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结合”模式培养学生阅读原典和赏析、评判能力——以历史学系开设的“古代汉语课程”为中心

2012-08-15 00:47宋馥香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原典古代汉语工具书

宋馥香

(闽江学院 历史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0)

历史学系开设的古代汉语课,与中文专业的目的与要求有所不同,其主要目的是要通过掌握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各种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古代经史子集各部文献的能力。因此,它在历史学系设课的层级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为《中国历史文选》和《中国古代史》两课打基础的课程。古代汉语课除了要完成阅读原典①、服务于历史研究这个目标以外,还应担负起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的重任。

一、原典阅读与工具书运用能力训练的结合

能够阅读原典是古汉语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原典是中国语言文字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淀、形成的,要准确、快速地阅读它,就必须首先了解原典时代的文化和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语言现象和规律。这些内容显然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根本做不到的。因此,能否培养学生准确、熟练地运用各类工具书的能力至为关键,这其实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条古训所讲的道理。为此,应在授课之初不断地结合选文传递有关工具书的知识。有助于阅读原典的工具书种类比较多,可分成几大类,由易到难、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一是解决文字、语法、年代类的工具书。这类工具书常见的主要有 《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辞源》、《辞海》、《古汉语语法》、《中国历史纪年表》、《二十史朔闰表》等,其使用方法多比较容易,但也有像《说文解字》、《二十史朔闰表》这类在使用上有一定难度的工具书。它们或是因其本身就是用古文解释的,有的是因为其使用方法比较复杂,这就需要花费一定功夫,想出一些办法让学生去积极地利用它、掌握它,以达到致用的目的。

二是用来解决古代文化问题类的工具书。包括解决人名、地名、室名、别号、舆服、职官、天文、历法、用典、音韵等问题的各类手册、词典、索引或引得等。这类工具书不仅种类多,而且使用方法也比较复杂,有的虽然有多套检索系统,但最快捷的还是四角号码检索方法。也有的工具书只有四角号码或三角号码检索系统,而这些方法又必须通过较多的实践才能逐渐使用的得心应手。如《二十四史人名索引》不仅部头大,而且检索也比较复杂。既要会使用该工具书,同时又要对正史比较熟悉。因此,该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就不仅包括其体例、四角号码口诀和正史的编纂体例等内容的介绍,更重要的是要带动学生进行检索实践。史部原典中用典和引用经典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如《诗经引得》、《尚书引得》等这类工具书的利用率也是比较高的。

三是注释书。所谓的“原典”,都是经过数千百万年的演变、发展而形成的,前人的作品或记录很多都经过了后人的辑录、整理、训诂和诠释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文本都可能对我们阅读原典有所帮助。因此,注释书的阅读能力也是提升原典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注释书中有可能是千百年前的先贤们的劳动成果,如《资治通鉴音注》,也可能是稍近于我们的前辈完成的,如清人的《十三经注疏》,其语言特点、语法现象等出现的时间跨度很大,阅读注释书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这无疑也是对阅读者的古汉语水平和阅读能力的考验。其中既涉及注疏书的体例和训诂术语等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古汉语阅读能力的问题,实际上,这类工具书的使用和原典阅读能力本身是一种互补互助的关系。

有助于原典阅读的工具书种类如此之多,情况和使用方法如此之复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并能有效地利用它呢?这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下些功夫。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多是以小作业的形式要求同学到本校的工具书库进行检索实践。为了鼓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同时还采取取消半期考,通过课上随机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实践效果,用学生课堂发言的次数和质量积累学生平时和半期考的成绩。这种激励方式,因小作业份量不多但次数频繁,且与阅读能力提高这个目标相一致,不仅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还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各种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提高了阅读效率。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方法不仅效果良好,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阅读原典的畏难情绪,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此外,在工具书的利用方面还有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需要十分注意,就是各类工具书的交叉使用问题。有时解决某一个问题并非仅仅利用一本工具书就可以解决,而是要利用多种工具书来完成。例如,《左传》中“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黍稷非馨,明得惟馨”两句中,用的是《尚书·周书》的典故。我们首先就要利用引得知道该典故是来自《尚书》的哪一篇,然后再借助注释书或其他工具书去读懂它。遇到这类问题,不仅应知道需要借助哪些工具书可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知道怎样组合使用,从哪里入手解决问题。因此,在教授工具书的使用时,一定要多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传递出解决方案中的路径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不仅能用、会用,而且还要达到熟练且能灵活运用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借助工具书提升学生原典阅读能力的目标。这是古代汉语课的最基本的任务。

二、原典阅读与分析、评判能力训练的结合

对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正确地阅读原典仅仅是第一步,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认识客观历史面貌、寻找历史发展原因或规律的途径。因此,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分析和提炼有用信息,则是这门课程更高一层的目标。古代汉语课教材所选的文章涉及经、史、子、集四部,比《中国历史文选》的范围要宽泛得多。按照“六经皆史”的说法②,《古代汉语》中的文选无论是前秦诸子的作品,还是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们认识客观历史的原典史料,我国现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创立的“诗文笺证”理论与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③

不同时代形成的原典都有其时代特征,不同体裁的原典更有其文体、风格上的差异。除了能够快速地阅读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典之外,能够对它进行客观分析和利用,当是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这种能力虽然在历史文选和中国古代史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训练,但利用文选范围广、类型多的古代汉语课来实现这一能力培养和提升的目标,可谓是更便捷和高效的途径。

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比较注重在阅读过程中同时传授对句、段所含信息进行分析和提炼的技巧,并对其做出合理的价值评断。如《淮阴侯列传》是《史记》的名传之一,其对韩信性格的描摹极为传神,虽然内容很长,但因文笔生动,让人觉得十分有趣。在讲授这篇文选时,我们基本上是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自学来完成的,课上完成的主要是对拟定的问题做出分析和评断。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传文了解楚、汉两军征战的路线及过程,另一个问题则是通过该传提供的史料,分析韩信的性格与其一生成败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的完成不仅需要通读该传,而且还要认真分析史料、组织语言和做出价值判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读懂原典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诠释文献,从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并做出价值评判。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促进和发展其历史思维,能够在原典所反映的表象后面挖掘事物的本质,从而还原历史,总结经验,这是历史研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所做的尝试也正是源于这一目的。

但古汉语课的教学时数有限,这种教学模式无疑要比单纯的阅读式教学花费更多的时间。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对教材中的文选做了区分(利用工具书自学型、课堂阅读讲授型和课堂阅读延伸型三大类),对“自学型”的文选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集中答疑。对“课堂阅读讲授型”文选,通过讲授,将文字、语法、传统文化和翻译技巧等知识点讲深、讲透,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对“课堂阅读延伸型”的文选,则往往设定问题,采取启发、引导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展开深入的研讨。有时是把教师对该问题的思考方式与求索路径展示给学生,有时是利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将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利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激励了学生求索的兴趣,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都有益处。

三、原典阅读与文字表述、鉴赏能力培养的结合

一般认为文字表述能力和对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中国语文专业要完成的目标,其实不然。历史研究的成果受众是否乐于接受,往往与研究者的文字表述能力有很大关系。中国史学史上优秀的历史著作多是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如《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他们除了因其为信史被人称道外,其优美的文字、动人的叙事和深刻的历史见解,也是其能得到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这些无不与史家的文字表述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梁启超先生曾就历史研究的表述问题说道:“事本飞动,而文章呆板,人将不愿看,就看也昏昏欲睡。事本呆板,而文章生动,便字字都活跃纸上,使看的人要哭便哭,要笑便笑。如像唱戏的人,唱到深刻时,可以使人感动。”④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历史研究者不仅仅要求其研究结论可信、有见识,而且也要求研究者能用具有感染力的文字将其传播出去,以实现史学的社会功用,否则历史研究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可见,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能否具有很好地表达自己认识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鉴赏力与文字表述能力往往是不可分的,它既可以反映一个人对于文字作品的鉴赏水平,同时也是其文字修养、文字表现力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文字表述和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可视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种能力不仅仅是历史学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接受高等教育者必备的一种人文素养。特别是在学校尚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情况下,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显得更加必要。

古代汉语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每一篇文选都是经过专家精心选择,可以反映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特点的优秀作品,而结合这些内容开展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显然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为此,我们在古代汉语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分析内容外,还会留有课后作业,其形式可能是一篇小论文,也可能是准备一次课堂小讨论。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作业,都需要学生做比较深入的思考,并运用逻辑思维去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思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借助外力推动学生培训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对于子部和集部的文选,除了传授释读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以外,还增加了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赏析的任务,使学生在文选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对文字的感悟力。因为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才可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培养其文字表达能力的意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比较注意带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精美的段落,甚至是用字、用句进行分析,意在通过鉴赏分析,逐渐使学生受到审美的熏陶,在提升其鉴赏力的同时,进而提高其文字的表现力。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韩愈的《送孟东野序》等这类文章都比较简短,前者只用了三个段落不到五百字就把汉代的社会实况和贾谊的政治主张论述得十分深刻;后者尽管在点题之前做了那么多有意思的铺垫,也才不过四段七八百字,特别是文中用了37个“鸣”字,巧妙地诉说社会的不公及孟东野的不幸。像这样有思想、有见地的美文,如果仅仅对它做文字和文义的梳理,显然是不够的。要使学生真正读懂这类文章,只有弄清楚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构题思路,才有可能比较深入地理解文本。不仅如此,从教学方法上说,这一方法的实施不仅是探求文章之美、学习如何搭建文章结构和如何行文的过程,也是向学生展示教师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学生认识、把握解决问题之路径的过程。为了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会利用课下作业的方式做进一步的推动,同时也通过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激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加强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总之,古代汉语教学工作是根据该课规定教学任务的要求,以及本校、本专业设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把对学生阅读、分析、鉴赏和表述能力的训练作为该课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把这一目标的能否实现作为衡量该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注释:

① “原典”之“原”,即原本、原先、原初,含有“原初原创”、“原始状态”、“原汁原味”的意思,即是“原初状态”的未经过加工改造的“经典”。

②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内篇一·易教上》.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③ 所谓“诗文笺证”之法就是利用历史文献和其他部类的文献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原白诗笺证稿》等著作中都使用了这一方法,其《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则成为唐代政治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④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华书局,2010年,第171页.

猜你喜欢
原典古代汉语工具书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诗词工具书二种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诗词工具书二种
陈寅恪:读“老书”、读“原典”
从“教材”到“原典”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金 /玉 /良 /言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