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2012-08-15 00:51:35于洲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高职

◆于洲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于洲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用型和操作性人才为己任的办学理念。它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地方在于人才培养的性质方面,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以“术”为主,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以“学”为主。高职院校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倾向于未来的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向导,直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明晰,基础宽厚、一专多能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不少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胜任基层工作的要求;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配备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不能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和音乐技能的单一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方向是企业、厂矿、社会文艺团体和中小学、幼儿园、各种培训机构等基层部门,而基层部门音乐工作具有多面性与实用性的要求;如何更好更快地培养出基础宽厚、一专多能的实用性、复合型专科层次的音乐人才来满足基层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是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校教师对音乐教育的贡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目前高职院校的一些不利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提出了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发展策略。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还存在很多认识缺陷,部分高职院校愿意把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热门的专业中去,对音乐专业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忽略了高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这些问题都不利于音乐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

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明确培养目标是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保证高职音乐教育的基础。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与其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普通高等院校所培养的是音乐家、高级理论人才、专门从事音乐教育的教育家,而高职院校则是以“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一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文艺团体、群众文化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基层文艺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所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能够即来即用的人才,而不是理论型、学术性的人才。然而就目前来看,高职音乐教育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本身的职业教育特点,没有以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为基本向导,片面的采用与普通高等院校相同的教育模式,缺乏特色鲜明的、系统的、体现职业性的教学体系,导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毕业生质量不高,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无法适应基本的工作需求,这也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起步晚、规模小,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绝大部分还是根据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或者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对音乐意义的主动建构、被教师“牵”着走,教学变成了“填鸭式”;另一方面以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没有按照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去分析,开发适合高职音乐教育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仅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规格,没有深层次地考虑学生在未来社会上的就业、创业情况,没有考虑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仅以音乐专业基础理论为主,看不到技术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结构上的根本区别。传统单一的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已不适合高职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发必展。当然传授的知识结构要合理,即与本职业、本岗位密切相关的、不可少的知识领域;理论传授知识的量要有度,以必需、够用、管用为原则,侧重传授应用知识,兼顾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因此,对高职音乐教育来说,既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又注意拓宽知识面,通过音乐会的观摩演出及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开设选修课、横向拓宽模块、专业纵向发展模块及社科人文知识模块来拓宽学生的专业理沦、社会人文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毕业生适应就业岗位变化的需要.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3.课程设置不能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是实施职业培训的重要地方,其目的是培养实用的、技术的、职业的人才,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音乐实践课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学生参加艺术实践的机会也非常少。学生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却发现很难胜任基础工作。因此,课程设置要以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及音乐教育专业人员的胜任力为导向,围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确定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特质需求。发展高职音乐教育,就要从原来的纯专业性、师范性,拓展到具备综合能力素质的复合型多面手,具有音乐专业的表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压力能力、适应能力和直接针对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的业务具体能力等各个层面,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也不能一成不变,要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社会发展而变化,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教学体系与具体职业要紧密相连,课程设置与结构必须灵活、机动,教学内容也要精练、实用。

4.师资力量配备不合理

高职院校由于其本身历史的原因,很多高职院校是原来的中专合并,或者是被大学兼并以后变成高职院校的,这些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在结构上配备不合理,这些必然会给高职音乐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策略研究分析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在定位、师资与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发展策略。

1.改革思想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当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我们过去的教育理念时,颇感教育观念的更新会直接影响着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的得失与进退,在当下经济一体化的全球时代大潮下我们必须确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国际化、多样化、民主化、个性化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需求规划基本办学思路,为音乐教育发展确立明确方向。首先,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该严格按照职业院校办学宗旨以及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规律,采用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培育适合社会整体不断发展的整体复合型的人才,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其次,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定位方面,既要考虑到面向社会的职业性特点,又要能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性,还要注意做好与高职的办学的软件与硬件相匹配,一切从实际出发。

2.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模式

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所以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必须重视课程设置,并不断革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目标出发。

(1)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类学生整体基础差、底子薄,所以要加强音乐教育基础课程的设置,拓宽专业基础,根据教学实际减少或者合并不必要的专业课程,强调技能的学习同时不能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多门学科能进行有效的补充与互渗,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2)革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注定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模仿,要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被时代所淘汰,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现代多元化教学技术,结合音乐本身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在传授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又能够互动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鉴赏和创造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多鼓励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多观看专场音乐会、观摩文艺演出、搜集网上有关资料作分析讲解等,这些都可以扩大学生音乐学习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主动鉴赏能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必不可少,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才能在毕业后快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该运用多种形式来优化音乐教学,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除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外,我们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比如成立合唱团、舞蹈队、民乐团、电声乐队、定期举办文艺汇报演出等,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音乐教育专家、专业演出团体等进行讲学、表演,每学期举办各种技能大赛,如讲课大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当教师的机会,利用所学知识组织教学,把专业知识转化到“职业技能”上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学历,还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以及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为了适应当前教学发展,音乐教师要多学习、多培训、多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师资的能力,才能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也说明了大力发展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并不是朝夕之事,需要通过实践不断进行摸索。我们要根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实际情况出发,不断革新思想观念,做好音乐教育定位,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课程体系建设,使其能适应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进而推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1]郭声建.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特征[J].人民音乐,2003,441(1).

[2]刘轶中.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5).

[3]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C].北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4]王越.高职院校的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与革新[J].歌海,200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高职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