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北中学 程春霖
中考数学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江苏淮北中学 程春霖
中考对于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考试.而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检测教学成绩和评价教学水平的机会.因此备受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关注.每一位教师都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使出所有的招数来指导学生的复习工作,并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求最终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下面我就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中考数学的复习方法,以求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从我教的几届毕业班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中考数学科目的复习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相对而言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数学知识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复习时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为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去总结、整理、复习基础知识,对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把知识串成线,连成片.这样便于记忆,便于知识的综合应用.每年的中考数学,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答题技巧,而主要是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综合应用.学生的知识结构完整、系统,应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再加上中考题又有一定的梯度,学生很容易考出好成绩.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有:函数思想、方程(不等式)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等.在中考数学复习中,大家应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强化训练数学思想方法.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实质,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熟练掌握.其次应重视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思想,在初中的试题中,有明确告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及其关系,要求写函数解析式的,也有隐含用函数解析式去求图形交点的,还有用函数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同学们应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把未知量和已知量通过等量关系联系起来的思想.现实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函数反映,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用方程反映,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用不等式反映.函数、方程、不等式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再如数形结合的思想,近几年各地中考“压轴题”都与此有关,如把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等)放到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它们图形上的相互关系,熟练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图形性质)的相互转换.许多同学解这类问题时,往往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把它们相互转化,如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几何图形中线段的长的关系;坐标系中x轴与y轴相互垂直与几何图形中的直角、垂直、对称及切线等的关系;函数解析式与图形的交点之间的关系等.建议同学们着重分析几个题目,悉心体会上述的三种关系在题目中如何出现,如何转换.
应用性问题在初中数学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考查的知识几乎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全部内容.既有常规意义下的应用题,即需要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解的应用题,还有与函数有关的应用题、与统计有关的应用性问题、与几何有关的应用题、与锐角三角函数有关的应用题等.应用性问题所涉及的初中数学知识还有不断扩展的趋势.应用性试题,一般都具有一些明显特点:首先,试题背景取材于生活,取材于社会,是学生所熟悉的,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学校生活内容,例如学生的身高,飞镖比赛,学生常用的三角尺等;学生周围的事物,例如出租车公司的营业额,快餐公司盒饭年销量,电脑公司经营收入等;祖国的建设成就,例如磁悬浮列车等,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数学应用性问题的原材料,被用来作为应用性问题的背景.其次,应用性问题分布面较广,一般设计为基础试题或中等难度的试题.
现在各地风行素质教育,改革考试命题的呼声越来越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及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中考试题中探究型等灵活试题不断涌现.这种题型具有开放性,条件复杂隐蔽,结论多样,解题思路无现成模式可套,因此,复习时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标准,注重开放探究,引导发现创新,并要求学生做到:在动中求静,变中求恒,学会对基本图形的剖析,提高识图能力,要立足课本,灵活变通.对于中考压轴题,难度较大,是为优等水平的学生而设计的.在复习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加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从而形成解答探究型等灵活试题的能力.
解题后反思、总结,才能进一步看透问题的本质,体会命题意图,探索规律,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解题经验.数学复习中既要注重概念、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梳理,更要关注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领悟其中的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以便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解题后小结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对所解题的结构理解清楚.考虑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易出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2)对解题方法重新评价,以期找出最优解法.考虑解题中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数学思想,想法是如何想出来的,有无规律可循.(3)对题目的重要步骤进行分析,以便抓住解题关键.考虑解题的难点何在,你是如何突破的,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再比较哪种方法是最好的、简单的.(4)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交换,以便使问题系统化.考虑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有何结构特点,运用这些特征是否可以将条件加以改变,结论加以引申,题型加以更新,解法加以推广.
以上各方面,都是中考复习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组织学生适当训练,并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或训练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最终,才能在实战中正常灵活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