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贝妮,姚丽娟
(湖北中医药大学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65)
动词重叠式的功能探究
彭贝妮,姚丽娟
(湖北中医药大学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65)
基于经典作品语料,分析动词重叠式除传统意义上表示动作时间短,动量小,还可表示祈使、致使、评价、叙述等含义,并可以作为语言习得过程的标记。最后简要分析了汉语动词重叠式在书面语中的功能及对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动词重叠;祈使;功能
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国际性盛会相继召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另外,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相继成立,让汉语走向世界,使汉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这一形势使得汉语口语教学显得日益重要。
口语词汇是经常在口头交际中使用到的词语,是汉语词汇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词汇,但目前对它的研究还很薄弱。其中词汇重叠是语法的一种,众多学者研究语法也是把词汇重叠作为研究的对象,当然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时候词汇重叠成为他们的阻碍。动词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所要表达的含义丰富、语法功能较强和表现形式独特,将我国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表达的淋漓尽致。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已经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分析。他们主要把关注重点放在重叠式表示动词的量上面。所谓动词的量可以从动词延续的时间长短或者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角度分析。前者叫作时量,后者叫作动量。
对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研究,黎锦熙最早指出:“一种动作方开始与继续地进行,又表快完成之趋势,可用重叠法。”王力先生认为:“重叠是动作本身含有的某种性质,并概括为‘短时貌’。”他把“短时”解释为“说话人所想象的时间”,这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吕叔湘承认动词重叠式是动词变化形式,并总结为“短时态(尝试态)”,这同王力的观点基本一致。俞敏较早指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属于‘量’的范畴”,朱德熙进一步将“量”分为动量和时量,认为动词重叠表示时量短或动量小。邢福义则提出“短暂性摆动”的见解。
本文将吸取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分析动词重叠的形式和影响动词重叠的语义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分析动词重叠式的各种语法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A:表示动作时间短。分别有短时貌、短时态、短暂、时量短以及一次动作等说法。最典型的例子是---你们请坐,我去去就来。(二月河《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B:表示动作动量小。分别有动量小、轻微、少量、减弱动作及次数少等说法。比方说:
(1)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只能洗洗衣服、锄锄草、喂喂牲口。
这个句子强调动作量有所降低,因而用重叠式。
然而,动词重叠式并不一定总表示“时量短”、“动量小”,从下面的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2)鞋子小了点儿,可是多穿穿就会大的。
(3)常常练习练习,就能学会这门外语的。
例(2)和例(3)中动词重叠式的运用,并不一定比不用重叠式显得时间更短或动作更轻。由此可见,除了动词的量外,动词重叠式应该还有其他的语法意义。
笔者认为,说话人把动词重叠起来使用,并不是无意识的,他一定期望借此来表达某种含义,发挥某项功能。这也就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另外,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本文只讨论VV式,而不涉及其他动词重叠形式。
首先,动词重叠式经常会出现在祈使句中,它表示的动作和行为可以由听话人(第二人称)来执行。例如:
(4)我太笨了,你教教我数学行不?
(5)你猜猜我是哪一个?
也可以是说话人要求听话人允许自己(第一人称)或让别人(第三人称)来完成某一动作。例如:
(6)让我尝尝这个小吃是啥滋味啊!
(7)把宝贝拿出来,让大家也开开眼界吧!
当然,动词重叠式也可表达说话人希望同听话人共同执行某个动作。比方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林黛玉对贾宝玉说:“你既要在这儿,那边去老老实实地坐着,咱们说说话。”
有时说话人用动词重叠是表达对听话人的建议,或者希望能够得到允许让自己或他人做某事,真正的目的不在于重叠式动词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在于希望通过这个动作得到某种认同。例如:
(8)到国家体育馆去,十一路比三路要快得多,不信你坐坐试试。
(9)你听听,她都说的是些什么话?
(10)让他喝喝看,这茶苦不苦。
动词重叠式表示的动作,行为从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变化,影响着祈使句的祈使意义。当演说话的是第二人称,语句所包含的祈使语气更加更强烈;第一人称,或多或少含有特定的请求,用这个词造句常常是“让”或“叫”;至于第三个人称,想要表达“请求”或“责令”的意思时,句子必须有“让”或“叫”这样的词出现。但是,一般来说,具有动词重叠的祈使句,一般不是用来表示强烈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建议或请求,语调也更温和。
另外,重叠动词构成的句子可以用来描述过去的动作,也可以描述常规活动。例如:
(11)他看看草顶,又看看在门口转来转去的猪……半晌才说:“不错,真的不错。”(阿城《棋王》)
(12)吃吃西瓜,看看球赛,赛过活神仙。
(13)我们过的日子简单,大部分时间用于舞蹈,偶尔出门看看专业歌舞团的演出,与陆伟他们打打球泡泡茶,有时逛逛街给她买新衣服和化妆用品……(李弘《春江花月夜》)
从以上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动词重叠式的运用,表现出的随意,包括随便、松散和不经意等等。严肃庄重的场合,是不会采用这类说法的。
动词重叠式用于叙述句中,没有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含义。一般说来,在动词重叠的祈使句中出现的动词,也都能够用在叙述句当中。
第三,动词重叠式还可以表示某种评价,议论,也是基于一般的行为道德标准和人性对一些动作、行为表明自己的观点。主要有积极的评价和消极评价两种。积极评价中包含应该如何行动。例如:
(14)为什么不调查调查再发表个人看法呢?
(15)这些问题更值得大家认真思考思考!
由此可见,积极的评论是将话语中所包含的动作进行重复强调。不同的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必要性肯定有强弱之分。一般来说,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动作行为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因为说话者没有做到话语中所要求的动作,因此重申明显,具有更多批评的色彩。
另一方面,有一些词义较重,或者具有庄重、严肃、郑重、景仰、尊崇等色彩的动词,一般不能够进行重叠。比如:安葬、剥夺、查处、奉劝、抗议、扭送、抨击等动词。
而消极评议指出道明一个消极的事实。例如:
(16)今天到这儿挑拨挑拨,明天又到那儿挑拨挑拨。
我们可以感受到例(16)口气的随意性,但是作者在指出事实的同时,也包含着强烈的批评甚至谴责。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肯定的评价有一种行为暗示带有赞扬,负面评价实际上是阻止某些行为。这表明,评价性语句也有或强或弱的祈使意图。
注意,可以用于祈使和叙述句的重叠动词,几乎所有能够进入肯定的评价的句子;此外,积极性评论的句子可以容纳表示褒义的动词,而消极的评论一般只能获取一个贬义的动词。
第四,动词重叠式还可以表示致使。所谓致使,是说动词重叠式表示的行为不是它的主体自动发出来的,而是由另一个主体或力量促成的,常用重叠式与“让”或“叫”同现的格式来表达。
第五,重叠的动词也可以用来表示致使。我们所说的致使,是说重叠式动词所表达出来的行为已经不是说话者自动发送到这个话题的,但通过另一个主体来促成,常用将重叠是动词与“让”或“叫”的一起使用。例如:
(17)让他挨挨饿,他就知道爱惜粮食了。
(18)别管她,叫她丢丢面子。
由此可见,动词重叠式表示致使的含义,一般蕴含着某种消极的后果。
动词重叠式还可以表示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过程。这一类的动词主要有:(风)吹,(雪)化,(太阳)晒,退化,演变,涨等等。
最后,动词重叠式还经常出现在母语习得过程中,以下的母子对话可以说明这一点:
母亲:乖宝贝,快来呀,又大又红的荔枝,想不想吃啊!
儿子:吃吃……动词重叠式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特殊的表达功能,只是作为儿童在语言学习中尝试的标志。
以上分析主要讨论的是动词重叠式在口语中的运用,事实上,动词重叠式也经常会出现在书面语当中。举例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该句中动词的重叠,使得整首词极具平衡之美和韵律感,格调欢快明朗,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语言的学习都是相通的,汉语口语的语法分析,对于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母语优势,合理运用母语来优化外语学习环境;尽量使用外语,适量、适当,适时地使用母语来辅助外语教学;强化母语正迁移,弱化母语的负迁移,最终实现有效率的外语教学课堂。
[1] 胡湛,邓洁,龙腾.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分析[J].作家,2010.
[2]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刑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 刑福义,刘培玉.汉语句法机制验察[M].上海:三联书店,2004.
[5] 王红梅.汉语方言动词重叠比较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5.
[6]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 王大成.现代汉语动词重叠构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8] 于江.动词重叠研究概述[J].汉语学习,2001.
[9]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
[10]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H313
A
湖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革”
彭贝妮(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及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