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王海民
(军械工程学院 政治教研室,河北 石家庄 050003)
《资本论》中的“拜物教”含义论析
李 萍,王海民
(军械工程学院 政治教研室,河北 石家庄 050003)
在《资本论》中,“拜物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含义,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拜物教”是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意识,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都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具有意识形态特性。
《资本论》;拜物教;商品;货币
纵观《资本论》,不难发现,“拜物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马克思大量使用“拜物教”一词来反映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人们对物的崇拜现象,并通过拜物教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以及历史走向问题。可以说,“拜物教”批判是《资本论》的基本理论主题。因此,考察“拜物教”一词的由来及其在《资本论》中的含义,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拜物教最初是一个自然宗教的术语,洛克曼在《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一书中曾考察过拜物教一词的来源,他认为:“‘拜物教’(fetishism)一词来自葡萄牙语feitico,意思是人造的,以及拉丁语facticius,意思是‘人为的’。它和‘物神’(fetish)有关,或者与赋予所谓原始文明崇拜的物的名称有关,因而也与被设想为拥有特殊力量的任何自然的或者人造的物有关。”[1]199拜物教是每一种宗教最原始、最基本的形式,是信仰圣物本身所具有的力量。马克思把这一术语逐渐地转入哲学、政治和经济学批判中。早在《博士论文》中,他就赞同伊壁鸠鲁反对天体崇拜的观点。在莱茵报时期的政论文中,他把人们对政治国家和对对象物的私人占有的崇拜比作物的崇拜。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又把货币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对以货币为形式的对象物和财富的崇拜称为拜物教,“那些认为私有财产对人来说仅仅是对象性的本质的货币主义体系和重商主义体系的拥护者,是拜物教徒、天主教徒”[2]289。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则完全将拜物教延伸到经济学领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所固有的特征:“‘拜物教’成了资产阶级经济思维方式的典型,最后成了马克思用以阐述私有的商品生产,特别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本身所固有的对象化和物化的概念。”[3]50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世界财富积累的最基本元素、商品经济最基本的细胞单位——商品入手来分析拜物教。他指出:“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4]88作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无论从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角度看,还是从商品的价值规定的内容来看,它都不具有神秘性,因为前者取决于商品自身的物质属性,而后者就质的方面看是人的劳动的耗费,就量的方面看它是由劳动耗费持续的时间来衡量的,那么,劳动产品一旦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马克思答道:“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4]89商品形式的奥秘就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4]89之所以是“可感觉的”的,是指商品是客观实在的劳动产品;之所以是“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是指商品所具有的各种形式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转化:人类抽象劳动的同质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人类抽象劳动的持续时间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生产者劳动的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4]89―90。
货币出现以后,在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货币拜物教。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货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并且通过含有同样多劳动时间的其他种种商品的价值量表现出来,但是在流通领域,货币的这种等价形式似乎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似乎不是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相反,似乎因为这种商品是货币,其他商品才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中介运动在它本身的结果中消失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4]112。人们的活动消失在货币的运动中,特别是当货币取得了金和银的形式时,它们一从地下出来,似乎就直接是人类劳动的化身,旧经济学家们眩晕于贵金属耀眼的光辉而陷于对货币的偶像崇拜。“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转化成货币。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连圣徒的遗骨也不能抗拒这种炼金术,更不用说那些人间交易范围之外的不那么粗陋的圣物了”[4]155。货币的这种“通约性”和由于其崇高的制成材料而导致的“市场有效性”,使得货币成为一种“权威符号”,劳动产品能否兑换成货币意味着劳动者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同,能否拥有进行再生产的权利,从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不仅如此,在流通过程中,货币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了“自由和平等的原则”的实现,“就交换过程来考察,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现为货币所有者,表现为货币本身。因此,彼此无所谓和价值相等的情况明显地以物的形式存在着。商品身上的特殊的自然差别消失了,并且不断地由于流通而消失”[5]199。货币的魔术就此而来,因此,货币拜物教之谜就是商品拜物教之谜。货币转化为资本后,资本能够实现增值,相应地又出现了资本拜物教。
如果说,在资本和利润中还存在着对过去的些许回忆,那么,生息资本出现以后,则实现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生息资本上,这个自动的物神,自行增殖的价值,创造货币的货币,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并且在这个形式上再也看不到它的起源的任何痕迹了。社会关系最终成为物(货币、商品)同它自身的关系”[6]503。在这里,资本成为利息的神秘的、自行创造的源泉已达到了完善的程度,也就是说,它不是把资本的性质表现为同劳动的对立,而是表现为与劳动无关,它表现的只是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而丝毫看不到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利息不过是资本的神秘化在最极端的形式上的表现。所以,马克思指出,利润在量上分隔产生了质的分裂,剩余价值的性质就完全消失了,并且转到了自己的反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产性能力表现为价值的生产性能力,而这种能力被分摊到各个物质构成要素中,资本、土地和劳动都参加了商品生产,因而都有权利从其创造物中获得一部分价值,这样,资本、土地就取得了与劳动同质同等的地位,人降低到物的水准,资本获得利润,土地取得地租,就成为公平合理、天经地义的了。
关于拜物教到底是一种社会意识还是一种社会存在,学界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我们认为,“拜物教”表达的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的客观经济现象及其在意识中的反思。拜物教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它无疑具有意识形态性。在阐述某一思想时,用宗教作类比进行解释,是马克思的一贯写作风格。根据对拜物教含义的分析可知,宗教世界中,人脑的产物成为独立于人并支配人的异己力量,人们对这些力量顶礼膜拜,而在资本主义商品世界中,人们的劳动产品以商品形式存在,成为外在于劳动者的异己物,造成了抽象物对人的统治。在人们看来,商品、货币和资本这些物的形式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和幻术,具有谜一般的性质,人们并由此产生对它们的盲目崇拜。这样的结果颠倒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社会关系。这与马克思早年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所揭示的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相同的。但是,拜物教毕竟不同于宗教,宗教世界中,人脑的产物是虚幻、不存在的,以“神役性”为特征;而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人手的产物是客观实在的,以“物役性”为特征,所以拜物教不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不是高高游离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抽象思辨,而是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意识。实质上,这种意识已经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都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它本质上是作为意识形态在起作用。
[1][法]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民主德国]Th.马克思豪森,郭官义.论马克思著作中拜物教、异化和意识形态的联系[J].哲学译丛,1988(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责任编辑 叶厚隽〕
A811
:A
:1006-5261(2012)03-0036-02
2011-12-09
2010年军械工程学院基金项目(YJJXM10010)
李萍(1972―),女,河北涿鹿人,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