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商学院 陆颖 张项英
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而产生的,它的最早形式是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后来这种审计形式又被引入了到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离任时的考核和评价,为领导干部在其任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领导干部在其部门单位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中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情况的考评,为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领导干部等提供参考依据。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也存在一个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也存在着盲目追求审计效益,甚至铺张浪费的现象,导致审计成本偏高,审计经费也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属于国家筹集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因此,关注和研究经济责任审计成本的控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是财产所有者对管理者使用其财产情况的一种监督控制手段,而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中,依法享有独立审计实施权的审计人员,接受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授权或委托,对被审计人员所在部门单位可支配的资源财产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并报告给授权委托人。与普通审计所不同的是,被审计人管理的是国家资源,授权委托人是代表人民权益的政府机关,政府机关拨付资金用于经济责任审计,该资金属于社会公众利益,所以,审计机构对使用国家资源的监督需要付出的监督费用,也要考虑到控制其成本。
我国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质量排在首位,这是无可厚非的。笔者就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在同等审计质量条件下控制其成本谈谈个人看法。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本偏高,主要是审计机构缺乏成本意识、疏于管理,加之被审计对象任期长、审计内容多、范围广、经济责任难以查清和划分、审计方法有限、审计评价风险大,造成经济责任审计成本偏高,效果和效益偏低的结果。
理论上讲,为了客观和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情况,评价内容似乎越多越细就越好,如此一来,审计成本(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势必增加。另外,在“先审计后离任”原则还没有充分法律依据并得到实施时,详细的审计往往耗费的时间较长,组织和人事部门在审计结论尚未出来时,就把领导干部调走或任命(任免)了,这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没能得到体现。即使实行了“先审计后离任”原则,耗费过多的时间和人力,也是不可取的。可见,要考虑审计成本,经济责任评价的内容既不能过粗又不能过细,既要考虑其科学性、规范性,也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可操纵性。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如果一个项目的投入大于其产出,那么该项目就是不经济的,审计也是如此。实际工作中,由行政机关主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成本意识非常淡薄,这不利于审计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中普遍存在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本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作为领导干部在其任期内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监督体系标准未能形成法律法规予以明确,审计人员自由度较大,审计时对经济责任评价和取证对成本的重视不足,审计过程中不注意节约成本,工作效率较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企业审计业务,除了对传统财务状况的合法、公允情况作出评价,还要对责任人对资源财产的使用增值等业绩作出效益审计,以及其对企业和社会应有的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评价等。从政府机关党政领导干部来看,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及计划完成情况、人民生活水平升降的情况、领导干部相关责任以及他们自身廉洁的情况等;从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的厂长来看,企业资产状况、净资产保值增值、税后利润增长的情况、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职工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等,这些都需要审计人员利用其职业知识和经验作出合理的职业判断,这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都是重大挑战。
经济责任审计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将大量审计资源投入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一方面取得的证据不足以全面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另一方面,传统审计模式采取抽样取证方式,很难在审计成本与审计质量之间获得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如果要更好地控制审计风险,就需要获得更多的审计证据,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审计成本;如果为了降低审计成本而采取减少抽样数量的话,又不能使审计证据达到一个合理的满意度,增加了审计风险。所以,为了达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目的,获取足够多的证据,往往会增加成本。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成本的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同等审计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控制成本对审计机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当前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成本加以有效控制。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在其任期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根据经济学理论,在行为活动发生前,对项目资金作出预算能够合理估计项目的预计支出并有效控制实际成本支出。所以,建立成本控制的一个有效手段是编制预算,首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作出合理预计,明确执行部门、审计内容、标准、和相关政策法规。其次,对预期接受审计责任人所在部门单位情况作出预期,结合其实际情况,对预计审计需要的资金安排作出预算。在此基础上,将预算的执行和实施与实际执行实施情况做出比较,找出偏差的原因,判断偏差是否合理,明确成本偏差责任,对相关过错人予以惩处,加强落实相关人员对成本控制的重视意识。
被审计人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时,其所在单位如果经过了社会审计组织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或者被审计单位设有内部审计机构,国家审计机关在执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充分合理利用社会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已完成的工作成果,也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减少重复,避免浪费,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本。
现阶段财务报告审计方法主要使用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笔者认为,风险导向模式并不完全适合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模式是组织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或途径,是配置审计资源、控制审计风险、规划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以及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范式。我国经济体制中引入经济责任审计后,审计工作应以确认领导干部作为经济活动行为责任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履责情况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审计调查的实施和审计证据的收集应以领导干部责任履责情况为切入点和着重点,而不能只通过财政收支、账项检查做出评价。
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具体审计项目配备相应人数与素质的审计队伍,也可委托授权外部独立审计机构,合理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既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特长,又需要对审计队伍的人数进行合理编制,避免人员冗余。同时,合理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人员,使其参与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项目组,节约重复审查了解的成本。另外,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降低成本。
目前,国内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还没有建立一套准确、全面、权威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审计人员只能根据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和自己职业判断来开展审计工作,所以,不同审计人员对需要评价的经济责任情况也不同,不仅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发生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浪费审计资源。为此,有必要明确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1]廖洪.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作用及设置原则[J].审计研究,2001(05).
[2]陈波.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2005(05).
[3]刘家义.深入学习贯彻审计法实施条例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J].审计研究,2010(03).
[4]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