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2-08-15 00:44宋奇洋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真人秀电视节目儿童

宋奇洋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1 电视在少儿受众群体中的地位及影响

0-7岁的幼儿包括2个年龄段:3-7岁的学龄前儿童和0-3岁的婴幼儿。包括幼儿在内,2008年我国0-14岁人口统计为2.516 6亿人,占总人口的19.0%。[2]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闲暇时间相对富裕[3],接触电视时间比中小学生多,且较无机会接触其他现代媒介,可塑性最大,其电视观看时间可达到人生的第一个高峰 。[4]。根据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得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 459 737人,占16.60%,通过社会中一些调查报告得知电视已经成为0-14年龄段儿童接触的最多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对其成长尤其价值观念形成影响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

1.1 电视少儿节目与其他媒体领域相比较

少儿能够接触到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电视,电脑,报纸,广播。这四种媒介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相比较之下,电视却成为了0岁-14岁儿童接触最多的媒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于0岁-2岁的儿童,他们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还没有认读和听说的能力,模仿是他们学习的最主要途径,儿童从简单的发射活动发展到符号加工。于是电脑,报纸,广播等媒介的儿童节目是无法满足这个阶段儿童的需求,因为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是使用图式而逐渐理解周围世界的。

其次,对于11岁以上分布于农村或相对偏远地区的儿童,虽然电脑对于他们的吸引远大于电视,但由于电脑和网络不能够普及,广播相对于电视过于单调,于是电视就成为了主要接触外界社会的大众传媒媒介。

最主要的是,电视对于感官的刺激更为直接,是一种“零思考”的模式,完全符合少儿单纯需求乐趣的天性。

1.2 电视对少儿产生的各种影响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对于少儿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媒介。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在研究电视对儿童造成的影响。

电视对于儿童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各国科学家在研究之后总结出来,这些批评是:因为电视节目中有很多快速的,连续的呈现的,短小片段,例所以经常看电视的儿童就会发展出短时注意广度,难以在学业,其他艺术上集中精力;再有,因为电视在节目设计上提供运用了良好,容易理解的图像,儿童“没有真正去享受它,甚至无所用心,徒耗时日而已”[1]所以使得一些儿童变得懒于思考,被动,创造力不强,威廉斯的电视功能论中将这种看电视的方式叫做“冷漠的收看”(indifferent acceptance),这种态度才是真正的危险;还有就是,花很多时间看电视的儿童很少花时间进行更多产生性的有价值的活动,如阅读,参加户外活动,与朋友沟通……长时间看电视也是造成肥胖儿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经过细致的分析,这些评论都没有被研究所支持。其实,所有的负面影响问题不在于电视,而是在于电视节目。因此,当电视节目的内容,模式变换一下时,产生的负面影响都会变得积极健康。少儿认为看电视的最主要的两个目的是娱乐和增长知识,也有相当一部分少儿认为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训练思维能力和学习技能。这说明,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电视不仅是娱乐的一种途径,而且也能够起到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增长知识、锻炼思维、增长学习技能的作用。[5]在娱乐中电视的快速变换段落,可以培养儿童的跳跃性思维;看电视一个小时获得的知识或许运用阅读的方式得到不止一个小时;在一些实验中表明电视更容易影响儿童对态度和社会行为的认知。例如看亲社会电视节目,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总的来说,电视对于少儿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媒介都是最大的,可见,合理科学,健康的少儿节目是何等的重要。

2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发展历程及现状现状

2.1 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我国少儿电视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党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儿少年健康成长”的号召下,少儿电视蓬勃兴起,使少儿节目进入了有自己“固定栏目”,“固定播出时间”,“固定研发团队”的稳定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人大,政协“两会”代表要求广播影视部门“为少年少儿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的提案推动之下,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从80年代的30多个栏目增加到90年代的200多个栏目,中央电视台还于1995年11月开通了第七套卫星电视少儿节目,我国少儿电视进入了从无线到有线,从分散播出到规模播出的发展新阶段;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2003年11月1日,中央领导人在《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中央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切实把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办成精品频道。紧接着,广电总局又下发了《关于开办少儿频道的通知》,2004年起,所有副级以上城市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这是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走入专业化阶段。

2.2 中国各种形式少儿电视节目现今所具备特点(举例)

(1)节目类型匮乏,模式过于“成人化”

现今少儿电视节目中,收视率较高的当属真人秀节目,少儿真人秀节目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河北电视台的《宝宝秀节目》,因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天性,观众们被儿童的真实表演所吸引,之后2006年湖南卫视的《阳光伙伴》2007年的《快乐宝贝》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央视的《大风车》推出的《蒙牛未来星非凡少年》、《银河之星大擂台》等屡受欢迎,可见少儿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方兴未艾。但是在众多“真人秀”节目颇受欢迎的同时,我们忽略了这种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节目给少儿带来的毒害。首先,这些真人秀节目过于“成人化”,孩子们被包装的流光溢彩,被鼓吹的斗志昂扬,本身应以“真”为本的节目变成了“秀”的舞台。例如,据一条新闻报道让不足5岁的孩子,只身上8米高空,站在直径仅25厘米的圆盘上,飞身抓住悬在1米之外的单杠……这是号称国内第一档少儿冒险类真人秀节目成都某电视台播出的《宝贝加油》的内容,该节目每期都会让4名儿童单独或者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恐惧磨练幼儿的心智和勇气成为其独特的卖点。选手多为娇生惯养的3~10岁儿童,这样的节目根本不适应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其次,按照法国当代心理学家H·瓦互在其儿童心理学理论(Wallon’s Theory of Child Psychology)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准,国内参与选秀节目的儿童基本处于主观或个性时期。瓦互认为此阶段儿童开始喜欢自以为是,显示自己的需要,学会自我装饰。儿童在表演类节目中为了获得胜出,被包装的“成人化”,小礼服小西装塑造了一个个小大人的形象,未能从儿童心理出发,而是将成人世界带入孩子眼中,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会造成虚荣心过强等戕害。

(2)自制节目有限,品牌缺少“自主性”(挑战类)

虽然我国现今越来越重视少儿电视节目的创建和制作,但是自制的幼儿少儿电视节目甚少,于是,在未能满足少儿电视需求的情况下,外来的少儿电视品牌占领了先机。这些外来电视视听产品主要有:CBBC的《天线宝宝》、迪斯尼的《小小爱因斯坦》和《小熊维尼家族》、瑞士的《企鹅家族》、德国的《逻辑狗》光盘、捷克斯洛伐克的《鼹鼠的故事》,以及日本教育集团倍乐生株式会社(Benesse Corporation)借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推出的《巧虎》DVD等等。而且,在中国少儿电视节目运营还不够成熟的时刻,外国的运营公司也趁虚而入。例如由迪士尼公司制作并运营的中国少儿节目小神龙俱乐部 (The Dragon Club)1994年9月19日由美国广播公司(ABC)创办,後来 (1996)年ABC被迪士尼收购,小神龙俱乐部开始播出大量迪士尼的节目,包括动画片和自创少儿节目,并正式成为迪士尼动画的家。这些视听产品品牌背后都是国际传媒集团,他们对我国幼儿娱教节目市场虎视眈眈,并一定程度上已在品牌推广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占得先机,抓住了幼儿及其年轻父母观众群的注意力。[6]

3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策略分析:

3.1 创立自主品牌,与外来品牌相抗衡

在中央领导大力发展和重视少儿电视节目的同时,少儿电视节目从业人员更应该跟从大好形势自主创新,在中国少儿开始进入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的同时创立自主品牌,拓展幼儿节目品牌价值链,建立长效赢利模式。所谓品牌价值链,就是以企业向用户承诺的最终品牌价值为导向和目标,从企业经营的整个业务链入手,梳理和改善每一个环节,使之符合品牌价值的要求。这样的价值链贯彻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包括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分销、服务、传播等等。例如美国的迪士尼大型跨国公司就是中国最好的模仿对象,其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惊奇漫画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试金石电影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米拉麦克斯(Miramax)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好莱坞电影公司(Hollywood Pictures),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都是其旗下的公司(品牌)。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更应该学习外来品牌的营销模式,开拓幼儿娱教衍生品市场。

3.2 关注少儿心理,加强“电视效果”研究 (寓教于乐)

在研究对少儿电视节目创立的同时,从业人员更要从儿童心理出发,满足儿童对心理各个方面的认识,心理学家Flavell等人认为,研究儿童心理的成熟理论应该从儿童对视知觉、注意、愿望、情绪、意图、信念以及相关的心理表象、假装和思维的认识。[7]那么,在设计电视节目的同时,就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关注所能关注的一切心理动向。应该减少成人策划的行为,而是着重展现儿童的资助表现。这就要求我国儿童电视行业进一步打造成熟稳定的专业制作团队,并提升儿童电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加强他们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与此同时,加强对少儿电视节目的“电视效果”研究,及时与社会沟通,及时反馈,更好的满足儿童对电视节目的需求。

3.3 细化受众群体,准确进行受众定位(城市农村参与性)

虽然我国开始对少儿电视节目重视起来,各类少儿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有针对性的儿童节目才能被吸引。那么,开发少儿电视节目要进行好受众细分,首先是年龄细分,电视节目的设计应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四个阶段所划分;其次是性别的划分,北美的研究表明,性别是影响未成年人收看电视的重要变量,[8]这不难分析,由于性别的不同,心理对娱乐、玩耍,知觉认知与情感满足都是不相同的。再有就是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儿童电视面向的只是城市儿童,而中国主体的农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广大农村孩子成了失语群体,因此,电视节目设计团队更应该考虑农村儿童对电视节目的需要。各电视台之间也要建立资源共享的数据库和交换平台,力求让各类节目均衡发展,让各区域的少儿节目齐头并进,打造中国优秀的儿童电视节目。

[1]易前良.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源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9.

[3]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J].当代传播,2001(3):21-24.

[4]李嘉梅.龄前儿童媒体识读教育之初探——台北市幼稚园儿童电视观看行为之研究[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2004.

[5]阎建光.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5.

[6]袁靖华.我国幼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品牌建设研究[J].当代电影,2019(6):150-152.

[7]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8]罗伯特.V.卡尔.儿童与儿童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真人秀电视节目儿童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调查
留守儿童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六一儿童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