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莎莎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城市的交通,基本上经历了一个从公共产品向准公共产品过渡的过程。首先,城市交通,在没有发生拥挤和堵塞的问题的时候是一种公共产品,因为其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是,当城市人口增多,交通需求增加后,这种产品就具有了典型的非排他性但是强烈的竞争性,而城市交通堵塞情况越严重,这种竞争性就越强,那么城市居民对“城市交通”这种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边际效用水平就递减越快,从而产生了人们治理城市交通问题,缓解其竞争性所带来的产品使用效用水平的下降,提高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国外学者,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对城市交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即从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关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重视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之间、以及各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重视整体化交通的系统研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又主要体现于对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方面。
与国外的有关研究相比,国内对交通运输的研究开展比较晚,并且主要集中于交通规划、交通运输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于区域范围上的交通规划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当时,在前苏联的专家帮助下,主要采用专家决策法提出了《国家干线公路网规划草案》。随后,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引进西方规划理论、方法与模型软件的基础上,对区域范围上的交通网络开展了规划研究。与区域交通规划研究相比,对城市交通的规划研究则相对要晚。1981年,全国许多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并对交通规划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方面主要是在借鉴国外20世纪60、70年代的交通规划模式,引进国外规划理论并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摸索,交通规划实践经验以及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开始用定性与定量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深层次的交通问题。但对城市交通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缺少解决问题的相关同步的理论,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缺乏可以借鉴、使用的相关办法。
(1)主要街路狭窄
市区内的主要街道如人民大街、解放大路、亚太大街、自由大路等,目前多数仍为双向四排车道,已不能满足过多的机动车顺畅行使。上下班高峰或者冬季下雪,极易造成道路拥堵、车行缓慢。给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市区内单行道路少,没有快速路,狭窄的路面致使高峰时段堵车、车行不顺畅的现象越来明显,城市的道路发展已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冬季降雪过后,由于路面湿滑,加上狭窄,车行缓慢,更使得交通严重受阻,冬季堵车现象频发。随着经济发展,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出行量变大、出行距离变长、出行方式变多、出行质量提高,市区道路的增长速度不足,致使长春市近年来出现了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冬季交通拥堵率占全年的70%以上。
(2)城市道路红绿灯过多,部分街道通行设计不合理
城市街道路口红绿灯过多,而且很多路段信号灯的距离过短,高峰时期极易出现堵车问题。很多路段的信号灯时间过长,如欧亚卖场出口处,一共五个信号灯,致使车辆长时间等候,高峰时段堆积现象严重。部分路口通行设计不合理,如很多的十字路口直行与转弯的信号灯一起变换,造成车辆的抢道,致使拥堵。市区内立交桥与高架桥数量甚少,缺乏主要道路和商业区的有效衔接,大大影响了市内各个商业街之间的联系。
(3)进城铁路轨道经过部分街道
进城铁路轨道经过部分街道,此类路段没有建设立交桥,造成火车经过时机动车的拥堵,短时间得不到有效缓解。如孟家屯西侧路段,经常有火车通过,进入汽车厂的卡车、客车与轿车大量堆积,造成路段严重的拥堵。
“我认为,人们会想要完成所有那些事,”瓦尔科维奇说——去往月球,去往火星,派更多飞船前往太阳系中的其他地方,“许多争论来自这项事实,即太空探索要耗费大量资源,而资源投入是有限的。”那意味着有限的财政资助(尤其是因为就算是那些私有的太空探索公司,常常也要仰赖于政府的合同)和有限的时间:假如探索者聚焦于月球,就算是作为探索的前奏的话,那也很可能耽搁人类的火星之旅。
(4)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完善
整个城市交通线路多,但是并不完善,没有形成贯穿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网。市区内虽然有轻轨,但是线路单一,路程多段,没有形成便捷的交通网。而且,公共汽车与轻轨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搭配,许多地点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工具。并且公共交通工具数量少,车次间隔时间长。各个主要街道、商业区等,由于公共交通比不完善,造成出行的不便、到达时间过长。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落后于长春市的经济发展。
伪满时期,长春由日本进行城市规划,仿照巴黎建造进行建造。以人民广场为中心放射形开发建设。目前,市中心地区的街道、房屋仍以伪满时期的规划建设为主体。所以,由于建国初期,由于人力、物力的缺乏,造成整个长春市区的街道与基础设施设计建造不能与伪满时期有良好的衔接,后续城市规划的不够合理。如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在后续的城市规划中对位置、交通、便利程度等方面规划与选择不够合理,造成街道设计的不合理。
长春市的城市经济建设近年来发展缓慢,经济发展依靠单一,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主要以一汽集团为主,经济发展速度过于缓慢,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不足,对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投入不足。虽然长春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利用。这也是影响长春经济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建设的原因之一。
政府对城市规划不够重视,而且堆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改造缓慢。百姓与政府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很多信息部能得到重视。道路拓宽与维修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工程质量缺乏相关部门有效监管。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了改变形象早出政绩,大搞特搞献礼工程,形象工程,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忽视客观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损失。
面对日趋严峻的交通问题,拓宽城市道路是解决问题,改善交通状况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合理的拓宽城市道路,能提高出行的效率、节省时间。对付交通拥挤,拓宽公路以增加它的运载容量,较宽的公路在交通量较高时达到拥挤临界,并使所有高于初始拥挤临界的任何一个交通量具有较低的私人行车成本。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以及车流量的情况,对长春市区内的主要街道如人民大街、亚泰大街、解放大路等进行拓宽。同时,对部分居民区内无法拓宽的道路,可以合理的设计单行路段,以提高交通的运输效率,方便出行。
在长春市区内,一部分路段与火车轨道交叉,在火车通行过程中,是机动车大量排队等候,造成道路车流量瞬间增大,路面拥堵。尤其在冬季冰雪路面,长时间的等候使拥堵现象长时间得不到缓解。
在此类问题路段,建设高架桥能提升道路的行车速度,是缓解交通拥堵以及避免交通事故等问题出现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高架桥,能使城市交通更加合理,对交通问题的缓解起到很大的作用。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公共交通是有效利用道路资源的交通方式,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其次,公共交通是经济高效的交通方式,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第三,公共交通是全社会都可用的交通方式,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第四,公共交通是污染排放率低的交通方式,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性行为,他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所以说,不管怎样规划,我们首先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如果一个城市规划不是从人的思路出发,再完美的技术条件,再雄厚的物质投资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应该把城市的规划提高到一个人性的高度来对待,让城市规划体现人文关怀。
所以,对长春市的规划与改造应科学进行,结合相关理论,对医院、学校等城市相关配套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城市道路,便于交通出行,避免由于目的地交通不便造成交通的拥堵。在停车需求较多的非住宅区,合理规划停车场,解决停车问题,防止违章停车、占到停车的现象。对路段的信号灯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间隔过短。
在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建设费用等方面的监管。尤其是对资金的使用,要对全社会公布,让群众与政府共同进行监督。对急需解决、常年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更应该加以重视。
在施工方面,应以严格的标准进行检验,防止质量问题给人民财产甚至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要防止权钱交易的情况的发生。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优化城市交通系统,能促进经济发展,其实质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提升市民在决策问题过程中的影响力。广泛的听取市民的意见,最大限度上为市民提供便利、快捷的交通环境。
同时,市民也应对相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进行合理监管,对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反映,形成百姓与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
在建设、改造以及规划的过程中,应杜绝为追求政绩,盲目的进行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建设开发的过度。对道路的拓宽、公共交通的开发升级、高架桥、快速路的建设,要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合理开发,避免公共设施的长时间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
要结合实际情况,人性、科学的进行规划。对学校、医院和商业区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点,要根据有利于交通出行的角度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着对百姓有利得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终就是要从根本上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在交通方面的素质。无论怎样良好的交通环境,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文明出行,都会产生交通问题,而这种交通问题,并不是单单依靠科学的规划与宽阔的路面就能够解决的。有序的行驶、遵守交通规则的穿越马路都能在原有的交通环境下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交通状况。
[1]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国可持续交通课题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要素、挑战及对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颜吾佴.北京交通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杨宏山.市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