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对听力教学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2012-08-15 00:45:22
关键词:习语文化背景英语听力

武 琳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文化因素对听力教学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武 琳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影响听力的诸多因素中,文化差异因素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在明确了听力与听力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背景差异的因素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并提出了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跨越文化障碍,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应对策略。

听力教学;文化因素;教学对策

一、听力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当语言与文化发生交集的时候,语言就是信息的容器和载体。语言体现一个民族的特征,也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等。著名语言学家E·Sapir曾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语教学不仅应该是语言知识,技能技巧方面的教学,更应该包括社会文化背景、习俗风俗方面的教学。

据有关数据显示,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实践中,有45%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听力能力,即分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听力不仅指人的听觉力,而且包含着能达到理解这个程度的诸种能力,是人的理解记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预测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的综合体。它是对一个人英语水平、知识面、分析及联想能力的综合检验。听位于说读写译之首。听不但能带动说,促进记忆,增强语感,而且有利于训练学生形成用英语进行理解与思维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听有关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等熟悉的材料时,无论形式或生单词,都能根据上下文猜出它们的意思。但当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材料时,学生听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即使没有形式、生词等方面的障碍,也不能透彻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语用学知识和纯语言知识的地位同样重要。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占35%的权重,然而学生在这一部分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教师传统上只注重阅读课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在听说课上,则更多地注重听力技巧方面的训练。殊不知学生如果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必要的认知和了解,即使是最简单的听力材料,听起来也是似懂非懂,不能完全把握其真正含义,所以,作为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听力教学亟待加强。

二、文化差异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一)语音难以正确识辨

首先,汉语与英语语音有很大差别,英语语音有清浊长短之分;汉语语音有平仄音调的不同。这些差异一定会使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方面遭遇辨音的难题。其次,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所讲的英语也不尽相同。由于我们所接触的听力材料纷繁芜杂,个别材料会有一些特殊口音的夹杂与混乱,与学生学到的国际标准音标或字典上的标音不同。这无疑也会使学生在听力辨音方面难上加难。另外,英美音之间,在对用[r]音节处理方面,也有显著的不同。美国人[r]音必发,鼻音重,舌部略微上卷;而英语中[r]音通常不发音或被弱读,发四号元音时多为重读,而且句子后部连得快。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不同发音的渊源,并明确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及现状,无疑有助于学生在听英语时能够正确地进行辨音。

(二)话语风格把握不准

话语风格的不同通常会显示出地域文化气息的多变。中国人历来崇尚儒家文化,说话的语气表现为谦恭、含蓄和圆熟;而英美人的殖民经历曲折,崇尚自我,独立意识强,说话语气风格为直率、独立和自信。如:“I made enough for an army.You are going to the baseball game today?It’s a perfect day for it.”从文字表面理解对话意思并不难,但在录音中第二句话用的是升调,说话者想知道对方是否想在这样的好天气去打球。事实上,说话者非常熟悉对方的习惯和爱好,他以这样的语气说这句话,是明知故问地提醒他今天该去打球。

(三)整体信息与细枝末节处理不当

在听力理解这样一个短时性的言语编码解码过程中,时间机制十分严密。当所听英语材料内容与本族语言在意义上发生矛盾时,我们往往不是按本族语的意思去硬套,就是习惯在两者之间按本族语的规则展开寻求性的思考与对比,当这样思考的时候,后面的语音信息却漏掉了。但这并不表明细枝末节就可以完全忽视,在日常听说交际或是在理解那些与视频资料同步进行的听力材料时,关注必要的细节,如一些肢体语言和手势语,对于材料意义的整体把握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如在大部分欧洲国家和一些拉美国家,手指在耳旁画圈意思是“这人疯了”,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有人给你打电话”的含义。

(四)造成听说过程中的语用失误

何自然先生将我国学生常犯的语用错误分为语言本身的语用错误和社交语用错误。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们容易在听说及听力理解过程中犯社交语用错误。例:—Every time I see you John,you are wearing a different tie. —That’s because I have one for everyday of a week.Question:How many ties does this man have?很多同学根据一周有七天的事实,选了7,而事实上西方人在周末没有特殊情况一般着便装,是不打领带的,因此5应为正确答案。可见,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与正确完成听力理解是密不可分的。

(五)对涉及文化因素的习语俗语产生歧义或误解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些习惯用语或谚语。众多习语俗语蕴含的意义也体现了其独特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是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才能、智慧和精神”。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习语经常出现在读者或听者的面前,若在我们对它们望文生义,势必会产生歧义与误解。如很多学生会把“Indiana is seeking the presidential nomination for its favorite son.”中的“favorite son”理解为“宠儿”,其实这只是字面意义。美国人为了表示对其国父华盛顿的崇敬和热爱,用“favorite son”亲切地这样称呼他。后来这个词范指受到本州或本市的政治首脑们赞同而予以提名的总统候选人。

三、教学对策研究

(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进行标准的朗读训练

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多种语音现象存在的现状与成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坚持收听VOA,BBC等原汁原味的新闻报道,并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模仿主播的语音语调,体会其中抑扬顿挫的规律。教师自己也要严于律己,规范的课堂用语及标准的发音对学生也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总之,只有自己先做到能读准每一个音,熟悉话语的惯用表达方式,掌控好每一处抑扬顿挫所传达的意义,那么才能对所播放的听力材料做到轻而易举的辨音与驾轻就熟的释义。

(二)广泛阅读,增强英语语感

语感即个人对某一特定语言文化的体验领会以及对其用法的敏感程度。对中国学生而言,英语语感实际上是对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抽象化之后所积淀下来的东西。在英语听力中,语感的培养与形成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听力练习和测试中作题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听说交际的能力。多阅读一些有关英美文化背景方面的书籍,如《英美概况》,也可以订阅一些附带CD或MP3的报刊或杂志,如《空中英语教室》、《英语辅导报》等,从中可以更好地了解有关英美历史、政治、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对英美文化的敏感度。同时多背诵文章或文章中精彩段落对于提高驾驶英语语言的能力,培养英语语感,摆脱母语模式的束缚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还要能够与时俱进,有意识地猎取其他专业的信息,如计算机、医疗科学等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的学科领域,减少因缺乏相关知识造成的理解困难,从而达到最佳的听力效果。因此,大量阅读英文、接触英语视听材料是克服文化障碍,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必经之路。我们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文化因素对听力教学的影响及作用,这样无疑会有助于培养语感,有利于感知和理解所听到的听力材料。

(三)充分利用外教资源

除了正常的外教授课,同时邀请外教做有关语言与文化差异的讲座,讨论,让外教带领和指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外教的言行举止与举手投足的细节,身临其境地感受肢体语言的不同,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韵味与差异,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地道的英语或美语,而且可以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总之,在明辨两种语言差异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不断与外教或外籍友人的接触,能逐步认识到文化背景的差异并在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方面形成各自或深或浅的见解或领悟,从而有意识地摆脱本族语的干扰,提高听力理解的效果。

(四)用文化的眼光探究词汇,积累习语俗语

词汇需要积累,如果积累的过程能融入文化的因素,词汇也就有了色彩,不再是枯燥地辨析词类的派生、合成与转化,正如范家材所指出的,“英、汉语在语义上的对应关系有三种:完全对应、部分对应与缺乏对应的词”。如果能冲出词的表层意义的界限,向深层意义探究,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词语,那么,听力理解肯定会上一个高的层次。另外,英语习语、俗语也是英语词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俗语中词的顺序通常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轻易改变,只有熟悉习语的结构,明晰词源、意义及背景,才能不断地提高辨认和运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文化因素对语言的理解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日常的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必须密切关注所涉及的文化现象,把文化教学当成听力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从各个方位,多方面渠道了解熟悉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只有在积累了丰富、深厚的中西方文化素养和各方面领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所学目的语言的真正内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1] E,Sapir.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3).

[3] 胡文中.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4] 何自然.语言学与英语学习[M]北京: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6] 郝维杰.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导入与英语教学[J].教师论坛,2003.

H319

A

武琳(1978-),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习语文化背景英语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2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实用习语 话“鸟”
海外英语(2013年9期)2013-12-11 09:03:36
话“鸟”
海外英语(2013年10期)2013-12-10 03: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