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后大出血救治中的护理配合

2012-08-15 00:42:18申俊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体征胎盘出血量

申俊峰

浅析产后大出血救治中的护理配合

申俊峰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大出血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2011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造成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给予清宫和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高达100.0%,没有出现死亡和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针对造成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清宫和药物治疗,并在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产后大出血;妇产科;高危因素;护理配合

产后大出血作为妇产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当或者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1]。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的各项检测,及时发现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一旦出现产后大出血,需要积极探查其原因,并进行积极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2]。本研究中,我院诊治的40例产妇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造成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产妇产后大出血患者,年龄21.5~42.5岁;32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出血量为400~3000 ml,其中18例出血量为400~1000 ml,15 例出血量为 1000 ~2000 ml,5 例出血量为2000~3000 ml,2例出血量超过3000 ml。

1.2 诊断标准 对于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诊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本研究中,产妇分娩24 h后,至少出现一次大量出血,或者持续性间断出血,并且失血总量超过400 ml,则认定为产后大出血[3]。

1.3 治疗方法 ①对软产道损伤导致的产后大出血患者,给予及时缝合、止血,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②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感染裂开导致的大出血患者,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③对于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患者,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时,在取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给予髂内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

1.4 护理

1.4.1 产前护理 注意产妇怀孕前,以及怀孕期间的保健工作,认真进行产前检查,了解并识别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加强护理管理。产前要对产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特别注意,并对分娩过程进行讲解,使其消除恐惧心理,增加产妇分娩的自信心,鼓励产妇及时进行排尿,给予亲人般的关怀,使其积极配合治疗[4]。

1.4.2 分娩期护理 分娩过程中,要加强监护与护理,告知产妇注意休息,加强产妇的营养补充,及时排空膀胱。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子宫收缩等情况,以及宫口开放程度,和胎头下降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好产程图,进行产程进展的监测,一旦发现产程延缓和停滞,及时给予相应处理。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胎心的变化,注意对产妇会阴部的有效保护,尽量避免对软产道的损伤,做到科学接生。期间,要随时留意胎盘剥离的症状和体征,避免牵拉脐带或者过早揉挤子宫,通过正确方式,协助胎盘正常娩出[5]。

1.4.3 分娩后护理 分娩后,产妇常规需在产房观察大约2 h,对其生命体征、阴道流血和子宫收缩等情况,实施重点监护。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产后还要进行抗休克的预防性治疗,对失血较多,但没有休克症状和体征的产妇,应及早进行血容量的补充。待产妇回病房后,应督促产妇及时进行膀胱排空,避免对子宫收缩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促其及早进行哺乳,这样可以有效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6]。

2 结果

本组4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给予清宫和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高达100.0%,没有出现死亡和严重的并发症。

3 讨论

产后大出血具有发病急,是妇产科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表现为产后阴道流血,但宫缩良好,此时考虑阴道损伤;如果产后阴道有暗红色间断性出血,并且宫缩时出血停止,考虑胎盘剥离不全;如果胎盘娩出后发生出血,并且胎盘完整,宫缩不良,可考虑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如果阴道出血较少,并且推压子宫底时,有大量血液流出,则考虑宫腔内出血[7]。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护理人员要对阴道出血的颜色、性质、量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注意患者神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造成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中,以胎盘残留最为常见,依次为软产道损伤、产褥等因素。患者一旦出现产后大出血,迅速进行抢救,通过静脉补充血容量,密切监测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进行有效吸氧。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保持镇静,与产妇进行良好沟通,鼓励其积极的主观态度,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尽可能地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家属的配合。及时发现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

本研究中,我院诊治的4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造成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予清宫和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高达100.0%,没有出现死亡和严重的并发症。总而言之,提前进行预防,并做好相关监测,可有效预防产后大出血,或者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针对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清宫和药物治疗,并在产前、产中、产后指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及时查明致病原因,并开展有效的救治工作,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并减少母婴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1]柴春英.产后大出血得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3):195-196.

[2]庞海燕.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59-3159.

[3]张素霞.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配合.中国实用医药,2011,6(5):186-187.

[4]王欲晓.实施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全科护理,2009,7(6):530-531.

[5]吴静.产后大出血得预防及护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1(3):169-169.

[6]张永梅.产后大出血得预防抢救及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30-1131.

[7]关鑫.浅谈对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黑龙江医药,2011,24(6):1042-1043.

471300河南省伊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猜你喜欢
体征胎盘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23例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