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 评建办,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当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所有新建本科院校也都能从政策层面理解、明确,并从顶层设计上体现这一定位。但政策层面的理解并不必然带来观念的顺利转变,以及基于观念转变而推动的实际改革。抽象的顶层设计要落实到具体办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于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效,更需突破制度的、物质的以及校内、校外综合环境的制约。因此,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尚需突破以下瓶颈。
观念是一种最顽固的力量,在它被理解并自愿接受之前,任何外在的强制趋动都会受到无形、无情的抵制,除非这种外在的强制伴有接受者渴望获得的预期利益(物质的、精神的)或是感受到不接受便可能面临被陶汰的危机。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的接受而言,只有作为办学主体的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下同)自觉意识乃至切身感受到,只有遵循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才能赢得自身发展的机遇——学校的发展和个人事业的发展,观念的接受才是可能的,政策的落实才是实质性的。但从当下社会现实看,大面积“用非所学”的就业结构仍在暗示人们,“人才培养素质”这一不可量化的指标,远没有作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学术论文、科研经费、成果奖励等排名要素来的重要。家长和学生在择校时,更多考虑的也是学校的知名度,在全国或是区域中的排名等要素,而不太会或是无从去考察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或是毕业生去向及用人单位反映等难以量化、检验的标准。教师或科研人员出于职称晋升和社会评价等个体事业追求的需要,在学术研究方面投入精力的内趋力远远大于出于责任感而在教学法研究或是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努力。再从情感角度看,新建本科高校大多脱胎于设区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是地方性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本科是其办学层次上的一次蜕变,为完成这神圣使命,许多学校付出了超出一个五年计划的漫长努力。升本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迅速或尽可能快地实现学校从专科办学到本科办学的转型,而最能体现成功转型的仍是代表内涵建设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建设等倍受传统观念支持且可量化或可展示的要素,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虽不得不重视,但终因太过综合、抽象或难以量化和展示而被推延。更为根本的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规格和内涵界定上难以和高职高专明显区分,急于“脱胎换骨”的新建本科高校对其接受不同程度遭遇情感上的障碍,认为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意味对传统大学价值的降格等观念还大有人在。
总之,新建本科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的接受与渗透,缺乏足够的内生动力,必须借助内部强制与外部动力:内部强制即学校内部的政策导向,包括经费投入导向,职称评聘导向、评价指标导向,直至各类奖惩和校园文化氛围导向;外部动力包括政府政策导向、社会评价导向等。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过程。
师资之于大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倍受中外教育家重视,清华前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哈佛前校长柯南特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这些言论,究其要意,无非是强调,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借此举一反三可以说,要办好高质量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应用型师资。但这对于新建本科高校来说,实在是一个两难选择。目前,本科层次高校在选聘教师政策上基本形成统一标准,进人必须至少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或对人才有足够吸引力城市的高校要求必须博士以上,附加须是来自211甚至985高校或是紧缺专业等条件。这些不成文的规定是当下甚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本科高校追求办学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为:第一,教师的学历与学位虽然不能完全与其科研与教学能力划等号,但却是其基础理论和科研能力达到相关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代表了一种培养和发展潜力。更何况既便不考虑科研潜力,师资结构数据本身就是学校内涵建设排名的重要指标。新建本科院校为了避免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因陷入马太效应的弱势而面临被陶汰出局的危机,就不得不注重师资的储备。第二,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和对台合作也是当前新建本科高校寻求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际交流和对台合作等项活动中,随时都面临着师资等对应要素的比较,目前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对大学教师的学历学位要求也是趋高不下,博士学位几乎已是大学教师起点式的底线要求。综上要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建本科高校在师资建设的导向上必然倾向于对高学历、高职称及名牌学校毕业生的追求。毫无疑问,这样的师资队伍是学术型的,无论就学校对其期望还是其自我定位来看都是如此。缺乏行业实践经历,入职后即投入紧张的教学科研,既缺乏观念支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跟踪行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带着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模式,履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往往是“学有余而力不足”。而从专科阶段保留下来的教师则大多把精力用于考研、考博,补上学历、学位,加上年龄原因更没有精力去从事实践研修。从教师实践的主动性来看,受传统“道本器末”观的影响,在潜意识里始终存在对实践层面知识与技能的忽视甚至轻视。如上所述除非有外力的强制(政策导向、制度约束等,当然也不排除个人的兴趣),否则投入实践不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再从教师参加行业实践研修的途径看,远没有赴名校访学等来得方便,一方面是企业在接收高校教师研修上由于机制缺位而导致的被动性,即缺乏相应的思想准备、利益依据,更不用说相关制度了(除非这种合作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利益如政策优惠等,否则企业没有这方面的义务)。因此,虽然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高校意识到并制定了教师赴企业研修、接受实践训练的相关激励政策,但途径仍不畅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仍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难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借助相应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而培养模式与方案的落实则必须经历实践环节。目前高校的实践包括专业实践(专业见习、实习、仿真实验、生产性实习等)和非专业实践(如课外科技活动、“三下乡”、志愿者活动等)。非专业实践是所有类型高校都普遍推行的带有共性且已具有一套成熟做法与经验的社会活动。此处主要从专业实践的角度来论述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之实践环节实施的困难。要使学生真正获得实践真知,专业实践除在实验室里进行的仿真实验外,很大程度上须借助于现实(生产性)的岗位实践,因此企业(用人单位)的接收以及接收的主动性、自觉性成为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实践的根本保证。目前学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生产实践训练等)的实施主要通过校企(或其他用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进行,既是合作协议,首先考虑的是平等互利。站在企业(用人单位)的立场上,接收大学生实习意味着必须提供合适的岗位、承担相应的业务指导,甚至还有食宿安排以及安全责任等。既有责任必有相应的利益期待,如:政府是否因为企业(用人单位)接收了实习生而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企业(用人单位)付出精力指导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是否能代替正式职工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以及毕业后能否为其所用,等等。目前政策层面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因此企业(用人单位)的期待主要集中在用人方面,即实习期间能否实质性顶岗,实习结束后是否能留用。而是否留用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订单培养模式除外),并不取决于企业(用人单位)单方的意愿,因此,企业(用人单位)更关注的是顶岗性的实习。而顶岗性实习是属批量性质的,企业(用人单位)在提供岗位和进行指导时不可能也不愿意区分本科生与高职学生,而是混同使用,出于成本考虑或是毕业后录用可能的期待,甚至宁可选择高职学生,这必然使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培养规格遭遇现实尴尬。此外,新建本科高校大多地处设区市,相当一部分还是在经济相对落实地区,能够或有能力提供本科生尤其是新办专业本科生实习的大型企业或是上规模的企业数量有限。一些地处经济落后地区的新建本科高校不得不到遥远的大中城市寻求合作企业,既增加了实习的成本,也给实习管理和指导带来了困难。凡此种种成为了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瓶颈。
为了高质量达成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突破上述瓶颈 ,进而解决其他尚未提及的困难。
1、要在科学把握应用型人才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普及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意义的认识。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上的瓶颈 ,源于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其社会意义认识的不到位,因此必须打破“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传统藩篱。首先,要全面把握与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较之学理型(学术型)人才不是培养层次和培养规格上的差别,而是培养类型上的不同,即应用型人才可以是专科、本科层次,也可以是研究生层次的。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层次的提升,应用型人才层次上移是必然的趋势。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明确指出,“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根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专业硕士招生将占研究生总招生的50%以上,我国将形成学术型研究生和学位型研究生各占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必须认识到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新建本科高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1]就社会发展需要而言,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学用脱节现象,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教师节的讲话中曾经明确指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指出“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3]就新建本科高校自身的生存发展而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人数剧增,身份与文凭己不再是“稀缺资源”,高等教育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人才的标准是由用人单位来决定,学校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空间。因为新建本科高校与老牌大学相比,由于办学历史、学科积淀、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方面都不具备竞争力,如果不跳出传统的藩篱,就可能出现培养的人才学术性比不上老牌本科院校,应用性比不上职业定向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尴尬被动局面,甚至可能被市场陶汰。因此,作为新建本科高校需要着力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的问题。
2、要通过观念与机制的良性互动,引导、促成广大教师自觉履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机制是保障,解决的是行为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问题。首先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要把是否有效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中,落实到课堂教学内容、讲授方法,实验、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论文指导等各环节中,作为评价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个人业绩的重要依据;把是否拥有行业经历及相关行业特许资格证书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等的必备要件。其次要建立奖惩机制,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物质与精神的鼓励,相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落实不到位或拒不承担相应责任的专业或个人也要有相应的陶汰机制。总之,只有当每位教师都意识到应当这么做且不得不这么做,意识到做好了学校和个人事业才能发展时,应用型人才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要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校企之间的互利合作,全面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除了学校内部资源与要素的整合外,外部环境的作用包括政府的支持与企业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欧美等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源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如美国的 “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学、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既得利于政府的强力支持,也受益于校企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政府的政策支持,如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成立了全国合作教育委员会、合作教育协会,向全美推广合作教育,同时还通过《高等教育法》及其修正案,赋予各高校向教育总署申请合作教育经费的权利。1976—1978年间,美国联邦政府为845所高校提供了7500万美元的经费资助,此后每年维持在1500万美元。此外,美国还通过税收法,给予参加合作教育的企业年营业额5%的免税政策,以此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合作培养人才[4]。目前,我国虽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尚未制定出台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在这方面应该主动借鉴欧美的做法,以形成积极的导向作用。加强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合作,强化学生生产性实践训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现状永远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是今后必须着力强化的一个方面。从企业参与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看,缺乏政策层面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尚未提出明确的具有约束力的相关义务要求,也没有相应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中,更多关注的是合作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实际效益,如高校是否能为企业技术改进、文化建设、员工培训等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在探索校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张世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2):9-11.
[2] 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4] 黄义武.中美合作教育社会环境比较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