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实现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初探
——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为例

2012-08-15 00:49李德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国际化我院学院

李德正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对高职院校实现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初探
——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为例

李德正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论文在探讨和分析我院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过程具体措施的基础上,提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思路及建议。

教育国际化;依据;举措;意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宗旨在于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在意识形态、知识技能等诸多方面不仅要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具备应付未来挑战、参加国际竞争所必需的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走向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政策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教育部在2011年8月31日颁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加明确提出:“要将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鼓励和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和规则的研究与制定,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高等职业学校要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服务大型跨国集团和企业的境外合作,开展技术培训,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高技能劳务输出需要;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由此可见,以上政策不仅给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提供法律依据,而且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实施的措施,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实现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有效措施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英国英华教育集团于2005年在广西钦州投资建设的全日制三年普通专科学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是学院的国际化办学宗旨和理念,“推广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经验,在国内新兴和急需的学科专业领域开展合作办学,面向东南亚,服务大西南,为社会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掌握一技之长、通晓一门外语、熟悉国际惯例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学院办学目标。我院立足中国国情,有效整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在“引进(输入)——整合——本土化——国际化(输出)”之路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具体举措是:

(1)课程体系设计国际化。我院根据国内外企业行业用人标准,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及技能标准做出调整和修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点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熟悉WTO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学院与英国巴斯泉大学(UniversityofBath spa)、英国互动设计学院(Interactive Design Institute)、美国西北理工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Universidad Rey Juan Carlos)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理工大学(Tasimania Polytechnic University)等国外院校一起合作,开展探讨和初步实施对相关课程结构和培养目标上的重大改革:在公共基础课、文化素质修养课中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关系,以及介绍外国文史、地理、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念;在专业核心课上,根据国内外企业行业用人标准,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与规则,在教学内容中及时补充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学科研成果,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最新的企业、行业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活动的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竞争参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跨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力、专业实践操作及应用能力等。

(2)人员交流国际化。我院实施“请进来”等战略,增加教师、学生乃至高校管理人员的国际交流与互动。学院与加拿大温加学院(Vanguard College),美国巴特勒技术职业发展学校(Butler Technology and Career Development Schools)建立定期交流机制,互派师生进行交流,在文化、技能等各个方面展开合作;通过实施“走出去”等战略,扩大人员往来,派遣十多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前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越南考察、培训。

(3)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教师结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院从2006至今,从世界各地聘请了60多名外教,保证每个专业都有一个相关行业的外国专家(外教)授课,其目的是:一是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二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相关国际知识、技能的把握;三是有利于加强专业课程在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4)管理人员引进国际化。我院借鉴和实施国际通行的高校管理体制,聘请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英国赫尔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教授、博士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参与教学管理,他们和学院专家一起指导专业国际化建设,参与学院课程改革、教材编写、科研立项工作。聘请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境外一流专家、学者共计20多人担任名誉教授、顾问等,邀请他们不定期举办讲座、开设课程、进行科研合作等,为学院的学术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师生能够及时接触有关专业学科的最新国际发展前沿动态,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5)实训项目国际化。我院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和国外教育界、工商界合作的机会,建立海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与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美国国务院批准从事国际学生赴美文化交流项目的非营利性教育交流机构的美国教育资源发展基金会 (Educational Resource Development Trust简称ERDT)合作开展赴美带薪社会实践项目合作,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亲身赴美参加美国政府指定的交流项目,进入美国企业,收获从基础实践到专业实习等丰富多彩的海外工作生活经验,增强大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极大地提升学院的社会美誉度,受到学生欢迎,获得美国企业的好评;通过美国政府文化交流项目SWT——大学生暑假赴美社会实践三个月的Summer Work&Travel USA、赴美专业实习一年的ITP-Internship/Trainee USA Program、大学生寒暑假21天赴美社会调研SRA-Chinese UniversityStudent’s Sociological Field Research in America,学院至今连续三年派出三批次共80多名学生赴美,践行SWT、ITP和SRA项目。学生在美国实习期间可以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比如2010年6月学院财经系的十二位同学参加SWT项目,其中五位同学直接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入学考试,现在该校留学。

(6)实训基地国际化。我院与世界三大机床制造商之一哈斯机床HAAS的全球最大经销商、美国联邦政府唯一指定的机床提供商Phillips/CORPORATION菲利普集团进行深度合作培养“数控机床”高端人才,由美国氧气教育机构及美国多所大学联合设计、开发的制造工程技术教育高级课程AME21为核心的教育培训计划,为学生提供制造工程中“基本技能、专门技能、精工制造”等六个领域的知识、技能的综合培训,从基础到高级管理的不同层次对学生在CNC以及制造工程行业的生产、管理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国内共同培养、国外实训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国内外的实习实训、定岗、工作、留学基地平台,如国内的菲利普集团广州、肇庆大东机床公司和美国本土或者在马来西亚、印度的分厂,体现国际化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7)外语教学国际化。我院通过推行双语或外语教学,使学生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全方位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具体做法是:

①实施全外教教学。2006年9月我院开设西班牙语专业,得到当时的西班牙驻华使馆教育参赞温森特巴尔倍尔德(VicenteValverde)先生的支持和帮助(包括推荐西班牙语外教),该专业从2006年开设至今,没有西语中教,西班牙语课程全部由西班牙外教授课。实践证明,所有的学生学习不到一年时间,全部可以用西班牙语进行流利交流。连续三届毕业生,90%以上全部在西班牙在华企业工作或者被单位派驻西班牙语系的南美、非洲等海外机构工作;学生到西班牙留学无需再进行语言预科班学习和考试。

②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比赛。每年在全国、全区等各类大学生英语技能竞赛及专业技能竞赛中,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高职高专类)等,我们学院都会选派学生参加,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学生以及相应的外教都给予重奖,这种做法对验证外教的教学质量比较可行。

③编写特色教材。近年来,我院各专业老师与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外教一起编写了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教材,比如目前在学院和全国推广使用的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现代英语口语》、《英语应用文写作》、《国际交流实用英语》、《新编现代礼仪》等。

④建设国际化网络资源和平台。我院在信息化和网络建设上与国际接轨,实现师生与英国互动设计学院(Interactive Design Institute)、美国 (Phillips/CORPORATION)菲利普集团、美国西北理工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英语专业课程远程教学与评估,实现学生参加赴美带薪社会实践项合作SWT与美国雇主的远程视频面试、在线专业测评,以及参加CPE熟练英语证书(First Certificate in English)剑桥通用五级系列英语证书考试等国际资格证书考试,借助这个网络平台,多名同学获得了剑桥大学颁发的CPE熟练英语证书等国际证书。

(8)办学模式国际化。2006年以来,我院立足于中国国情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对国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校在选择地区并寻求交流与合作的对象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发展战略。

①对欧美高校对语言和课程学分的要求,学院采取“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共同培养”的国际合作战略。例如:我院与英国巴斯泉大学(UniversityofBath spa)大学合作,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建立姊妹合作学院,开展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开设出国预科国际班,具体做法为:预科国际班的英语90%课程由英国和美国英语外教授课,针对那些到英国和美国留学深造的学生,强化托福或者雅思考试训练;没有托福或者雅思的学生,到英方或者美方学校后可先参加语言学院的英语语言测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将根据考试成绩进行一段时间的英语强化训练,然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英方和美方学校授权国内合作院校相关专业八门前置课程的教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1-8门在国内进修,英方和美方大学将认可合作院校颁发的成绩单,对成绩合格者给予免修处理。英方和美方大学会配专门的大学讲师任教,使用英方和美方大学的教材,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教学水平上,都与美国本土教学差别不大。

②对东盟国家,学院根据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性质和区域发展形势,采取“出国留学升本为重点,跨国培训与就业为核心”的国际合作战略。例如:我院与泰国那空沙旺皇家大学(Nakhon Sawan Rajabhat University)通过“2+1+1专本连读模式”共同培养泰语专业人才,学生在本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双方设定认可的课程学习两年后,第三年到那空沙旺皇家大学继续学习和实习,完成所有实习课程后,获得我院三年专科文凭,第四年继续在该校攻读本科课程,完成所有课程后,就可以获得该校的本科文凭。目前,已经有80多位学生顺利获得该校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我院与越南河静大学(Ha Tinh Uviversity)合作,通过“2+0.5+0.5模式”共同培训越南语专业人才,学生在本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本校完成课程学习两年后,第三年到越南河静大学继续进行半年越南语学习和在越南企业实习半年,完成所有学习和实习课程后,获得我院三年专科文凭和获得该校的越南语结业证书,连续四年有90名多学生通过此合作模式受益。

我院连续几年派往泰国和越南留学、培训的学生,80%的学生都在当地找到理想工作,学院也真正实现了“出国留学升本为重点,跨国培训与就业为核心”的国际合作战略目标。

三、高职院校实施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利益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呈国内化,国内竞争呈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竞争必将产生更大的扩张力,以融入国际化、全球化的进程。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国内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计划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教学监管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国际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收到以下效果:

第一,吸收国外合作院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相互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

第二,通过与国外大学合作,利用其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育资源,兴办国内空缺的新专业,彰显自身的国际化办学特色;

第三,可以给那些无法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实现不出国的留学愿望;

第四,为双方师生的交换、培训、留学、互派、互访等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

第五,通过与国外大学合作,一是通过“3+0模式”等在境内实施教学的全过程,可获得由境外合作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二是灵活创新分段式实施“2+1+1模式”、“2+1模式”、“2+3模式”、“1+3模式”、“3+2模式”等,即学生在国内本校读完合作院校双方设计的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的大部分课程,最后一年或最后一阶段转入境外合作大学继续就读,经考核通过后,获得由本校及国外合作高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

[1]王庆石,刘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5).

[2]吕福军,高汉运.和而不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选择[J].教育与现代化,2005,(2).

[3]郭惠民.创新性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教育,2010,(9).

[4]周立群,刘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5,(2).

G718.5

A

1673-0046(2012)4-0024-03

猜你喜欢
国际化我院学院
聚焦港口国际化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西行学院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