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静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和检索技术迅猛发展,图书馆不仅是用户阅读纸本资源的场所,也是用户通过先进技术和先进设施快捷获取数字信息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中心。高校数字图书馆从基于数字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发展到面向用户服务的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网站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面向用户服务为导向”的核心理念逐渐融入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中。
本文将从面向用户服务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进行分析,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的要素以及应对策略。
我国对“数字图书馆”的探讨初见于1994年,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建设与发展,高校数字图书馆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基于数字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基于集成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和面向用户服务的数字图书馆。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联机网络和自动化集成系统建成并连成一体,MARC等标准的推行与书目数据库的建设,照片、文字、手稿、图书和图片等资料转换成电子格式,第一代数字图书馆由此产生。这个时期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资源为中心”,借助因特网浏览检索,其重点在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数字信息资源系统。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出现了变化,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提供一些集成服务,如在涉及数字图书馆资源获取、存储、组织、检索、发布和版本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以解决数字环境中分布式和异构的数字资源有效利用,致力于支持分布的数字资源。这一代数字图书馆是基于集成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知识经济即将成为主导型经济形态的情况下,知识挖掘、整合与传播成为了数字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这一时期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内容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目的是进一步认识数字图书馆在推进人类创造、搜寻和利用信息活动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并推动以此为目的的技术研究,即基于面向用户服务的数字图书馆[1]。
基于面向用户服务的数字图书馆,以三种主要数字化资源(即图书馆本身的数字化特种馆藏;商用的网上联机电子出版物或数据库;在因特网上有用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和由统一信息访问平台、网上参考咨询(VRS)平台为两翼组成。统一信息访问平台主要解决异构平台的信息资源检索,向用户提供方便检索的统一界面,提供不同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网上参考咨询平台主要解决用户在访问数字图书馆时的疑问[2]。这两个平台对一个实用的数字图书馆是不可缺少的,它在强调资源建设与技术开发的同时,更强调对用户类型、需求特征、服务目标与服务模式的研究,试图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确立资源、服务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以人为本”,构建有利于知识发现与创新的知识网络。
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展示的网上服务窗口,全面折射出图书馆的业务、服务和管理水平。然而,目前仍有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设计不合理,重图书馆提供的传统服务、部门设置和规则制度等一般性内容的描述,轻图书馆所能为用户提供数字资源和参考咨询等服务,出现了用户服务与用户需求不协调、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与用户需求难以满足的矛盾、服务方式更新与服务能力不能与用户需求保持同步等现象,以至于用户服务工作仍在低层次、低水平徘徊,难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户界面是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与用户之间沟通的唯一桥梁和手段。网站上的丰富资源要为广大用户所用,很大程度取决于系统是否为用户提供一个能够理解用户语言,适应用户操作行为、帮助用户有效使用系统的良好地网络页面。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首页布局不合理,页面信息简单堆积,用户最关注的资源和服务并没有摆放在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不能很好地彰显师生和科研工作者这个特殊用户群的真正需要,影响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在网页色彩和字体大小搭配上不够协调,不能给用户带来愉悦性的享受。
数字图书馆着力于建设基于用户浏览行为的智能导航系统和清晰的栏目分类体系,引导用户正确、顺利、愉快地使用网站的反馈与帮助系统,使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网站浏览所需信息时方便、快捷。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栏目设置上较为模糊,上下位类混淆、一级类目与二级类目混淆,类目名称不准确等,从而导致用户理解不便,进而给用户利用图书馆带来困惑和困难。导航设计不合理,导致进入某个栏目后不能自由的跳转到另一个栏目或者图书馆主页[3]。
现代图书馆和用户的关系正从“图书馆轴心论”向“用户轴心论”发展,高校数字图书馆也从基于数字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发展到面向用户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图书馆与用户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图书馆及时发现服务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有利于帮助用户更便捷获取信息资源。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仅仅是以文本和图片为主的方式介绍各种资源和服务,不直观、不生动。对用户而言,一般属于自学式的单向教学,缺乏互动性,缺少实时咨询等用户服务方式。
网站完工后,可以修改调整的东西很少,除了添加文字信息外基本上一成不变,后台对前台页面修改的内容很有限,没有为未来图书馆新技术新应用发展预留接口。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页面还存在错误链接,内容长期未予以更新和响应时间较长等问题。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了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信息和通讯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图书馆推向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必须不断更新和完善,以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经费问题、硬件设备、网络条件及场地等因素的限制,人才队伍建设、硬件设施和数字资源等方面的投入较少,发展受到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所处环境特点,探讨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的要素以及应对策略,力争将网站改版成基于面向用户服务的数字图书馆门户,让用户满意。这里,以湖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予以说明。
图书馆在建设门户时,首先应该以主动服务的意识,考虑服务对象是谁,用户最希望获取哪些信息。高职院校有着特殊的读者群,即教师、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站在用户的角度,他们最关注的应该是资源和服务。图书馆需要在门户设计上,将用户最为关注的资源和服务放在最为醒目的位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以通俗的语言重点反映读者所需所想获取的信息,教会用户使用门户,用好门户。另外,多方听取读者的反馈意见,针对他们的需求不断完善门户内容和服务方式,真正做到为用户着想。
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VI(Visual Identify)视觉识别系统有助于读者了解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上一个台阶,并对图书馆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实现其社会效应。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视觉识别的四项要素是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标志、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标准字、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标准色和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页面模板。其中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标志是VI视觉识别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比如我们需要根据学院特色及图书馆特点设计出代表该所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门户的标志和标准字,突出网站的整体性和归属感。
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购置经费不足,馆藏量少和硬件设施薄弱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争取加大电子资源、存储系统和网络设备投入的同时,积极参与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CALIS和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同时获取他们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在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门户上以一定形式提供给广大的用户,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知,加强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服务环境建设。
3.3.1 参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共享其提供的数字化图书,弥补馆藏纸质图书不足的问题。
3.3.2 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CALIS建设,共享联合目录服务、e读应用平台和CALIS应用系统,如统一认证系统、馆际互借系统和参考咨询系统等。
3.3.3 参与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共享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电子期刊和万方学位论文等资源,将其提供的为学知识搜索平台嵌入数字图书馆门户主页,实现多个异构数据库一站式检索。共享易瑞远程访问系统,实现校外单点登录,灵活授权,统一访问,在有效保护数据资源的知识产权和访问授权的同时,实现数据资源的集成和共享,解决校园网外读者不能访问本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问题,有效消除数据孤岛和信息孤岛,使师生能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充分发挥电子文献资源在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在实现展示介绍功能、资源/服务利用功能、读者教育功能和交流互动功能等四项功能时,需始终牢记“用户中心、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深刻认识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门户的用户群、主要需求和用户行为,做好栏目分类,加强导航功能,使众多信息各得其所并且便于查找。
除以文本和图片为主的方式介绍各种资源和服务外,设置专栏提供当面、电话、表单和实时咨询等多种用户与图书馆馆员的交互方式,尽最大努力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服务。与此同时,图书馆将用户使用门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并分析,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需立足实际,始终贯彻“面向用户服务”这一理念,不断改进和晚上,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教学科研的源动力。
1 仇晓惠.论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J].图书馆学研究.2009
2 杨宗英,郑巧英.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之一—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设计[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
3 赖宁,蒋飞云.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J].现代情报.2006
4 葛萍.财经院校图书馆主页栏目设置比较研究大学[J].图书馆学研究.2010
5 丁娇.高校数字图书馆用户界面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