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战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 十 堰 4 42000)
语言即文化,文化以语言为媒介;没有存在于文化之外的语言,也没有脱离语言的文化。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人类沟通的桥梁,Hymes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能力,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交际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在真实语境中,文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交际的有效性和恰当性。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承、塑造和交流的实践活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需要辅以文化教学,加强对人文素质培养,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对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外对于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追述到19世纪末期。德国著名语言学家Wilhelm Von Hunmobdt关于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密切的观点对德国的语言教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教学法家C.C.Fries提出要在外语教学中对文化因素给予足够重视。五十年代,英国政府实施教育改革,文化教学得以起步。1959年E.T.Hall的著作《无声的语言》的出版确立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地位,并使学习外语同学习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广泛传播。八十年代后,文化教学进一步发展。Lado认为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不掌握好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其后,Brooks,Nostrard和Seelye等外语教学专家,提倡通过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Damen将语言与文化教学运用于实践中,把文化教学称为语言教学的第五要素。Byram提出,文化是语言学习者内在的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教学是有机结合而不能割裂的,应当在语言教学中突出文化教学或渗透文化教学;此外,学习语言和文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发展学习者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把获得文化知识作为语言习得的一部分。
我国的语言文化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潮。进入90年代,国内学者对各种新的外语教学法进行不断的尝试,都在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许多外语教师认为,仅确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还不够完整,应当考虑语言教学的“第五要素”,即“文化教学”。学者们也认为培养目的语语言文化知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中国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外语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的提高,加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共识。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尽量保证在本科学分中占10%(16学分)”。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课程,是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大学英语在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占39%的比重,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
《要求》中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教学主要内容,并以“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教学目标,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们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我国外语界的学者一致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应该脱离文化单独进行。文化影响语言和交际,语言应用能力表现在学生能否在跨文化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际。而在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会造成误解,是交际的主要障碍。因此,学习英语的同时还应具备克服目的语文化差异的能力,即跨文化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中指出,阅读理解文章的题材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等。从中可以看出,文化题材是阅读理解选材的主要来源之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对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学好英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四六级考试的成绩。而目前非英语专业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知识应与所学专业相关,文化素养是对文科学生的要求,有关国家的文化知识应该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属物。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以语法教学为主,造成了语言学习偏重语法和句法的讲解和操练,却忽视了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在翻译和作文方面缺乏文化深度和文化修养,在交流中语言表达不够恰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这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外,还要对其进行文化素质的教育,并使二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不但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应然之路,也是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诉求。培养以英语为工具、具备跨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大多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大学英语》两套教材,其中有很多是反映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内涵和科学知识,教师在大学英语授课的时候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注重介绍词语的文化内涵,挖掘中英两种语言在句法和篇章结构上的差异,介绍英语的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比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非言语等方面开展文化教学。实施文化导入,以文化背景知识为引导,学生对教师的各种交际行为就能进行预测,预测的准确度越高,学生的焦虑感就下降、自信心上升,与他人交流的愿望也就随之增强。同时,结合课本开展文化欣赏、文化表演、案例分析等文化活动,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和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和敏觉力,从而使其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升语言使用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应增强教师自身的文化修炼,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就是英语语言文化的代言人,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播者,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英语国家文化,使用英语国家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手段。比如使用一些非本族的肢体语言,学生在体会异文化对感官带来的冲击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产生好奇,主动探究中西文化差异。再者,英语是强调互动性的课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直接影响其课堂表现,互动过程中教师应适时采用不同的面子维护策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针对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积极面子需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给予他们认同和信任。同时也应采取西方常用的消极面子维护策略,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独立、自由和自我决策的自由。通过采用不同的面子维护策略,既让学生的自尊得以维护,自信得以增强,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学英语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丰富的英语文化活动,如:文化讲座和讨论、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文电影配音比赛、英语辩论赛等,可以延展英语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获取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仅靠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有必要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在基础阶段开设以英语文化认知为核心的选修课程,通过文学和影视作品等文化表面特征从认知层面提高对异文化理解力;进而增加跨文化教育的课程,如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西方旅游等,从情感层面提高文化敏觉力,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投射与接收正面的情感反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认可、接受并欣赏异文化;进入高级阶段,文化教学应深入文化现象背后,剖析造成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系统介绍英语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结合行为模式和互动模式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目的语文化的适当行为技巧,最终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1]Byram M.Culture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1989.
[2]Damen,Louise.Cultural Learning: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7.
[3]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7]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行为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严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