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文言文人物形象题精讲精练

2012-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2年29期
关键词:文言文题目

【技法指津】

纵观201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言试题的选材,其中大部分都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重在记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那么,我们如何把握古代散文的形象,进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呢?本文结合2012年高考试题,说说如何破解传记类文言文的人物形象题。

传记类文言文人物分析题一般以这样的题型出现:“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某人某性格特征的一组是”,其阅读理解的关键是读懂原文,理清行文的顺序,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并要特别注意对人物性格以及工作和生活作风的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多在文章结尾点得较明确,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以下内容:①作者的直接评价,如“史迁曰”等;②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孝甚,清慎亮直”等;③从行文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④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肖像和心理等的描写,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解题时关键是要“搞清对象、吃透内涵”。所谓“搞清对象”,就是要依据题目和选择项回到原文准确“定位”,搞清选择项陈述的对象是不是题目所限定的“某人”;所谓“吃透内涵”,就是要吃准题目所指定的性格特征的具体含义,如2012年山东卷第11题 (文言材料选自《后汉书·阴兴传》):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A。②是世称,偷换对象。⑥是明帝的话,没有吃透“直接体现阴兴美德”中的“直接”这一内涵。

【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归光武,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隗嚣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复奉玺书于嚣。既还,复往说嚣。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拜歙为中郎将。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使牛邯将兵围守之。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袭略阳,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于是置酒高会,劳赐歙,班坐绝席,在诸将之右,赐歙妻缣千匹。诏使留屯长安,悉监护诸将。

嚣亡后,歙乃大修攻具,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陇西虽平,而人饥,流者相望。歙乃倾仓廪,转运诸县,以赈赡之,于是陇右遂安,而凉州流通焉。

十一年,歙与盖延进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曰:“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夫理国以得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愿陛下裁察。”投笔抽刃而绝。

(节选自《后汉书》卷十五)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来歙“为人刚毅”和“能攻善守”的一组是( )

A.①遂发愤质责嚣

②陷之,乘胜遂进

B.①欲前刺嚣,嚣起入

②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

C.①乃倾仓廪,转运诸县

②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

D.①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

②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登绍兴元年进士第,为广州南海县主簿,摄尉。盗发,州檄巡、尉同捕,巡检获盗十余人,归其劳于颙,颙曰:“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帅曾开大善之。

贺允中荐颙静退,遂召见。颙论国仇未复,中原之民日企銮舆之返,其语剀切,高宗嘉纳。除将作监簿。后移颙知常州。颙初至郡,无旬月储。未一年,余缗钱二十万。或劝献羡,颙曰:“名羡余,非重征则横敛。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赏,心实耻之。”召为尚书郎,除右司。诏求直言,颙上疏谓:“陛下以手足之至亲,付州郡之重寄,是利一人害一方也。”人称其直。除吏部侍郎,复权尚书。

时七司弊事未去,上疏言选部所以为弊,乃与郎官编七司条例为一书,上嘉之,令刻板颁示。御史林安宅请两淮行铁钱,颙力言不可,安宅不能平,既入枢府,乃上章攻颙云:“颙之子受宣州富人周良臣钱百万,得监镇江大军仓。”御史王伯庠亦论之。颙乞下吏辩明,乃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狱奏,上以安宅、伯庠风闻失实,并免所居官,仍贬安宅筠州。召颙赴阙,入见,上劳之曰:“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乾道三年冬至,不疾而薨,年六十八。以观文殿学士致仕,赠特进,谥正简。颙为人简易清介,与物若无忤,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友人高登尝上书讥切时相,名捕甚急。颙与同邸,擿令逸去。登曰:“不为君累乎?”颙曰:“以获罪,固所愿也。”即为具舟,舟移乃去。自初仕至宰相,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其旧。

(选自《宋史·叶颙传》)

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叶颙个人优秀品质的一组是( )

①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

②除吏部侍郎,复权尚书。

③上嘉之,令刻板颁示。

④御史王伯庠亦论之。

⑤以获罪,固所愿也。

⑥自初仕至宰相,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其旧。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回君者,邑人,于予为表兄弟。深目大鼻,繁须髯,回聪慧,耽娱乐,嗜酒入骨。家有庐舍田亩,荡尽,赤贫。善博戏,时与人赌,得钱即以市酒,邑人皆恶之。

予少年好嬉游,绝喜与饮,邑人以之规予曰:“予辈亦可共饮,乃与无赖人饮,何也?”予曰:“君辈乌足与饮?盖予尝见君辈饮也,当其饮时,心若有所思,目若有所注,杯虽在手,而意别有营,强为一笑,身上常若有极大事相绊,偶然一醉,勉强矜持。夫人生无事不苦,独把杯一刻,差为可乐,犹不放怀,其鄙何如?回则不然,方其欲酒之时,而酒忽至,如病得药,如猿得果。耳目一,心志专;自酒以外,更无所知,于于①焉,嬉嬉焉,语言重复,形容颠倒;笑口不收,四肢百骸,皆有喜气。与之饮,大能助人欢畅,予是以日愿与之饮也。”人又曰:“此荡子不顾家,乌足取?”予曰:“回为一身,荡去田产;君有田千顷,终日焦劳,未及四十,须鬓已白。回不顾家,君不顾身,身与家孰亲?回宜笑子,子反笑回耶?”其人无以应。

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饮即向人家住,不归,每十日送柴米归,至门大呼曰:“柴米在此!”即去。其妻出取,已去百步外矣。腰系一丝囊,常虚无一文。时予问回曰:“虚矣,何以为计?”回笑曰:“即至矣。”既实,予又谓曰:“未可用尽。”回又笑曰:“若不用尽,必不来。”予曰:“何以知之?”曰:“我自二十后,无立锥地,又不为商贾,然此囊随尽随有,虽邑中遭水旱,人多饥焉,而予独如故。予自知天不绝我,故不营。”予曰:“善。”

予尝偕回及豪少年二十余人,结为酒社。大会时各置一巨瓯,较其饮最多者,推以为长。予饮较多,已大酣,恍惚见二十余人皆拜堂下。时月色正明,相携步斗②湖堤上,见大江自天际来,晶莹耀朗,波涛激岸,汹涌滂湃,相与大叫,笑声如雷。是夜,城中居民皆不得眠。

今予复以失意就食京华,所遇皆贵人,不敢过为颠狂,以取罪戾。且予近益厌繁华,喜静定,枯坐一室,将来酒皆须戒之,岂能如曩日之豪饮乎?而小弟有书来,乃云余二十少年皆散去,独回家日贫,好饮日益甚。予乃叹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①于于: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步斗:步行转折,形容脚步踉跄。

文章结尾作者感叹说:“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作者为什么感叹回君是一个贤德的人?请你结合全文内容,用现代汉语写一段话,陈述理由。(200字左右)

【答案详解】

一、B。A项②不能表现他善守;C项①不能表现他为人刚毅;D项①只能表现他忠诚,不能表现他为人刚毅,②不能表现他能攻。

二、A。①不贪图功劳;⑤明是非,重友情;⑥勤俭节约;②官职任免;③皇帝嘉奖他编书有功;④别人构陷他。

三、作者认为回君为人坦率,是性情中人。普通人饮酒时,不能放开胸怀,非常浅薄。回君却不是这样,当他想要喝酒的时候,非常专一;除了酒以外,不知道别的。他悠然自得,无拘无束,他的身体都充满喜悦之情。和他喝酒,特别能使人心情欢畅。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乐观旷达,对钱财的有无毫不在意,从不刻意追求金钱。他坚守乐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愁苦的生活而改变自己的乐趣,而一般人患得患失。

猜你喜欢
文言文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题如何变抓分难点为得分亮点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会背与会默写