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2-08-15 00:4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证书基础考试

雷 琳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目标是在高职各个专业中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使所有高职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为此,许多高职院校采用“证书考试”作为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如选择“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与技能鉴定”中级证书考试[1]。将学生是否通过该考试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即学生学习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需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与技能鉴定”中级证书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证书者才能拿到该课程学分。考试不合格,未取得证书者,该课程学分为零。实施此类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毋庸置疑,“证书考试”在规范计算机教学、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重视“证书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积极作用,而对其负面影响则缺乏关注。

2 考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负面影响

2.1 以考试来引导教学,逐渐倾向应试教育

“证书考试”的成绩作为课程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使得不少高职院校都紧紧围绕“证书考试”展开教学:将“证书考试”大纲作为教学大纲、将“证书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将“证书考试”通过率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惟一评价标准、将“证书考试”的证书与学生毕业证书紧密相连,“证书考试”不过不能取得毕业证。如选择“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与技能鉴定”中级作为考证种类,其考试大纲仅包括四部分内容:WINDOWS系统操作、WORD基本操作、EXCEL基本操作、WORD与EXCEL综合应用。为能顺利通过“证书考试”,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会逐渐倾向于只讲考纲知识点,大纲中没有的内容授课时一笔带过或甚至完全不讲;学生也只会反复练习“证书考试”题库中的题目。知识点不变,题型变换一下便无从下手。高通过率只能证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通过“证书考试”的方法,却未学习到应掌握的全部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也每况愈下。这种以考试来引导教学的方式,逐渐使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演变成为应试教育,这也违背了一系列计算机技能考试开设的初衷[2]。

2.2 教学设计上,不考虑专业需求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专业性,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考虑专业需求,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增长。很明显,各个专业对计算机基础应用的需求是不同的。如:工科类各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绘图、会编辑各类复杂公式等;文秘专业要熟悉文字录入、文档版面编排及美化等;会计专业要掌握各类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等[3]。……而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方式还是不论文理,不论专业,统一内容,统一授课。

3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3.1 转变观念,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需端正对“证书考试”的态度。要认识到教学与考试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既有联系,又相互作用。不应以通过率高低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而应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评价教师,如:学生评教、说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情况、教学督导组随机听课等。没有了应试教育通过率的“枷锁”,教师会逐渐从“教育者”角色转换到“引导者”角色上来。把主要任务放到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教师会有更多精力和积极性探索并开发一系列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3.2 基于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1+X”模式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的思想对教学内容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可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为6个项目:1.计算机基础知识项目、2.文字速录项目、3.word项目、4.Excel项目、5.PowerPoint项目、6.Internet应用项目。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方针策略的要求和各专业自身需求,又可将课程设置为“1+X”两个模块:(1)“1”模块,即公共模块。介绍教学内容6个项目中的1.计算机基础知识项目及后5个项目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文字录入、Word图文混排、制作 Word表格、简单Excel表格操作、简单PPT制作、会使用搜索引擎,能利用网络工具进行通迅并收发邮件等。(2)“X”模块,即面向专业模块。根据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不同要求,以及社会对某些职业的特殊需求,将教学内容6个项目中的其余内容进行适当增减。如文秘专业在文字录入项目中增加熟练使用五笔输入法、如何提高文字录入速度、Word版面美化等内容;理工科各专业在Word项目中增加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各类电路图等内容;会计专业在Excel项目中增加if、sumif、vlookup等函数使用、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等内容[4]。

同时,应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保持教学课时稳定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坚决摒弃过时的、用不到的知识,压缩或兼并重复的内容,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如:电子邮件OUTLOOK已过时可以不讲,较新的 WINDOWS 7操作系统和OFFICE 2007的使用应纳入教学大纲中。

此举无疑对参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多与专业老师、学生交流,深入一线进行专业调研,加强专业岗位分析,研究和推动计算机基础与专业的结合[5]。

3.3 改革教学考核方式,推行过程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体现高职学生计算机技能、职业态度及综合素养的课程。“证书考试”只能单一的反映学生考题会做与否,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职业态度与综合素养的高低无法得到体现。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改革教学考核方式,推行过程考核,建立过程考核与“证书考试”相结合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过程考核可以包含学生上机课成绩和平时成绩。其中,上机课成绩可引入6S管理理念。6S指整理 (SEIRI)、整顿 (SEITON)、清 扫 (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把6S管理纳入过程考核,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品质。平时成绩由出勤、提问和作业等成绩确定。“证书考试”可以以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成绩为准。过程考核与“证书考试”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改变了过去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客观、更全面地评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

4 结 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改革更是一个大范围、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学校的有效配合与支持。我们需认清“证书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自身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 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简介[OB/OL].http://www.citt.Org.cn/EIIndex.as-px.2011-02-01

2 谭晓辉,臧海英.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3 罗祖玲.基于就业能力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30).

4 刘俭云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众科技,2007(6)

5 唐春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设想[J].计算机教育,2008(24).

猜你喜欢
证书基础考试
WJCI 收录证书
“不等式”基础巩固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整式”基础巩固
收录证书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