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究——以《老残游记》两译本为例

2012-08-15 00:45:02李庆明
关键词:老残游记杨宪益迪克

李庆明, 赵 颖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一、引言

传统翻译着眼于语言层面的探讨,70年代在西方理论界开始的“文化转向”催生出一系列的理论,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维度,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进行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传播学在翻译中的应用,为研究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角度。

二、传播学与翻译

传播学(communication)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规律的科学,是信息学的一个分支,20世纪40—50年代在美国被正式提出。

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金·奈达首次将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的研究,他指出,“语言交际产生于社会场合,把它从这个场合中抽象出来,它就不可理解。相反,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环境中加以分析,其中包括话语参与者和语言的关系,话语参与者作为特定语言群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把信息源发者和信息接受者串连起来的方式”[1]。

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一书中指出,过去的研究“迫使翻译学科研究忽视了翻译本身的许多特点,特别是有关信息传递性质的那些特点”[2]。“翻译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2]

中国也有学者研究传播学和翻译的关系。1999年,曾涛在《现代信息传递理论与翻译实践》中首次将信息理论应用于翻译中,他在通讯系统模型的启发下,建立了翻译传播模型:原作者——编码——文本——译者——解码——目标语读者[3]。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传播学中5W 的传播模式:who——say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4]。该模式为传播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果说以往的翻译研究没有找到适当的模式与顺序,那么,我们可以说传播学就是它的模式[5]41。吕俊教授在《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中完善了5W模式: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模式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目的是什么,传播在什么场合下进行,传播的效果如何[5]44。这七个因素概括了翻译活动的过程,并且七个因素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翻译活动是一个整体,参与其中的每个要素都会影响其它因素。

三、传播学与译者主体性

译者在翻译这样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1954年,William Schramm在 Osgood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 Osgood - Schramm Circulation Model[4],认为每个传播者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既是解码者又是编码者。参与传播的各个要素的地位平等,对信息的解码和编码产生影响。

吕俊教授认为研究翻译必须把翻译中的诸因素放到系统的整体中去观察,而不是割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孤立地去研究它。时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注意它们中的每一个整体,从这一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它们。无论要突出哪一个要素,都势必涉及到调动其它要素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整个传播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彼此制约的整体[5]41-42。按照吕俊教授的观点,我们研究译者的时候,应该把译者放置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全面考虑各个要素对其的影响。

四、《老残游记》两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

传播学强调传播过程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翻译作为传播活动的一种,和普通的传播有所区别,翻译过程实则为两个传播过程的结合。译者作为原文本读者对原文有个人的理解,对原文本传播的信息进行解码,而解码的过程受到原文作者、原文本以及原文传播目的等要素的影响。解码完成后,将原文本翻译成译本,这是另外一个传播过程,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是作为传播者进行编码的。编码的过程会受到翻译目的、译文读者、翻译效果等要素的影响。

(一)作为解码者的译者主体性

1.原文作者影响下的译者主体性

译者对文章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再创作,但是译者对于原作者喜好、个性、文字风格的揣摩直接影响到译者能否做到“忠实”地表达原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观点。

老残是《老残游记》的主角,作者刘鹗借老残这个替身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老残身上集中体现了作者试图赋予作品的思想意义。老残的性格、情趣、见识、议论无一不在作品中代表着作者的声音[6]。所以老残的观点就是刘鹗的观点。《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写道:“说着,只见门帘一响,进来两个妓女。”杨宪益译:“As they were talking,the screen stirring and two singsong girls came in.”谢迪克译:“As he spoke,there was a rustling of lientzu and two prostitute came in.”

杨宪益先生将“妓女”译为“singsong girl”,是因为从老残口中读出了作者刘鄂对于妓女的看法:“这都是好儿女,父母养他的时候,不知费了几多的精神,历经了无穷的辛苦,淘气碰破了皮,还要抚摸的……谁知道抚养成人,或因年成饥馑,或因其父亲吃鸦片烟,或好赌钱,或被官司拖累,逼到万不得已时,就糊里糊涂将女儿卖到这户人家”[7]312。因为刘鄂在叙述这些妓女的时候没有带任何贬义的色彩,杨宪益先生正是理解到原文作者的观点,所以选择了不带任何贬义色彩的词“girl”。在这点上谢迪克虽然忠实了原文的字面意思,但是没有揣摩原作者真正要表达的观点,将“妓女”译为“prostitute”。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文本时会受到原文作者的影响,原作者的道德观、人生观应该在译文中得以体现。杨宪益先生是真正“忠实”原文,“忠实”原作者的观点。

2.原文传播目的影响下的译者主体性

原作者的创作目的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选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首先了解原文的创作目的,这样才能站在原作者的立场上忠实地再现原文表达的观点和感情。《老残游记》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从整体上看,是一部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作品,其客观社会效果是揭露了清王朝的腐败和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为了使老百姓惊醒起来与恶势力和恶劣环境作斗争”[8]。

《老残游记》第五回在描述玉大人的残暴行为时写道:“赛过活阎王,碰着了,就是个死。”杨宪益译:“Our magistrate is really a terror,a real devil. To meet him means death.”谢迪克译:“Worse than a living king of Hell.If you run up against him,you're a dead man.”

“碰着了,就是个死。”语言简练,却表现出百姓对于玉大人的愤恨和恐惧。杨宪益先生的翻译“to meet him means death”用不定式作主语,和原文的形式一致,表达出了原文的语气和强烈的情感。而谢迪克的翻译虽然补全了原文缺失的主语,并且运用了if引导的条件从句,将两句话的内在逻辑关系也翻译出来,但是在语气和表达上不及原文强烈。

第三回中描述当前政治暴虐、社会混乱时,作者写道:“然曹州的民情也实在可恨”。杨宪益译:“But the people of Cao Zhou are really wretched.”谢迪克译:“But the people of TS'caochou are certainly a bad a lot.”

在翻译“可恨”这类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时,杨宪益先生选用了同样具有很强贬义的词语“wretch”,而谢迪克选择的词语“bad”更普通,感情色彩也相对弱一些。以上例子中,刘鄂借《老残游记》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杨宪益作为经历过中国黑暗社会的翻译家,感同身受到了刘鹗写此小说的目的,在翻译上也就比谢迪克更尖锐,情感表达也更强烈。

3.原文本影响下的译者主体性

原文本是译者翻译的根本,也是译者翻译的源泉。从翻译操作层面看,译者对文本的解读是一个倾听文本声音,并和文本不断对话的过程[9]。《老残游记》是刘鹗50岁左右时分批完成的,所以小说中偶有疏忽和不连贯。杨宪益的翻译版本对原文进行了节译和编译,他没有翻译第九、十、十一章。因为他认为这些章节中含有纂改部分,与全文基调不符[10]12。他也没有翻译第十八、十九、二十回,因为“这些章节所涉及的谋杀情节含有超自然的成分,与全书的现实主义色彩不适应”[10]。

但是对于谢迪克而言,他并没有觉得书中的谋杀情节与全文的基调不符,也没有怀疑其中某些章节不是刘鹗所著,对《老残游记》进行了全文翻译。

由此可见,同样一个文本所叙述的内容,对于不同译者来说有不同的理解,对于他们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

(二)作为编码者的译者主体性

1.译文读者影响下的译者主体性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受到原作者、原文本的影响,译文的读者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读者接受译作。这是翻译的最后环节,也是翻译活动能被接受的关键。”[11]“比如同样一篇文章,译文是供学者研究还是供一般读者欣赏,采用的方法就有所不同,贴近原文的直译更受研究者的青睐,而语言顺畅的意译更受一般读者的欢迎。”[5]42

杨宪益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而谢迪克出生于美国,精通汉语,熟悉中国文化,毕生致力于向西方社会介绍传播中国文化。所以杨宪益预设的读者是一般的西方读者,而谢迪克预设的读者应该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西方读者。他们对于翻译读者的预设不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会有所不同。

如:《老残游记》第一回:“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此人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杨宪益译:“Our story is concerned with the year that traveler came here whose name was Laocan.His family name actually was Tie and his personal name Ying.But he has taken the penname Patcher of the Derelict.”谢迪克译:“It is further told that there was once s traveler called LaoTs'an.His family name was T'ieh.His ming was one character ,Ying and his hao Pu - ts,an.”

杨宪益将“名”和“号”这两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关于姓名的词译为“personal name”与“penname”,而谢迪克译为“Ming”与“Hao”。杨宪益先生翻译的目的是让一般的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学,所以他多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尽量减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谢迪克翻译主要是为了让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化,所以他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的原貌。

再如:《老残游记》每段都以“且听下回分解”为结尾。杨宪益译:“You would read the next chapter.”谢迪克译:“Hear the next chapter tell.”

“且听下回分解”是中国传统小说形式上的特点,表明是说书人讲的一系列故事。杨宪益先生的翻译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让西方读者更易接受。谢迪克的翻译却延续了中文的语言习惯,完全直译为英语,虽然不符合英语的习惯,但是却完整地传递出这句话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由此可见,不同译者在翻译前预设的读者不同,决定了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影响到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译文传播目的影响下的译者主体性

目的论指出,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如此[12]。翻译的目的直接影响翻译的过程和翻译的文本。目的不同,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译者也会译出不同的版本。在传播学中,传播的目的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所以在传播学视角下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必然要分析传播目的对传播者的影响。

杨宪益先生翻译《老残游记》的目的是介绍中国文学,他在英译本前言中写道:“《老残游记》已经流行近一个世纪,刘鹗的语言技巧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其语言之运用,观察之细致,描写之详细都表现出作者的创造性。在晚清的小说中,《老残游记》可以说是一部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10]15。由此可见,杨宪益翻译的目的是向西方读者介绍这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所以为了使文本更易被读者接受,达到传播文学作品的目的,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而谢迪克翻译的目的则不同,他在序言中写道:“《老残游记》吸引着我,它加深了我对这个奇怪社会的理解,任何社会任何阶层的两个熟人,在街上见面时,都要作揖,神色庄重,如同十八世纪欧洲的贵族,让人惊奇,印象深刻”[7]13。可以看出,谢迪克翻译的目的是想要展现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所以他的翻译努力紧靠原文,试图完整而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

如:《老残游记》第四回写道:“掌柜在哪?”杨宪益译:“Where is the manager?”谢迪克译:“Where is the Innerkeeper?”

“掌柜”这一中国古代对老板的称呼,杨宪益将其译为地道的英语“manager”,方便西方读者对小说的理解;谢迪克则译为”innerkeeper”,他并没有用英语语言中现有的词汇,而是选择按照中文含义,自创出一个词,用“keep”体现出“掌管”的意思,尽量还原其负载的中国文化。

又如:第七回写道:“申子平走近一步,作了个揖说声:‘久仰的很’。”杨宪益译:“Shen Ziping came forward to great Laocan‘how are you’.”谢迪克译:“Shen Tzi-Ping moved a step forward ,made a bow and said,Long have I admired you.”

谢迪克逐一翻译了“走近一步”、“作了个揖”、“说声”这三个动作,杨宪益则没有逐一翻译,而是将一系列动作简化为“come forward to”,并且将“久仰的很”翻译为“how are you”。这一地道的英语交际用语更易被西方读者接受,达到了自己的翻译目的。谢迪克直译为:“long have I admired you”,完全保留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达到了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翻译目的对于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译者的翻译目的有着直接的关系。

3.翻译效果影响下的译者主体性

传播效果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读者能否接受译本,译本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传播效果,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传播效果位于翻译传播的最后阶段,它是诸多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是一切翻译传播活动的试金石。”[13]

《老残游记》中运用了很多成语和诗词。由于中西方语言上的巨大差异,译文要想达到原文的效果,即在结构上符合中文诗词对仗工整的结构特点,又能准确传达其意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能动性。

如:第十三回中写道:“不是说他沉鱼落雁,就是说他闭月羞花。”杨宪益译:“If their beauty did not‘make fish sink and birds fall’,it‘obscured the moon’and‘shamed the flower’.”谢迪克译:“If they did not say the‘caused the fish to sink to the deep and the swan to descend’,they said she‘robbed the moon of its luster and put flower to shame’.”

虽然两位译者在用词上有所差别,但是基本都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一方面忠实了原文想要传达的信息,另一方面又使西方读者能够容易接受。

又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杨宪益译:“Standed with painted roof and pearly screen clouds and rain ,amidst surpassingly magnificent.”谢迪克译:“It is most imposing with its painted roof-tree flying like a cloud and its bend screens rolled up like a rain.”

上例中,两位译者也都保留了原文的形象,“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和杨宪益先生的译文比,谢迪克的翻译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也尽量在译文的形式上保留原文的特点,“painted roof tree”对应“bend screens”,“flying like a cloud”对应“rolled up like a rain”,尽量让西方读者感受到中文成语和诗词的特点,能达到更好的译文效果。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语言的差别,译文想要达到原文传播的效果,尤其是中文诗词和成语的翻译效果,译文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形象。如果想让西方读者感受到中文的魅力和特点以及诗词和成语所负载的传统文化,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创造性。

五、结语

译者主体性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翻译研究者的研究对象,翻译研究者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译者主体性。翻译的本质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传播过程的各个参与要素都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翻译文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各个因素,挖掘原文深层次的含义,体会原文作者的写作目的,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作用,从而使译文能够全面、真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1]Nida Eugene,Chewilies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 J Bill,1969:51.

[2]Wills Wolfram.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M].Ernst Klett,Trans.Stuttgart,1982:5.

[3]曾涛.现代信息传递理论与翻译实践[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15(3):103.

[4]路春艳,张洪忠.大众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5]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2).

[6]关爱和.论老残[J].文学评论,1984(4):17 -18.

[7]刘鄂.老残游记[M].哈罗德,谢迪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8]陈辽.《老残游记》新论[J].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2):25-29.

[9]刘华.对译者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126-127.

[10]刘鄂.老残游记[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11]仲伟和,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J].中国科技翻译,2006(1):35-37.

[12]赵建华.《老残游记》两译本看译者主体性[D].兰州:兰州大学,2010:16 -17.

[13]孟伟根.关于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的构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86-90.

猜你喜欢
老残游记杨宪益迪克
《老残游记》中的淮安名园与名花
华人时刊(2023年17期)2023-10-24 08:01:46
读《老残游记》,寻迹另一番江湖
金桥(2022年5期)2022-08-24 01:41:20
傻狗温迪克(八)
傻狗温迪克(七)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34
《老残游记》西班牙语版出版
文学教育(2018年4期)2018-05-24 09:01:42
江妤歆??《节录·老残游记》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