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作物“吃饭”的三个环节

2012-08-15 00:46李宝星
中国农资 2012年26期
关键词:消食片粮仓有害物质

□李宝星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土壤是作物的 “粮仓”。 虽然作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肥料的营养,但是如何才能把“粮仓”中的“粮食”让作物充分吸收,满足作物生长期的需要,单靠作物的自身力量显然是非常有限的,必须借助外力才能适应作物的这一需求。因此,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一是给作物吃“粮食”——提供必需的养分;二是给土壤添 “活性”——补充必需的有机质;三是给肥料吃“健胃消食片(植物益生菌)”——固定或释放肥料的养分。

首先,解决好作物“该吃什么,就给什么吃”的问题,真正做到“需啥给啥,缺啥补啥”。作物生长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 (养分),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不同生长期的需求供给,才能满足作物的“三吃”需要。

(一)吃饱才正好。 一要适量,缺多少补多少,避免资源浪费;二要适时,何时要何时补,避免盲目施肥;三要适法,深施、浅施和喷施结合,避免养分流失。

(二)吃全才高产。一要吃主食:大量元素氮、磷、钾;二要吃副食:中量元素钙、镁、硫;三要吃“零食”:微量元素硼、锰、铁、锌、铜、钼、氯等。

(三)吃好品质高。一要安全,不含重金属、蛔虫卵、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不会直接威胁人畜的健康;二要环保,不含有树脂等无法降解的物质,不能造成二次污染;三要生态,不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农业既能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的优质农产品又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其次,解决好作物“在哪里吃,用什么来吃”的问题。作物吸收养分靠的是根,根生长在土壤里。因此,土壤就成为解决作物“怎么吃,哪里去吃”的关键所在。土壤既是作物所需养分的储备库——储备了作物的 “粮食”,也储存着作物吃“粮食”的“嘴”——根。所以要想让作物吃饱、吃好、吃全,就必须给土壤补充有机质,满足土壤微生物对食物的需求,从而改良土壤,修复土壤,真正做到“三让”,使土壤恢复“蓄水池”、“大粮仓”、“氧气袋”的功能,起到保水、保肥、透气的作用。

(一)让作物“多嘴”。疏松的土壤利于生根,使根系变得多、粗、长。因此,根系越多,吸收养分的“嘴”就越多,肥效也就越高。

(二)让养分“多腿”。疏松的土壤可以使养分“长腿”,使养分的离子移动得更快,更便于作物吸收,从而大幅提高肥效。

(三)让土壤“多水”。疏松的土壤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肥料溶解于水后,其养分才会被作物更快、更多、更全地吸收。

再其次,解决好作物 “吃不到,吃不消”的问题,真正做到“吃光、吃净、吃得一点也不剩”。 肥料所含的养分有四种去向,一是被作物吸收;二是挥发;三是淋失;四是被土壤固定。因此,解决肥料少挥发、少淋失、不被固定的根本就是给肥料吃“健胃消食片”——“中药”。“中药”——植物益生菌是微生物 (有生命力的细菌),具有分解、络合的功能。所以,植物益生菌可以“消化”肥料,改变肥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发挥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从而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固化(氮)固定空气中的氮,将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成氨(硝态氮、铵态氮),从而被作物吸收利用。

(二)活化(磷钾)分解被土壤固定的磷元素、钾元素,从而被作物吸收利用。

(三)钝化(有害物质)通过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活性降低,反应迟钝,从而不被作物吸收利用。

肥料是关系到土壤生态、农产品安全、人类健康这一循环链能否良性进行的关键。如果采用科学的施肥技术就完全可以解决作物“吃饱、吃全、吃好”的“吃饭”问题,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要求。

猜你喜欢
消食片粮仓有害物质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中国RoHS)信息报送情况
金口河区:守护“粮仓”织牢监督网
空气净化器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研究
撂荒地变粮仓 有机种植出效益
健胃消食片
粮仓
小儿消食片遗传毒性评价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标准和检测技术分析及发展方向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