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春枝
妇科急腹症起病迅速、变化快且病情较重,未及时诊断与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易造成休克,甚至死亡。及时的护理可协助医生观察病情的变化,促进诊断速度,并可进行有效的治疗[1]。笔者对本院273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妇科急腹症相关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急腹症患者273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4.8±2.4)岁,未婚45例,已婚228例。其中异位妊娠97例,急性盆腔炎54例,不完全流产38例,黄体破裂2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9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5例,痛经13例,巧克力囊肿破裂8例,其他6例。
97例感染性疾病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176例内出血性与肿瘤并发症性疾病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经腹、阴道及腹腔镜等为本组三种手术方法。
(1)迅速抢救大部分妇科急腹症患者均为急诊入院,且多数为晚上。部分患者入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主要为失血性休克。护理人员须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结合熟练的操作技能,给予针对性的抢救。入院后及时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进行测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做好血型鉴定、血型交叉试验与血尿常规检查等,协助医生做好抢救前的全部准备工作。
(2)心理护理妇科急腹症部分患者忧虑术后会对生育能力造成影响,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应表示同情与责任感,并结合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耐心、和蔼、关心、热情及体贴的与患者沟通,讲解手术的目的性、安全性、必要性等,使患者及家属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患者有树立战胜疾病的用气与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多倾听患者的心声,认真了解患者病史,鼓励患者说出心理话,切忌隐瞒病史,避免延误诊治。嘱患者愈后下次妊娠时应及时就诊,且不应轻易终止妊娠,避免因人工流产、药物流产而导致感染的发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用规范的计划生育法,稳定性伴侣,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密切观察病情与护理实施护理措施与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的重要前提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的血压、脉搏、表情痛苦程度、腹痛位置与性质、皮肤颜色及温度、阴道流血情况及是否发生晕厥、休克等为主要观察内容。急腹症患者大部分呈急性痛苦表情、保护性体位,甚至呻吟、弯腰、屈背等,患者痛苦表情程度与腹痛程度基本保持同步。
①异位妊娠 患者精神状态较差,面色苍白,表情冷淡,伴发恶心呕吐,口唇发青、发紫,腹腔内大量出血时上肢、下肢出现湿冷现象、脉搏微弱、血压及血红蛋白降低、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或不超过38℃,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
②急性盆腔炎患者大部分有宫腔操作史、不洁同房史或产后、经期不卫生所造成,病情发作时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下腹疼痛,发病初期往往伴有畏寒,体温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③卵巢黄体破裂与卵巢囊肿蒂扭转未婚女性为易发人群,剧烈运动后出现急性腹痛[2]。
④巧克力囊肿破裂 也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月经前、继发性生活、妇科双合诊检查后较多见,同时伴有月经不调与痛经病史,病情发作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现象,大部分患者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
⑤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出现腹痛,阴道持续出血,且与月经量相比较多,贫血面容。
⑥痛经患者在行经前或经期发生下腹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喜暖畏冷等。
⑦不完全流产常常发生在妊娠8周后,出血不止,严重可发生出血性休克。病情发作时体温明显升高可超过38℃,白细胞计数升高,子宫局部有压痛感,阴道排出物有恶臭味。
(4)腹痛护理根据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及规律等,结合相关知识、临床经验,可采取半卧位、侧卧位等不断变换体位来缓解疼痛,妇科急腹症患者在未确诊前,禁止应用吗啡、杜冷丁等镇痛药物进行止痛,避免掩盖症状而延误诊治。急腹症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与控制感染[3]。对患者腹部体征变化、阴道流血量与性质密切观察,若有异常发生,及时向医生汇报,给予相应处理措施。
(5)失血的护理如果患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速与腹痛加剧及尿量减少时,及时给予平卧位、吸氧、保暖,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做好输血与手术前准备。
(6)饮食护理治疗初期禁食,腹痛症状改善、无恶心呕吐、腹胀及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恢复饮食。禁食患者给予静脉补液,维持营养均衡,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7)体位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卧位的重要性,同时指导正确姿势,血压稳定无休克患者取半卧位,避免炎症扩散,宜于呼吸、松弛腹壁,使疼痛减轻。有休克征象患者取平卧位,同时注意保暖。
本组273例急腹症患者,及时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无死亡患者,均痊愈出院,对护理工作均较满意。
迅速、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才能使妇科急腹症的诊断率与抢救成功率提高[4]。所以,护理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至关重要。对患者的症状变化、病情等密切观察,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准确评估,给予预见性急救护理,尽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积极预防炎症的发生、定期身体检查、规范的计划生育法、宫腔内进行严格无菌操作等,均可降低妇科急腹症的发生率。
1 杨素梅.浅析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203 -204.
2 史丰玉.卵巢囊肿蒂扭转2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4):949.
3 谢秀媚.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8):30-31.
4 曹雪辉,周丽娟,谢玉香,等.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