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太原大学文法系,山西太原 030032)
高职院校90后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得失
张静
(太原大学文法系,山西太原 030032)
通过对90后学生干部培养和就业情况的反思,高职院校坚持选拔一视同仁,坚持知人善任,坚持严格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巧用激励机制的培养模式,值得提倡和推广;但在学生干部心理承受力、工作作风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需改进与加强。
高职院校;90后;学生干部;培养工作
90后大学生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最为活跃、信息高速发展、社会转型的年代,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自信张扬、个性鲜明、思想开放、敢于尝试的时代印记。随着他们成为各级高校的主力军,学生干部也全部由90后大学生构成。如何培养他们担当好干部的角色,做好学生管理事务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之一。自去年开始,高职院校陆续有90后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上岗就业,90后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也就此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对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反思和就业情况的反馈,笔者认为在90后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中存在以下得失值得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探讨:
高职院校是紧贴市场办学,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培养面向社会建设、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既是学校的受教育者和受管理者,又是协助学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具有双重身份。因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既要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针,又要加入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内容,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建设高素质职业人才队伍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以下几方面可以称之为“得”。
1.干部选拔坚持一视同仁、公平公开
建立一支管理高效、见解独到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有效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师资相对紧缺的现状。坚持干部选拔一视同仁、公平公开的方针,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校园,做好学生工作的先决前提。《论语》有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担心分得少,而是担心分配得不公平,由此可见“公平”二字自古以来就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今天,以90后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内更是如此。多年来,高职院校在学生干部选拔和任用工作中,始终坚持竞争机会均等,选拔过程公开透明、选举程序有章可循、任用干部有制可依、干部权责利一致的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得真正有才干的学生被吸纳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
90后学生自我意识强,见解新锐,从小接受的是多元文化,提倡民主和公平,这就决定了他们十分重视自己应享受的各种权利[1]。同时,他们内心脆弱又个性张扬,内心远远没有外在表现的那么成熟和强大,遇到一点小挫折或是稍有不公,他们便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宣泄。公平公开、任人唯贤,避免凭印象或是内定的方式选拔学生干部,能使90后学生感到权利得到了尊重,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自主管理。
坚持一视同仁、公平公开的选拔原则,是高职院校建立合格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好学生、促进校园稳定和繁荣的致胜法宝之一。
2.干部任用坚持知人善任、因材施教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是学生日常行为的示范者,用好学生干部,对90后学生的影响和带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干部不仅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有力助手,也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实践者和“领头羊”,其行为方式被认可,可以很好的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反之亦然。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90后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变化,善于表现自己,敢闯敢拼,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和特长教育,有着较高的个人素质和某一方面的特长。在90后学生进入干部队伍从事基础工作的第一年,学生工作者要注意观察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提供机会以了解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为今后选拔他们担任更高职务的干部做好准备,做到知人善任,因材施教。
以知人善任、因材施教的方针培养学生干部,不仅将不同类型的学生代表吸纳到干部队伍中来,还将学生干部各自的才华激发出来,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3.干部考核坚持树立标杆、模范垂先
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都清楚的知道要做好表率,首先应当在学习成绩、遵纪守法上做其他同学榜样,不能因为协助学校进行管理,而在学习和遵纪守法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其次是在关心班级、热爱学校、维护学校荣誉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90后学生普遍欠缺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这方面学生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和影响同宿舍、同班级的同学共同维护集体荣誉。
当学生干部队伍中出现素质差、考试挂科等情况时,学生们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干部和对学生自主管理的质疑。90后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争强好胜的心理比以往学生更为鲜明,特别是敢于直面和大胆叛逆的性格,很难接受不如自己的学生干部的管理。学生干部要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得到同学们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发挥“号召”作用。同时,学生干部做好模范带头有利于团结同学、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有助于学校完成教学任务[2]。
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模范垂先作用,是管好学生、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学生干部严格要求,建立合格的学生干部队伍是落实学生自主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建设和谐校园、繁荣校园文化的“助推器”。高职院校坚持学生干部参于学校管理和建设,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干部的主人翁意识和模范垂先意识。
4.干部培养坚持重视素质、面向社会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与社会和工作岗位需求是无缝对接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来讲意义非凡。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干部,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今日之工作是为明日之就业,牢固树立提高素质,应对就业的观念,并最终凭借其在学生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以及在学生中“传、帮、带”的作用,感染身边的同学以就业为归宿点,自主自觉的提高综合素质,重视学校开设的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的选修课和参加各种校园活动。
培养干部的综合素质,首先是提升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善恶认知标准。90后学生意识多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部分学生易被新潮事物所吸引,甚至忽略了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思想淡薄,善恶不分[3]。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干部自身的认知水平。
其次是培养创新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独生子女为主的90后学生,在工作上仍停留在上传下达的阶段,缺乏独立承担策划、组织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干部的创新意识和担当精神,要克服按一种固定模式去思考问题的工作习惯,要摒弃僵化、教条的工作方式,注意培养平时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想象力,此外,要肯定学生干部的独到见解,多鼓励他们独立完成工作。
再次是锤炼其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90后绝大多数是在娇生惯养中成长起来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就严重缺乏奉献精神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在干部培养和任用过程中,要多讲奉献、多讲付出,以先进人物事迹感染他们,锤炼他们为集体和他人服务的意识。
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可以提高90后学生干部,乃至90后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5.干部激励坚持巧用激励、因势利导
人都是有潜能的,它蕴藏于人体之中一般情况下并不展现,难以令人觉察和意识到,但是这种能力的能量却是惊人的[4]。如果用“伯乐”来形容高校教育,那么学生就是“千里马”,激发学生的潜能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旨。90后学生干部兴趣广泛,个人素质高,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当的激励,可以开发出他们身上令人觉察不到的潜能,也可以激发出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高职院校激励学生干部潜能可以采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以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干部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这两个理论的激励手段都是以工作内容为主,而不是以金钱、物质、地位、荣誉为手段,对高职院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例如:以“双因素激励理论”肯定学生干部的工作,认同他们的工作成绩,使普通的学生干部或刚进入干部队伍的新干部得到很强的认同感;以“成就激励理论”鼓励高职务学生干部勇挑重担,独立完成某项工作,使他们体会到成就感,激励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适当放权,让有能力的干部带领其他人做好大型活动组织工作。
激发干部个体潜能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和激励。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能焕发团队战无不胜的威力,干部队伍是由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干部组成的,他们之间即有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又需要团结协作以完成同一项工作。建立和谐高效的团队,除了激励团队中的每个个体发挥聪明才智,还必须打造团队的凝聚力。
首先,必须培养个体服从整体的大局意识和舍小为大的奉献精神。从提高集体主义认识入手,灌输大局观念,让干部体会到团队的成功要远远高于个体。第二,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工作中常常遇到的不顺利等情况会让团队中的个别干部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特别是高年级对低年级的影响、职务高的对职务低的影响,对于这种消极影响,必须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第三,确立共同的工作目标。确立团队的共同工作目标,尊重个体差异,将个人目标与追求融入到共同目标中,能够调动每个干部对完成共同目标的积极性。巧用激励,因势利导是打造一支素质精良、作风过硬、坚强有力的学生干部团队的“固化剂”,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最为坚实的助力。
90后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也曾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课题。去年开始,陆续有90后大学生毕业离校进入工作岗位,笔者在收集研究部分学生干部就业情况和工作经历后发现,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方面仍有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1.心理脆弱承受力差,提高学生干部耐挫能力
90后大学生是带着成熟自信、圆滑和略带世故的“面具”出现在大学校园内的,随着师生之间的慢慢熟悉,不难发现他们的成熟并不能掩饰内心的脆弱和幼稚,都是表面的“假性”成熟,这几乎成了整个90后学生干部的共同弱点,也是90后学生的普遍心态。在进入学生干部队伍初期,常常会有嫌苦、怕累、怕干不好工作的抱怨,甚至会萌生中途放弃的念头。这是90后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经不起考验的脆弱表现,遇到挫折或是受到批评,要么愤愤不平,要么强辞夺理。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心理的成熟不是单靠说服教育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多方面、多维度的教育整合,要将鼓励与批评相结合,将心理辅导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多安排基础性工作,多承受些小挫折、小批评,锤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度,适时点出他们身上的弱点,让干部们正视弱点,提高自我修复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2.过程监督不能松懈,改进学生干部工作作风
学生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在工作中起着骨干和纽带的作用,但在90后学生干部培养中会出现执行力差的“瓶颈”问题,具体表现为:干工作虎头蛇尾、对工作敷衍了事、怕麻烦偷工减料、推工作生怕多干,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自身定位出现偏差错位,认为当了干部就变成“官”,可以不做具体工作;二是对工作目标理解不到位,对执行路径认识不清晰,工作也就无法做到位;三是缺乏责任意识,这一现象较为普遍,认为是在替老师、为学校做工作,干好干坏不用担责任;四是制度建设有缺失,在执行方面缺乏相应监督机制与考核。
因此,过程监督应常抓不懈,提高学生干部的执行力度要做好工作前部署分工明确、工作中随时抽查评议、工作后及时考核检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明确定位和工作职责,增设工作作风教育,细化对干部测评与考核内容,对出现“官僚做派”和“脱离群众”的学生干部要及时批评指正。
3.放手不够创新不足,加强学生干部自主管理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做好工作的源动力,没有创新空间的工作是机器人该做的简单工作,这样的工作对90后学生干部来说毫无吸引力。喜欢自主的90后学生也并不喜欢被强制安排做事情,这会令他们感到厌烦和乏味,也会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要提高对学生干部作用的认识,不要把他们仅仅当作是上传下达的“秘书”,要多鼓励他们思想创新、独立工作。积极为学生干部创造条件并进行必要指导,鼓励他们“自导、自演”,积极开展学生活动,使学生干部感到工作既具有挑战性又不过量,在挖掘潜力的同时得到更多历练,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能力。
学生干部培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是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工作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为社会培养精英的工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得优势,除了学生干部自身努力外,更关键的还是外部的良好环境和科学引导。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们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高校及高教工作者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传授者,对他们的影响和发展可谓是直接而深远。因此,高职院校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生管理工作者,都要潜心研究学生的特点,借鉴和学习不同领域先进理论和经验,知人善任、因材施教,为社会源源不断的培养出优秀人才。
[1]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12).
[2]叶意群.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2).
[3]陈昊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4).
[4]李伟,刘运春,李梦兴.激励机制对学生干部个体培养的实证研究[J].文教资料,2011(7).
[责任编辑:王丽平]
Gains and Losses of Post-Ninety Student Cadres Training Work in Vocational Schools
ZHANG Jing
(Department of Literal Art and Law,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 030032,China)
Vocational schools adhere to select post-ninety student cadres equally,require them strictly,and handle encouraging system skillfully.All these above advanced experiences are well worth spreading.But there are also some aspects that vocational schools need to be improved,such as the training of student cadres’psychological endurance,way of work and ability of innovation.
vocational school;post-ninety;student cadres;training work
G645
A
1671-5977(2012)01-0102-04
2011-12-16
张静(1979-),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大学文法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