive drinking)

以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不认为上述两句运用了省略手段[6]。

二、词语衔接手段

词语衔接是另一种需要进一步讨论的衔接手段,它不是用来处理语法和语义关系,而是处理以所用词语为基础的联系。与语法衔接不同,词语衔接是关于文本的组织关系中词语选择所起的作用。一个词语不能说其具有衔接功能,但任何词语在文本中都能和其它的词语形成一种衔接关系。所以在英语商务文献的汉译中必须考虑词语衔接手段的运用。衔接可以分为重复和搭配[4]86。

(一)重复

顾名思义,重复就是词语的再现。重复词语可以是先前词语的再现,也可以是同义词、近义或上、下义词。 哈桑说:“词语衔接是对先前词语同义的词语选择的结果(作者译)。[4]87”

源文:Principal hereby appoints agent as its exclusive an agent to sell Products in Territory,within and to the extent of the right granted here under,on behalf of Principal and Agent accepts and assumes such appointment.

译文:委托人兹委托代理人为其独家代理,代表委托人,在本条款所给予的权利限度内,在所定地区销售所定产品,代理人接受并承担此项委托。

上面的翻译对两对同、近义词的处理有所不同。把第一对近义词看作一个整体译成“在……限度内”,这样一来符合汉语的习惯;而第二对同义词“accept”and“assume”被译成“接受并承担”,与源文保持一致。

又如:

源文:Should one of the parties fail to comply with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is Agreement,the other party are entitled to terminate this Agreement.

译文:如某一方未履行本协议条款,则另一方有权中止协议。

在上例中“terms”和“conditions”是近义词,都译成了“条款”,这样一来比源文简洁、通顺;若把“terms and conditions”译成“条和款”,译文就显得啰嗦,不自然。

我们把表示某一类事物的总名称叫做“上义词”(super-ordinate),把在总名称下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叫做“下义词”(hyponym)。恰当地把握上义词与下义词,对于翻译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商务文献翻译时必须弄清英、汉之间有没有对应的词。如果有对应的词更好;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词,我们可以用下义词代替,有时也可用上义词取代。

由于词语可以通过共同的语义成分组成语义场,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语义关系使词语彼此替代或体现句子中或句子间的衔接关系。这样既能保持灵活一致,又能避免重复和单调。

源文:We have simultaneously signed two contracts with an American company,one sales contract for beef and mutton,and the other contract of equal value for the purchase of cotton.Each of the documents has two copies,one in English and the other in Chinese,both of which are legally effective.

译文:我们与一家美国公司同时签了两个合同,一个是牛羊肉销售合同,另一个是等额的棉花购买合同。每份合同都备有英汉两种文本,每种文本都具有法律效力。

在源文中,为了避免重复,使用了“contract”的上义词“document”。而在译文中,为了表达明确,使用了相同的词汇“合同”代替它的上义词“文件”。 因此,在商务文献翻译时,如何处理上、下义词取决于强调形式变化还是表达清楚。

(二)搭配

韩礼德指出:词语衔接还有其它情况,它们不依赖于上文所讨论的任何语义关系,而是依赖于共现倾向。这种共现倾向现象叫做搭配[4]。搭配有反义词、矛盾修饰法、局部-整体等各种形式。

1.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存在对立或对抗语义关系的词汇[7]。至于反义词在文本中的衔接功能,朱永生和郑立信教授提供了清晰的解释:同一文本中的反义词的存在可以使文本的不同部分在意义层面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读者能够感觉到处于对立面的两种现象或力量的共现,从而能够对比表达某些方面的差别之处[8]。

例如:United,there is little we cannot do in the host of cooperative ventures.Divided,there is little we can do for we dare not meet a powerful challenge at odds and split asunder.

例中的两组反义词:“united”and“divided”,“we cannot do”and“we can do”,表明了美国人所面对的可能结果。

根据朱永生教授的观点,反义词之所以具有衔接力是因为它们拥有共同的成分;两词语拥有的共同成分越多,它们的衔接力越强[8]。总之,在商务文献翻译时,应该考虑到反义词的衔接功能。

2.矛盾修饰法

矛盾修饰法主要是指在翻译时使用一些明显互相矛盾的词语来产生一种吸引效果。由于在商务文献翻译中极少使用该方法,这里作者不再赘述。

3.局部-整体关系

由于词语可以通过共同的语义成分组成语义场,上、下义词可以用来反映这些语义关系。然而,局部-整体关系则被用来表明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信”是整体,而“信头、称呼语、正文、结束语和署名”则是局部。

源文:Generally speaking the basic clauses are:the commodity name,specification,quality,quantity,price,packing,terms of payment,time of shipment and so on.Usually for purchase or sales confirmation or short form contracts,only these basic clauses are included.

译文:一般来说,基本条款包括:货物名称、规格、质量、数量、价格、包装、付款条件、交货日期等。对于购买或销售确认书或者简式合同,通常只包括这些条款。

在上例中,“the basic clauses”和“the commodity name,specification,quality,quantity,price,packing,terms of payment,time of shipment and so on”间的关系是局部-整体关系。这种关系在商务文献中非常普遍、非常重要,关注这种关系对改进商务文献的翻译是很有益的。

本文从语法衔接和词语衔接两方面,针对英语商务文献的一些汉译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但英、汉语的衔接手段的差异远不止这些。英、汉语的衔接手段尽管在具体形式上面有所不同,但它们是文本结构中主要的联系之一。对英语商务文献及其译文在语法衔接和词语衔接的对比研究,能帮助译者对商务文献翻译的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提高商务文献翻译质量方面有所帮助。

[1] 林伟,杨玉晨.英语语篇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8.

[2] 夏虹.作者简介和论文提要述位功能的个案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2):59.

[3] Brown,G.and Yule,G..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04.

[4] Halliday,M.A.K.and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Longman,1976.

[5] Beaugrande,R.de&Wolfgang.U.Dressler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81:68.

[6]Vazquez-Ayora,G..Introduccíon a la Traductologia:Curso básico de la traducción[M].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77:358.

[7]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24.

[8] 朱永生,郑立信,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52.

H315.9

A

刘泽林(1970-),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商务手段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
商务休闲
中国商论(2012年16期)2012-02-03 01:35:20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23
我的商务秘书 等
数码世界(2009年3期)2009-04-26 04: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