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萍 包丽 罗芳林 孔珊珊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老年肺结核患者逐年增多。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各脏器功能衰退,多数老年人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反应迟钝,通常病情重,并发症多,其诊断、治疗和护理是临床上一大难题[1]。因此,做好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共收治老年肺结核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60~89岁,平均70岁。痰阳17例,痰阴21例。单纯肺结核1例,合并一种疾病11例,两种疾病17例,三种及以上疾病者9例。通过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以其临床特点为循证依据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2.1 加强疾病知识宣教,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多数老年患者由于缺乏肺结核疾病的相关知识,服药依从性差[2]。错误地认为,只要呼吸系统症状消失就是疾病痊愈而过早地放弃服药,或者咯血、咳痰等典型症状减轻就掉以轻心,开始不规律服药。
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常常忘记服药;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每日服药种类多、量大,由于机体老化,肝肾血流量下降,导致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下降,更易出现抗痨药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还有些老年人分辨能力差,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不能及时分辨出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自身症状,常常出现不良反应发现延迟,严重时甚至被迫中断治疗。
上述原因是造成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化疗失败和耐药菌出现、转变为难治性肺结核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患者的服药管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首先护士应将肺结核化疗的十字原则即“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告知患者及家属,取得他们支持和配合。特别是须将所选用的抗痨药的种类、名称、给药途径、副作用、毒性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和疾病密切相关的知识给予告知。有了家属的监督,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住院期间护士发药时要遵循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才走的原则,避免出现服药不规律和漏服现象。
2.2 做好基础护理,增加患者舒适 老年肺结核患者,尤其是并发支气管病变、胸膜肥厚、肺纤维化与肺气肿及支气管内膜继发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老年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3]。
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清新,每晨消毒液湿式清扫地面,温度22~26℃,湿度55% ~65%,紫外线消毒2次/d,每次30 min,避免使用气味刺鼻的消毒剂,以免诱发咳嗽及哮喘发作。鼓励患者每日进行2~3次有效咳嗽,排除气管内痰液。同时,对卧床患者增加翻身次数,配合体位引流、背部叩击、化痰药超声雾化吸入雾化来帮助患者及时排痰。
加强口腔护理,避免咽部细菌移行至下呼吸道继发肺部感染。上肢活动者自如者可协助患者自行刷牙漱口,做到早晚刷牙,每次刷牙3 min,饭后三分钟漱口。鼻饲、高热等自理能力下降的患者,做好特殊口腔护理2~3次/d,可以选用一枝黄花等中药漱口液。
2.3 克服负性情绪,重视心理护理 中医认为忧伤肺,《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则病不可愈。”可见,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肺结核属慢性病,住院时间长、花销大,老年患者常伴有孤独、悲观、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4]。通过日常护理接触,护士应敏锐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多与患者交流,倾听其心声,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适时给予心理安慰。此外,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联系,特别是丧偶的患者,鼓励患者子女多探望,使其感到自己没有被家人抛弃和自我存在的价值。
病房内备有电视,护士站配备报刊杂志,丰富患者住院生活,减轻其因住院隔离产生的孤独寂寞。请成功治愈的病友给予其鼓励和安慰,告诉他们只要配合治疗,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坚定战胜疾病信心。通过护士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克服负性情绪的干扰,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4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营养是第二药房,饮食护理在任何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老年肺结核患者来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尤为重要。
老年患者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加之疾病消耗,多存在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出现低蛋白血症,严重地影响了疾病的恢复。肺结核属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多样化食物,遵循“五搭配”,即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营养素搭配及食物颜色红黄白绿黑搭配,烹调食物时色、香、味、形俱全,增进患者的食欲。同时,适当摄入银耳、百合、梨等滋阴润肺之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不仅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抗病能力,还能降低抗痨药的毒副反应[5]。
2.5 重视健康教育,预防疾病复发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烟酒对该病的危害,治疗期间绝对戒烟禁酒,生活起居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体操。肺结核病程长、易复发,整个化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出院后仍须继续服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因此,出院前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住院期间能在护士指导监督下服药,出院后能否坚持按时服药,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护士应做好患者及家属服药须打持久战的思想工作,进一步强化遵守治疗方案、坚持治疗原则的重要性,做好自我监护,密切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如发现异常应随时就诊。指导家庭消毒隔离方法,交待复诊时间、内容及注意事项,留取联系方法,便于随访。
老年肺结核是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由于老年人对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身患多种疾病,服药种类多,易出现胃肠道反应、营养失调、各种器官功能减退,对药物耐受性差,药物不良反应多,易丧失信心不规律服药,甚至中断治疗,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护士要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和用药护理,预防肺部继发感染。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掌握疾病知识,提高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老年肺结核治愈率。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008:28-31.
[2] 李银红.老年肺结核72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7):113-114.
[3] 林奕,李劲,徐岩,等.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调查与护理干预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07,29(4):306-307.
[4] 王琳.老年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电话回访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1(27):1654-1655.
[5] 周衍慧,张磊,吴立新.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