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造型构筑“推敲”*
紫砂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制作者如何继承传统,汲取精华,从形似到神似,循其轨迹去构筑推敲,从传统中求突破已成为现今发展的目标。笔者给传统紫砂壶成形放大形象特征,重视关注细节,使其个性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注入人们所期待的艺术效果。
紫砂壶 造型 细节 推敲
紫砂壶造型从表现形式以及内涵意义上,如何多角度地反映其审美特征,体现其审美价值,以满足社会和人们生活的需求?这无疑是对于陶瓷美术设计创作思维能力的一种考验。一件优质的紫砂壶作品,必须注重选料、配色、造型、设计、工艺处理、烧成等工序的处理。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不同的品种应采用不同手段、不同方法,包括工具的改革和创新运用,并注意把握工艺流程等环节,才能反映出紫砂壶的特征、个性风格、艺术修为和制作工艺水准。鉴于此,笔者反思多年紫砂壶的制作,在构筑题材的选择、造型等方面作如下“推敲”:
紫砂文化发展至今,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同时也体现出属于现代的风格。壶艺制作者们充分利用紫砂泥可塑性强的优势将丰富的艺术想象立体化。作为壶艺,它集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于一体,圆器器型均匀,珠圆玉润;作为茶具,紫砂壶厚薄有度,端握顺手,注茗流畅,用来得心应手;方器线面挺括,轮廓分明,筋纹器节奏有序,纹理精巧;塑器肖形状物,理趣兼备,体现了高度的美学法则。紫砂泥色彩的调配更加运用自如,纹饰采用了浅浮雕、印花、贴花、书画镌刻及金银丝镶嵌等新工艺,造型也更加新颖别致。特别是在装饰上展现出多体书法的诗词歌赋、花鸟山水及图案人物等,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与壶艺融为一体,更增添了艺术品味,使人饮茶之余,油然产生陶情冶性的美感。
新一代富有开拓精神的壶艺师,仿制与创作相结合,构思新颖,制作精湛,展现出百品竞艳的时代气息,具有强烈当代人文特征的紫砂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理性的接纳、畅愉的享受,自然地接受健康的人文关怀,把紫砂壶艺术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紫砂壶制作者要在预见在作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有意识注意某些细节,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除重点探索壶的款式、外形之外,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制“工”的细节。宜兴紫砂壶价格的高低和“工”有着直接的关系。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按照紫砂成形的特殊要求,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条直线上,三个点的连接线要平滑,并且质量要均衡;壶嘴和壶把要形成对称;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谨,不过紧也不能过松。
2)关注制“泥”细节。紫砂壶闻名于世,与紫砂泥其独特之处相关,关注泥料(黑泥、深紫泥、浅紫泥、红泥、米黄泥、绿泥)搭配得当,将两种以上颜色的泥混合可产生许多泥色。优质泥料制作出的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价值自然就高。
3)关注壶的实用“功”。所谓“功”是指壶使用的功效。紫砂壶的功效美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壶嘴高矮成比例,一般在壶身的中上部;口、盖结合严谨;出水流畅。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高矮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口盖溢出。
紫砂壶造形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方器、几何形、菱形、八角形、特殊创意形。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形状,而不同的大师也偏爱制作不同形状的壶。正是因为如此,其多变和丰富的艺术功能才能满足人们鉴赏、收藏的心理需要。如制壶大师王国祥的作品《吉方壶》,汲取了西安大雁塔造型大气的灵感,基于大雁塔塔身造型之上,线条粗犷,体现出沉淀的历史厚重,壶底座又加以创意发挥,角线挺括润手,端庄又富有变化,稳重又不失灵巧。几条简单的曲折线条,创造的却是造型各异,运用制作语言,进行制作构思,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佳品。从而做强形式感,也就能得到最有效的审美感性认识。
随着人们文化品位的提升和追求,只有把握住物体的内涵精神,用大量的时间去概括、取舍、夸张、创意,进行艺术创造,突出其精髓,丰富其神韵,才能成功步入真正艺术领域,才能注入紫砂壶成形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1 姚迁.中国陶瓷·宜兴紫砂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 史俊棠,盛畔松.紫砂春秋.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TQ174.74 文献表示码:B
1002-2872(2012)08-0043-01
董彩芬(1964-),大专,助理工艺师;主要从事陶瓷工艺美术(制壶)。
(董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