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若干教育建议

2012-08-15 00:49:04段丽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家长幼儿语言

段丽红

(山西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运城044000)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巨大进步,幼教事业飞速发展,幼教改革逐步深入,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已经有了一些现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新理念,但从具体的活动中来看,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新理念的内涵。家庭作为幼儿学习、运用语言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幼儿语言教育新理念的理解和运用也势在必行。幼儿园方面作为幼儿教育的引导层面,首先要关注和重视幼儿的语言教育问题,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地位,并经常督促、检查,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其次对教师通过组织业务学习,观摩评比等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寻找误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再次,可以让教师“走出去”,到其他好的幼儿园参观学习或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学习幼儿教育新经验;还可以把专家“请进来”,把一些幼教专家请到幼儿园对教师、家长进行理论、应用培训,提升教师和家长对语言教育的认识,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如“家园之窗”、“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语言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掌握语言教育的艺术,提高家长语言教育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能否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多渠道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提升教科研水平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衡量幼儿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科研活动,要把幼儿语言教学活动和教科研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教科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教学活动,并积极对实践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2.增强专业技能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应如何组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这些都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紧密相联。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进行幼儿语言教育的保证。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加以培养和提高:

首先,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素养。教师的语言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幼儿语言的发展。针对幼儿的思维形象、语言贫乏,富于情境性等特点,教师应在尊重其接受程度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语言质量,努力为幼儿做出良好的语言示范。

其次,找准定位,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教学。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以关爱、平等、尊重的态度和幼儿进行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倾听、理解其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探索和表达,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获取一定知识和经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组织和驾驭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再次,教师要客观认识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在和幼儿相处时要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善于归纳幼儿的个别差异,并根据各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力争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从活动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三、依据语言教育目标,创造性选择和使用教育内容和教材

在选择语言教育内容时,要把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语言形式、内容和运用过程中如何发展,如何提高进行具体分析,并把这些作为幼儿语言教育内容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予以突出和强调。

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对教材内容有选择地采用。对那些已脱离时代、幼儿已不接触的内容显然该删除,如绕口令“生产队里养了三十三只小鸭子”。当然,一些非常经典的内容我们应该保留,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看图讲述《明亮的玻璃窗》等。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优秀的幼教报刊杂志、幼教网上选取一些幼儿喜欢的、时代气息浓的内容,充实到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来。其次,对幼儿语言教材中 的一些内容可适当加以改动,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例如把故事中的倒装句改变成陈述句。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是指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语言时通常采用的手段或策略,包括教师的引导方法和幼儿的学习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口授法,它主要是指活动中教师采用讲解、讲述或与幼儿讨论、交谈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学习语言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1.示范模仿法

是指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使用规范的语言,对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要多进行示范,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模仿练习,有时也可由语言发展好的幼儿来做示范。

2.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它可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促进幼儿多感官的积极活动,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语言得到训练和发展。

3.视、听、讲、做结合法

“视”、“听”是把幼师提供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认识,再通过“讲”、“做”表现出来。“视”、“听”、“做”都是为“讲”服务的,即通过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感官的参与活动,使幼儿获得语言的发展。

4.表演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幼儿在理解并熟悉故事、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让幼儿表演作品内容,对作品进行创新和发展,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1.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

听觉是重要的信息途径,倾听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家长在培养孩子倾听能力时,第一,要让孩子对他人的语言保持专注,给予注意。要用眼睛注视着对方,用积极的表情或简短的语言对他人的话语进行回应和反馈。第二,要让孩子听清楚。家长在和孩子谈话或朗读时,语速要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不要太快或太慢。第三,要创造让孩子进行倾听的机会。

2.增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孩子在一岁左右开始学说话,但表达的连贯性、逻辑性和丰富性还较差,需要提高。家长可使用以下方法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家长要肯定孩子的语言行为,当孩子讲话时,家长要认真倾听,并及时用简短的话语或动作、表情进行回应和反馈。

其次,可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语言练习。如上下楼梯时,教幼儿说“上”和“下”,穿衣服时认识“内衣”、“外套”。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词语接龙”、“故事

五、家长要做语言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

(儿歌)大比拼”等游戏,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水平。

再次,家长要多为孩子之间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家长可让孩子和自己的朋友、同事、亲戚、邻居家的孩子进行语言交往,因为这种交往平等、轻松、自然,孩子也可以在语言上模仿或学习同伴的语言经验。

3.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其一,根据孩子喜欢模仿的特点,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一方面,家长要主动学习,经常读书看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另外,还可多带孩子到一些学习氛围浓厚的场所,如图书馆、书店,孩子就会被他人学习的情境所吸引,萌发看书、学习的愿望。

其二,根据孩子情绪易受感染的特点,家长可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家长在自己看书或同孩子一起读故事时,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讲解,让孩子畅游在书香的美妙世界里。

其三,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出发,选择适合幼儿阅读水平的图书。孩子年龄越小,所选的图书,图片内容应越多,情节越简单,字体越大。

4.培养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

幼儿阶段的孩子文字表达能力还很差。家长可以通过适宜的指导方法,如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游戏等方式来促使孩子逐步学习识字、书写,逐渐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1]项宗萍,方明等.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实瑛.亲子沟通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J].新课程(教研版),2009,(6).

猜你喜欢
家长幼儿语言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