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昌,张 晶
(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0;2.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拖网渔船“闽晋渔5179号”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冲撞,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严重关切这起事件,并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这是一起重大突发性事件,但是由于我国政府的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国内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群众游行和抗议活动,社会秩序稳定,公共生活井然有序,国家的各项活动和事业的进行也是有条不紊。
“公共安全”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安全。它涉及到整个国家、社会、家庭和公民个人生活诸多层面的安全状态。就狭义而言,它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治安事故和犯罪的侵害等三个部分。静态上,公共安全其实是一种社会状态,表明了一定时期与地域内的公共安全程度;动态上,公共安全反映了人类在动态时空中对有序、有效的公共安全制度与社会状态的需求。与之相对应,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公共安全因为具有公共性与社会性的特征,所以,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应对才会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第二,突发性公共危机在发生时间、地点、方式、程度上是人们事前甚至亊中都难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国家的某些应对危机的举措或者是具体设施不到位的话,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或拟发生)将会使人民原本正常状态下生活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秩序发生异化甚至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假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完善,那么后果将会更加严重,波及范围也将会更加广泛。第三,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特别强调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类正常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言,不仅可以在一个地域发生并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与危害,也可以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发生并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与危害。
高校突发性事件易发、突发是当前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重点,也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全新课题,事件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置,极易引发大的事端,进而影响社会稳定。高校突发性事件既具有社会性危机事件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随着人们社会活动与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各类引发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因素也在明显增加。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促成原因和表现形式是复杂的、多样的,既有人为的,也有客观的。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客观上爆发时间上的突然性、诱发因素的多元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处理时机的紧迫性,主观上应急实践与法律理论的互动不畅通、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不成熟与不规范。[1]2因此,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都会破坏原有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从而使我国在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都受到影响与危害。[2]
个人作为社会细胞,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寻找分析、处理、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方法,下面将以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例进行分析。
在社会人中,有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眼界不断开阔,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情绪心理的体验也愈发丰富。但由于其正处于青年中期,其生理、心理的特征又决定了其情绪心理的反应具有强烈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而且随着现代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国际上各种价值意识形态的不断冲击,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趋向饱和。稍微一点的“风吹草动”,可能都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情感丰富,具有社会性。在社会情感方面,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自我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会促进高层次的社会情感,促使理智感、道德感、爱国主义情感的萌生。例如:大学生对个人前途和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的紧迫感,对国际争端和纠纷中不公正现象痛恨的正义感,对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的向往与追求等。[1]47-48
2.体验强烈,具有波动性。大学生体验强烈且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既与大学生的自身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同时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有关。[1]48-49例如:有些大学生刚迈进大学校园时,有一股朝气蓬勃的热情,积极向上,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大学是藏龙卧虎之地,自己不能“鹤立鸡群”,而只能是“羊群里的一只羊羔”,于是慢慢自卑、消沉。
3.情感含蓄,具有掩饰性。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在情绪表现上带有含蓄文饰的特点。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指出:青年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隐蔽性。[1]49大学生只会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场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候会把自己当成一个“容器人”,[3]152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世界伪装起来,不会与对方进行坦诚的交流。[4]49
高校突发性事件是一项复杂工作,不仅涉及教育部门,还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研究,在研究学校高校突发性事件本身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其特点和规律,为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中国古言道:治本之策,攻心为上。因此,重视心理方面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培养坚强的意义品质和承受措施的能力。同时,在教育大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时,还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应结合”的原则,平日加强对大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培训,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理性认知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各种紧急的突发事件面前,能够冷静观之、泰然处之,不会为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
1.树立科学的心理观。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人的心理具有相对的主观性。辩证唯物主义不仅认为人的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时也认为这种反映鄙视机械、简单和重复。面对同样的客观存在,心理反应却会有不同。例如:面对火爆的摇滚音乐,有的人认为很有动感,听起来很刺激;而有的人则会觉得声音很吵,感到烦心。同样在路上与朋友打招呼,朋友没有反应,有的人会认为朋友目中无人而心生烦恼;有的人则会认为他也许是没看见自己等等。由此可见,心理现象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但这种主观性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对某些客观现象的必然反映。我们强调心理的主观性,在于指出心理现象所具有的复杂性与个体性。[4]10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或者以后,不要一味地人云亦云,在事情没有清楚之前,应避免受到“政治既有倾向”的影响,[3]196应该对事件进行公正、理智地评判。
2.认识、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其情绪心理的反应不稳定;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有时表现的还比较强烈;大学生还具有分布集中,组织性强的特点;稍微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产生比较强烈的冲击,给社会造成不小的震动,可能威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在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全国公民义愤填膺,对日方的无耻行径深恶痛绝。但是,我们认识、管理并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并没有在国内发生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这样,即维持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与日方的外交谈判中,我国也占据了主动。
3.注重情绪心理的自我调适。自我调控也就是管理好自己,尤其是面对各种挫折、逆境和重大的纷争摩擦时,要具有承受能力和摆脱消极情绪操控的能力。
当媒体的报道中涉及到一国的某些利益可能会受到侵害时,该国的公众出于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大多数会采取“优先式解读”的方式,[3]274按照媒体赋予的意义来理解讯息。这样做,本是无可厚非。
但是,作为一名理智的公民,我们应该运用理性的智慧,可以采取部分基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社会背景来理解媒体的讯息,即采用“妥协式”的解读方式。这样做,在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我们可以避免完全受到媒体的左右,可以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防止出现情绪膨胀、头脑发热的状况。
4.突发性事件事件的预警、预案机制。目前对高校突发性事件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缺乏科学性研究,应急响应和处置的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预警、预案机制;缺乏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干预的理论及方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日应加强对大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教育,针对大学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政治觉悟较高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引导普通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做到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带来的损害和影响。
进入21世纪,虽然和平和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但是局部的摩擦、冲突甚至纷争仍此起彼伏。近年来,随着周边国家加紧侵占我国的海洋领土,我国周边海洋形势日趋复杂,海洋权益争端有长期化复杂化的趋势,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在某一时期还有可能激化、爆发突发性的海洋权益争端事件;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是目前国内非常敏感而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对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更为敏感,加之大学生年轻气盛、比较容易冲动和偏激,所以,突发性的海洋权益争端问题是非常容易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可能威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已经成了国家和社会日益关注的大问题。在这方面,国家的宏观政策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智地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能力。在日本撞我渔船事件中,已经体现出了国家预防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如果想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培养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在这方面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1] 李晓安,周序中,彭春.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对的法律经济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 于俊平.非传统安全问题与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对策[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132.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张宏如,曹雨平.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