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祥, 张夏艳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顺德 528300)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的自组织构建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
冯俊祥, 张夏艳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顺德 528300)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研究视角,指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体育教师队伍系统的耗散结构。提出建立开放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建立学习型组织、系统优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体系结构,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等,是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
耗散结构理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和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关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强调:要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1]。当前,正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深入实践阶段,也是研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始阶段,如何能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列入规划纲要,如何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当前体育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一项基础性理论工作。本文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优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是被科学界誉为现代热力学的奠基人、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著名的统计物理学家普里高津(I.Prigogine)教授。普里高津于1969年在国际“理论物理与生物学会议”上发表了《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把理论热力学的研究推向了当代的最高峰。
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使系统从原有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新的有序状态结构。耗散结构承认熵总是在不断增加,但整个世界是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任何系统都会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熵的变化还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够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下保持相对稳定,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达到耗散结构的动态有序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系统必须处于开放状态;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系统内各要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的结构必须存在涨落的驱动作用。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是一种动态、开放的自组织系统。要不断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交流。只有保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的开放性,不断从外界吸收有用负熵来抵消不利正熵,才能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保持有序度的提高。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2]。在平衡态体系的熵量已经增至极大,无序度已经增至极大,不可能产生有序。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聘用合同制,实行“竞争上岗”,事实上这种“竞争”就是一种非平衡态,它可促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业绩。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体育教师状况,适时对体育教师进行调整,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使得系统保持稳定。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具有多层次、多要素、多目标与多维度的特性。系统各要素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纵横交错在一起。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因果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内在根据。
由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自由度,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涨落对于系统只是一种干扰,系统具备抗干扰能力,并进行涨落吸收。而当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的失稳达到临界状态时,“小涨落”就会被关联放大成宏观“巨涨落”,加之外部条件的作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就会从原先不稳定状态跃迁到新的有序耗散结构状态。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表明:孤立系统会自发走向熵增和减序,不会出现耗散结构;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持已形成的有序结构或促成新的、序参量更大的耗散结构。依据耗散结构及其形成的四个条件,努力创造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的耗散结构系统,使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师队伍,这是形成耗散结构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形成耗散结构系统的关键。根据耗散结构理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先进的教育观念;高超的管理水平;无私的奉献精神。
开放是耗散结构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有序化的前提。
4.1.1 坚持公开选拔 公开选拔体育教师是教学队伍建设引进的“负熵流”,能够打破教学队伍建设系统僵化的局面,是保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活力的重要保证。同时重视岗前培养,让其尽快适应到教学系统中。
4.1.2 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和人才培养 提供校际间的甚至国家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让体育教师在不断交流和学习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4.1.3 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要开放 对体育教师队伍的考核评价,要从“教师之间进行评价”和“上级对下级进行评价”扩大到“学生满意度”和“教师满意度”上,建立合理的综合测评指标,包括测评方式、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等,通过综合测评为提高素质提供参照系数,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同时也要保证信息畅通,使得系统保持开放,减少正熵增。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要形成有序的结构,必须要远离平衡态,努力打破孤立静止的稳定形态,在动态中实现系统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在规模与质量、发展与素质、权利与义务、理想与现实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而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保持动态平衡的关键。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系统思维方法,也是保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基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要把握好以下五点:一是要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把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中成功的愿望激发出来。二是要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根深蒂固于心中,不同的心智模式,对问题的判断会大相径庭,所以改善心智模式对改变体育教师队伍做事的理念、方法和程序非常必要。三是要建立共同愿景。把体育教师的努力和成功实现的要求和组织整体的目标统一起来,从而使得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四是要团体学习。要求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体育教师队伍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让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智慧的合力。五是要系统思考。让组织通过更科学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年龄、学历、学缘、专业、职称和个性结构,是充分发挥体育教师队伍群体效能作用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组合搭配是提高教学能力和整体效应的关键,采用老中青“三结合”的模式,使得不同年龄的人在其智力、体力、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得到合理的互补结合。只有数量适度、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和整个体育教师队伍的群体优势,才能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群体效应和工作效率。通过合理结构优化,努力造就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充满活力、专兼结合、执行有力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促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形成一个有序的动态结构,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朝着更高的有序稳定系统发展。
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师工作条例,使体育教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业绩测评办法、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薪酬制度等等。实施岗位责任制、聘任制,引入教师激励机制,把考核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晋级、增资等措施挂钩,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对那些工作认真负责,工作业绩突出的体育教师给予应有的奖励,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同时,除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他们无私奉献精神外,要制定有力的措施,从工作环境、政策、生活以及待遇上给予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以倾斜,使教学岗位成为很具吸引力的岗位。切实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健康成长,保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教学中形成一种高效率的“自组织结构”,协调各方面资源,让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在“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动态的自组织系统,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建设系统要保持稳定,必须是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地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进而保证系统的良性运转。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学校全面系统地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同时,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制定适合组织发展的规章制度,坚持以师为本,依“法”治师,全面加强师资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努力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形成耗散结构,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系统的良性发展。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Z].教体艺〔2006〕5号.
[2] 颜泽贤.耗散结构与系统演化[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75.
[3] 王爱华.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9):60.
[4] 张劲松,肖文军.新课程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J].2006,25(5):67-69.
[5] 宋毅,何国祥.耗散结构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6] 潘前,黄鸿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3):98-100.
[7] 范清惠,杨洪志.关于加强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825-827.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Z].中发〔2002〕8号.
[9] 陈忠,盛毅华.现代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The Self-organizing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E Teacher Team Establishable System: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FENG Junxiang, ZHANG Xiayan
(Shunde Technology Institute,Shunde 528300,China)
In view of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consider our college P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lies in establishing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of PE teachers system.The paper points out building open the universities P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system,building a learning-oriented organization,system optimization college PE teachers'team system structure,mobilizing the enthusiasm of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o on,are continuously improve college PE teachers'team level of important measures.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E teachers
G 717
A
1671-7880(2012)01-0031-03
2011-11-19
冯俊祥(1962— ),男,广东顺德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管理。
book=49,ebook=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